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你真的理解什么是贫穷吗

摘要 中青评论要防止社会整体在迈进丰裕社会的过程中,贫穷问题被泛化,社会的关注失焦,阶层隔阂加剧,而遮蔽一些更重要的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精神贫困。

朱昌俊

“贫穷”是近来出现在诸多社会新闻中的一个关键词。“最美教师”郜艳敏被拐骗乃至家人劝阻其回家,很大原因是“家里条件不好”。媒体盘点落马官员,也引发了出身贫寒的官员是不是更易腐败的话题。而近日引发关注的“最悲伤作文”,更是对某种极端贫穷的直接揭露。在广州少女小梅遭亲父猥亵事件中,母亲责怪女儿报警,理由是“我们真的太穷了”,“你爸被关我们怎么办”。

知乎上,也早有关于“贫穷有多可怕”的讨论,“总能听见长辈说,你一定要坚强,你不知道贫穷有多么可怕。” 贫穷到底有多可怕,对于那些经历过饥饿年代的人来说,应该不陌生。

直观印象中,贫穷首先体现为缺衣少食,即物质上的贫困。包括郜艳敏的经历、“最悲伤作文”中所呈现的贫穷,主要是指向这一层面。但这种贫困的造成特别是延续,又很难说仅仅只是因为物质匮乏。关于贫穷的定义和标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的,“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

对照这一标准,来看待现实中的扶贫,或有更多启发。当下我们正在倡导精准扶贫,它被理解为“对症下药”,但在更深层次上,它首先考验的是决策机制对贫穷的感知能力,如扶贫政策如何能充分对接贫穷人群而不被扭曲。既要考虑现实中政策的执行情况,也要充分预见贫穷人群对制度的接受能力。一些新技术、致富路径,看起来很完美,但并不一定适合具体的贫困家庭。乃至在坚硬的贫困面前,当我们用文明社会的规则去衡量一些事物时,并不一定就能代表“正义”。

美国一个跨学科团队曾通过研究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这被认为是贫穷导致判断力下降的最新论据。但不容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当个人依然能在贫困之下保持判断力时,社会是否允许他们将“判断”付诸实施。面对父亲的猥亵,相较于母亲的“逆来顺受”,小梅依然选择了反抗,或许是因为她尚年轻,还未被贫穷的扭曲力彻底吞噬。然而,在个体抗争意识被磨灭之前,在一个正常社会机制之下,应该有力量让他们逃脱被伤害的厄运,点燃改变的希望。

贫穷对于人性、心态、人的智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探讨穷二代官员是否更易腐败的问题上,人们往往从心态、出身环境上加以分析,这未尝不是探寻腐败心理的一种路径。但在公权力尚不能被普遍约束之下,穷二代官员较之贪腐官员的整体,其共性其实大大超过特性。此类分析看似另辟蹊径,未尝不含偏见。类似的对贫穷出身如凤凰男等群体的限定分析,其实也流露出社会对于贫困认知的刻板和狭隘,不仅加大社会群体的分歧与隔阂,还可能掩盖更多严肃问题。

有人说,贫穷的可怕,在于让你无法选择。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里,个体选择的多寡,不该只限定于个人的家庭和出身,更应置于社会的整体背景下来衡量,贫穷群体的选择更是如此。社会底层人群,对自由迁徙、公平正义、公共保障等权利的需求,恰恰是最强烈的。当社会治理和政策的制定实施能展现出更多的包容性、开放性,也就能避免让更多人陷入“无选择”的绝境之中,规避绝对贫困的蔓延。

“贫穷”在当下愈发被关注,或许说明贫穷已日益被视为一个需要公共介入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社会整体在迈进丰裕社会的过程中,贫穷问题被泛化,社会的关注失焦,阶层隔阂加剧,而遮蔽一些更重要的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精神贫困。

有趣,有料,有想法!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官方微信“中青评论”,点击文章标题下“中青评论”即可订阅。时评新鲜热辣,高论风趣幽默,内参大胆有料,篇篇干货,篇篇长知识!本微信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并注明微信公号:cydplb

摘要 中青评论要防止社会整体在迈进丰裕社会的过程中,贫穷问题被泛化,社会的关注失焦,阶层隔阂加剧,而遮蔽一些更重要的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精神贫困。

朱昌俊

“贫穷”是近来出现在诸多社会新闻中的一个关键词。“最美教师”郜艳敏被拐骗乃至家人劝阻其回家,很大原因是“家里条件不好”。媒体盘点落马官员,也引发了出身贫寒的官员是不是更易腐败的话题。而近日引发关注的“最悲伤作文”,更是对某种极端贫穷的直接揭露。在广州少女小梅遭亲父猥亵事件中,母亲责怪女儿报警,理由是“我们真的太穷了”,“你爸被关我们怎么办”。

知乎上,也早有关于“贫穷有多可怕”的讨论,“总能听见长辈说,你一定要坚强,你不知道贫穷有多么可怕。” 贫穷到底有多可怕,对于那些经历过饥饿年代的人来说,应该不陌生。

直观印象中,贫穷首先体现为缺衣少食,即物质上的贫困。包括郜艳敏的经历、“最悲伤作文”中所呈现的贫穷,主要是指向这一层面。但这种贫困的造成特别是延续,又很难说仅仅只是因为物质匮乏。关于贫穷的定义和标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的,“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

对照这一标准,来看待现实中的扶贫,或有更多启发。当下我们正在倡导精准扶贫,它被理解为“对症下药”,但在更深层次上,它首先考验的是决策机制对贫穷的感知能力,如扶贫政策如何能充分对接贫穷人群而不被扭曲。既要考虑现实中政策的执行情况,也要充分预见贫穷人群对制度的接受能力。一些新技术、致富路径,看起来很完美,但并不一定适合具体的贫困家庭。乃至在坚硬的贫困面前,当我们用文明社会的规则去衡量一些事物时,并不一定就能代表“正义”。

美国一个跨学科团队曾通过研究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这被认为是贫穷导致判断力下降的最新论据。但不容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当个人依然能在贫困之下保持判断力时,社会是否允许他们将“判断”付诸实施。面对父亲的猥亵,相较于母亲的“逆来顺受”,小梅依然选择了反抗,或许是因为她尚年轻,还未被贫穷的扭曲力彻底吞噬。然而,在个体抗争意识被磨灭之前,在一个正常社会机制之下,应该有力量让他们逃脱被伤害的厄运,点燃改变的希望。

贫穷对于人性、心态、人的智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探讨穷二代官员是否更易腐败的问题上,人们往往从心态、出身环境上加以分析,这未尝不是探寻腐败心理的一种路径。但在公权力尚不能被普遍约束之下,穷二代官员较之贪腐官员的整体,其共性其实大大超过特性。此类分析看似另辟蹊径,未尝不含偏见。类似的对贫穷出身如凤凰男等群体的限定分析,其实也流露出社会对于贫困认知的刻板和狭隘,不仅加大社会群体的分歧与隔阂,还可能掩盖更多严肃问题。

有人说,贫穷的可怕,在于让你无法选择。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里,个体选择的多寡,不该只限定于个人的家庭和出身,更应置于社会的整体背景下来衡量,贫穷群体的选择更是如此。社会底层人群,对自由迁徙、公平正义、公共保障等权利的需求,恰恰是最强烈的。当社会治理和政策的制定实施能展现出更多的包容性、开放性,也就能避免让更多人陷入“无选择”的绝境之中,规避绝对贫困的蔓延。

“贫穷”在当下愈发被关注,或许说明贫穷已日益被视为一个需要公共介入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社会整体在迈进丰裕社会的过程中,贫穷问题被泛化,社会的关注失焦,阶层隔阂加剧,而遮蔽一些更重要的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精神贫困。

有趣,有料,有想法!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官方微信“中青评论”,点击文章标题下“中青评论”即可订阅。时评新鲜热辣,高论风趣幽默,内参大胆有料,篇篇干货,篇篇长知识!本微信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并注明微信公号:cydplb


相关内容

  • 人生再长,不过百岁,且行且珍惜!
  • 今日头条 5.3亿用户的选择 立即打开 人生再长,不过百岁,且行且珍惜! 徐昊昕 9-7 10:31 关注 人生再长,不过百岁 生命再短,分秒的过 朋友再多,真心就好 美女再好,妻子最好 人的一生不论怎样活着 开心也好,痛苦也罢 是最有意义的一生 最值得珍惜的一生 最值得骄傲的一生 因为我们没有来世 ...

  • 日本茶道真比中国好?一篇文了解中日茶道的区别
  • 天冷得不想出门 那我们花三分钟来阅读一篇改变你认知的内容吧 ▼ 日本茶道是什么 生活的艺术,似乎成了最近的潮流.而茶的艺术,也同时变成了一时风尚.而越来越多的朋友去了日本,回来无不惊叹,我们的中国的茶艺和日本的茶道,相差太远了 日本的抹茶道,从千利休开始,到现在,一直秉承着历史传承,以独有的严谨,及 ...

  • 靠什么逆袭?靠格局!读万能大熊的[格局逆袭] | 读书-今日头条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每天跟随好奇的我,探索美妙的世界. 最近一本叫<格局逆袭>火上天了,我也喜欢追热点,就赶紧买了一本.我关注大熊已经很久,很多文章,也都默默地读过.今天分享一下,我从书中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大家也都去买一本来看看,毕竟每个人的共鸣都不一样. 首先,最关键的,书名上写着 ...

  • 新华书店官方的文件夹[家长网上学校]
  • 新华书店官方 与TA对话 关注 415174 贡献7064 关注14848438 访问 get√http://www.douban.com/doulist/38850815/建馆:2011-10-07导航:http://site.douban.com/191976/... http://xhsd.3 ...

  • 一个离婚男人给女人的4点情感忠告
  • 2016-04-27 08:53 不要信奉这句话"你爱我,你就应该知道我想什么",这完全是一句鬼话,没有人会完全知道对方想什么.由于男人没有及时了解你的想法,而得出男人不爱你的结论是非常愚蠢的. 爱情是一个磁场,而不是一个绳子,捆住他,不如吸引他.一根绳子会让男人有挣脱的欲望,而 ...

  • 为何说二战德国战败的根源是日本?日本真的是猪队友吗?
  • 原创 战壕 2017-06-08 21:13 都说"宁可有一个神一样的对手,也不愿有个猪一样的队友".被大神打倒没啥可丢人的,但是被蠢猪一样的队友拖累至垮,这就太冤了.就像二战的挑起者--德国.即使他的对手是全世界,但德军依旧勇猛无比,接连取得辉煌战绩.可悲之处就在于他的两个愚蠢 ...

  • 玄妙的量子认知,能否解释人类的不理性行为?-今日头条
  • 选自theatlantic 机器之心编译出品 参与人员:小二,悉小闲,Arphetian,柒柒 量子意识,是一个将量子物理学的原理应用到心理学上的新兴理论. 量子力学理论通过对原子以及组成原子的微小粒子的行为作出精确预测而获得了认可.没人真的理解量子力学意味着什么,但是它的确有效.这就是它的吸引力, ...

  • 特别特别适合女司机和新手的一字型侧方停车技巧(超实用)
  • 头条视频 打开 土豪新买的兰博基尼,看看他是怎么贴膜的 打开 红旗大咖终于要量产了!SUV轿车一块来的,若卖15万爆发全球 打开 兰博基尼车主的反应真快 打开 下载头条视频,享受高清视频体验 特别特别适合女司机和新手的一字型侧方停车技巧(超实用) 18.4万次观看 汽车大全小白关注 热门评论 我爱多 ...

  • 一个编辑的自我修养2
  • 第一章 编辑的眼光 常对自己说,儿子要是相当编辑就立刻挖坑埋了.但事实是,这个世界上总会有无数的热血猪头投入到这个行业当中.就像前言所说--一个人从扫盲班出来,什么都不会,他总是首先想到的工作就是当编辑. 那好吧,我们想想,如果一个猪头他一定要当编辑,那么,作为编辑,他最基本的素质应该具备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