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与思考

聆听与思考——听两首《月光》

睹月思情,以“月”化“乐”。人类共同创造了一门艺术——音乐,又不约而同地选择“千里共婵娟”。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动与否?现在让我们静静聆听与思索,贝多芬与德彪西,将如何谱写那一轮明月,带给我们数不清,言不尽的弦外之意。

一、 聆听《月光》

贝多芬的《月光》是一首哲理诗。辩证的奏鸣曲式包裹着主体动机的一次次变形,逻辑性的布局与紧凑的构思推动着感情的凝聚到爆发。让我们重温那个耳熟能详的主题:低沉的三连音型,微妙的和声变换,呜咽般的音流,从压抑到咆哮,紧张的矛盾冲突,平稳中隐含动力的节奏,音乐的情绪层层激起,直到如火山般猛烈喷发,正如一位音乐家所言:“这是从‘沉思’到‘斗争’。”聆听中的我们也许看到的是一轮被乌云遮掩的“明月”——有难言的苦衷,有悲愤的思索,有迅猛的反抗,还有隐隐的忧伤。

德彪西的《月光》是一首抒情赋。短小而精致的乐曲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散而不乱。那是怎样一种意境——流动的分解琶音,有亮度的三度音程,摇曳的节奏型,还有如光影变换的和声——月光如水银泻地,一览无余。只需你闭眼谛听,细细品味,竟有一种《诗经》中的清冷与纯净。难怪有人称德彪西“错”生东(似应西)方,将他的音乐比作我国六朝小赋。聆听中的我们,既有惬意的感官享受,又有似曾相识的感怀。

二、 思考《月光》

听罢两首《月光》,我们不禁思考:同名不同“乐”,同听不同“感”, 两者缘何差异如此之大?

首先,两首《月光》产生自不同时代、民族,文化大背景造就两位作曲家个性差异,呈现出的音乐风格迥异。回望贝多芬,欧洲正经历着惊心动魄的变革,那个动荡的年代,那段坎坷的人生,造就贝多芬前无古人的气势与坚毅粗犷的气质,即使被贴上诗意的标题,《月光》依然染上一层激情,日耳曼民族的理智与果断,赋予贝多芬一种“酒神”的豪迈,大英雄的大情怀,即使是窗外引人遐想的月色,依然承载着理性的内涵;古典主义音乐经历酝酿终于在贝多芬手中成熟,均衡的美感,高度的逻辑性,以及精炼而富有个性的音乐语言,都在《月光》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再望德彪西,站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间,革命早已被淡忘,音乐更多地成为一种娱乐而非洞察某个更高级精神世界的手段,艺术家养尊处优,“艺术为我”而非“我为艺术”成为新的信条,那首《月光》的感官之美正是在这种温室中培育的;法兰西民族优雅体面,追求享乐,正于《月光》中体现出印象主义端倪——那片断式的旋律,色彩性的和声,自由的结构,正期待着进一步发挥。形式本身的发展,都可折射于音乐之中,透过“月光”,我们可以看到繁星点点的整个宇宙。

其次,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聆听两首《月光》背后反映出音乐艺术非同一般的特殊魅力。先从贝多芬《月光》看起,这个标题源于当时某人的评价:“它令我联想起湖面波光粼粼的月色”。然而中国一位

智障画家以《月光》听后感为题作了一幅画,没有月色,没有光明,只有层层厚重的色彩纠缠着,仿佛被一股力量扼住近乎窒息。究竟贝多芬本人创作意图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再看德彪西的《月光》,他读了魏尔伦的诗后“乐”兴大发,加上旅途中所赏到的美景,一首情景交融的《月光》一挥而就。然而,你能从中具体看到德氏眼中的月色吗?恐怕更多的是他个人所思所感。可见,音乐欣赏不同于其他艺术,声音使它不可描摹,不可言物。一首《月光》可使人联想起不同月色,声音与情绪同构同态,它长于表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声”,不可伪情,但这种“情”是经过提炼后升华的感情,是贝多芬个人之情的艺术化表达,是德彪西由景升“情”的概括与抽象,又经历听众个人体味后染上不同色彩,正所谓“各抒所解”,“发其所怀”。聆听音乐,没有准确答案,标准的乐曲解说无疑令欣赏简单化了;只需全神贯注地倾注我们的情感,每个人不可言传的“意会”即是对它最好的注脚。

三、 聆听与思考

听,让我们领略到《月光》之美;想,令我们挖掘出音乐的深意。 聆听与思考,是我们遨游于音乐海洋的双桨。

首先,毋庸置疑,聆听体验是思考的前提。作为一名刚刚入门的音乐学初学者,我在学习中常遇到这种障碍,即对某个作品的理论知识倒背如流,却苦于遍寻不到它的音响资料。失去了“Listen”,“想”附存焉?理论思考是通过“音响感受”观其本质,没有体验,思考犹如纸上谈兵。我们从音乐中得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音响作用下感官反

应,它是最真实并且最个人化的,通过联觉令人浮想联翩,比如分析两首“月光”的音乐特点,各种理论上的解释都是建立于我们对音乐的直观反应之上的。没有聆听,思考是折翼的飞鸟。我们经常听到对一些“理论大于音乐”的作品的批评,即作曲家倾向将某种抽象的、高深的理论凌驾于音乐之上,但是音响特殊性无法承载,听众反而无法理解。可见,理论思考取代不了聆听体验。

其次,思考是聆听的升华。试问,音乐艺术止于“听”的层面吗?显然不是。前文通过浅析两首《月光》,不仅得到音乐感受上的差异,更引伸到文化与音乐特殊性的问题,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与思考,而这无疑决定了我们欣赏和理解音乐的深度。音乐欣赏起于听“音”,通过听“情”,升华到听“神”,从较浅层的感官刺激,到对它背后内涵的探讨,都离不开理论思考。试想,在音乐这样一个“自给自足”的体系之中,和声、曲式、技法乃至时代、文化、民族等因素是综合于一体的,止于聆听,便丧失了挖掘音乐深意的乐趣。感性的“听”,理性的“想”,让我们不仅听到音乐,还能听懂。

最后,“想”与“听”并不是最终目的,利用这把双桨,我们要去探寻真正的音乐之美,艺术之真。贝多芬说得好:“从‘心’到‘心’!”当感官感受升华到思考层面,我们开始回归心灵的感动。德彪西的《月光》是清灵剔透的美,它不仅是印象派之先声,法兰西之特性,世纪末之潮流,我们更能从中体悟到一种人类与自然相通的的感受;贝多芬的《月光》是雄浑悲壮的美,它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日耳曼人的理性结晶、古典主义的典型之作,更像一部人类不断斗争中一步步解放

自我的哲理悲剧,升华的英雄情操,闪烁着人性关怀。从《月光》中我们得出音乐的特殊性,证明音乐是以情化乐,以乐动人,没有个人情感的激荡,没有精神的共鸣,“听”与“想”都是徒劳。凝神谛听,我们与音乐一同悲伤;旁观地静思,我们体味音乐的弦外之音;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呼唤美与感动。从“听”到想,从“想”到“心”,也许最接近艺术的真谛。

“月本无情,人心有意”。两首《月光》,两种格调、两种意境。我的耳朵试图抓住一隙音响,眺望个中情致,揣摩百般意味,只求为之动容。真与善铸就音乐之美。“心有戚戚于其间”,聆听、思考、感动,足矣。(89.67)

聆听与思考——听两首《月光》

睹月思情,以“月”化“乐”。人类共同创造了一门艺术——音乐,又不约而同地选择“千里共婵娟”。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动与否?现在让我们静静聆听与思索,贝多芬与德彪西,将如何谱写那一轮明月,带给我们数不清,言不尽的弦外之意。

一、 聆听《月光》

贝多芬的《月光》是一首哲理诗。辩证的奏鸣曲式包裹着主体动机的一次次变形,逻辑性的布局与紧凑的构思推动着感情的凝聚到爆发。让我们重温那个耳熟能详的主题:低沉的三连音型,微妙的和声变换,呜咽般的音流,从压抑到咆哮,紧张的矛盾冲突,平稳中隐含动力的节奏,音乐的情绪层层激起,直到如火山般猛烈喷发,正如一位音乐家所言:“这是从‘沉思’到‘斗争’。”聆听中的我们也许看到的是一轮被乌云遮掩的“明月”——有难言的苦衷,有悲愤的思索,有迅猛的反抗,还有隐隐的忧伤。

德彪西的《月光》是一首抒情赋。短小而精致的乐曲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散而不乱。那是怎样一种意境——流动的分解琶音,有亮度的三度音程,摇曳的节奏型,还有如光影变换的和声——月光如水银泻地,一览无余。只需你闭眼谛听,细细品味,竟有一种《诗经》中的清冷与纯净。难怪有人称德彪西“错”生东(似应西)方,将他的音乐比作我国六朝小赋。聆听中的我们,既有惬意的感官享受,又有似曾相识的感怀。

二、 思考《月光》

听罢两首《月光》,我们不禁思考:同名不同“乐”,同听不同“感”, 两者缘何差异如此之大?

首先,两首《月光》产生自不同时代、民族,文化大背景造就两位作曲家个性差异,呈现出的音乐风格迥异。回望贝多芬,欧洲正经历着惊心动魄的变革,那个动荡的年代,那段坎坷的人生,造就贝多芬前无古人的气势与坚毅粗犷的气质,即使被贴上诗意的标题,《月光》依然染上一层激情,日耳曼民族的理智与果断,赋予贝多芬一种“酒神”的豪迈,大英雄的大情怀,即使是窗外引人遐想的月色,依然承载着理性的内涵;古典主义音乐经历酝酿终于在贝多芬手中成熟,均衡的美感,高度的逻辑性,以及精炼而富有个性的音乐语言,都在《月光》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再望德彪西,站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间,革命早已被淡忘,音乐更多地成为一种娱乐而非洞察某个更高级精神世界的手段,艺术家养尊处优,“艺术为我”而非“我为艺术”成为新的信条,那首《月光》的感官之美正是在这种温室中培育的;法兰西民族优雅体面,追求享乐,正于《月光》中体现出印象主义端倪——那片断式的旋律,色彩性的和声,自由的结构,正期待着进一步发挥。形式本身的发展,都可折射于音乐之中,透过“月光”,我们可以看到繁星点点的整个宇宙。

其次,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聆听两首《月光》背后反映出音乐艺术非同一般的特殊魅力。先从贝多芬《月光》看起,这个标题源于当时某人的评价:“它令我联想起湖面波光粼粼的月色”。然而中国一位

智障画家以《月光》听后感为题作了一幅画,没有月色,没有光明,只有层层厚重的色彩纠缠着,仿佛被一股力量扼住近乎窒息。究竟贝多芬本人创作意图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再看德彪西的《月光》,他读了魏尔伦的诗后“乐”兴大发,加上旅途中所赏到的美景,一首情景交融的《月光》一挥而就。然而,你能从中具体看到德氏眼中的月色吗?恐怕更多的是他个人所思所感。可见,音乐欣赏不同于其他艺术,声音使它不可描摹,不可言物。一首《月光》可使人联想起不同月色,声音与情绪同构同态,它长于表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声”,不可伪情,但这种“情”是经过提炼后升华的感情,是贝多芬个人之情的艺术化表达,是德彪西由景升“情”的概括与抽象,又经历听众个人体味后染上不同色彩,正所谓“各抒所解”,“发其所怀”。聆听音乐,没有准确答案,标准的乐曲解说无疑令欣赏简单化了;只需全神贯注地倾注我们的情感,每个人不可言传的“意会”即是对它最好的注脚。

三、 聆听与思考

听,让我们领略到《月光》之美;想,令我们挖掘出音乐的深意。 聆听与思考,是我们遨游于音乐海洋的双桨。

首先,毋庸置疑,聆听体验是思考的前提。作为一名刚刚入门的音乐学初学者,我在学习中常遇到这种障碍,即对某个作品的理论知识倒背如流,却苦于遍寻不到它的音响资料。失去了“Listen”,“想”附存焉?理论思考是通过“音响感受”观其本质,没有体验,思考犹如纸上谈兵。我们从音乐中得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音响作用下感官反

应,它是最真实并且最个人化的,通过联觉令人浮想联翩,比如分析两首“月光”的音乐特点,各种理论上的解释都是建立于我们对音乐的直观反应之上的。没有聆听,思考是折翼的飞鸟。我们经常听到对一些“理论大于音乐”的作品的批评,即作曲家倾向将某种抽象的、高深的理论凌驾于音乐之上,但是音响特殊性无法承载,听众反而无法理解。可见,理论思考取代不了聆听体验。

其次,思考是聆听的升华。试问,音乐艺术止于“听”的层面吗?显然不是。前文通过浅析两首《月光》,不仅得到音乐感受上的差异,更引伸到文化与音乐特殊性的问题,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与思考,而这无疑决定了我们欣赏和理解音乐的深度。音乐欣赏起于听“音”,通过听“情”,升华到听“神”,从较浅层的感官刺激,到对它背后内涵的探讨,都离不开理论思考。试想,在音乐这样一个“自给自足”的体系之中,和声、曲式、技法乃至时代、文化、民族等因素是综合于一体的,止于聆听,便丧失了挖掘音乐深意的乐趣。感性的“听”,理性的“想”,让我们不仅听到音乐,还能听懂。

最后,“想”与“听”并不是最终目的,利用这把双桨,我们要去探寻真正的音乐之美,艺术之真。贝多芬说得好:“从‘心’到‘心’!”当感官感受升华到思考层面,我们开始回归心灵的感动。德彪西的《月光》是清灵剔透的美,它不仅是印象派之先声,法兰西之特性,世纪末之潮流,我们更能从中体悟到一种人类与自然相通的的感受;贝多芬的《月光》是雄浑悲壮的美,它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日耳曼人的理性结晶、古典主义的典型之作,更像一部人类不断斗争中一步步解放

自我的哲理悲剧,升华的英雄情操,闪烁着人性关怀。从《月光》中我们得出音乐的特殊性,证明音乐是以情化乐,以乐动人,没有个人情感的激荡,没有精神的共鸣,“听”与“想”都是徒劳。凝神谛听,我们与音乐一同悲伤;旁观地静思,我们体味音乐的弦外之音;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呼唤美与感动。从“听”到想,从“想”到“心”,也许最接近艺术的真谛。

“月本无情,人心有意”。两首《月光》,两种格调、两种意境。我的耳朵试图抓住一隙音响,眺望个中情致,揣摩百般意味,只求为之动容。真与善铸就音乐之美。“心有戚戚于其间”,聆听、思考、感动,足矣。(89.67)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八音乐上册教案
  •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教案 第一单元 歌舞青春 (第1课) 教学内容: 1.唱歌<青春舞曲> 2.选唱<共青团员之歌> 3.竖笛演奏<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唱.演奏<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科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 ...

  • 沟通中如何聆听
  • 沟通中如何聆听 一.掌握沟通前的自我"五问" 沟通"五问"针对的不是客户,而是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业务员进行自身沟通的五个问题. 图1 沟通五问 1. 是否明确沟通的定义 作为业务员,如果与客户沟通不畅,很容易把对方定义为恶劣.没素质.态度差,不懂得尊重他人, ...

  • 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 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1.明确的目标(目标从哪里来?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如何统一?) 2.相互信任 (信任的基础是什么?如何建立?) 3.关心.帮助每个人(从哪些方面着手才是最有效的?) 4.沟通良好 (如何才能有效的沟通?) 5.分工与授权 (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操作?) 6.合理的激励 (没有足够的条件怎 ...

  • 离子反应教案2
  •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课时教案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课时教案 课时 第 1 页 授课 学科 课题 章(单元)总课时 单元)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认识离子反应的实质. 教学 目标 3.会书写离子反应的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 ...

  • 聆听张四宝主任讲座心得体会
  • 聆听张四保主任讲座心得体会 蟒河中学 张兵斌 聆听了太谷教研室张四宝主任的专题讲座,张主任从理论到实践,给我们做了细致生动的解说.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整天忙碌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教育等等,往往忽视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深入思考.张主任讲的几点很值得我们思考: 1.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教学生&qu ...

  •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荒 和 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 ...

  • 欣赏课[草原牧歌] 吕益婷
  • 第一单元 纵情歌唱 草原牧歌 执教:吕益婷 一.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草原牧歌>,体会乐曲轻快.愉悦的情绪:感受自由.洒脱又优美的草原生活. 2.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与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对比.联想.模唱.模仿.舞蹈的方式欣赏与体验<草原牧歌>两个主题的 ...

  • 婷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16
  •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汤建萍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 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 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 ...

  • 聆听的技巧
  • 沟通技巧漫谈 生活中,工作中,任何时候,除了睡觉,我们一直都在与人沟通和交流,这让我们在社会里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通常,我们在沟通中通常处在两种情况之下:一是不断的讲,二是漫无边际的听.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往往搞不清楚对方在说什么,也不知自己讲什么.对于从事销售工作的人而言,聆听就更为重要. 我认为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