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基础大纲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平面、色彩构成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课题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理论上分析平面、色彩构成的有关概念、原理、方法;从实践上掌握构成形态、色彩配色的基本规律。

构成基础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扩展学生形的构想能力,这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设计课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应尽量注重基础与专业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把基础训练有机地同专业设计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全面的造型能力,以便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思维与视觉表达基础。

教学方法

1.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2.启发与引导相结合

3.主要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经典作品赏析

4.对学生的作业参与、启发、点评,及时解决作业问题,并举行观摩展览

本课程的重、难点

重点:

1、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2、色彩的对比、调和及情感。 难点:

1、对于构成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设计意识的养成。

●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 平面构成

(40课时,授课30,实践10)

【知识点提示】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重难点提示】对于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其应用。

第一节 构成的基本概念

一、构成的概念 二、学习构成的目的 三、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点、线、面构成的形式

一、平面构成概念 二、平面构成要素 三、基本形与骨格 四、点、线、面的构成 五、点、线、面的综合构成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一、渐变 二、重复 三、近似 四、骨格 五、发射 六、特异 七、对比 八、密集 九、肌理 十、空间 十一、图与底 十二、打散 十三、韵律 十四、分割 十五、平衡

十六、基本形的各种排列

●实践内容

一:点、线、面的构成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三: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 四:构成与应用 要求:

由于本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特点,每一章节教师的理论教授之后便是作业练习,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作业练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本课程作业主要为手工绘制,通过绘图工具在纸张上用黑色颜料(或其它材料)绘制而成。作业的纸张性能和规格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做不同要求(同一作业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规格来制作),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索新的制作手法。

作业的基本要求:上色均匀,画面整洁、工整、精细,署名形式规范(内容包括作业名称、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按时完成作业。

第二章 色彩构成

(40课时,授课30,实践10)

【知识点提示】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色彩构成的原理,掌握色彩构成的方法,领会并正确运用色彩美的形式法则,为进入专业设计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难点提示】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色彩的采集重构及色彩的心理效应是课程的重点。色彩的心理效应与设计的关系,色彩的对比、调和等知识在设计上的合理运用以体现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感则是本课程的难点。

第一节 色彩与色彩构成

一、色彩 二、色彩构成

第二节 色彩的属性

一、色彩的分类 二、色彩的三属性 三、色彩的表示方法 四、色彩三属性推移构成

第三节 色彩的混合

一、加色混合 二、减色混合 三、中性混合

四、色彩混合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色彩心理

一、色彩的通感 二、色彩的联想 三、色彩的象征性意义

第五节 色彩对比

一、色彩对比

二、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法

第六节 色彩调和

一、 色彩调和的概念 二、色彩的调和方法

第七节 色彩的采集重构

一、色彩的采集素材 二、色彩的采集方法 三、色彩的重构方法

第八节 色彩设计应用

一、 标志设计与色彩 二、包装设计与色彩 三、广告设计与色彩 四、产品设计与色彩 五、服装设计与色彩

●实践内容

以色彩心理与情感训练主,学习和研究色彩的知识和理论体系,要求学生能更深刻、全面、科学地认识色彩、改变学生的视觉和思维方式。研究色彩的心理效应与色彩个性、色彩感觉、色彩联想、色彩启示的关系,对学生掌握和了解色彩的情感与象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实践类型:综合

(一)色彩的构成与学习: (二)色彩的构成要素: (三)色彩与心理: (四)色彩的混合: (五)色彩的对比: (六)色彩的调和:

要求:

由于本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特点,每一章节教师的理论教授之后便是作业练习,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作业练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本课程作业主要为手工绘制,通过绘图工具在纸张上用水粉颜料(或其它材料)绘制而成。作业的纸张性能和规格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做不同要求(同一作业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规格来制作),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索新的制作手法。

作业的基本要求:上色均匀,画面整洁、工整、精细,署名形式规范(内容包括作业名称、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按时完成作业。

● 考核方式

1、考试方法:开卷考试;

2、成绩核算方式:期中考试占20%,平时成绩占20%,期终考试占50%,平时出勤10%。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平面、色彩构成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课题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理论上分析平面、色彩构成的有关概念、原理、方法;从实践上掌握构成形态、色彩配色的基本规律。

构成基础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扩展学生形的构想能力,这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设计课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应尽量注重基础与专业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把基础训练有机地同专业设计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全面的造型能力,以便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思维与视觉表达基础。

教学方法

1.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2.启发与引导相结合

3.主要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经典作品赏析

4.对学生的作业参与、启发、点评,及时解决作业问题,并举行观摩展览

本课程的重、难点

重点:

1、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2、色彩的对比、调和及情感。 难点:

1、对于构成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设计意识的养成。

●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 平面构成

(40课时,授课30,实践10)

【知识点提示】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重难点提示】对于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其应用。

第一节 构成的基本概念

一、构成的概念 二、学习构成的目的 三、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点、线、面构成的形式

一、平面构成概念 二、平面构成要素 三、基本形与骨格 四、点、线、面的构成 五、点、线、面的综合构成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一、渐变 二、重复 三、近似 四、骨格 五、发射 六、特异 七、对比 八、密集 九、肌理 十、空间 十一、图与底 十二、打散 十三、韵律 十四、分割 十五、平衡

十六、基本形的各种排列

●实践内容

一:点、线、面的构成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三: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 四:构成与应用 要求:

由于本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特点,每一章节教师的理论教授之后便是作业练习,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作业练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本课程作业主要为手工绘制,通过绘图工具在纸张上用黑色颜料(或其它材料)绘制而成。作业的纸张性能和规格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做不同要求(同一作业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规格来制作),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索新的制作手法。

作业的基本要求:上色均匀,画面整洁、工整、精细,署名形式规范(内容包括作业名称、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按时完成作业。

第二章 色彩构成

(40课时,授课30,实践10)

【知识点提示】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色彩构成的原理,掌握色彩构成的方法,领会并正确运用色彩美的形式法则,为进入专业设计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难点提示】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色彩的采集重构及色彩的心理效应是课程的重点。色彩的心理效应与设计的关系,色彩的对比、调和等知识在设计上的合理运用以体现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感则是本课程的难点。

第一节 色彩与色彩构成

一、色彩 二、色彩构成

第二节 色彩的属性

一、色彩的分类 二、色彩的三属性 三、色彩的表示方法 四、色彩三属性推移构成

第三节 色彩的混合

一、加色混合 二、减色混合 三、中性混合

四、色彩混合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色彩心理

一、色彩的通感 二、色彩的联想 三、色彩的象征性意义

第五节 色彩对比

一、色彩对比

二、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法

第六节 色彩调和

一、 色彩调和的概念 二、色彩的调和方法

第七节 色彩的采集重构

一、色彩的采集素材 二、色彩的采集方法 三、色彩的重构方法

第八节 色彩设计应用

一、 标志设计与色彩 二、包装设计与色彩 三、广告设计与色彩 四、产品设计与色彩 五、服装设计与色彩

●实践内容

以色彩心理与情感训练主,学习和研究色彩的知识和理论体系,要求学生能更深刻、全面、科学地认识色彩、改变学生的视觉和思维方式。研究色彩的心理效应与色彩个性、色彩感觉、色彩联想、色彩启示的关系,对学生掌握和了解色彩的情感与象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实践类型:综合

(一)色彩的构成与学习: (二)色彩的构成要素: (三)色彩与心理: (四)色彩的混合: (五)色彩的对比: (六)色彩的调和:

要求:

由于本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特点,每一章节教师的理论教授之后便是作业练习,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作业练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本课程作业主要为手工绘制,通过绘图工具在纸张上用水粉颜料(或其它材料)绘制而成。作业的纸张性能和规格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做不同要求(同一作业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规格来制作),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索新的制作手法。

作业的基本要求:上色均匀,画面整洁、工整、精细,署名形式规范(内容包括作业名称、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按时完成作业。

● 考核方式

1、考试方法:开卷考试;

2、成绩核算方式:期中考试占20%,平时成绩占20%,期终考试占50%,平时出勤10%。


相关内容

  • 二维设计基础大纲-08
  •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0014 学 时:80 课程名称:二维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平面设计(高职三年制) 环境艺术(高职三年制) 影视动画(高职三年制) <二维设计基础>作为设计基础是艺术设计专业不可缺少的必修课.本课程内容是 ...

  •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动漫衍生产品美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 670111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动漫衍生产品美术设计)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学院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2.课程教学目的 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系统.科学地将三大构成基本概念.原理及在专业中的应用技能进行整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基础,并结 ...

  • 造价员考试大纲及参考用书
  • 考试大纲及参考用书 (一)考试大纲 统一采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制定的<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中价协 [2006]018号). (二)参考用书 1."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统一参考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主编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中国 ...

  •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英文名称:Three Dimentional Composition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数:80 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40 学分:4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立 ...

  • 广东省造价信息网造价员考试大纲
  • 首页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English 设为首页 邮箱 1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广州站] [深圳站] [珠海站][汕头站] [佛山站] [韶关站][河源站] [梅州站] [惠州站][汕尾站] [东莞站] [中山站][江门站] [阳江站] [湛江站][茂名站] [肇庆站] [清远站][潮州站] ...

  • 29.[家具设计]教学大纲
  • <家具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岗位技能课 适用对象:全日制三年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方向) 总 学 时: 56 讲授学时:0 课内实践学时:56 独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美术史.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Photoshop .CAD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 ...

  • 4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0126 课程分类:专业学习领域 (必修课)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编 者:樊 凡 审 定 者:胡 明 定稿时间:2014年9月 第一部分 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一)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 ...

  • 090104Z0[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30)
  •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104Z0 适用专业:产品造型设计 包装技术与设计 广告与会展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时:30 课程学分:2 一. 课程定位 <色彩构成>是产品造型设计.包装技术与设计.广告与会展专业的一门专业设计 基础必修课 ...

  • 2017考研英语(二)考试大纲解析
  • 2017考研英语(二) 考试大纲解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6年8月26日颁布了<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考试大纲>,与去年的考纲相比,今年的考纲未进行任何调整和变化.上海华是教育现在基于最新大纲和历年真题命题规律,对2017年考研英语的考查要求和试卷结构进行全面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