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海棠早有“国艳”之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句诗是曹雪芹借林黛玉之笔对白海棠的赞美。前句以梨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侧重于表现花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赞美白海棠,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海棠之内外皆美,令人赞叹!

  花卉诗大多首先是描摹花之外在美,海棠诗也不例外。郑谷《海棠》里有“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之句,借美丽的莫愁女见到海棠也懒得梳妆,画家梁广为海棠之美入神入迷而延迟动笔,从侧面描写出海棠的�丽娇娆。吴融的“若教更近天街种,马上多逢醉五侯”(《海棠》)告诉世人,如果把海棠种到京城的街市,那些达官贵族会整日来赏花,以此表现海棠的美。最有名的莫过于苏轼的《海棠》了:“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二句首先描绘海棠花的鲜艳和妩媚。东风袅袅,月下的海棠花高贵端庄,香气缭绕。海棠本是有色无香之花,这里诗人联想到杨贵妃醉颜残妆,似海棠未睡,于是赋予了海棠香味,突出了海棠的艳丽妩媚。三四句写诗人担心花睡去,于是点起明烛,以便更好地欣赏花的芳容,合情合理,颇有人性意味。而陆游说:“若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用芍药对比,写出海棠的华美。陈与义有《春寒》诗一首,其中一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不仅写出海棠外在之美,而且拟人化地把海棠不怕颜色被冲刷掉的坚强品格刻画了出来。

  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全诗是:“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诗歌着意描写未开海棠的风韵姿色。后两句是说,海棠特别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肯轻易开花吐艳,是因为要暂且让那些桃李在百花中争奇斗艳。这是诗人以此告诫晚辈要有海棠的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处处显露自己。诗歌借海棠说理,立意高人一筹。

  四川的海棠古称“天下奇绝”,历代诗人歌咏甚多。但是,杜甫在四川时,几乎吟遍了所有花卉,唯独缺少海棠。郑谷《蜀中赏海棠》:“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郑谷以为杜甫“惆怅”,“无心”吟诵海棠。宋代梅尧臣《海棠》写道:“当时杜子美,吟遍独相忘。”朱淑真《海棠》也表达了这样的遗憾,她说:“少陵漫道多诗兴,不得当时一句夸。”其实,据宋初诗人王禹��解释,杜甫不吟海棠,是因为他母亲的乳名叫海棠,故意回避的。然而,“杜甫不吟海棠”的遗憾,却让后代许多海棠诗情味盎然。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科技大学;030001)

  海棠早有“国艳”之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句诗是曹雪芹借林黛玉之笔对白海棠的赞美。前句以梨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侧重于表现花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赞美白海棠,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海棠之内外皆美,令人赞叹!

  花卉诗大多首先是描摹花之外在美,海棠诗也不例外。郑谷《海棠》里有“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之句,借美丽的莫愁女见到海棠也懒得梳妆,画家梁广为海棠之美入神入迷而延迟动笔,从侧面描写出海棠的�丽娇娆。吴融的“若教更近天街种,马上多逢醉五侯”(《海棠》)告诉世人,如果把海棠种到京城的街市,那些达官贵族会整日来赏花,以此表现海棠的美。最有名的莫过于苏轼的《海棠》了:“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二句首先描绘海棠花的鲜艳和妩媚。东风袅袅,月下的海棠花高贵端庄,香气缭绕。海棠本是有色无香之花,这里诗人联想到杨贵妃醉颜残妆,似海棠未睡,于是赋予了海棠香味,突出了海棠的艳丽妩媚。三四句写诗人担心花睡去,于是点起明烛,以便更好地欣赏花的芳容,合情合理,颇有人性意味。而陆游说:“若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用芍药对比,写出海棠的华美。陈与义有《春寒》诗一首,其中一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不仅写出海棠外在之美,而且拟人化地把海棠不怕颜色被冲刷掉的坚强品格刻画了出来。

  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全诗是:“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诗歌着意描写未开海棠的风韵姿色。后两句是说,海棠特别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肯轻易开花吐艳,是因为要暂且让那些桃李在百花中争奇斗艳。这是诗人以此告诫晚辈要有海棠的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处处显露自己。诗歌借海棠说理,立意高人一筹。

  四川的海棠古称“天下奇绝”,历代诗人歌咏甚多。但是,杜甫在四川时,几乎吟遍了所有花卉,唯独缺少海棠。郑谷《蜀中赏海棠》:“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郑谷以为杜甫“惆怅”,“无心”吟诵海棠。宋代梅尧臣《海棠》写道:“当时杜子美,吟遍独相忘。”朱淑真《海棠》也表达了这样的遗憾,她说:“少陵漫道多诗兴,不得当时一句夸。”其实,据宋初诗人王禹��解释,杜甫不吟海棠,是因为他母亲的乳名叫海棠,故意回避的。然而,“杜甫不吟海棠”的遗憾,却让后代许多海棠诗情味盎然。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科技大学;030001)


相关内容

  • "她在丛中笑"
  • 随笔 "她在丛中笑" 马承钧 欣闻郑州碧沙岗梅花绽放,偷空前去一观,果然"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还有游客哼起姜育恒的<梅花三弄>. 归来一宿难眠,脑海全是梅花形象了. 梅花,属蔷薇科小乔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栽培史,它圣洁.高雅.坚贞.靓丽,乃冬 ...

  • 描写梅花的诗
  •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晋·陶渊明<蜡月>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迥临:远离. 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著:开.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梅衰未 ...

  • 二十四番花信风
  • 腊月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梅花 半霜半雪相仍白,无蝶无蜂自在香. 月过晓窗移瘦影,风传残角引声长.(陆游) 山茶 胭脂染就绛唇烂,琥珀装成碧玉盘. 似共东风解相识,一枝先已破春寒.(张新) 水仙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倒,只比寒梅无好枝.(黄庭坚) 腊月大 ...

  • 梅花之象与诗人之意
  • 摘要:因诗人才.气.性.识的千差万别,情意的千头万绪,环境的不同,经历的各异,志向的高下,审美的差距等等,导致千百年来不同的诗人利用"梅"这一亘古不变的物象,生发出千万种多变的意趣.概括起来,就是"梅"的向度与"意"的向度的多唯综合体而产生 ...

  • [元惒]元惒说梅兰竹菊之梅季 山园小梅.林逋记
  • 润垚.2012 众赏飘远独蔓枝,姸柔小园香溢静. 水清独钓横斜影,正值雪花下凡来. 白狐巧过先偷眼,严寒欲进门不开. 有幸三杰共有时,今日把酒同金樽. 合辑诗诠释--------------------------------------------------------------------- ...

  • 关于冬天的雪诗句
  • <问刘十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古诗全文如下: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北风行> ...

  • 浓浓梅花香
  •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 ...

  • 古诗中花的意象
  • 中国古诗中的花意象 我们中国人对花是情有独钟的,所谓"花开富贵"."花好月圆"."如花似玉",多是基于对花的热爱而产生的感叹.中国的花多,咏花的诗作多,爱花的诗人多. 陶渊明爱菊,陆游爱梅,周敦颐爱莲,黄庭坚爱水仙.迈步咏花诗苑,试着把这些 ...

  • 宫斗服饰描写3
  • 1:<身穿浅粉色衣裙,绣着一朵朵木兰花.眼上涂抹着淡淡的紫色,红红的脸蛋上在铺盖这一层薄薄的淡粉色.嘴上涂抹着粉色.盘齐发来,在带上一个木兰簪来定住它!> <微微一笑,心想:这尔虞我诈之地,我到底何时何刻才能熬出头啊?> 2:<件紫色和白色镶嵌的收腰裙和披风,小巧玲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