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作者:黎常

瞭望 1998年03期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曾经有人认为,美国的领先地位很快就会被后起之秀取代,落后的超过先进的是一个规律,因为落后的国家可以利用先进国家成功的经验,实现高起点的进步。但是,这个预言并不准确。

  到目前为止,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81个月,并继续处于高增长、高竞争力和高利润率以及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低财政赤字的良性发展态势,进入所谓“新经济”的运行最佳期。相反,日本经济却受80年代末以来泡沫经济的困扰,不仅汽车等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减弱,在信息产业等领域同美国的差距也拉大。欧盟国家,由于平均失业率一直在10%以上的高水平徘徊,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

  80年代初,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的竞争力曾一度明显下降。1980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大国,轿车占据美国汽车市场的28.6%,并接连购进美国的公司和物业。新闻媒体惊呼日本已开始“购买美国”。接着当时的联邦德国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

  美国从竞争力下降转为综合竞争力最强,根本原因是抓住机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这一调整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

  一,重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目标是提高竞争力。在美国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的背景下,1983年里根总统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经过一年半的调查研究,该委员会提出了《全球竞争:新的现实》的报告,明确提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提高国际竞争力。面对急速推进的众多追赶者,美国必须独辟蹊径,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重新获得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与追赶者拉开距离,保持和扩大美国的世界市场份额。1993年克林顿总统在美利坚大学演讲时强调:“现在到了把贸易当作我们安全的首要因素的时候了”。美国前商业部长布朗在解释克林顿的观点时说:“我们的贸易政策是建立一个高技术经济及创造新就业机会这样双管齐下的办法的一部分。我们一方面为打开海外市场而战,另一方面致力于使美国工业更有竞争力”。

  二,加强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从80 年代起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 1994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投资达1730.2亿美元,已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61%,超过日本和德国两国研究与开发投资的总和(1707.4亿美元)。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提出,要把研究与开发投资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表的《科技与国家利益》的报告认为,“技术领导地位与美国国家利益关系重大”,“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下一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三,重视教育,特别是企业重视职工的再培训。美国几届总统都宣称要成为“教育总统”。1990年美国教育经费达到创纪录的3530亿美元。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教育状况》报告统计,1992年经合组织25国的教育开支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其中美国教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克林顿总统1997年2月发表的国情讲话中提出,“首要”的事情是确保“所有美国人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美国企业界不仅承担全国研究与开发投资的70%以上,而且普遍重视职工的再培训。美国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近70%已更新原来的职工培训计划, 其中摩托罗拉公司计划到2000年实现生产现场的3/4岗位由掌握了现代知识的人管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认为:“21世纪即将到来,如果我们能在增加设备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人员、创意和管理方面的投资,经济就能更加有效地运转。”

  美国采取切实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已经取得巨大成就。高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1986 年至1990 年的14 %左右提高到1991 年至1995年的28%以上,1996年已接近35%,而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仅为14%和4%。经过技术改造, 美国的汽车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普遍提高。从1986年到1995年,美国出口知识类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2%上升到42%。

  美国的行动必将带动其他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作者:黎常

瞭望 1998年03期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曾经有人认为,美国的领先地位很快就会被后起之秀取代,落后的超过先进的是一个规律,因为落后的国家可以利用先进国家成功的经验,实现高起点的进步。但是,这个预言并不准确。

  到目前为止,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81个月,并继续处于高增长、高竞争力和高利润率以及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低财政赤字的良性发展态势,进入所谓“新经济”的运行最佳期。相反,日本经济却受80年代末以来泡沫经济的困扰,不仅汽车等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减弱,在信息产业等领域同美国的差距也拉大。欧盟国家,由于平均失业率一直在10%以上的高水平徘徊,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

  80年代初,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的竞争力曾一度明显下降。1980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大国,轿车占据美国汽车市场的28.6%,并接连购进美国的公司和物业。新闻媒体惊呼日本已开始“购买美国”。接着当时的联邦德国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

  美国从竞争力下降转为综合竞争力最强,根本原因是抓住机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这一调整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

  一,重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目标是提高竞争力。在美国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的背景下,1983年里根总统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经过一年半的调查研究,该委员会提出了《全球竞争:新的现实》的报告,明确提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提高国际竞争力。面对急速推进的众多追赶者,美国必须独辟蹊径,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重新获得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与追赶者拉开距离,保持和扩大美国的世界市场份额。1993年克林顿总统在美利坚大学演讲时强调:“现在到了把贸易当作我们安全的首要因素的时候了”。美国前商业部长布朗在解释克林顿的观点时说:“我们的贸易政策是建立一个高技术经济及创造新就业机会这样双管齐下的办法的一部分。我们一方面为打开海外市场而战,另一方面致力于使美国工业更有竞争力”。

  二,加强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从80 年代起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 1994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投资达1730.2亿美元,已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61%,超过日本和德国两国研究与开发投资的总和(1707.4亿美元)。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提出,要把研究与开发投资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表的《科技与国家利益》的报告认为,“技术领导地位与美国国家利益关系重大”,“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下一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三,重视教育,特别是企业重视职工的再培训。美国几届总统都宣称要成为“教育总统”。1990年美国教育经费达到创纪录的3530亿美元。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教育状况》报告统计,1992年经合组织25国的教育开支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其中美国教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克林顿总统1997年2月发表的国情讲话中提出,“首要”的事情是确保“所有美国人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美国企业界不仅承担全国研究与开发投资的70%以上,而且普遍重视职工的再培训。美国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近70%已更新原来的职工培训计划, 其中摩托罗拉公司计划到2000年实现生产现场的3/4岗位由掌握了现代知识的人管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认为:“21世纪即将到来,如果我们能在增加设备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人员、创意和管理方面的投资,经济就能更加有效地运转。”

  美国采取切实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已经取得巨大成就。高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1986 年至1990 年的14 %左右提高到1991 年至1995年的28%以上,1996年已接近35%,而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仅为14%和4%。经过技术改造, 美国的汽车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普遍提高。从1986年到1995年,美国出口知识类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2%上升到42%。

  美国的行动必将带动其他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关内容

  • 美国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摘 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内经济的发展态势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动态来看,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十分重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关键原因在于美国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借鉴美国的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 ...

  • 浅析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_V4
  • 浅析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及对我国的启示 姜敏 ( 单位.地址.邮编,6号宋体,居中如: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摘 要:信息技术产业是 21 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各国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平均每年以30 ...

  •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更新时间:2010-1-14 14:31:33 摘 要:美国的城市化始于1690年,随后经历了酝酿期.初步完成期.郊区化时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内生的自我发展性.跳越性.流动性:总结了美国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城市 ...

  • 关于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的综述
  • 关于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的综述 前 言 动漫是通过制作,使一些有或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夸张化,赋予其人类的一切感情.动作.或将架空的场景加以绘制,使其真实化.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 ...

  • 世界重大金融事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 首雒侄湃jir易史.謦学报2002年第2期 世界重大金融事件 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夏金霞韩廷春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理学院副教授金融改革金融危机外债金融监管夏金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韩廷春经济学博士后北京邮编100084清华大学公共管 一.世界重大金融事件的回顾与成因分析 (一) ...

  • 规模经济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 第19卷第12期武设科技学院学报Vbl.19No.122006年12月JOURNALOF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Dec.2006 规模经济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谢兰璋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北武汉430050) 摘要:规模经济 ...

  • 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卷14年4月 文章编号:1001-4373(2014)02-0062-04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Journalof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 Vol.33Apr.2014 DOI:10.3969/issn.1001-4373.2014.02.016j. ∗ 发达国家新能源 ...

  •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实质与启示
  •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实质与启示 --芮明杰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 芮明杰  2013-03-20 14:39:22 来源:<文汇报>(沪)2012年917期 新一轮工业革命即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 ...

  • 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几点启示
  • 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几点启示 面对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机遇千载难逢,面临挑战前所未有.本文在系统梳理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塑造我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建言献策. 从生产手段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随着信息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