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历史 振我中华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柴里矿区学校六一班:陈冠旗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集我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体的优秀儿童读物。今年暑假,通过阅读《上下五千年》使我了解了我们的祖国——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的确,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正是中国古城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是理所应当的,在认识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上下五千年》在暑假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当我悄悄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宝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蹲下投放。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诵读历史,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事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继《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国人越来越不满足他们已经获得的权利,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借口,想谋求更大的好处。于是他们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别的国家也趁机派兵入伙,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你来我往,争相入园,各个满载而归。把园内珍藏的许多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金珠珍品、铜瓷古玩抢走。这还不算,他们认为只有把著名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写给布特勒上尉的信中描写“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圆明园烧毁才是对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才能达到并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于是他们手持火把,在圆明园到处放火,园内的三百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全部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冲天三日,余烟月余不息。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又威胁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内,将皇宫也予以焚毁。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马上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换得侵略者的撤退。这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也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为深重了。 甲午战争、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带着中华人民走进了噩梦。肆无忌惮的侵略
者在中华的大地上为所欲为,给神州大地留下了残痛的伤痕、血斑。因为祖国的羸弱,中华儿女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直到“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才唤醒了噩梦中的中国。
沙滩上有一颗闪亮的贝壳,那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6个诸侯王国,统一了中原大地,建立了统一的中国。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创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到了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中华古代文明向西方传播,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沙滩上有一颗铭记的贝壳,那是屈原投身泪罗,张骞出使西域,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烈火焚身如顽石,刘胡兰宁死不屈……他们个个精忠报国,大公无私,为了祖国,宁可抛弃一切。头可断,血可流,中国人士不可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出的从来就只有顽强不屈、坚贞不渝的精神。
潮起潮落,我坐在偌大的沙滩上,看着眼前正在富强的中国,阳光透过云彩照射在我的身上。我站了起来,嘴角轻轻咧开,怀着一份坚强,一份荣耀,一份铭记,轻轻拾起几颗贝壳,珍藏在身,勉励自己……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亿万中国人民,正以新的风貌,跨入了新的世纪。全国人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在实现强国富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大踏步地奔向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这就是历史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当今历史发展的动力。
我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我庆幸,能生长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能了解中国母亲的过去,能熟识雄才伟略的爱国志士,能憧憬辉煌灿烂的明天;我自豪,在这漫漫五千年中,中国人民虽历尽挫折却不曾气馁、奋发拼搏,让这条东方巨龙巍然屹立,举世瞩目。
了解历史,不仅仅是重温历史,重要的是创造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做为炎黄子孙,作为祖国的未来,让我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传承并弘扬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看历史 振我中华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柴里矿区学校六一班:陈冠旗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集我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体的优秀儿童读物。今年暑假,通过阅读《上下五千年》使我了解了我们的祖国——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的确,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正是中国古城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是理所应当的,在认识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上下五千年》在暑假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当我悄悄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宝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蹲下投放。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诵读历史,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事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继《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国人越来越不满足他们已经获得的权利,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借口,想谋求更大的好处。于是他们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别的国家也趁机派兵入伙,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你来我往,争相入园,各个满载而归。把园内珍藏的许多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金珠珍品、铜瓷古玩抢走。这还不算,他们认为只有把著名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写给布特勒上尉的信中描写“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圆明园烧毁才是对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才能达到并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于是他们手持火把,在圆明园到处放火,园内的三百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全部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冲天三日,余烟月余不息。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又威胁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内,将皇宫也予以焚毁。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马上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换得侵略者的撤退。这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也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为深重了。 甲午战争、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带着中华人民走进了噩梦。肆无忌惮的侵略
者在中华的大地上为所欲为,给神州大地留下了残痛的伤痕、血斑。因为祖国的羸弱,中华儿女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直到“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才唤醒了噩梦中的中国。
沙滩上有一颗闪亮的贝壳,那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6个诸侯王国,统一了中原大地,建立了统一的中国。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创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到了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中华古代文明向西方传播,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沙滩上有一颗铭记的贝壳,那是屈原投身泪罗,张骞出使西域,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烈火焚身如顽石,刘胡兰宁死不屈……他们个个精忠报国,大公无私,为了祖国,宁可抛弃一切。头可断,血可流,中国人士不可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出的从来就只有顽强不屈、坚贞不渝的精神。
潮起潮落,我坐在偌大的沙滩上,看着眼前正在富强的中国,阳光透过云彩照射在我的身上。我站了起来,嘴角轻轻咧开,怀着一份坚强,一份荣耀,一份铭记,轻轻拾起几颗贝壳,珍藏在身,勉励自己……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亿万中国人民,正以新的风貌,跨入了新的世纪。全国人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在实现强国富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大踏步地奔向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这就是历史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当今历史发展的动力。
我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我庆幸,能生长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能了解中国母亲的过去,能熟识雄才伟略的爱国志士,能憧憬辉煌灿烂的明天;我自豪,在这漫漫五千年中,中国人民虽历尽挫折却不曾气馁、奋发拼搏,让这条东方巨龙巍然屹立,举世瞩目。
了解历史,不仅仅是重温历史,重要的是创造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做为炎黄子孙,作为祖国的未来,让我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传承并弘扬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