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与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比较

浅谈小说与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比较

论文摘要:许多文学作品都在被改编的前提下,被导演拍成了备受争议的电影,如《活着》、《芙蓉镇》、《大红灯笼高高挂》、《长恨歌》等等。虽然电影与小说同属艺术,但其表现故事情节的方式各有不同。本文将以王安忆的《长恨歌》为例,从人物安排的角度比较电影与小说的不同。

论及小说和电影的不同,主要是指二者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小说是以静止的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语言艺术,电影是以运动的画面和声音为载体的视听艺术。小说文字经由读者想象还原为画面,而电影镜头则直接传递画面。[1]这就使得两者同中有异。时间、地点、人物是作家进行创作时不可忽略的三要素,电影的拍摄也会关注到这三个方面,但却会在具体的操作中出现不同于小说的独特之处。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之一,小说在结构上分三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个不平凡的上海女性――王琦瑶起起伏伏的人生。有人将这部小说梳理出三条清晰的线索:“第一是王琦瑶的遭遇,从片厂拍戏到登上摩登杂志到舞会流连再到选举上海小姐,把她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众人羡慕吹捧的高度,这不是幸事,而是为她的悲剧奠下基础。到这里是小说的高峰,月以满,则要亏,水到满,则溢出。王琦瑶戏剧的荣耀开始走下坡路,在人们意味深长的眼里最终成了交际花,勾三搭四,堕了胎,成了最卑微的女人,最后死于他杀,无人同情。第二条线索是从王琦瑶的友情出发。从吴佩珍到蒋丽莉到严家师母再到张永红,这些友情不过如水般淡薄,各有各的利益计较,讲不清道不明的各怀鬼胎,但彼此做了个寂寞途里的聊友也未尝不可。第三条线索是王琦瑶的爱情。从程先生到李主任到阿二到康明逊到萨沙再到老克腊,王琦瑶并非多情也非滥情,而是生活所逼。一开始,王琦瑶的生存意识是在爱情前面的;到有那么一刹那爱情的尾巴跳跃到她眼前,也是转瞬即逝,留也留不住。忧伤的缠绵,总是带着无可奈何的悲情,像随时都要消逝般。”[2]

借助这三条线索可以整体把握王琦瑶的一生,同时读者会发现作家在这其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的人物,他们围绕着王琦瑶以表现她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纠葛。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各具特色,对于情节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说在人物的设置上衔接紧密,颇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味,使得故事情节一环紧扣一环。

由杨智深编剧、关锦鹏导演的电影《长恨歌》,不仅因为汇集了郑秀文、梁家辉、胡军、吴彦祖、苏岩、黄觉这些明星大腕受到大众与媒体的关注,也因为对小说进行了一些改编引发了很多热议。电影《长恨歌》的故事情节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动,对人物的设置也根据电影时长、画面安排等因素进行了调节。本文将根据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变化比较《长恨歌》小说与电影的同与异。

一、人物的设置 为了展现王琦瑶传奇的一生,王安忆不惜笔墨,细致地描绘了上海的建筑、风俗及饮食文化,更是精心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这其中有王琦瑶的闺蜜,即吴佩珍、蒋丽莉及严家师母;有与王琦瑶发生情感纠葛的程先生、李主任、阿二、毛毛娘舅(康明逊)、萨沙、老克腊;有王琦瑶的女儿薇薇、女婿小林、忘年交张永红等等。这些人物或先后或同时出现在王琦瑶的生命里,与她一起走过起伏的岁月。

看过电影《长恨歌》的人会很明显地发现,影片在人物的设置方面虽然保留了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形象,但在具体的角色安排上出现了与小说不同的地方。

首先,影片中只有蒋丽莉,没有吴佩珍,导演将二者合二为一。小说中,吴佩珍带着王

琦瑶去片场看热闹、试镜头,影片却在一开始就安排王琦瑶与蒋丽莉出现在片场,还通过蒋丽莉的表哥认识了程先生。其次,与小说相比,影片没有塑造王琦瑶外婆和阿二的形象,也就回避了王琦瑶在邬桥最落魄的时光。小说里描写了阿二对上海的向往,这勾起了王琦瑶那颗上海的心,是她重回上海的过渡。影片对这一部分的处理就没有小说来的自然。第三,小说中王琦瑶晚年与老克腊产生感情,想依赖他以排遣孤单。影片将这种感情放置在张永红的男友――长脚身上,使得小说中的老克腊和长脚成为一个人即黄觉扮演的老克腊,也是他最后因为钱财杀死了王琦瑶。

二、人物的出场

小说的核心是人物,作家创作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要全方位地刻画一个人物,就要凭借艺术手段进行表现,即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而电影在展现一个人物时也会采取以上几种方法,不同的是电影比小说的画面感强,给观众以直接的视觉感受。

看一下小说《长恨歌》中对王琦瑶的描写: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每天早上,后弄的门一响,提着花包出来的,就是王琦瑶;下午,跟着隔壁留声机哼唱“四季调”的,就是王琦瑶;结伴到电影院看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是一群王琦瑶;到照相馆去拍小照的,则是两个特别要好的王琦瑶。

这是小说对王琦瑶最初的描写。王安忆用一章的五分之一来介绍王琦瑶,但却没有详细的肖像描写,只笼统的写道“王琦瑶总是闭花羞月的,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小说甚至用“她们”代替“王琦瑶”这一个人:“她们有些可怜见的,越发的楚楚动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而关锦鹏导演的电影《长恨歌》中,王琦瑶一出场时的穿衣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琦瑶穿一件米黄的风衣,戴一条绿色的围巾,提一个碎花布包,留着齐耳短发,让人感觉她学生气很浓。在这里,郑秀文扮演的王琦瑶绝对化了她的人物特色,使得没读过小说的观众以为王琦瑶就是这样的。这是电影的独特之处,却也因众口难调在接受部分观众好评的同时承受着舆论的压力。

其他人物在电影里的出场也有别于小说的描述。如蒋丽莉,小说中说“她出身工厂主家庭,是班上同学中家境最好的之一。她功课一般,却喜欢在课间看小说,终把眼睛看成了近视,戴着洋瓶底厚的眼镜,那样子越发不可接近”。而电影里苏岩扮演的蒋丽莉却是一个身着红色旗袍、明眸红唇、爱说爱笑的女孩子。从电影的画面感上看,对人物形象进行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整体美感的提升。

三、人物的结局

一个完整的故事会在结尾很自然地交代人物的结局。

不管是小说里的王琦瑶还是电影中的王琦瑶,最后都被人杀害了。不同之处是,前者不肯借钱给长脚还要他去派出所自首,被恼羞成怒的长脚掐死了;后者知道老克腊被警察追捕,不想让他留宿自己家,走投无路的老克腊用抱枕将其捂死。

小说也交代了其他人物的命运,如“程先生是一九六六年夏天最早一批自杀者中的一人”;李主任在飞机坠毁事件中罹难;蒋丽莉因为生了恶瘤死于不治之症;薇薇和小林结婚后出国了;小说最后没有再提到康明逊。而电影中人物的命运通过文字的形式被展现出来:程先生在文革时期去到一个小镇进行劳动改造,于二零零一年死于香港;李主任在巴西开了个牧场,于一九八一年死于巴西;康明逊于一九八四年死于三藩市;蒋丽莉一九八九年死于台北;薇薇和她丈夫一起出国了;老克腊在杀死王琦瑶后于一九八三年被判无期徒刑。

从这三个方面看来,影片进行这样的人物设置不仅考虑到角色安排、票房需要,也受到电影总体时长的限制,没有办法详细展现王琦瑶的感情生活,相比于小说中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电影略逊一筹。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电影《长恨歌》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与小说有一定的差别,虽然备受争议,却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浅谈小说与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比较

论文摘要:许多文学作品都在被改编的前提下,被导演拍成了备受争议的电影,如《活着》、《芙蓉镇》、《大红灯笼高高挂》、《长恨歌》等等。虽然电影与小说同属艺术,但其表现故事情节的方式各有不同。本文将以王安忆的《长恨歌》为例,从人物安排的角度比较电影与小说的不同。

论及小说和电影的不同,主要是指二者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小说是以静止的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语言艺术,电影是以运动的画面和声音为载体的视听艺术。小说文字经由读者想象还原为画面,而电影镜头则直接传递画面。[1]这就使得两者同中有异。时间、地点、人物是作家进行创作时不可忽略的三要素,电影的拍摄也会关注到这三个方面,但却会在具体的操作中出现不同于小说的独特之处。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之一,小说在结构上分三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个不平凡的上海女性――王琦瑶起起伏伏的人生。有人将这部小说梳理出三条清晰的线索:“第一是王琦瑶的遭遇,从片厂拍戏到登上摩登杂志到舞会流连再到选举上海小姐,把她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众人羡慕吹捧的高度,这不是幸事,而是为她的悲剧奠下基础。到这里是小说的高峰,月以满,则要亏,水到满,则溢出。王琦瑶戏剧的荣耀开始走下坡路,在人们意味深长的眼里最终成了交际花,勾三搭四,堕了胎,成了最卑微的女人,最后死于他杀,无人同情。第二条线索是从王琦瑶的友情出发。从吴佩珍到蒋丽莉到严家师母再到张永红,这些友情不过如水般淡薄,各有各的利益计较,讲不清道不明的各怀鬼胎,但彼此做了个寂寞途里的聊友也未尝不可。第三条线索是王琦瑶的爱情。从程先生到李主任到阿二到康明逊到萨沙再到老克腊,王琦瑶并非多情也非滥情,而是生活所逼。一开始,王琦瑶的生存意识是在爱情前面的;到有那么一刹那爱情的尾巴跳跃到她眼前,也是转瞬即逝,留也留不住。忧伤的缠绵,总是带着无可奈何的悲情,像随时都要消逝般。”[2]

借助这三条线索可以整体把握王琦瑶的一生,同时读者会发现作家在这其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的人物,他们围绕着王琦瑶以表现她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纠葛。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各具特色,对于情节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说在人物的设置上衔接紧密,颇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味,使得故事情节一环紧扣一环。

由杨智深编剧、关锦鹏导演的电影《长恨歌》,不仅因为汇集了郑秀文、梁家辉、胡军、吴彦祖、苏岩、黄觉这些明星大腕受到大众与媒体的关注,也因为对小说进行了一些改编引发了很多热议。电影《长恨歌》的故事情节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动,对人物的设置也根据电影时长、画面安排等因素进行了调节。本文将根据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变化比较《长恨歌》小说与电影的同与异。

一、人物的设置 为了展现王琦瑶传奇的一生,王安忆不惜笔墨,细致地描绘了上海的建筑、风俗及饮食文化,更是精心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这其中有王琦瑶的闺蜜,即吴佩珍、蒋丽莉及严家师母;有与王琦瑶发生情感纠葛的程先生、李主任、阿二、毛毛娘舅(康明逊)、萨沙、老克腊;有王琦瑶的女儿薇薇、女婿小林、忘年交张永红等等。这些人物或先后或同时出现在王琦瑶的生命里,与她一起走过起伏的岁月。

看过电影《长恨歌》的人会很明显地发现,影片在人物的设置方面虽然保留了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形象,但在具体的角色安排上出现了与小说不同的地方。

首先,影片中只有蒋丽莉,没有吴佩珍,导演将二者合二为一。小说中,吴佩珍带着王

琦瑶去片场看热闹、试镜头,影片却在一开始就安排王琦瑶与蒋丽莉出现在片场,还通过蒋丽莉的表哥认识了程先生。其次,与小说相比,影片没有塑造王琦瑶外婆和阿二的形象,也就回避了王琦瑶在邬桥最落魄的时光。小说里描写了阿二对上海的向往,这勾起了王琦瑶那颗上海的心,是她重回上海的过渡。影片对这一部分的处理就没有小说来的自然。第三,小说中王琦瑶晚年与老克腊产生感情,想依赖他以排遣孤单。影片将这种感情放置在张永红的男友――长脚身上,使得小说中的老克腊和长脚成为一个人即黄觉扮演的老克腊,也是他最后因为钱财杀死了王琦瑶。

二、人物的出场

小说的核心是人物,作家创作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要全方位地刻画一个人物,就要凭借艺术手段进行表现,即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而电影在展现一个人物时也会采取以上几种方法,不同的是电影比小说的画面感强,给观众以直接的视觉感受。

看一下小说《长恨歌》中对王琦瑶的描写: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每天早上,后弄的门一响,提着花包出来的,就是王琦瑶;下午,跟着隔壁留声机哼唱“四季调”的,就是王琦瑶;结伴到电影院看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是一群王琦瑶;到照相馆去拍小照的,则是两个特别要好的王琦瑶。

这是小说对王琦瑶最初的描写。王安忆用一章的五分之一来介绍王琦瑶,但却没有详细的肖像描写,只笼统的写道“王琦瑶总是闭花羞月的,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小说甚至用“她们”代替“王琦瑶”这一个人:“她们有些可怜见的,越发的楚楚动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而关锦鹏导演的电影《长恨歌》中,王琦瑶一出场时的穿衣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琦瑶穿一件米黄的风衣,戴一条绿色的围巾,提一个碎花布包,留着齐耳短发,让人感觉她学生气很浓。在这里,郑秀文扮演的王琦瑶绝对化了她的人物特色,使得没读过小说的观众以为王琦瑶就是这样的。这是电影的独特之处,却也因众口难调在接受部分观众好评的同时承受着舆论的压力。

其他人物在电影里的出场也有别于小说的描述。如蒋丽莉,小说中说“她出身工厂主家庭,是班上同学中家境最好的之一。她功课一般,却喜欢在课间看小说,终把眼睛看成了近视,戴着洋瓶底厚的眼镜,那样子越发不可接近”。而电影里苏岩扮演的蒋丽莉却是一个身着红色旗袍、明眸红唇、爱说爱笑的女孩子。从电影的画面感上看,对人物形象进行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整体美感的提升。

三、人物的结局

一个完整的故事会在结尾很自然地交代人物的结局。

不管是小说里的王琦瑶还是电影中的王琦瑶,最后都被人杀害了。不同之处是,前者不肯借钱给长脚还要他去派出所自首,被恼羞成怒的长脚掐死了;后者知道老克腊被警察追捕,不想让他留宿自己家,走投无路的老克腊用抱枕将其捂死。

小说也交代了其他人物的命运,如“程先生是一九六六年夏天最早一批自杀者中的一人”;李主任在飞机坠毁事件中罹难;蒋丽莉因为生了恶瘤死于不治之症;薇薇和小林结婚后出国了;小说最后没有再提到康明逊。而电影中人物的命运通过文字的形式被展现出来:程先生在文革时期去到一个小镇进行劳动改造,于二零零一年死于香港;李主任在巴西开了个牧场,于一九八一年死于巴西;康明逊于一九八四年死于三藩市;蒋丽莉一九八九年死于台北;薇薇和她丈夫一起出国了;老克腊在杀死王琦瑶后于一九八三年被判无期徒刑。

从这三个方面看来,影片进行这样的人物设置不仅考虑到角色安排、票房需要,也受到电影总体时长的限制,没有办法详细展现王琦瑶的感情生活,相比于小说中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电影略逊一筹。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电影《长恨歌》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与小说有一定的差别,虽然备受争议,却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相关内容

  • 东校区--谢永乐--论文:[阿甘正传]--从小说到电影
  • <阿甘正传>--从小说到电影 摘要:本文以<阿甘正传>为例致力于从叙事与情节.人物塑造.中心思想.氛围环境四个方面来探讨电影与原著小说之间的差异之处.叙事与情节主要从情节.叙事手法和细节处理展开论述的:人物塑造将阿甘.母亲.珍妮.丹·泰勒.巴布五个主要人物与小说原著中的形象进 ...

  • _山楂树之恋_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之比较_戴雁辉
  • M 风格与特色 OVIE LITERATURE <山楂树之恋> ---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之比较 ■戴雁辉 张建凯(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1) [摘 要]电影与小说虽然处理的是同一个故事,同属艺术性叙事,但二者在讲故事方面鲜有区别.本文以<山 楂树之恋>为 ...

  • 浅析经典小说影视改编的创作特点
  •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 1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

  •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集
  •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 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集 一.外国文学方向 1.不朽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探微 2.论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面性 3.<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探析 4.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英雄形象的塑造 5.论易卜生戏剧的现代性 6.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 ...

  • 浅析金庸影视剧的改编
  • 浅析金庸影视剧的改编 摘 要 文字可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影视则可以帮人们化抽象为具体,把一切于眼前展现,这其中又以武侠为最.侠客们或仗剑天涯或儿女情长,都一幕幕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可能也是武侠小说一次次被翻拍却经久不衰的原因. 金庸小说自上世纪50年代被搬上荧幕以来,经历无数版本,其中又以本世纪 ...

  • 解读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乌托邦情结
  • [摘 要]小说<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小说改编成电影上演以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电影<巴黎圣母院>中时刻闪耀着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精神,乌托邦情结和人文主义色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本文将选取根据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巴 ...

  • 文学改编剧本这一问题--[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影评
  • 文学改编剧本这一问题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影评 看<致青春>的时候还是五一前,因为一堆事以及懒,现在才用小文总结写出来,很惭愧.片子是参加儒意那边的内部观片会,心不在焉,只看到电影的前三分之一便过早对影片下了定论--还不错.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五一前后,基友们问我看了么 ...

  • 关于小说与故事.散文.记叙文的写作区别
  • (一)故事与小说的区别 一是,从材料来说,故事要有核心情节和精彩的细节,称为故事核.小说则不同,可以有这样的核心情节,也可以没有这样的核心情节,它可以通过人物的性格来引出情节,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活动来反映主题.故事核就像相声的包袱一样,一切都是围绕这个核来展开的.讲相声开始是卖关子,等到把包袱一抖开 ...

  •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知识
  •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知识 电影剧本,包括着三种不同的剧本,即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完成台本.今天,几乎任何一部发行放映了的国产影片都同时拥有这三种剧本.就一部影片所拥有的这三种剧本的内容而言,是大致一样的,但它们是由影片不同职务的创作人员完成的,而且在影片制作的不同阶段上出现,发挥着不同的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