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2007年全国信访工作试点以来,夹江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维稳等工作的理念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探索总结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以信访、维稳、大调解为平台,以发展、和谐、长效为主题的群众工作大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工作服务功能不断健全提升,成效逐年凸显。2007年至2010年,全县信访总量平均每年下降21%,2010年同比下降达43%;到省、市集体访总量平均每年下降32%,2010年同比下降80%;进京访、进京非正常访平均每年下降46%。2010年进京访、进京非正常访为零,上海世博会、建国60周年大庆、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期间实现了“三个为零”、“三个确保”的目标,全县经济发展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健全发展,全县信访工作从2007年的全市第10位跃升到2010年的全市第3位,县委群工局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大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一、基本做法

1、领导干部示范带动。群众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县委县政府从“一把手”着手,始终坚持开展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县级领导包案工作、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领导干部带头研究信访突出问题、领导干部接访来访群众等活动;县“四

大家”19名县级领导轮流信访值班,带动县级各部门、各乡镇领导主动参与接访、研究信访、重视信访。群众工作的成效直接成为组织选拔、交留、任用干部的必备条件。2010年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与接访112人,县级领导接访来访群众235批441人次,县领导包案61件,推进了大批矛盾纠纷的化解。

2、推进群众工作的制度、常态化。一是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在建立县群众来访接访中心的基础上,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设立了信访办(科、室)、同时加强市长热线、县长热线、民情观察等工作,开通了网上信访、县委书记(县长)信箱等快速通道,实现了信、访、网、电的工作模式。二是建立健全信访事项办督机制,所有来信来访逐案登记,对口交转办,限期办理、定期督查,必要时联合县目标委、县效能办联合督办。三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对突出信访事项、重大疑难信访突出问题,通过县联席会议或提交县委政府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四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群体性事件应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全面、经常性、重点、精细相结合的排查,准确掌握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不稳定因素,按照“五定”、“四包”的原则落实责任、带头化解,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和谐因素。五是建立健全政府搭台、社会各界参与、政策法规支撑的帮扶救助机制。按照处理信访事项、矛盾纠纷“五个到位”的原则,对合理诉求依法解决到位,对无理或无政策法规支撑的解释疏导到位,对无理缠闹产生违法行为的依法打击处置到位,对生活确实

困难的帮扶到位,对情绪过激、行为偏激的稳控教育到位。

3、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当前群众工作呈现主体多元化、诉求多样化、矛盾复杂化等到特点,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群众工作部门牵头揽总的作用,对信访突出问题、疑难复杂的问题集中梳理,逐案组建办案工作组,由县包案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由县群工部门组织协调,由相关职能部门、政策法规部门协作;方法上采取信访办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效能上明确目标责任、兑现考核奖惩为保障,充分发挥整体联动的作用,推进事要解决、事快解决,确保问题不堆积、不上交,不引发较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信访恶性事件。县信访部门每年受理的初访事项办结率达100%,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办结率达100%,城市建设信访积案、土改房屋历史遗留问题、涉军、企业转制遗留问题等一批老积案自2007以来已处理87件,现存积案同2007年相比下降 81%;目前尚存21件积案,有望年底全部解决。

4、优化群众工作队伍。一是配齐配强群工部门领导,选择德才兼备、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信访和群众工作部门。二是加强群众工作队伍培训,全县每年举办2期村社干部培训班、1期乡镇、县级部门信访分管领导培训,由县群工部门领导或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先进典型作报告,多次邀请省市群众工作专家作专题讲座。三是实行新提拔干部到信访和群工部门学习锻炼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为基层输送优秀的群众工作人才。

目前到信访部门、群工部门锻炼的干部达48人,其中新提拔干部达27人。

二、工作体会

全县群众工作之所以取得突出的成绩,关键在于:

1、领导重视。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加快,人民群众主体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化,党群关系的内涵比以前任何时候都丰富,面临的环境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只有重视群众工作,抓好群众工作,才能进一步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才能更好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定位准确。在新形势下,必须将群众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维护发展改革大局,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方法科学。面对群众诉求的多样化、具体化、复杂化,县委政府坚持依法原则,不突破政策底线,不拘泥生搬硬套,灵活运用现有政策法规,合理合情、公平公正处理,既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关怀,又维护了政策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4、措施有效。县委县政府准确分析判断当前的信访形势,从抓群众工作机制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入手,优化群众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机制体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干群的积极性,为群众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三、工作建议

群众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始终,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尽管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群众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社会矛盾将不断凸显,群众工作的课题会日益复杂,工作压力将逐渐加大,任务将变得更加艰巨。为了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建议: 1、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职能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党委组织部门要发挥监督激励的作用,协调党政各部门开展群众工作。在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纪委、组织、宣传、政法、统战、信访、民政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参加的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协调步骤,全方位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群众工作。

2、进一步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政法机关、群众团体和信访部门的作用,深入了解民意,接受群众咨询,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3、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

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普遍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确保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万无一失。

4、进一步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要求和群众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努力化解。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和利益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011年7月25日

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2007年全国信访工作试点以来,夹江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维稳等工作的理念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探索总结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以信访、维稳、大调解为平台,以发展、和谐、长效为主题的群众工作大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工作服务功能不断健全提升,成效逐年凸显。2007年至2010年,全县信访总量平均每年下降21%,2010年同比下降达43%;到省、市集体访总量平均每年下降32%,2010年同比下降80%;进京访、进京非正常访平均每年下降46%。2010年进京访、进京非正常访为零,上海世博会、建国60周年大庆、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期间实现了“三个为零”、“三个确保”的目标,全县经济发展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健全发展,全县信访工作从2007年的全市第10位跃升到2010年的全市第3位,县委群工局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大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一、基本做法

1、领导干部示范带动。群众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县委县政府从“一把手”着手,始终坚持开展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县级领导包案工作、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领导干部带头研究信访突出问题、领导干部接访来访群众等活动;县“四

大家”19名县级领导轮流信访值班,带动县级各部门、各乡镇领导主动参与接访、研究信访、重视信访。群众工作的成效直接成为组织选拔、交留、任用干部的必备条件。2010年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与接访112人,县级领导接访来访群众235批441人次,县领导包案61件,推进了大批矛盾纠纷的化解。

2、推进群众工作的制度、常态化。一是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在建立县群众来访接访中心的基础上,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设立了信访办(科、室)、同时加强市长热线、县长热线、民情观察等工作,开通了网上信访、县委书记(县长)信箱等快速通道,实现了信、访、网、电的工作模式。二是建立健全信访事项办督机制,所有来信来访逐案登记,对口交转办,限期办理、定期督查,必要时联合县目标委、县效能办联合督办。三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对突出信访事项、重大疑难信访突出问题,通过县联席会议或提交县委政府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四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群体性事件应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全面、经常性、重点、精细相结合的排查,准确掌握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不稳定因素,按照“五定”、“四包”的原则落实责任、带头化解,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和谐因素。五是建立健全政府搭台、社会各界参与、政策法规支撑的帮扶救助机制。按照处理信访事项、矛盾纠纷“五个到位”的原则,对合理诉求依法解决到位,对无理或无政策法规支撑的解释疏导到位,对无理缠闹产生违法行为的依法打击处置到位,对生活确实

困难的帮扶到位,对情绪过激、行为偏激的稳控教育到位。

3、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当前群众工作呈现主体多元化、诉求多样化、矛盾复杂化等到特点,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群众工作部门牵头揽总的作用,对信访突出问题、疑难复杂的问题集中梳理,逐案组建办案工作组,由县包案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由县群工部门组织协调,由相关职能部门、政策法规部门协作;方法上采取信访办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效能上明确目标责任、兑现考核奖惩为保障,充分发挥整体联动的作用,推进事要解决、事快解决,确保问题不堆积、不上交,不引发较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信访恶性事件。县信访部门每年受理的初访事项办结率达100%,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办结率达100%,城市建设信访积案、土改房屋历史遗留问题、涉军、企业转制遗留问题等一批老积案自2007以来已处理87件,现存积案同2007年相比下降 81%;目前尚存21件积案,有望年底全部解决。

4、优化群众工作队伍。一是配齐配强群工部门领导,选择德才兼备、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信访和群众工作部门。二是加强群众工作队伍培训,全县每年举办2期村社干部培训班、1期乡镇、县级部门信访分管领导培训,由县群工部门领导或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先进典型作报告,多次邀请省市群众工作专家作专题讲座。三是实行新提拔干部到信访和群工部门学习锻炼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为基层输送优秀的群众工作人才。

目前到信访部门、群工部门锻炼的干部达48人,其中新提拔干部达27人。

二、工作体会

全县群众工作之所以取得突出的成绩,关键在于:

1、领导重视。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加快,人民群众主体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化,党群关系的内涵比以前任何时候都丰富,面临的环境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只有重视群众工作,抓好群众工作,才能进一步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才能更好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定位准确。在新形势下,必须将群众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维护发展改革大局,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方法科学。面对群众诉求的多样化、具体化、复杂化,县委政府坚持依法原则,不突破政策底线,不拘泥生搬硬套,灵活运用现有政策法规,合理合情、公平公正处理,既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关怀,又维护了政策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4、措施有效。县委县政府准确分析判断当前的信访形势,从抓群众工作机制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入手,优化群众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机制体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干群的积极性,为群众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三、工作建议

群众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始终,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尽管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群众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社会矛盾将不断凸显,群众工作的课题会日益复杂,工作压力将逐渐加大,任务将变得更加艰巨。为了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建议: 1、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职能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党委组织部门要发挥监督激励的作用,协调党政各部门开展群众工作。在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纪委、组织、宣传、政法、统战、信访、民政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参加的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协调步骤,全方位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群众工作。

2、进一步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政法机关、群众团体和信访部门的作用,深入了解民意,接受群众咨询,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3、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

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普遍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确保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万无一失。

4、进一步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要求和群众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努力化解。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和利益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011年7月25日


相关内容

  • 在全省群团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 刘 伟 全省群团工作会议今天就结束了.在这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同志认真讨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意见和建议,这个文件将在进一步修改后尽快印发:刚才,省9个群团组织负责同志围绕这些年来的工作实践 ...

  • 理解创新的心得体会
  • 在创新中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这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时代特征及其规律,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开创宣传思想 ...

  • 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 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8:30 作者:姜春云 早在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 ...

  • 在全市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这次全市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xx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贯彻落实全省发展党员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会议的具体行动.刚才,xx同志传达了全省发展党员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会议精神,xx同志对近几年全市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 ...

  • 年企业工作计划
  • [年企业工作计划]年企业工作计划 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 ...

  • 试论党的建设宝贵经验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 试论党的建设宝贵经验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撰稿时间 2012-3-31 [摘要]建党90年来,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党的建设基本经验,反映了党的光辉业绩和奋斗精神,是党的历代领导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的思想结晶,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 ...

  • 2014年企业工作计划
  • 20xx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

  • 党员冬训实施意见
  • 各党支部(总支、党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区委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镇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引导全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

  • 在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这次全国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党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和王兆国同志重要讲话,全面落实团xx届四中全会部署,总结2011年农村共青团工作,研究安排2011年任务。团中央书记处十分重视农村共青团工作,陆昊同志对开好这次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