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所见

说长论短

60念上来说,恰恰是精英人物必须反抗的东西。否则,精英的灯塔意义竟又何在呢?福柯、布迪厄的理论很现实,也很好用,但他们最糟糕的是,没有为人类文明史的走向点燃明亮的灯盏,哪怕是一盏温馨的小桔灯也好呢?然而不,他们或许是坚持求真的学人,在一往无前的求知路上执着前行、风雨无阻;但他们忘记了,人是需要方向的,茫茫大众就更是如此。在如此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我们是否需要回到一个伦理秩序井然的时代里?重温故往,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美丽或悲伤的记忆,也可以《镜中》所见⊙刘超《镜中》是张枣的早期成名作,柏桦认为张枣的诗风在此定型,预示了诗人创造新诗学的努力,这种新诗学的诗性特质,柏桦称之为“汉风品质”。张枣对自己的写作一直都有着高度的自觉和反思,在与颜练军的对谈中他说自己“特别想写出一种非常感官,又非常沉思的诗歌”,“这种反思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西方的能力,而感性是我的母语固有的特点”。《镜中》让他“实现、同时也享受到了把感官的热烈,也就是世界的色相,和一个现代的心融合到一起的这样一个派头”。这种融合可称之为古典的汉风与现代洋气的融合。所谓“汉风品质”,也就是汉语诗歌独特的感性品质,体现在汉语字词的色泽、韵律、节奏上,也体现在选用的意象、营造的情境、化生的境域上。《镜中》首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获得宝贵而难得的经验,这正可为我们重启征程提供资源。诚然,我们还是要在学论学,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学术归位,我们自身就处于一种选择的过程之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学术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会依照任何外在的强力意志而更改。作为学术中人,我们只有认识并尊重这种基本规律,才可能在漫漫学术路上坚守本位、祈福人类。梅花便落了下来”,与末句“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的交感呼应,从开始时的对镜枯坐追忆,到结束时的倚窗远望遥想,荡漾出的是整首诗的古典境域。“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悔”与“梅”,形相近,音相谐,义相联。“梅花”是传统诗赋里常用的意象。“梅”音通“媒”,是恋爱男女遥寄相思的信物。看见梅花落下,就折梅寄远:“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西洲曲》)“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信物难寄,音信无凭,看见梅花落下,徒惹得一身悲愁悔恨:“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比如看她游到河的另一岸”,这一句没有

说长论短

直接用到传统意象,却能唤起与它契合的古典

情境。比如《诗经》里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按字面理解,

“一株”是修饰松木做的梯子,但一株梯子似乎

不通。“一株”可修饰松树,一株可做梯子的松

树,但似乎有违字面意思。张枣是公认的杰出

的炼字术士,这诗句似通非通,恰好使得它

不像一般的句子那么凝固坚硬,而是兼有凝

固与流动。松木做的梯子,可联想到《诗经》里

《竹竿》一诗的“松舟”。而松树结子多,松子寓

意多子多孙。松子也是古诗里的常见物象,王

维《秋夜寄丘员外》有诗句“山空松子落,幽人

应未眠”。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惭。低

下头,回答着皇帝”。不由不让人想起唐朝,“虢

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

台其二》)。唐代张萱绘有著名的《虢国夫人游

春图》,画中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骑马并行。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

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仕

女骑马归来,风姿绰约。特写面颊既因体温上

升而红,又因羞惭而润。“低下头,回答着皇

帝”,仿佛周邦彦《意难忘》里的“低鬟蝉影动,

私语口脂香”,这一诗句,情致婉娈,而能典重

高雅。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

坐的地方”。正是古代宫怨诗中最常见的情境:

失宠遭弃只能“云髻罢梳还对镜”(薛逢《宫

词》),“欲妆临镜慵”(杜荀鹤《春宫怨》)。即便

有皇帝宠幸,深宫冷院也如同囚笼。元春才选

凤藻宫后,圣眷隆重,却仍说皇宫是个“见不得

人的去处”。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南山”的古典意脉极为

深远,如《诗经》里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南山之寿”;又如陶渊明《饮酒》里的名

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文语境里,“南山”悠邈,“西山”爽朗(“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东山”沉雄(“东山再起”),是不可以互换的。《镜中》有很强的节奏感。这首诗虽不压尾韵,但首尾句句式的呼应,音相谐的“悔”(hui)和“梅”(mei)反复咏叹,中间穿插“比如”、“比如”、“不如”这样富有节奏感的并列句,还点缀有“落了下来”与“骑马归来”、“美丽”与“皇帝”、“温暖”与“羞惭”等谐调的音韵,使得整首诗具有一种内在的音乐性。张枣非常注重诗歌的这种内在音乐性,认为它源于诗人内在生命的音乐性。中国古典文论里有文气论,文气的节奏感来源于文人对呼吸吐纳的修炼,诗人内在生命的音乐性源于对化生宇宙万物的元气的体悟,也就是养气。那么,我们是否能认为《镜中》就是简单的古意新拟,是现代版的宫怨诗呢?不能,因为《镜中》除了有古典的汉风,还有现代的洋气。《镜中》这首诗,只出现人称代词“她”,看“她”的人称代词“我”没有出现,这遁匿的“我”是哪个?与“她”有什么样的关系?从字面上理解,“我”似乎不宜理解为爱慕“她”的一名男子,这与整首诗弥漫的缠绵婉转的女性气质不合。即便说“我”为男性,能近距离地看到“她”“面颊温暖,羞赧”,“低下头,回答着皇帝”,这个“我”似乎只能是“皇帝”本人,但这也不合适,将“她”理解为“我”的意识的对象化、客观化的结果似乎更为贴切。自我意识的对象化、客观化是一种戏剧化、小说化技法,巴赫金曾经用镜子来比喻这种技法。T·S·艾略特提出在诗歌中要为情感寻找“客观对应物”。《镜中》出现了“镜“和“窗”这两个物象。“我”从对镜追忆已流逝的内心世界,到依窗远望未来的大千世界,这里的“镜”和“窗”既映射他者他物,又相互映射。“我”既在镜中,又在窗内。从象征层面看,“镜”即“窗”,“窗”即“镜”。可以说,“皇帝”与囚禁着“我”的“深宫”有着对等的

61

说长论短

62象征意味。“我”既在镜中,又在窗内,还在深宫里,这三者不仅在视觉形象上,在心理暗示上,还在象征意味上是互通相融的。那么,“镜”、“窗”、“深宫”和“皇帝”也有着对等的象征意味。在一次访谈中,张枣说自己是一个虔诚的文学练功者。他到德国不久就开始真正理解里尔克的“物诗”和学习罗丹“看”的本领。张枣了解“看”,练习各种“看”,是为了内化“看”,也就是用“看”去“内化世界的物象”,换句话来说,就是用心灵之眼“看”出一个世界。张枣的《镜中》也证明,他很早就开始练“看”的功夫。后期维特根斯坦说:“不要去想,而是要去看!”《镜中》是用“看梅花落下”来视觉化“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看梅花落下,用镜头语言来说,这是一个近景或特写镜头。到了末句,镜头拉开拉远,呈现一个远景镜头:“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比如看她游到河的另一岸”,看者的目光追着“她游到河的另一岸”这个动态而横向向前延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看者的目光则随着登梯渐高而慢慢向上。“不如看她骑马归来”,目光是纵向向回收束;看“面颊温暖,羞惭”的目光则是静态平视;“低下头,回答着皇帝”,目光则是向下。前视、上视、平视、后视和下视的镜头,从远景、中景向近景和特写的收束,动态与静态结合,构建了一个极富空间感、真实感的世界。“看”除了有上述不同的视角,还有不同的层次。首句看梅花落下的“看”,可以理解为一种刹那的“灵视”、“独照”,所谓一花一世界,瞬间的一瞥、灵光的一闪召唤出一个天地:“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张枣对各种镜极其终爱乃至痴迷,在他现在所见的一百三十多首诗中,竟有三十首左右直接用到各种镜:妆镜、显微镜、望远镜、后视镜、墨镜、圆手镜、近视镜、单片眼镜、威尼斯镜子、世界之镜、真理之镜、等等。张枣也钟爱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镜子》,钟鸣回忆说,“许多年前,他带了盘俄文版的塔可夫斯基的《镜子》,边给我和柏桦放边解释,好像提到了茨维塔耶娃的诗,此景历历在目”。“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是一种绵绵无尽的、彻底的悔,这种追忆一生的“悔”里有没有一丝的“悟”呢?若有“悟”,那悟到了什么?想起便落,如此不可思议,又如此自然而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问其究竟,就如同有僧问文偃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春来草自青”;或有僧问圆明禅师“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秋来黄叶落”(出自《五灯会元》卷十五)。“我”的“悔”里似乎有一丝禅师那般的“悟”。《镜中》的“我”多镜参照,照见的只是虚假的幻象,对“镜子”的逃离和归顺也是徒劳,终究一生被困在镜中,“悔”在曾不知窗子、窗外的世界、深宫(皇帝)甚至心灵之镜都和妆台的镜子一样无法照见“真我”。《镜中》首尾两句的“梅花自落”有着“春来草自青,秋到黄叶落”一样的禅意,尾句“梅花便落满了南山”里的南山可理解为陶渊明悠然所见的南山。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这两句呈现的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那么,若悟到什么,应该是悟到镜子即是我,我即是镜子,要慧镜圆照,破除我执,无物无我。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张枣是一个极注重古典传统的诗人,对中国传统的观物方式如以物观物等不会陌生,因此,说这首诗里有禅意。中西方思想中有着不同的观物和自观的方式,两者的比较很有意义,比如胡塞尔现象学的“看”与佛教的“照”的比较,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作细致的讨论了。

说长论短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附:镜中面颊温暖

张枣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梅花便落了下来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母子情深

从2002年2月起,我着手撰写《寻找理性的足迹》母亲去南京的意思,实质是试图阻止母亲赴沪独立谋一书。我这个十二岁离开母亲,十五岁进入社会的少年,生。回忆往事我要佩服母亲这个弱女子在关键时刻作出因为家庭的变故,早年独立处事,养成了遇事终想寻根的决定,摆脱对不可靠丈夫的依附,毅然赴沪就职,她的索源的思考习惯。到了老年,放下各项事务,一个心愿就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是把思考社会的结果整理出来,经历了十年琢磨,终于1948年寒假前,舅母称需回娘家办事,要我白己把自己认为的“耄耋之悟”奉献给了读者(2012年社科设法到别的亲戚家里去过年,我着了急,给妈妈写了一文献出版社出版),吐露了自己对亲历的政治运动和当封信:

前一些社会重大问题的想法。母亲大人:

2002年3月,我的母亲金志新在加拿大温哥华逝前奉一函想已收到,儿体尚健勿念。现离大考仅有世。和她朝夕相处的幼时往事呈现眼前,犹如昨日。母亲二日之余。近因舅母之弟有病,因此舅母至他家照顾小是我童年的唯一依靠。她性格温和,对我既不溺爱,也极孩,家中无人煮饭,所以舅父叫我即日往伯伯家中,但伯少叱斥。不管她经历多大情感沧桑,从不迁怪于我。她对伯亦不肯。近因儿之餐宿已发生问题,望大人接到此函人友善柔弱,但遇大事总是独立承受,坚定地寻找出路,即速速返苏切勿延误为要,特此备函以奉告。从不依赖外力。在遭受几乎不能承受的经济压力面前,敬祝

她从不出现要我弃学的念头,即使不得已把我托养人安康

家,也要以我能继续上学为首要条件。她的期盼鼓励着儿:鸿仪上元月十八日我直面社会,直面人生。不算长的十二年和母亲的共同1949年初袁先生一家去了香港,辞退了多名佣人,生活是我奋力立足社会的基石,也是我真诚思考社会动唯带照顾他幼女经怡的我母亲同去。母亲临走时和我谈力的源泉。在她离去之际,我决心要记载下我们的母子话:时局动荡,其他亲戚自身难保,帮不了我们,即使有情缘,但初稿写出后,自己并不满意,直到2010年我随人收留我们母子,但不可能供我上学。袁先生答应他们中旅总社首个个人旅行团到温哥华给母亲扫墓回来,才承担费用,由其在上海的亲戚照顾我,还供我读书,也只完成《迟到的祭奠》一稿。能走这条路了。

1947年,我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出现了重大变时常想念母亲,多次写信到香港。母亲也有信来,但化。有亲戚介绍母亲到上海袁仰安先生家去做专带孩子只是简单数语,她说久不写字,提笔很吃力。

的保姆。母亲决定把我寄养在四舅父家,只身前往上海。时光流逝,再见母亲是在三十六年以后。母亲于上父亲得知此事后,和他一起在南京做事的四姑父来信,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与姚李忠先生成家,六十年代初,内容如下:全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与我失去联系。八十年代初,香志新舅嫂妆次:港的袁太太托人找到我,帮我们母子恢复了通信。1985

久未见面谅定安好,根据雍伯兄来称嫂有函至彼年母亲和姚先生参加旅游团来大陆,我们全家三人到广处,云及以生活关系拟赴他处就事,小儿亦拟寄养人家,西桂林和他们相聚。母亲问我:“你小时候是怎么过来彼以自身力量不足,亦未便阻止,惟望将行止告知,小儿的?”我的回答是:“没有生大病,没有交坏朋友。”我体会寄置何处,彼意能稍得意当再函告知,又房中钥匙交十到了妈妈对我数十年的牵挂。

梓街,因雍伯稍空即拟返家一行,其意设非高尚职业切1989年春,母亲和姚先生曾到武汉我家小住。看到勿去做。设生活实有问题将鸿仪寄养他家,尽可来京住,继父对母亲十分体贴,很感宽慰。庆幸妈妈的后半生摆大家苦吃苦过,亦不致有严重问题,且终有绒线可结亦脱了年轻时代的噩梦,终于找回了应该属于白己的幸福不无小补,还望考虑,勿负多年对程氏之苦心,专此盼复生活。和母亲两次相见,我们谈了一些往事,但言犹未即请尽,不知她是因为旧事记忆淡忘,还是不想重提。而我是

妆安童年记忆清晰,却怕再说伤心事,打搅了她平静的现实

董复始九月二十五日生活。离别以后,终还想向她诉说,但再也没有机会了。

估计此信由父亲授意四姑父写成,口气婉转并有邀(程鸿仪)

63

《镜中》所见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刘超书屋The Study2013(10)

引用本文格式:刘超 《镜中》所见[期刊论文]-书屋 2013(10)

说长论短

60念上来说,恰恰是精英人物必须反抗的东西。否则,精英的灯塔意义竟又何在呢?福柯、布迪厄的理论很现实,也很好用,但他们最糟糕的是,没有为人类文明史的走向点燃明亮的灯盏,哪怕是一盏温馨的小桔灯也好呢?然而不,他们或许是坚持求真的学人,在一往无前的求知路上执着前行、风雨无阻;但他们忘记了,人是需要方向的,茫茫大众就更是如此。在如此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我们是否需要回到一个伦理秩序井然的时代里?重温故往,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美丽或悲伤的记忆,也可以《镜中》所见⊙刘超《镜中》是张枣的早期成名作,柏桦认为张枣的诗风在此定型,预示了诗人创造新诗学的努力,这种新诗学的诗性特质,柏桦称之为“汉风品质”。张枣对自己的写作一直都有着高度的自觉和反思,在与颜练军的对谈中他说自己“特别想写出一种非常感官,又非常沉思的诗歌”,“这种反思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西方的能力,而感性是我的母语固有的特点”。《镜中》让他“实现、同时也享受到了把感官的热烈,也就是世界的色相,和一个现代的心融合到一起的这样一个派头”。这种融合可称之为古典的汉风与现代洋气的融合。所谓“汉风品质”,也就是汉语诗歌独特的感性品质,体现在汉语字词的色泽、韵律、节奏上,也体现在选用的意象、营造的情境、化生的境域上。《镜中》首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获得宝贵而难得的经验,这正可为我们重启征程提供资源。诚然,我们还是要在学论学,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学术归位,我们自身就处于一种选择的过程之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学术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会依照任何外在的强力意志而更改。作为学术中人,我们只有认识并尊重这种基本规律,才可能在漫漫学术路上坚守本位、祈福人类。梅花便落了下来”,与末句“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的交感呼应,从开始时的对镜枯坐追忆,到结束时的倚窗远望遥想,荡漾出的是整首诗的古典境域。“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悔”与“梅”,形相近,音相谐,义相联。“梅花”是传统诗赋里常用的意象。“梅”音通“媒”,是恋爱男女遥寄相思的信物。看见梅花落下,就折梅寄远:“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西洲曲》)“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信物难寄,音信无凭,看见梅花落下,徒惹得一身悲愁悔恨:“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比如看她游到河的另一岸”,这一句没有

说长论短

直接用到传统意象,却能唤起与它契合的古典

情境。比如《诗经》里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按字面理解,

“一株”是修饰松木做的梯子,但一株梯子似乎

不通。“一株”可修饰松树,一株可做梯子的松

树,但似乎有违字面意思。张枣是公认的杰出

的炼字术士,这诗句似通非通,恰好使得它

不像一般的句子那么凝固坚硬,而是兼有凝

固与流动。松木做的梯子,可联想到《诗经》里

《竹竿》一诗的“松舟”。而松树结子多,松子寓

意多子多孙。松子也是古诗里的常见物象,王

维《秋夜寄丘员外》有诗句“山空松子落,幽人

应未眠”。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惭。低

下头,回答着皇帝”。不由不让人想起唐朝,“虢

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

台其二》)。唐代张萱绘有著名的《虢国夫人游

春图》,画中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骑马并行。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

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仕

女骑马归来,风姿绰约。特写面颊既因体温上

升而红,又因羞惭而润。“低下头,回答着皇

帝”,仿佛周邦彦《意难忘》里的“低鬟蝉影动,

私语口脂香”,这一诗句,情致婉娈,而能典重

高雅。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

坐的地方”。正是古代宫怨诗中最常见的情境:

失宠遭弃只能“云髻罢梳还对镜”(薛逢《宫

词》),“欲妆临镜慵”(杜荀鹤《春宫怨》)。即便

有皇帝宠幸,深宫冷院也如同囚笼。元春才选

凤藻宫后,圣眷隆重,却仍说皇宫是个“见不得

人的去处”。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南山”的古典意脉极为

深远,如《诗经》里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南山之寿”;又如陶渊明《饮酒》里的名

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文语境里,“南山”悠邈,“西山”爽朗(“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东山”沉雄(“东山再起”),是不可以互换的。《镜中》有很强的节奏感。这首诗虽不压尾韵,但首尾句句式的呼应,音相谐的“悔”(hui)和“梅”(mei)反复咏叹,中间穿插“比如”、“比如”、“不如”这样富有节奏感的并列句,还点缀有“落了下来”与“骑马归来”、“美丽”与“皇帝”、“温暖”与“羞惭”等谐调的音韵,使得整首诗具有一种内在的音乐性。张枣非常注重诗歌的这种内在音乐性,认为它源于诗人内在生命的音乐性。中国古典文论里有文气论,文气的节奏感来源于文人对呼吸吐纳的修炼,诗人内在生命的音乐性源于对化生宇宙万物的元气的体悟,也就是养气。那么,我们是否能认为《镜中》就是简单的古意新拟,是现代版的宫怨诗呢?不能,因为《镜中》除了有古典的汉风,还有现代的洋气。《镜中》这首诗,只出现人称代词“她”,看“她”的人称代词“我”没有出现,这遁匿的“我”是哪个?与“她”有什么样的关系?从字面上理解,“我”似乎不宜理解为爱慕“她”的一名男子,这与整首诗弥漫的缠绵婉转的女性气质不合。即便说“我”为男性,能近距离地看到“她”“面颊温暖,羞赧”,“低下头,回答着皇帝”,这个“我”似乎只能是“皇帝”本人,但这也不合适,将“她”理解为“我”的意识的对象化、客观化的结果似乎更为贴切。自我意识的对象化、客观化是一种戏剧化、小说化技法,巴赫金曾经用镜子来比喻这种技法。T·S·艾略特提出在诗歌中要为情感寻找“客观对应物”。《镜中》出现了“镜“和“窗”这两个物象。“我”从对镜追忆已流逝的内心世界,到依窗远望未来的大千世界,这里的“镜”和“窗”既映射他者他物,又相互映射。“我”既在镜中,又在窗内。从象征层面看,“镜”即“窗”,“窗”即“镜”。可以说,“皇帝”与囚禁着“我”的“深宫”有着对等的

61

说长论短

62象征意味。“我”既在镜中,又在窗内,还在深宫里,这三者不仅在视觉形象上,在心理暗示上,还在象征意味上是互通相融的。那么,“镜”、“窗”、“深宫”和“皇帝”也有着对等的象征意味。在一次访谈中,张枣说自己是一个虔诚的文学练功者。他到德国不久就开始真正理解里尔克的“物诗”和学习罗丹“看”的本领。张枣了解“看”,练习各种“看”,是为了内化“看”,也就是用“看”去“内化世界的物象”,换句话来说,就是用心灵之眼“看”出一个世界。张枣的《镜中》也证明,他很早就开始练“看”的功夫。后期维特根斯坦说:“不要去想,而是要去看!”《镜中》是用“看梅花落下”来视觉化“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看梅花落下,用镜头语言来说,这是一个近景或特写镜头。到了末句,镜头拉开拉远,呈现一个远景镜头:“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比如看她游到河的另一岸”,看者的目光追着“她游到河的另一岸”这个动态而横向向前延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看者的目光则随着登梯渐高而慢慢向上。“不如看她骑马归来”,目光是纵向向回收束;看“面颊温暖,羞惭”的目光则是静态平视;“低下头,回答着皇帝”,目光则是向下。前视、上视、平视、后视和下视的镜头,从远景、中景向近景和特写的收束,动态与静态结合,构建了一个极富空间感、真实感的世界。“看”除了有上述不同的视角,还有不同的层次。首句看梅花落下的“看”,可以理解为一种刹那的“灵视”、“独照”,所谓一花一世界,瞬间的一瞥、灵光的一闪召唤出一个天地:“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张枣对各种镜极其终爱乃至痴迷,在他现在所见的一百三十多首诗中,竟有三十首左右直接用到各种镜:妆镜、显微镜、望远镜、后视镜、墨镜、圆手镜、近视镜、单片眼镜、威尼斯镜子、世界之镜、真理之镜、等等。张枣也钟爱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镜子》,钟鸣回忆说,“许多年前,他带了盘俄文版的塔可夫斯基的《镜子》,边给我和柏桦放边解释,好像提到了茨维塔耶娃的诗,此景历历在目”。“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是一种绵绵无尽的、彻底的悔,这种追忆一生的“悔”里有没有一丝的“悟”呢?若有“悟”,那悟到了什么?想起便落,如此不可思议,又如此自然而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问其究竟,就如同有僧问文偃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春来草自青”;或有僧问圆明禅师“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秋来黄叶落”(出自《五灯会元》卷十五)。“我”的“悔”里似乎有一丝禅师那般的“悟”。《镜中》的“我”多镜参照,照见的只是虚假的幻象,对“镜子”的逃离和归顺也是徒劳,终究一生被困在镜中,“悔”在曾不知窗子、窗外的世界、深宫(皇帝)甚至心灵之镜都和妆台的镜子一样无法照见“真我”。《镜中》首尾两句的“梅花自落”有着“春来草自青,秋到黄叶落”一样的禅意,尾句“梅花便落满了南山”里的南山可理解为陶渊明悠然所见的南山。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这两句呈现的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那么,若悟到什么,应该是悟到镜子即是我,我即是镜子,要慧镜圆照,破除我执,无物无我。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张枣是一个极注重古典传统的诗人,对中国传统的观物方式如以物观物等不会陌生,因此,说这首诗里有禅意。中西方思想中有着不同的观物和自观的方式,两者的比较很有意义,比如胡塞尔现象学的“看”与佛教的“照”的比较,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作细致的讨论了。

说长论短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附:镜中面颊温暖

张枣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梅花便落了下来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母子情深

从2002年2月起,我着手撰写《寻找理性的足迹》母亲去南京的意思,实质是试图阻止母亲赴沪独立谋一书。我这个十二岁离开母亲,十五岁进入社会的少年,生。回忆往事我要佩服母亲这个弱女子在关键时刻作出因为家庭的变故,早年独立处事,养成了遇事终想寻根的决定,摆脱对不可靠丈夫的依附,毅然赴沪就职,她的索源的思考习惯。到了老年,放下各项事务,一个心愿就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是把思考社会的结果整理出来,经历了十年琢磨,终于1948年寒假前,舅母称需回娘家办事,要我白己把自己认为的“耄耋之悟”奉献给了读者(2012年社科设法到别的亲戚家里去过年,我着了急,给妈妈写了一文献出版社出版),吐露了自己对亲历的政治运动和当封信:

前一些社会重大问题的想法。母亲大人:

2002年3月,我的母亲金志新在加拿大温哥华逝前奉一函想已收到,儿体尚健勿念。现离大考仅有世。和她朝夕相处的幼时往事呈现眼前,犹如昨日。母亲二日之余。近因舅母之弟有病,因此舅母至他家照顾小是我童年的唯一依靠。她性格温和,对我既不溺爱,也极孩,家中无人煮饭,所以舅父叫我即日往伯伯家中,但伯少叱斥。不管她经历多大情感沧桑,从不迁怪于我。她对伯亦不肯。近因儿之餐宿已发生问题,望大人接到此函人友善柔弱,但遇大事总是独立承受,坚定地寻找出路,即速速返苏切勿延误为要,特此备函以奉告。从不依赖外力。在遭受几乎不能承受的经济压力面前,敬祝

她从不出现要我弃学的念头,即使不得已把我托养人安康

家,也要以我能继续上学为首要条件。她的期盼鼓励着儿:鸿仪上元月十八日我直面社会,直面人生。不算长的十二年和母亲的共同1949年初袁先生一家去了香港,辞退了多名佣人,生活是我奋力立足社会的基石,也是我真诚思考社会动唯带照顾他幼女经怡的我母亲同去。母亲临走时和我谈力的源泉。在她离去之际,我决心要记载下我们的母子话:时局动荡,其他亲戚自身难保,帮不了我们,即使有情缘,但初稿写出后,自己并不满意,直到2010年我随人收留我们母子,但不可能供我上学。袁先生答应他们中旅总社首个个人旅行团到温哥华给母亲扫墓回来,才承担费用,由其在上海的亲戚照顾我,还供我读书,也只完成《迟到的祭奠》一稿。能走这条路了。

1947年,我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出现了重大变时常想念母亲,多次写信到香港。母亲也有信来,但化。有亲戚介绍母亲到上海袁仰安先生家去做专带孩子只是简单数语,她说久不写字,提笔很吃力。

的保姆。母亲决定把我寄养在四舅父家,只身前往上海。时光流逝,再见母亲是在三十六年以后。母亲于上父亲得知此事后,和他一起在南京做事的四姑父来信,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与姚李忠先生成家,六十年代初,内容如下:全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与我失去联系。八十年代初,香志新舅嫂妆次:港的袁太太托人找到我,帮我们母子恢复了通信。1985

久未见面谅定安好,根据雍伯兄来称嫂有函至彼年母亲和姚先生参加旅游团来大陆,我们全家三人到广处,云及以生活关系拟赴他处就事,小儿亦拟寄养人家,西桂林和他们相聚。母亲问我:“你小时候是怎么过来彼以自身力量不足,亦未便阻止,惟望将行止告知,小儿的?”我的回答是:“没有生大病,没有交坏朋友。”我体会寄置何处,彼意能稍得意当再函告知,又房中钥匙交十到了妈妈对我数十年的牵挂。

梓街,因雍伯稍空即拟返家一行,其意设非高尚职业切1989年春,母亲和姚先生曾到武汉我家小住。看到勿去做。设生活实有问题将鸿仪寄养他家,尽可来京住,继父对母亲十分体贴,很感宽慰。庆幸妈妈的后半生摆大家苦吃苦过,亦不致有严重问题,且终有绒线可结亦脱了年轻时代的噩梦,终于找回了应该属于白己的幸福不无小补,还望考虑,勿负多年对程氏之苦心,专此盼复生活。和母亲两次相见,我们谈了一些往事,但言犹未即请尽,不知她是因为旧事记忆淡忘,还是不想重提。而我是

妆安童年记忆清晰,却怕再说伤心事,打搅了她平静的现实

董复始九月二十五日生活。离别以后,终还想向她诉说,但再也没有机会了。

估计此信由父亲授意四姑父写成,口气婉转并有邀(程鸿仪)

63

《镜中》所见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刘超书屋The Study2013(10)

引用本文格式:刘超 《镜中》所见[期刊论文]-书屋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