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oryResearch
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浅析
袁
梅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先进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基础。以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广泛传播铺平了道路。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国化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028-02
28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西方的入侵,内
文化的进部分裂,社会动荡,减缓了国家独立,政治统一、
步等一系列的要求,如道德重建,刺激早期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思想家寻找解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寻找富强的道路。
一、马克思早期传播的社会背景(一)民族生存的需要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越来越腐败的封建统治,国家已经残破不堪,人民饥寒交迫,整个国家经历了无法想象的艰
在中国,完全失去了独立的政治主权,司法和行政的统辛。
一性荡然无存,政府的外交、财政、军事都在列强的操控中,领土完整和主权的严重践踏,民族救亡图存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学习西方的趋势
现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从根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性转折,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同时,国家不稳定局势促使中国先进分子有勇气承担,为了拯救自己国家,学习西方文明的先进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从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
“开始,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梁的“维制夷新变法”,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意识到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当
“主义”和思潮开始在务之急是文化觉醒的启蒙思想各种
中国大陆广泛流传,各阶级的代表竞相登上历史舞台,某种程度上,这加速了中国从走出封建社会的步伐,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激烈的碰撞也加快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与现代社会的转型。
(三)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范围和争夺殖民地促使矛盾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
的利益,也使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缺陷暴露出
依靠强者欺凌弱者,来。巴黎和平会议和蓄势待发的力量,
让中国人民完全认识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也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缺陷,从而开始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它引起了人民的觉醒,促进全国革命运动的快速上升。
二、早期传播的六个主要部分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社会新思潮大量涌现,在诸多学说学派争鸣斗争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革命性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马克思主义
西、北三个方向传入中国。东面是日本,李大钊、开始从东、
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留日人士将日本的社会主义书籍翻译介绍到中国;西面主要是法国,蔡和森、李富春、蔡畅、周恩来等先后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人士,通过攻读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北面是俄国,列宁和苏俄政府非常关心中国问题,邀请中国代表参加有关会议,特别是1919年7月,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以实际行动向中国宣传了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一)第一个传播者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人民有一个新的觉醒。尤其是青年中的一批先进分子,以拯救国家和社会为己任,重新思考中国的未来,寻求中国社会转型的新方案。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分子。1917年冬,李大钊受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他把图书馆变成学习和研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场所。1918年底,李大钊等发起组织了“马尔格士学说研究会”。为了迷惑敌人及警察,把马克思译成与“马尔萨斯”相似的“马尔格式”,对外以研究马尔萨斯人口论作掩护。从1918
收稿日期:2014-08-19
MaKeSiZhuYiYanJiu☆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7月至1919年元旦,他连续发表了《俄法革命之比较叔衡等人在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秘密组建了长沙共产
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标志着他从民主主义者转向马党早期组织。随即,
毛泽东就积极向当时的湖南工人运动克思主义者。
领袖黄爱、
庞人铨和湖南劳工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教(二)陈李建党
育,提醒他们在反抗资产阶级和军阀政府的同时,更要严1920年2月,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亲自赶着牛车,护密组织,注重整个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造,树立远大的政治送陈独秀出京去上海时,初步商定共同创立中国共产党相目标,帮助他们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社会主关事宜。李大钊与陈独秀都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他们从义青年团。
建立党的建设从马克思主义研究入手,翻译马克思主义著
1921年1月,毛泽东在文化书社召开的新民学会会员作。
思想建党为先,理论建党为先,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年大会上,再次表示“主用俄式”改造中国与世界。同年7一大特色。
月23日,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了陈独秀到上海后的建党步骤,与李大钊在北京大学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的道路基本一致。为开展建党的准备工作,陈独秀于1920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点思考年5月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负责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理论,它在中国的实施和应
人是陈独秀,成员有李汉俊、
沈玄庐、邵力子、陈望道、施存用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注定将是一个
“中国风格”的过程。统、俞秀松、沈雁冰、杨明斋等。6月间,筹备成立共产党组也就是说,无论主动或被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中国织;7月19日举行筹备会议;8月,正式成立上海共产党早革命,它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也正如毛期组织;11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
泽东所说,一旦结合,就改变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面貌。言》
。一旦断开,共产主义革命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甚至破
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陈独秀也在《新灭。换言之,
如果要看某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青年》等报刊媒体上,公开系统扼要地阐明了自己的马克
共革命的具体实际是否结合起来了,我们只要看那个阶段思主义观,主要见于1922年5月23日的
《马克思的两大中共革命的结果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功了,就表明其精神》、1922年7月1日发表于《新青年》9卷6号上的《马政策策略适宜,两者达成了某种结合;失败了,就表明其政克思学说》两篇文章。
策策略错误,两者相互脱节了。
(三)李达与他的译著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进出生于湖南零陵县佃农家庭的李达,1909年在京师优
及其在中国大革命实践中的初步运用。这一阶段的马克思级师范(北师大前身)读书时就受到徐特立
“断指血书”爱主义中国化对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基础和奠基作用,国行为的影响,积极参加学校的反帝爱国活动,成为一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五四运动爆发时,李达还在日本,他虽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个春秋,波澜壮阔、绚丽辉煌,未能直接参加,但他密切注意国内时局。为推动革命形势贯穿其中一条思想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党的发展,他积极撰文向国内投稿,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声援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国内斗争。
1920年夏归国后,李达即与在上海的陈独秀、李行艰难探索,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汉俊、陈望道等人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果。第一次飞跃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成果积极筹备与正式参加了党的一大,创办和主编了第一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的诞生,犹刊《共产党》,在1921年党的一大和1922年党的二大上,如日出东方,照耀华夏大地,指引着我们党领导中华民族当选为中央宣传部主任,创办了党的第一家出版社———人实现独立解放、走向伟大复兴。民出版社,并担任社长。
(四)毛泽东的活动参考文献:
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在长沙组织新民学[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会,经常研究俄国革命经验,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和方法。[2]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8.1919年7月14日,担任《湘江评论》主编的毛泽东在创刊[3]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文章中大声疾呼:吃饭问题最大。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要段比较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以民众大联合的力量实行社会政治改革,对抗强权者、贵
[4]丁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意义[J].江苏省社
族和资本家。
1920年,毛泽东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接触到陈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3).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柯卡普
[5]许门友.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著的
《社会主义史》等马克思主义书籍,进一步建立起了对传播及其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2010(5).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同年7月,毛泽东回到长沙,就和志同[6]杨奎松.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和缘由[J].深圳特区道合的同志一起,成立了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等团体,报,2011(5).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北冰洋岸的俄罗斯”。
[7]陈留根,彭红.加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研究[J].1920年冬,毛泽东给蔡和森复信表示完全赞成他的建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2).
党主张,强调“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并很快和何
(责任编辑:陈雅莉)
29
TheoryResearch
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浅析
袁
梅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先进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基础。以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广泛传播铺平了道路。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国化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028-02
28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西方的入侵,内
文化的进部分裂,社会动荡,减缓了国家独立,政治统一、
步等一系列的要求,如道德重建,刺激早期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思想家寻找解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寻找富强的道路。
一、马克思早期传播的社会背景(一)民族生存的需要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越来越腐败的封建统治,国家已经残破不堪,人民饥寒交迫,整个国家经历了无法想象的艰
在中国,完全失去了独立的政治主权,司法和行政的统辛。
一性荡然无存,政府的外交、财政、军事都在列强的操控中,领土完整和主权的严重践踏,民族救亡图存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学习西方的趋势
现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从根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性转折,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同时,国家不稳定局势促使中国先进分子有勇气承担,为了拯救自己国家,学习西方文明的先进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从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
“开始,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梁的“维制夷新变法”,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意识到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当
“主义”和思潮开始在务之急是文化觉醒的启蒙思想各种
中国大陆广泛流传,各阶级的代表竞相登上历史舞台,某种程度上,这加速了中国从走出封建社会的步伐,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激烈的碰撞也加快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与现代社会的转型。
(三)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范围和争夺殖民地促使矛盾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
的利益,也使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缺陷暴露出
依靠强者欺凌弱者,来。巴黎和平会议和蓄势待发的力量,
让中国人民完全认识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也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缺陷,从而开始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它引起了人民的觉醒,促进全国革命运动的快速上升。
二、早期传播的六个主要部分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社会新思潮大量涌现,在诸多学说学派争鸣斗争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革命性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马克思主义
西、北三个方向传入中国。东面是日本,李大钊、开始从东、
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留日人士将日本的社会主义书籍翻译介绍到中国;西面主要是法国,蔡和森、李富春、蔡畅、周恩来等先后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人士,通过攻读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北面是俄国,列宁和苏俄政府非常关心中国问题,邀请中国代表参加有关会议,特别是1919年7月,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以实际行动向中国宣传了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一)第一个传播者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人民有一个新的觉醒。尤其是青年中的一批先进分子,以拯救国家和社会为己任,重新思考中国的未来,寻求中国社会转型的新方案。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分子。1917年冬,李大钊受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他把图书馆变成学习和研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场所。1918年底,李大钊等发起组织了“马尔格士学说研究会”。为了迷惑敌人及警察,把马克思译成与“马尔萨斯”相似的“马尔格式”,对外以研究马尔萨斯人口论作掩护。从1918
收稿日期:2014-08-19
MaKeSiZhuYiYanJiu☆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7月至1919年元旦,他连续发表了《俄法革命之比较叔衡等人在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秘密组建了长沙共产
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标志着他从民主主义者转向马党早期组织。随即,
毛泽东就积极向当时的湖南工人运动克思主义者。
领袖黄爱、
庞人铨和湖南劳工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教(二)陈李建党
育,提醒他们在反抗资产阶级和军阀政府的同时,更要严1920年2月,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亲自赶着牛车,护密组织,注重整个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造,树立远大的政治送陈独秀出京去上海时,初步商定共同创立中国共产党相目标,帮助他们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社会主关事宜。李大钊与陈独秀都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他们从义青年团。
建立党的建设从马克思主义研究入手,翻译马克思主义著
1921年1月,毛泽东在文化书社召开的新民学会会员作。
思想建党为先,理论建党为先,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年大会上,再次表示“主用俄式”改造中国与世界。同年7一大特色。
月23日,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了陈独秀到上海后的建党步骤,与李大钊在北京大学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的道路基本一致。为开展建党的准备工作,陈独秀于1920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点思考年5月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负责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理论,它在中国的实施和应
人是陈独秀,成员有李汉俊、
沈玄庐、邵力子、陈望道、施存用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注定将是一个
“中国风格”的过程。统、俞秀松、沈雁冰、杨明斋等。6月间,筹备成立共产党组也就是说,无论主动或被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中国织;7月19日举行筹备会议;8月,正式成立上海共产党早革命,它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也正如毛期组织;11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
泽东所说,一旦结合,就改变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面貌。言》
。一旦断开,共产主义革命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甚至破
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陈独秀也在《新灭。换言之,
如果要看某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青年》等报刊媒体上,公开系统扼要地阐明了自己的马克
共革命的具体实际是否结合起来了,我们只要看那个阶段思主义观,主要见于1922年5月23日的
《马克思的两大中共革命的结果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功了,就表明其精神》、1922年7月1日发表于《新青年》9卷6号上的《马政策策略适宜,两者达成了某种结合;失败了,就表明其政克思学说》两篇文章。
策策略错误,两者相互脱节了。
(三)李达与他的译著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进出生于湖南零陵县佃农家庭的李达,1909年在京师优
及其在中国大革命实践中的初步运用。这一阶段的马克思级师范(北师大前身)读书时就受到徐特立
“断指血书”爱主义中国化对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基础和奠基作用,国行为的影响,积极参加学校的反帝爱国活动,成为一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五四运动爆发时,李达还在日本,他虽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个春秋,波澜壮阔、绚丽辉煌,未能直接参加,但他密切注意国内时局。为推动革命形势贯穿其中一条思想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党的发展,他积极撰文向国内投稿,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声援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国内斗争。
1920年夏归国后,李达即与在上海的陈独秀、李行艰难探索,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汉俊、陈望道等人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果。第一次飞跃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成果积极筹备与正式参加了党的一大,创办和主编了第一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的诞生,犹刊《共产党》,在1921年党的一大和1922年党的二大上,如日出东方,照耀华夏大地,指引着我们党领导中华民族当选为中央宣传部主任,创办了党的第一家出版社———人实现独立解放、走向伟大复兴。民出版社,并担任社长。
(四)毛泽东的活动参考文献:
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在长沙组织新民学[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会,经常研究俄国革命经验,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和方法。[2]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8.1919年7月14日,担任《湘江评论》主编的毛泽东在创刊[3]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文章中大声疾呼:吃饭问题最大。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要段比较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以民众大联合的力量实行社会政治改革,对抗强权者、贵
[4]丁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意义[J].江苏省社
族和资本家。
1920年,毛泽东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接触到陈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3).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柯卡普
[5]许门友.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著的
《社会主义史》等马克思主义书籍,进一步建立起了对传播及其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2010(5).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同年7月,毛泽东回到长沙,就和志同[6]杨奎松.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和缘由[J].深圳特区道合的同志一起,成立了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等团体,报,2011(5).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北冰洋岸的俄罗斯”。
[7]陈留根,彭红.加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研究[J].1920年冬,毛泽东给蔡和森复信表示完全赞成他的建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2).
党主张,强调“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并很快和何
(责任编辑:陈雅莉)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