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望相思不相见:读[这些人,那些事]

非常高兴吴念真的这本《这些人,那些事》被大陆引进,很早就拿到书,闲暇功夫就翻一篇,曾经我说过作为读者阅读书籍的几种态度,而这本书则是需要在阅读欲望膨胀到极致时要忍住耐心,不想要一次性读完,告诉自己读完就没有了,必须一字一句一篇篇去体会。现在读罢整本书,我庆幸在阅读时自己的克制。

我必须承认的是,在这几年大量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了发现了自己读书的品性爱好,有些书固然很好,完全没有明显的疏漏,但也只能在读后说一句“好书”,不能够完全体悟,甚至不会重读,这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与书的相遇也是需要一种类似“气味相投”的缘分,一本对自己胃口的书,是可遇不可求,更是在众多好书之中的少数。但吴念真的和本书,正是这为数不多自己由衷喜欢的书籍之一。

我之前没有看过这本书的繁体版,但看过介绍,在介绍里对一句话印象深刻: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如果读者在没有看过这本书之前就看到这样的介绍,会觉得整本书算是半个个人自传。但实际上,这书中写到了许多故事,或许是杜撰、或许是引见,也或许是旁人的故事。但奇妙的点在于,读者总是会把这些故事统统安在作者的身上,好似是有这样的一种依附力量,你不知道什么故事适合什么样的人,只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便好。

许多人都在说吴念真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所谓故事,就是一段段的经历,将它写出来放在书中,同样也就是暗示读者,这故事或许真实,或许虚假,自由您去判断。很多人在一听到故事二字,自然就会想到很多桥段,大多狗血俗套。这源于我们曾经某些杂志的耳熏目染,原本其实感人至深的故事也会被列入狗血。曾经也一些人问过我:小说和故事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我也说不出所以然,就告诉他,小说长,故事短。

现在没有任何的依据可以证明小说长,故事短。自己的孤陋寡闻和才疏学浅可见一斑,后来我慢慢才发现,小说和故事其实是有本质的区别,小说的写作手法会更加多样一些,比如同样的一个故事,小说或许会有很多的环境铺垫、有人物描写、有情感暗示、有心理诉说、有悬念叠加,最后再设置一个让人意料之外的结局。而故事则是平铺直叙,将整件事情诉说完整即可。也就是说,小说是用文学的手法来讲述一个“故事”,尽量做到书面化,引导读者和让读者感觉到文学的力量。而故事则是把“故事”讲完,更加口语化,仿佛是面对的一个人,絮絮叨叨告诉你一件事情。而另外一个不同的是,小说的侧重点一般在于写人,通过人物的性格等方面来讲出一个事件,而故事则是注重说事,人物只是为故事服务的一个因素,不主导整件事情的发展方向。

我特别在这里点出小说和故事的区别就在于曾经有人对吴念真的这句评价。他是一个最会讲故事的人。说的是“讲故事”,而非“写小说”,这也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出,整本书中的故事,都在讲的一个个事情,并且着重讲的是故事。人物在这些故事当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非常让人惊讶的是,作者确实是会讲故事的人,书中所有的故事在读完之后都可以让人回味一篇。

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说书中的故事如何了,但需要点出的是,这书中的所有小故事,讲述的内容不同、诉说的情感不同、表达的思想不同,但相同的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娓娓道来”的特质,这让整本书呈现出一种“细水长流”的状态,仿佛在你的对面是一位斯文的朋友,他在慢慢为你讲述着很多故事,不紧不慢,一点一滴,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感情同样不亚于那些激烈和碰撞,反而更加深刻地引入到了听者的脑海中,这种四平八稳的风格和特色让我觉得十分受用,并且受益良多,我体会到在这里故事当中所蕴含的种种情感,他们虽然看似表面波澜不惊,但实则在底下同样汹涌,并且厚重。

当然,如果考虑原因也是很容易的。作者的一句话“走到人生看到透的年纪”,也就了然。我曾经看过许多大龄作者的书,大多都是如此,或许真的如他们所写,在一个人到了暮年,到了回忆占据了生命大半时光的时候,也会看透许多东西,他们会看透生死、看透情感,看透许多原本在生命之中耿耿于怀的事情,于是云淡风轻也成了他们最后的主题。

但清淡的描述并不会减少那些情感的厚重,反而会显得更加的浓烈,就好比在酿酒一般,愈陈愈香,当人生走到看到透的年纪,就会用非常平淡和旁观的视角来讲述许多的故事,哪怕是自己的。我从来没有揣测过在这本书中哪些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因为那些故事都非常得让人感觉脱离,感觉好似每一篇都有作者的影子,但又好似一切都与作者无关。我想,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视角,写出的故事则更加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虽然人已经暮年,但思想却已经成熟,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作为同样感性的同样热爱写作的读者来说,我在这些故事中更加注意了在写作手法上的技巧,如果单单从我们刚才说的讲故事的平淡和直叙上来讲,其实还远远不够,那样整本书就会如同流水账一般。但实则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中,依然有着传统写作上的技巧,比如情感铺垫和导入,并且有着非常不着痕迹的悬念指引,它非常隐晦,如果不去细细体会,或许就会错过,而后又加上作者非常浓烈的个人真实情感,就会使得这本书在非常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轻而易举就会击中读者内心。

可以这么说,整本书充满了生命的曲折、停顿、包容、大爱,还有能量和支撑,这就是一本说尽了生命的书,如果不是因为生命的曲折和艰难,我们或许就不会体会到它的可贵和难得;如果不是因为生命的包容和大爱,我们或许会憎恨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如果不是能量和支撑,我们或许不会一路坚强地走到现在。任何的人事夹杂,都会成为一段段的经历,成为一个个故事。在经过了时间的筛选之后,几乎留下的都是那些曾经让人动容的泪水和温暖,而曾经的那些委屈和困难都成为了可以原谅的事情,烟消云散。

而曾经在我们故事之中的人,不管是已经离去还是依然陪伴在身边,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一种缘,因为缘相遇,因为份相伴,这才是完整的缘份。或许在许多年兜兜转转之后,我们依然会记得他们其中的几位,那已经成为生命当中印刻,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作者说: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现在我们或许还不能够未能全理解,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回忆之中慢慢去体会,或许我们很难找到所谓的“自我”,但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现在轰轰烈烈但却适合自己的道路,那路途中有光明与黑暗、有大爱与卑微、有快乐与痛苦、有认清与迷茫,但最终殊途同归,前往一个平和的终点。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复合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这些人,那些事》书评/这么远那么近)

非常高兴吴念真的这本《这些人,那些事》被大陆引进,很早就拿到书,闲暇功夫就翻一篇,曾经我说过作为读者阅读书籍的几种态度,而这本书则是需要在阅读欲望膨胀到极致时要忍住耐心,不想要一次性读完,告诉自己读完就没有了,必须一字一句一篇篇去体会。现在读罢整本书,我庆幸在阅读时自己的克制。

我必须承认的是,在这几年大量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了发现了自己读书的品性爱好,有些书固然很好,完全没有明显的疏漏,但也只能在读后说一句“好书”,不能够完全体悟,甚至不会重读,这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与书的相遇也是需要一种类似“气味相投”的缘分,一本对自己胃口的书,是可遇不可求,更是在众多好书之中的少数。但吴念真的和本书,正是这为数不多自己由衷喜欢的书籍之一。

我之前没有看过这本书的繁体版,但看过介绍,在介绍里对一句话印象深刻: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如果读者在没有看过这本书之前就看到这样的介绍,会觉得整本书算是半个个人自传。但实际上,这书中写到了许多故事,或许是杜撰、或许是引见,也或许是旁人的故事。但奇妙的点在于,读者总是会把这些故事统统安在作者的身上,好似是有这样的一种依附力量,你不知道什么故事适合什么样的人,只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便好。

许多人都在说吴念真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所谓故事,就是一段段的经历,将它写出来放在书中,同样也就是暗示读者,这故事或许真实,或许虚假,自由您去判断。很多人在一听到故事二字,自然就会想到很多桥段,大多狗血俗套。这源于我们曾经某些杂志的耳熏目染,原本其实感人至深的故事也会被列入狗血。曾经也一些人问过我:小说和故事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我也说不出所以然,就告诉他,小说长,故事短。

现在没有任何的依据可以证明小说长,故事短。自己的孤陋寡闻和才疏学浅可见一斑,后来我慢慢才发现,小说和故事其实是有本质的区别,小说的写作手法会更加多样一些,比如同样的一个故事,小说或许会有很多的环境铺垫、有人物描写、有情感暗示、有心理诉说、有悬念叠加,最后再设置一个让人意料之外的结局。而故事则是平铺直叙,将整件事情诉说完整即可。也就是说,小说是用文学的手法来讲述一个“故事”,尽量做到书面化,引导读者和让读者感觉到文学的力量。而故事则是把“故事”讲完,更加口语化,仿佛是面对的一个人,絮絮叨叨告诉你一件事情。而另外一个不同的是,小说的侧重点一般在于写人,通过人物的性格等方面来讲出一个事件,而故事则是注重说事,人物只是为故事服务的一个因素,不主导整件事情的发展方向。

我特别在这里点出小说和故事的区别就在于曾经有人对吴念真的这句评价。他是一个最会讲故事的人。说的是“讲故事”,而非“写小说”,这也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出,整本书中的故事,都在讲的一个个事情,并且着重讲的是故事。人物在这些故事当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非常让人惊讶的是,作者确实是会讲故事的人,书中所有的故事在读完之后都可以让人回味一篇。

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说书中的故事如何了,但需要点出的是,这书中的所有小故事,讲述的内容不同、诉说的情感不同、表达的思想不同,但相同的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娓娓道来”的特质,这让整本书呈现出一种“细水长流”的状态,仿佛在你的对面是一位斯文的朋友,他在慢慢为你讲述着很多故事,不紧不慢,一点一滴,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感情同样不亚于那些激烈和碰撞,反而更加深刻地引入到了听者的脑海中,这种四平八稳的风格和特色让我觉得十分受用,并且受益良多,我体会到在这里故事当中所蕴含的种种情感,他们虽然看似表面波澜不惊,但实则在底下同样汹涌,并且厚重。

当然,如果考虑原因也是很容易的。作者的一句话“走到人生看到透的年纪”,也就了然。我曾经看过许多大龄作者的书,大多都是如此,或许真的如他们所写,在一个人到了暮年,到了回忆占据了生命大半时光的时候,也会看透许多东西,他们会看透生死、看透情感,看透许多原本在生命之中耿耿于怀的事情,于是云淡风轻也成了他们最后的主题。

但清淡的描述并不会减少那些情感的厚重,反而会显得更加的浓烈,就好比在酿酒一般,愈陈愈香,当人生走到看到透的年纪,就会用非常平淡和旁观的视角来讲述许多的故事,哪怕是自己的。我从来没有揣测过在这本书中哪些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因为那些故事都非常得让人感觉脱离,感觉好似每一篇都有作者的影子,但又好似一切都与作者无关。我想,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视角,写出的故事则更加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虽然人已经暮年,但思想却已经成熟,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作为同样感性的同样热爱写作的读者来说,我在这些故事中更加注意了在写作手法上的技巧,如果单单从我们刚才说的讲故事的平淡和直叙上来讲,其实还远远不够,那样整本书就会如同流水账一般。但实则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中,依然有着传统写作上的技巧,比如情感铺垫和导入,并且有着非常不着痕迹的悬念指引,它非常隐晦,如果不去细细体会,或许就会错过,而后又加上作者非常浓烈的个人真实情感,就会使得这本书在非常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轻而易举就会击中读者内心。

可以这么说,整本书充满了生命的曲折、停顿、包容、大爱,还有能量和支撑,这就是一本说尽了生命的书,如果不是因为生命的曲折和艰难,我们或许就不会体会到它的可贵和难得;如果不是因为生命的包容和大爱,我们或许会憎恨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如果不是能量和支撑,我们或许不会一路坚强地走到现在。任何的人事夹杂,都会成为一段段的经历,成为一个个故事。在经过了时间的筛选之后,几乎留下的都是那些曾经让人动容的泪水和温暖,而曾经的那些委屈和困难都成为了可以原谅的事情,烟消云散。

而曾经在我们故事之中的人,不管是已经离去还是依然陪伴在身边,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一种缘,因为缘相遇,因为份相伴,这才是完整的缘份。或许在许多年兜兜转转之后,我们依然会记得他们其中的几位,那已经成为生命当中印刻,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作者说: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现在我们或许还不能够未能全理解,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回忆之中慢慢去体会,或许我们很难找到所谓的“自我”,但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现在轰轰烈烈但却适合自己的道路,那路途中有光明与黑暗、有大爱与卑微、有快乐与痛苦、有认清与迷茫,但最终殊途同归,前往一个平和的终点。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复合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这些人,那些事》书评/这么远那么近)


相关内容

  • 步步惊心感人语录
  • 1.一步一惊心的人生 一步一痛心的爱情 2."到底是因为有我,历史才如此,还是因为历史如此,才有我的故事." 3.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我羁缚-- 4.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 古典诗词中表现"愁"的
  • 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愁的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唐"沈 如筠<闺怨二首>)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唐"张若虚)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唐"王维)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唐"王维)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

  • 相思入梦来,一生只为你
  • 七月的三伏天,我却坐在办公室那面偌大的落地窗前晒太阳,阳光洒在身上,顿时觉得暖暖的.可心之如何,我却始终不忍丈量它的温度. 这些日子以来,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每晚都是若睡若醒,偶尔还会恶心反胃,不知道是高温综合症还是真的神经衰弱. 红尘陌上,遇上你,让我欣喜让我狂.曾以为你就是那个可以执子之手.与 ...

  • 遇见仓央嘉措和他的玛吉阿米,,,
  • 浮生两相望,四顾皆茫茫.自古及今,最难放,怎一个"情"字了得,,, 人说,佛多情. 佛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博爱草木万物.佛度人,佛能不能度己? 在拉萨的八廓街,我遇见了传奇活佛仓央嘉措和他的"玛吉阿米",,, 命运的安排,14岁的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坐床,成为六 ...

  • 步步惊心精彩语录
  • 1.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 步步惊心最感人的话
  •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老四写给若曦的 2、一朝相知,终生知己.-----当知道十三囚禁十年的罪魁祸首是自己时她问十三怪自己吗?十三说的话! 3、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 ...

  • 和七夕有关的诗句
  • 其实很多时候,人与人还是隔河相望,把那份最纯最真的情感永埋心中才是最美丽的。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涯地角有穷时 ...

  • 花开彼岸,开一千年,落一千年,守望一千年[情感美文]
  • 花开彼岸,开一千年,落一千年,守望一千年. 文  网络  编辑 白石秋水 <凡世尘缘,引相思> 纤陌红尘,恍然如梦.浮云飘零,年华易逝. 素年时锦,繁华落尽.情思如风,吹寻他方. 梦追万里,天涯海角,情驻心间. 望天际尽头,隐埋情丝,隔天涯,不盼相见那日. 多情自伤已,心知许,愿梦不在觉 ...

  • 有关相思的诗句
  • 篇一:关于思念的古诗 关于 思念的古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当泣, 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 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 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