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镇初中: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复习资料

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关键知识点拔】

一、物质的分类

(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三) 氧化物

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判断依据:

举例:金属氧化物:CaO CuO ZnO Fe2O 3 Fe3O 4 MnO2 非金属氧化物:CO CO2 SO2 P2O 5 H2O (四) 酸、碱、盐

【专题突破】【例1】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混合物”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

【变式训练1】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0km ~50 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属于 ( )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稀有气体【例2】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肯定是纯净物 B. 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 【变式训练2】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发安全高效的自来水消毒剂,ClO 2就是开发出的一种。下列对ClO 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ClO2是一种混合物 B. ClO2是一种氧化物 C. ClO2是一种含氧化合物 D. ClO2是一种化合物 【例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 .生铁 不锈钢 B.生理盐水 氯化钠 C.石灰石 澄清石灰水

D.纯净水 矿泉水 【变式训练3】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 .冰、干冰、醋酸 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 D.石墨、熟石灰、盐酸 【例4】填写下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

【变式训练4】. 填写下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试回答:

⑪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 ⑫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

_ ___。 ⑬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 3、Mg(OH)2可用_____ __少量多次清除。 【变式训练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 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 _ ___,属于单质的是___ 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 _ ___,属于金属的是__ ____。①水银 ②空气 ③氯酸钾 ④五氧化二磷 ⑤糖水 ⑥硫粉 ⑦氨气 ⑧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 ⑨氦气 ⑩稀硫酸 【例5】现有C 、H 、O 、Na 、Cu 、S 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⑪单质_____ ______ ⑫酸____ __ ____ ___ ⑬碱______ _______ ⑭盐______ _______ ⑮氧化物____ _____ ⑯有机物_ _ ___ ___ 【变式训练7】从Ca 、Mg 、O 、H 、Cl 中的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非金属单质 ;(2)一种金属氧化物 ; (3)一种难溶性的碱 ; (4)一种可溶性的盐 。 【变式训练8】有H 、O 、C 、N 、K 四种元素,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1)清洁无污染的单质燃料 ; (2)金属氧化物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4)含金属离子的碱 ;(5)常用的可作氮肥的铵盐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二、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分子与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 2、N 2、Cl 2。

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4、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2SO 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 2CO 3

3、原子的结构 中子(不带电荷)

a 、 原子 原子核(正电)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b 、原子核内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c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d. 质子数

不一定等于中子数。e

4、相对原子质量 a 、定义式: x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5、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A 、不同种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B 、元素之最:地壳:O 、Si 、Al 、Fe 细胞:O 、C 、H 、N C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1).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区别:元素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含义。 (3).使用领域:元素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习惯上说组成),如: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原子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习惯上说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 (4)、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E 、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非金属具体又可分为:固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和液态非金属 6、元素符号: a 、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第一个字母相同,第二个字母小写 b 、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 :①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1、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 c 、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固态金属元素(除碘)的元素符号除了有以上含义外,还能表示该物质。如:

Fe :(1)铁元素(2)一个铁原子(3)铁这种物质。 7、元素周期表 a. 发现:门捷列夫 b .周期: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7个横行);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c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d .每一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8、核外电子的排布 A 、排布特点:(1)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3)电子排布时依据电子层能量的高低,由里向外能量由低到高排布 ;(4)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 ①圆圈表示原子核 ②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 (2)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9、离子的形成 a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和原子团叫离子 ; b 、离子的分类 a.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b.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c 、离子符号的表示:A n+或A n- (n=1时省略不写) d 、离子符号的含义(以Mg 2+为例):Mg 2+表示镁离子或表示1个镁离子。 注意: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值表示离子的个数。如:2 Mg2+表示2个镁离子。 e 、原子形成离子之后:一定变:电子数 一定不变:质子数 可能变: 电子层数 f 、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区别

失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阴离子

10、物质的构成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硅 (2)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如HCl 、CO 2、H 2O 、 H 2、O 2、N 2、Cl 2等。 (3)离子化合物由有离子构成。NaCl 等离子化合物

11、决定:a.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b. 原子核(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c.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d. 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程度上决定元素化学性质。但是注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12、几个等式:

(1)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在原子中)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离子所带电荷数=其化合价数值 (4)元素最高正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元素最低负价数=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6)原子团的化合价=其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1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14、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组成

二氧化碳是有 组成;二氧化碳是有 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 三、典型题例

例1.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

A .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析:抓住概念的本质,注意概念的外延。分子、原子却可以构成物质,而不停地运动是它们的性质之一。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又是由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电子构成的,因此,原子能再分。D 选项就是分子的定义。

例2. 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 3,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解析:依据元素的概念,同种元素一定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这里的②和③的核电荷数均为16。 例4.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元素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

A .正盐可能含氢元素 B .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 C .酸、正盐、酸式盐一定含氢元素 D .酸、碱、盐都可能不含金属元素

解析:注意“可能”、“一定”的用词,善于寻找反例。NH 4Cl 属正盐,因是铵盐而含氢元素。当然NaCl 就不含氢元素。A 正确NH 4Cl ,HCl 和NH 3·H 2O 就都不含金属元素。酸、酸式盐一定含氢元素,正盐可能含氢元素。碱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而只有含氧酸才既含氢元素又含氧元素。 例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如何改正?

(1)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分子组成。 (3)纯净的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不同原子组成的混合物。(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解析 运用宏观和微观的构成观点具体分析:(1)该说法有两个错误:①二氧化大是宏观概念,碳原子和氧分子是微观概念,二者不好搭配;②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含氧分子,不能将化学式CO 2中的“O2”单独看成氧分子。改为:二氧代经碳是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该说法错误。改为: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按宏观组成观点,由元素组成宏观物质。原子是微粒,应讲构成。改为:纯净的氯酸钾是由钾、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4)符合微观构成的观点。原题正确。

四、习题精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 .任何原子之间都有间隙 C .分子比原子或离子大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2.金属元素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0,它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已知它的磷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它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C )A .等于166 B .等于236 C .等于428 D .不知化学式无法计算 3.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 .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D .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4.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 ) A .可能是混合物 B .可能是化合物C .一定是单质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5.推断题A 、B 、C 、D 四种微粒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但都不超过18,A 微粒失去二个电子后呈中性;A 、B 、C 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且A 与C 可形成CA 型离子化合物; B 和D 微粒均不显电性,D 微粒的第一层比第三层少5个电子。试判断:(1)A 微粒的符号_________;(2)B 微粒的名称______; (3)A 与C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4)D 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五、 知识拓展:

1、X 、Y 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个和6个,则它们相互化合后可能生成

A.XY 2型共价化合物 B. XY2型离子化合物 C. X2Y 型共价化合物 D. X2Y 型离子化合物

2、A 、B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9,之差为3,则A 、B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A 2B B.AB C.AB 2 D.A 2B 3

18的A 、B 、C 、D 四种元素,A 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B 元素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C 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一个;D 元素的A 、 B 、 ;C 、 D 、 。 、D 、E 五种元素,E 的L 层为最外层,L 层有6个电子时为中性微粒;A 与E 形成化合物AE 2,27.3%;B 原子核内质子数比A 原子核外电子数多6个;C 2-离子与氩原子结构相同,D 3+

A ,B ,C ,D ,E 。 、 。 C 的单质在高温下生成: 。

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关键知识点拔】

一、物质的分类

(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三) 氧化物

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判断依据:

举例:金属氧化物:CaO CuO ZnO Fe2O 3 Fe3O 4 MnO2 非金属氧化物:CO CO2 SO2 P2O 5 H2O (四) 酸、碱、盐

【专题突破】【例1】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混合物”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

【变式训练1】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0km ~50 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属于 ( )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稀有气体【例2】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肯定是纯净物 B. 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 【变式训练2】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发安全高效的自来水消毒剂,ClO 2就是开发出的一种。下列对ClO 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ClO2是一种混合物 B. ClO2是一种氧化物 C. ClO2是一种含氧化合物 D. ClO2是一种化合物 【例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 .生铁 不锈钢 B.生理盐水 氯化钠 C.石灰石 澄清石灰水

D.纯净水 矿泉水 【变式训练3】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 .冰、干冰、醋酸 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 D.石墨、熟石灰、盐酸 【例4】填写下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

【变式训练4】. 填写下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试回答:

⑪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 ⑫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

_ ___。 ⑬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 3、Mg(OH)2可用_____ __少量多次清除。 【变式训练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 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 _ ___,属于单质的是___ 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 _ ___,属于金属的是__ ____。①水银 ②空气 ③氯酸钾 ④五氧化二磷 ⑤糖水 ⑥硫粉 ⑦氨气 ⑧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 ⑨氦气 ⑩稀硫酸 【例5】现有C 、H 、O 、Na 、Cu 、S 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⑪单质_____ ______ ⑫酸____ __ ____ ___ ⑬碱______ _______ ⑭盐______ _______ ⑮氧化物____ _____ ⑯有机物_ _ ___ ___ 【变式训练7】从Ca 、Mg 、O 、H 、Cl 中的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非金属单质 ;(2)一种金属氧化物 ; (3)一种难溶性的碱 ; (4)一种可溶性的盐 。 【变式训练8】有H 、O 、C 、N 、K 四种元素,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1)清洁无污染的单质燃料 ; (2)金属氧化物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4)含金属离子的碱 ;(5)常用的可作氮肥的铵盐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二、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分子与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 2、N 2、Cl 2。

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4、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2SO 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 2CO 3

3、原子的结构 中子(不带电荷)

a 、 原子 原子核(正电)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b 、原子核内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c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d. 质子数

不一定等于中子数。e

4、相对原子质量 a 、定义式: x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5、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A 、不同种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B 、元素之最:地壳:O 、Si 、Al 、Fe 细胞:O 、C 、H 、N C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1).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区别:元素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含义。 (3).使用领域:元素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习惯上说组成),如: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原子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习惯上说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 (4)、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E 、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非金属具体又可分为:固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和液态非金属 6、元素符号: a 、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第一个字母相同,第二个字母小写 b 、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 :①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1、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 c 、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固态金属元素(除碘)的元素符号除了有以上含义外,还能表示该物质。如:

Fe :(1)铁元素(2)一个铁原子(3)铁这种物质。 7、元素周期表 a. 发现:门捷列夫 b .周期: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7个横行);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c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d .每一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8、核外电子的排布 A 、排布特点:(1)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3)电子排布时依据电子层能量的高低,由里向外能量由低到高排布 ;(4)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 ①圆圈表示原子核 ②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 (2)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9、离子的形成 a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和原子团叫离子 ; b 、离子的分类 a.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b.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c 、离子符号的表示:A n+或A n- (n=1时省略不写) d 、离子符号的含义(以Mg 2+为例):Mg 2+表示镁离子或表示1个镁离子。 注意: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值表示离子的个数。如:2 Mg2+表示2个镁离子。 e 、原子形成离子之后:一定变:电子数 一定不变:质子数 可能变: 电子层数 f 、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区别

失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阴离子

10、物质的构成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硅 (2)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如HCl 、CO 2、H 2O 、 H 2、O 2、N 2、Cl 2等。 (3)离子化合物由有离子构成。NaCl 等离子化合物

11、决定:a.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b. 原子核(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c.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d. 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程度上决定元素化学性质。但是注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12、几个等式:

(1)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在原子中)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离子所带电荷数=其化合价数值 (4)元素最高正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元素最低负价数=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6)原子团的化合价=其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1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14、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组成

二氧化碳是有 组成;二氧化碳是有 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 三、典型题例

例1.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

A .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析:抓住概念的本质,注意概念的外延。分子、原子却可以构成物质,而不停地运动是它们的性质之一。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又是由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电子构成的,因此,原子能再分。D 选项就是分子的定义。

例2. 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 3,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解析:依据元素的概念,同种元素一定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这里的②和③的核电荷数均为16。 例4.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元素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

A .正盐可能含氢元素 B .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 C .酸、正盐、酸式盐一定含氢元素 D .酸、碱、盐都可能不含金属元素

解析:注意“可能”、“一定”的用词,善于寻找反例。NH 4Cl 属正盐,因是铵盐而含氢元素。当然NaCl 就不含氢元素。A 正确NH 4Cl ,HCl 和NH 3·H 2O 就都不含金属元素。酸、酸式盐一定含氢元素,正盐可能含氢元素。碱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而只有含氧酸才既含氢元素又含氧元素。 例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如何改正?

(1)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分子组成。 (3)纯净的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不同原子组成的混合物。(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解析 运用宏观和微观的构成观点具体分析:(1)该说法有两个错误:①二氧化大是宏观概念,碳原子和氧分子是微观概念,二者不好搭配;②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含氧分子,不能将化学式CO 2中的“O2”单独看成氧分子。改为:二氧代经碳是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该说法错误。改为: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按宏观组成观点,由元素组成宏观物质。原子是微粒,应讲构成。改为:纯净的氯酸钾是由钾、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4)符合微观构成的观点。原题正确。

四、习题精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 .任何原子之间都有间隙 C .分子比原子或离子大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2.金属元素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0,它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已知它的磷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它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C )A .等于166 B .等于236 C .等于428 D .不知化学式无法计算 3.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 .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D .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4.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 ) A .可能是混合物 B .可能是化合物C .一定是单质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5.推断题A 、B 、C 、D 四种微粒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但都不超过18,A 微粒失去二个电子后呈中性;A 、B 、C 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且A 与C 可形成CA 型离子化合物; B 和D 微粒均不显电性,D 微粒的第一层比第三层少5个电子。试判断:(1)A 微粒的符号_________;(2)B 微粒的名称______; (3)A 与C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4)D 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五、 知识拓展:

1、X 、Y 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个和6个,则它们相互化合后可能生成

A.XY 2型共价化合物 B. XY2型离子化合物 C. X2Y 型共价化合物 D. X2Y 型离子化合物

2、A 、B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9,之差为3,则A 、B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A 2B B.AB C.AB 2 D.A 2B 3

18的A 、B 、C 、D 四种元素,A 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B 元素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C 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一个;D 元素的A 、 B 、 ;C 、 D 、 。 、D 、E 五种元素,E 的L 层为最外层,L 层有6个电子时为中性微粒;A 与E 形成化合物AE 2,27.3%;B 原子核内质子数比A 原子核外电子数多6个;C 2-离子与氩原子结构相同,D 3+

A ,B ,C ,D ,E 。 、 。 C 的单质在高温下生成: 。


相关内容

  • 初中化学易错点
  • 化学易错点总结 非知识性错误 1.读题:化学试题中容易看错的地方很多 如:正确说法与错误或不正确说法: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排列 顺序:填名称.化学式.序号或化学方程式:"都-.""一定-" "不一定-." " ...

  • 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新鲁初中--胡秉建 复习目标 1. 进一步巩固物质分类的方法,通过物质的分类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 归纳酸碱盐的的化学性质,总结反应规律. 3. 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特点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 1.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进一步掌 ...

  •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我们是怎样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 程改革的实施,重要性更为突出.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兰山区教研室向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申报了<新课程下初高中化 ...

  •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点和常见的酸碱盐及其特性的总结
  •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 ...

  • 初中化学选择题
  • 选择题(一)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甲烷燃烧 C. 矿石粉碎 D. 冰雪融化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空气 B. 氮气 C. 糖水 D. 水泥砂浆 3. 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5月13日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 Na2 ...

  • 九年级化学工作计划(共9篇)
  • 篇一: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 九年级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并敢于一探究竟的阶段,所以教材上各种实验的开展,探究活动的安排,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内容.正对他们的胃口.但是现代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他们喜欢成功的感觉,那会 ...

  • 推断题 化学
  • 专题三 框图推断 一.水 [考试说明] ①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污染及防治方法: ②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③理解溶解.结晶和沉淀等现象. [问题解决] 1. 水的组成 例1.正误判断(抢答题,完成10道正误判断题后, 由A 或B 组上台写出答案,共同讨论,质疑并解答) 1. ...

  • 中考必考化学知识点
  • 初中化学知识点集锦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二 者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203. 3.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是氢气,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最理 想的能源是氢气,它的三大优点是来丰富.燃烧热值高.产 ...

  • 中学化学高效课堂实践探究
  • 中学化学高效课堂实践探究 泉州奕聪中学 黄翠玉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它不仅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也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帮助.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入门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