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浮士德的探索精神

浅论浮士德的探索精神

——观《浮士德》(2004版)有感 2010级汉语言文学(1)班 章文瑶 学号:1005019059 当我耐着性子终于把这部音乐剧《浮士德》看完了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几个词语“晦涩、探索、矛盾、毁灭、新生”。虽然,在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我并不能完全体会到歌德所要表现的思想内涵,但当我了解了作者的思想背景及其与浮士德之间的某种联系时,我才渐渐地明白了这部诗剧是要向我们昭示: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那个结果,而在于为了那个结果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在看完了这部诗剧后,我们知道:《浮士德》是以欧洲三千年的历史为背景,记录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并根据十九世纪初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人类未来做出了展望。全诗以浮士德精神的发展为线索,主人公先后经历了五种追求。而伴随其始终的便是那种“追求真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勇往直前”、“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的“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一生经历了五个悲剧。一是知识悲剧,他孜孜不倦,对中世纪的所有知识都经过钻研,但是最后却是绝望的想自杀,然后他又因为绝望诅咒信仰、希望等一切,中世纪的所有信条都被否定了。他与魔鬼订立盟约,借助邪恶的力量,不择手段的去阅历生活。其次是爱的悲剧,在魔女的丹

房里喝了汤药之后,浮士德重返青春,由中中世纪回到了十八世纪,在那里碰到了人生的头一个大问题,爱情,但是封建社会的小市民与新思潮结合时,结局必然是悲惨的。浮士德在魔鬼的操纵下,毁掉了葛瑞森,“瓦普几斯夜会”实际上就是浮士德在坠落边远的变形反照,但是他最后没有被邪恶毁掉,寻求解脱。第三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悲剧,浮士德进入皇宫是魔鬼一手导演的,但是他在皇宫里是不带名号的弄臣,这是可悲的。后来皇帝想见古希腊美人海伦,浮士德在见到海伦的阴魂后,激动地昏死过去,最后在霍门库鲁斯的带领下,去参加“古典的瓦普几斯夜会”,寻找海伦,寻找古典美。第四是美的悲剧。浮士德在寻得海伦并与之结合后,生下欧富良,诗中借以隐射欧富良摔死后,海伦随之消失,其衣物托起浮士德飘回远方。最后是理想的悲剧,浮士德已经确立了主体意识,任何外力都不会再使他茫然若失。浮士德的失明告诉我们人类的发展既是清醒的又是盲目的,因为带有盲目性,人类就永远无法避开忧愁的袭击,但是在先进的人物那里,清醒不会留下空隙,让盲目来发动突然袭击,正因为这样,被忧愁吹瞎双眼后,浮士德并没有惊慌失措,他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死去的。的确,浮士德并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他的几个人生经历或许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他通过这几个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探索的过程本身,而不必太计较结果是怎样的。

我觉得《浮士德》和我们中国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其实是有一定的相似点的:他们都是为了一个既定的目标而孜孜不倦,不懈追求。只不过,《浮士德》以主人公尚未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已经双目失明,并说出了那句“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然后倒在地上险被魔鬼劫走为结局。这个结局并不像《愚公移山》那样乐观。这种悲剧正反映了歌德的深刻性,反映了不断进取的奋斗者们共同的历史命运。

我特别喜欢浮士德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最终也失败了,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往往会有“付出了却没有获得回报”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气馁或抱怨,我们应该享受那个为了成功而奋斗、而探索的过程,就像“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即使失败了,我们也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不后悔,因为我竭尽全力了”!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浮士德的一句话对我们很有用处,即:“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他放

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这几句话可以运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现在有人准备考研,有人准备考公务员,也有人准备考国家编制,这些出路都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准备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探索,学会适当调整,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浮士德探索精神给予我们的现实启发。

浅论浮士德的探索精神

——观《浮士德》(2004版)有感 2010级汉语言文学(1)班 章文瑶 学号:1005019059 当我耐着性子终于把这部音乐剧《浮士德》看完了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几个词语“晦涩、探索、矛盾、毁灭、新生”。虽然,在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我并不能完全体会到歌德所要表现的思想内涵,但当我了解了作者的思想背景及其与浮士德之间的某种联系时,我才渐渐地明白了这部诗剧是要向我们昭示: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那个结果,而在于为了那个结果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在看完了这部诗剧后,我们知道:《浮士德》是以欧洲三千年的历史为背景,记录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并根据十九世纪初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人类未来做出了展望。全诗以浮士德精神的发展为线索,主人公先后经历了五种追求。而伴随其始终的便是那种“追求真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勇往直前”、“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的“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一生经历了五个悲剧。一是知识悲剧,他孜孜不倦,对中世纪的所有知识都经过钻研,但是最后却是绝望的想自杀,然后他又因为绝望诅咒信仰、希望等一切,中世纪的所有信条都被否定了。他与魔鬼订立盟约,借助邪恶的力量,不择手段的去阅历生活。其次是爱的悲剧,在魔女的丹

房里喝了汤药之后,浮士德重返青春,由中中世纪回到了十八世纪,在那里碰到了人生的头一个大问题,爱情,但是封建社会的小市民与新思潮结合时,结局必然是悲惨的。浮士德在魔鬼的操纵下,毁掉了葛瑞森,“瓦普几斯夜会”实际上就是浮士德在坠落边远的变形反照,但是他最后没有被邪恶毁掉,寻求解脱。第三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悲剧,浮士德进入皇宫是魔鬼一手导演的,但是他在皇宫里是不带名号的弄臣,这是可悲的。后来皇帝想见古希腊美人海伦,浮士德在见到海伦的阴魂后,激动地昏死过去,最后在霍门库鲁斯的带领下,去参加“古典的瓦普几斯夜会”,寻找海伦,寻找古典美。第四是美的悲剧。浮士德在寻得海伦并与之结合后,生下欧富良,诗中借以隐射欧富良摔死后,海伦随之消失,其衣物托起浮士德飘回远方。最后是理想的悲剧,浮士德已经确立了主体意识,任何外力都不会再使他茫然若失。浮士德的失明告诉我们人类的发展既是清醒的又是盲目的,因为带有盲目性,人类就永远无法避开忧愁的袭击,但是在先进的人物那里,清醒不会留下空隙,让盲目来发动突然袭击,正因为这样,被忧愁吹瞎双眼后,浮士德并没有惊慌失措,他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死去的。的确,浮士德并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他的几个人生经历或许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他通过这几个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探索的过程本身,而不必太计较结果是怎样的。

我觉得《浮士德》和我们中国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其实是有一定的相似点的:他们都是为了一个既定的目标而孜孜不倦,不懈追求。只不过,《浮士德》以主人公尚未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已经双目失明,并说出了那句“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然后倒在地上险被魔鬼劫走为结局。这个结局并不像《愚公移山》那样乐观。这种悲剧正反映了歌德的深刻性,反映了不断进取的奋斗者们共同的历史命运。

我特别喜欢浮士德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最终也失败了,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往往会有“付出了却没有获得回报”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气馁或抱怨,我们应该享受那个为了成功而奋斗、而探索的过程,就像“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即使失败了,我们也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不后悔,因为我竭尽全力了”!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浮士德的一句话对我们很有用处,即:“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他放

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这几句话可以运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现在有人准备考研,有人准备考公务员,也有人准备考国家编制,这些出路都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准备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探索,学会适当调整,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浮士德探索精神给予我们的现实启发。


相关内容

  • 论浮士德精神
  • 论浮士德精神 诗剧<浮士德>是歌德创作的最高成就,它反映了歌德的思想和美学观的发展过程,是他全部生活体验,哲学探究和艺术实践的结晶,也是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性力量的审美概括.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纪德国关于浮士德的民间传说.基本情节,可归结:一幕戏曲,两个赌局 ...

  • 浅析浮士德精神
  • 浅析浮士德精神 摘要:歌德的<浮士德>是"一种生活的发现艺术",是歌德倾其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史诗性巨作.全书的主线是主人公浮士德的精神性格的发展以及他不满现实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浮士德精神"包括追求理想生活的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敢于否定一切丑恶事 ...

  • 浮士德读后感
  • 浅谈<浮士德> 早有耳闻歌德的大作<浮士德>,但最近才真正去了解其中的内涵,不得不让我叹服这部让歌德花了60年完成的作品堪称巨著. <浮士德>是通过打赌展开情节的上帝和梅菲斯托打赌,上帝认为:浮士德即使在迷茫中挣扎也仍能悟出正道.而梅菲斯托则认为:只要让浮士德沉迷 ...

  •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浮士德形象
  • 2000年3月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M ar . 2000第24卷 第2期 J ournal of Sheny ang N ormal U niv er 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 ol . 24 N o . 2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浮士德形象 王冬尽 ...

  • 浮士德形象的社会意义
  • 浮士德形象的时代意义? <浮士德>的主题是作者歌德将浮士德这一剧中人物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以主人公浮士德对宇宙奥秘和人生意义的探索.对理想和真理的不断追求为贯穿全剧的红线,通过浮士德这个人的体验.追求和发展,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在德国民族式中加以艺术概括,并根 ...

  • 外国文学史(上部分)重要简答论述题汇总
  • 1.但丁的<神曲>的思想内容:1.<神曲>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总结.2.<神曲>在宗教性的构思中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现实生活,而且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反教会的倾向.3.是中世纪文化的总结,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初的萌芽. 2.< ...

  • 一古希腊神话故事集
  • 一古希腊神话故事集 1.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哪两大类?这些神话故事的基本主题是什么? 神的故事,英雄传说.人道思想和现世思想. 2.为什么说古希腊神话故事反映的是人道思想和现世思想? 3.简要分析古希腊神话故事的艺术魅力. 想象力极强:故事性极强:哲理性极 二荷马史诗 1.简要分析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和 ...

  • 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二)
  • 简答论述题知识点 43.答尔丢夫形象 答尔丢夫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代表作<伪君子>的主人公.他是 17 世纪法 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假虔徒.伪教士的典型.贪食贪睡贪财贪色是他的本 性,上帝是他的工具,虚伪是他的手腕.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普遍性,人们从生活 中 ...

  • 外国文学史片复习试题及答案
  • 外国文学史片复习试题及答案 1. 人本意识在各历史时期文学中所表现的特征? 1) 古希腊罗马文学:原欲型的世俗人体意识,即张扬个性,放纵情欲,体现了一种个体本位, 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 2) 早期希伯来文学: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某些成分,演变成基督教文化,蕴含的是一种理性 化的人本意识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