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身边用爱心演绎的教育故事

讲述我身边用爱心演绎的教育故事江苏省大丰市南阳镇中心小学 陈静静 朱晓丰 前 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也就在于如何去爱护儿童。许多的教育家们也提到在教育中实现爱的教育和实现教育的爱的问题,其实,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也是教育的归宿。 ――《盐阜大众报 教育周刊》 苏北农村的老百姓喜欢把智力有问题和做事没有头绪、不爱思考的人叫做“二百五”,而苏北农村的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秉承了先辈的传统”,在有意和无意间把自己身边的一些存在某种缺陷、特别是先天性智力缺陷的同龄人叫做“细二百五”。众所周知,因为一些譬如农村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家庭经济状况的种种约束等客观原因的存在,这些农村的“二百五”孩子们不能像城市弱智儿童一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系统的智力复健。他们往往只能无奈地游离于课堂、社会和家庭之间,“正常时来校,发病时回家;人在班级,不算总数”似乎早已成为家长和老师之间业已存在并根深蒂固的默契。即便当他们中的极少数孩子因为家人的一再坚持而正常上学时,我们也会经常发现:校园中,围绕在他们身边且挥之不去的,不是同学们的关爱和怜悯,更多的是一些无情的讽刺和露骨的歧视。都说造化弄人,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一个巧合吧,在我刚刚走过的七年教育教学生涯里,我竟连续接手过两个性格相近、智商相当的“二百五”学生。他们一个叫骆军,一个叫龚文祥。其中,骆军六年级毕业之后就已辍学回家,而龚文祥则是我2003年秋学期意外接手的一个孩子。 回忆有骆军的日子 仔细地搜索和整理一下自己的记忆,我现在还能依稀记得骆军是一个非常好斗的家伙,一个从来都不会安份地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家伙(即使坐在教室,我相信他对老师的讲解也是不知所云),还有的便是他唠叨不清的吐词发音、弱智儿童特有的眼神举止、很短但极为有力的粗壮四肢。到现在我还记得,不管是谁,只要是惹了他,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当然,他更多的欺负对象都是一些低年级的小朋友和一些高年级中的小个子们)――仗着打架时什么都不怕的那股子傻劲,他在学校里可谓“名扬四海”。可正因为他的这个“名扬四海”,所以很多老师在对待他时,使用的都是一些粗暴的方法,甚至还包括一些体罚。本来我也应该是这些老师中的一员(因为我能够想像得到,也可以理解得到:不管是谁,只要教他,都会因此增添许多无奈和苦恼。要知道,一个每天你要四处奔走,找上五六回的“二百五”学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你付出一丝怜爱的),但当我每天放学回家路过他家门口,总会听到他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许多优等生、正常生都未必能喊出口的“陈老师好”时,我在学校里对他的那丝囿于心中的愤怒也在无形中被消磨的干干净净,且心灵深处对自己在学校里施加于他身上的哪怕丁点儿的粗暴也会感到深深的自责――孩子不理解你的要求,孩子不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那不是他的错。我应该给他一个至少能够提供安全感、充满爱心的班级生存环境,我要做他的“保护神”,放学带他回家、上课把他的到班情况放在心上、去医院看望因车祸住院的他„„ 这么些年下来了,现在偶尔想起骆军,我的脑子里仍然有着许多对他饱含愧疚的想法。当年,我的教育观念和付诸实施的许多教育行为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显得太过消极和保守,只是一昧地希望骆军能够平平安安,别的也就不再奢求。其实,用现在的教育理念来审视这一切,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弱智儿童也是人,他们有属于自己、只和自己比试的成长空间,他有得到提高、唤起自尊的可能;他也有获得学业成功的欲望和需求,他也有获得个性发展的权利和理由;他同样渴望拥有生命、思维、行为、意志的自由空间,他同样追求别人的认同、欣赏、表扬和夸奖。他和许多正常的孩子一样,也有他自己的“闪光之处”。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我在处理龚文祥的相关问题上,也便有了一份更加清醒的认识。 初识龚文祥 送走了骆军,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没有再带班级。本以为不做班主任了,可以比以前更轻松了。可是就在2003年的秋学期,一个意外击碎了这所有的“肥皂泡”――因为和原来班级的学生屡有冲突,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强烈要求下,龚文祥转到了同年级的我们班。还记得他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刚进我们教室时,学生中间像“炸开了锅”。“他怎么来了?”不好了,二百五来我们班了。”“怎么回事?他有病哦。”“他喜欢打人啊。”甚至有学生喊出:“我们不要他到我们

班。”一时间,教室里乱作一团。虽然极不情愿,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别的同班老师以及学生也只好在满是怨言的情况下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是的,学生们没有说错,龚文祥确实有病,先天性癫痫。可能是因为小时患病引至大脑发育不良的缘故,他的智商不是很高(从他的表现来看,最多只有幼儿园大班或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眼神模糊不清,除了说话还比较清晰、个子较高这两个特征外,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骆军二世”。现在已经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起便已见过这个孩子的脸了,如果依照他现在上六年级的情况来推测,他大概是在我工作的第二年进入南阳镇中心小学(原通商镇中心小学),就读一年级的。很巧的是,那时正好就是我教骆军的一年。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我对他的情况了解程度依然保持着一无所知的记录,直到他步入三年级。记得那同样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和那时他的班主任陈顺林老师碰到了一起,在交谈中得知有这么一个特殊学生的存在。正交谈时,有孩子跑来告诉我们:“龚文祥发病了。”当所有人见到他瘫到在座位上,四肢不停地抽搐时,学生们慌慌张张,我更是手足无措,要不是陈老师平时留意,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龚文祥的舌头可能不保。有了亲眼见他口吐白沫,发病发狂的可怕经历,联系他平时的种种恶劣表现,那时我对他的印象也就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了:发病时无理智,平时爱打架,无法和同龄孩子同步学习,更无特长可言,从眼神、认知水平等诸多表现可以看出,他属于典型的弱智儿童。如果不是一些事让我改变了认识,在以后教他的日子里,我大概又会重犯发生在骆军身上同样的错误。可怕的第一印象。(不由得想起自己以前写过的一段教育随笔: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高人一筹,但不管你承认与否,事实上学生间确有智商和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的“优良”之分。当我们第一次接触所谓的差生和弱智生时,如果我们产生了较差的第一印象,我们往往会被其所左右,于是一系列的恶性循环随之出现。) 龚文祥的特长 要说龚文祥是弱智儿童,那不会有错,但要是说龚文祥毫无特长可言,那一定是不对的。虽然他不像弱智儿童中的明星“舟舟”一样具有很强的“音乐天赋”,能够在指挥家的舞台上一展身姿,但他酷爱画画。尽管现在看来,他的画不会达到能登大雅之堂的程度,甚至有些画如其人;尽管他今后也一定不会像舟舟一样风光,但他就是爱画画,谁也弄不清这是为什么。他的桌子上,他的书包里可以没有书、可以没有笔,但绝不会没有十六色彩笔。只要一有空闲或是上课无聊时,他总会拿出自己的画笔,在老师给他的白纸上画着也许在别人眼里十分可笑的东西。问他画了些什么时,他回答的最多的是这样一些话: ①我画的是男宝宝,女宝宝。(怎么区分?)男宝宝头发短,女宝宝头发长。 ②我画是小熊和大熊。(怎么区分?)大熊肚子大些,小熊肚子小些。 „„ 学校里的一位关心龚文祥的美术老师张晓蕾说过:虽然龚文祥绘画的技巧不怎么样,内容也仅限于一些人物或动物的个体模拟,但单就着色而言,他的画着色很准确,且有儿童画的明显特征。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看过的一本教育日记类的好书――《让生命化作彩虹――一个弱智孩子的成长之路》上的一段话: “自信是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让弱智的孩子知道自己的长处,并相信每一个弱智的孩子都拥有自己的长处,是每一位特教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我虽然不是特教老师,但运用新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的理念我同样可以理解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的等量值。有了老师的肯定,有了同学们善意的支持和掌声,龚文祥显得十分得意,一有“巨作”完成,总会把它第一时间里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并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诸如批个“优”一类的好评和几声“不错、不错”的表扬,每当这个时候来临,他周围的老师、学生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源自内心的那份快乐――旁若无人地高唱着《济公》的主题曲“鞋儿破,帽儿破,我身上的袈裟破„„”,流着二条“黄龙”的脸颊也被喜悦的笑容和其它溢于言表的高兴情绪修饰得清晰可见。有老师和学生问他:“龚文祥,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呀?”他总会毫不犹豫地说:“陈老师又表扬我了。”这里的陈老师不是我这个小陈老师,也不是别人,而是我的同事,被我尊为“老姐”并同在一个办公室两三年的学校教导主任,时任龚文祥五年级语文老师的陈玲玲。 “老姐”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尊重和教育者的良知 “老姐”其

实不老,只比我大一两岁,也只比我早工作一年,但在我看来,她却有着许多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都无法企及的教育教学的机敏嗅觉。从她对待龚文祥的种种事件上,我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做“尊重”、什么叫做教育者应有的良知:和龚文祥的交谈中,她没有老师的那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没有对待弱智儿童的那种急躁和粗暴,甚至从未有过放弃教育、放任自流的念头――“龚文祥一定会听老师的,一定不会打小朋友的。对不对?”“你表现好了,老师发给你一张奖状。”“看龚文祥画得多好,老师给你五颗星。大家给他一些掌声,祝贺他。好吗?”“龚文祥呢?大家快把他找回来。”“龚文祥发病了,快带他四处转转,这样他会好得更快些。” „„ 我采撷而来的这些只言片语根本无法诠释老姐的教育睿智,最多算是一个缩影而已。尢记前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师被人们誉为手执金钥匙的人。知识与道德的完美结合使教师在开启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师德建设,影响深远。”一个好老师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多么重要啊,更何况还要面对龚文祥这样的特例呢!“千里马固然可遇不可求,但没有伯乐又怎来千里马。”龚文祥不是千里马,但也一定渴求赏识自己的伯乐出现。根据自己的留意观察,我把老姐的一些做法列举如下: 1、鼓励学生大胆地和龚文祥交流,引导学生在龚文祥周围建立友善的环境; 2、鼓励龚文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作业,批改时,不管完成得如何,绝大数是表扬和赞许,具体形式有:写字五星、作业批“好”、周末授予奖状和口头表扬等; 3、鼓励龚文祥把自己的画作献给老师;

4、注意教育方法的常变常新,有的时候也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 „„ 一位老师说得好:“在陈主任的班上,龚文祥更有理智了。”而老姐对此的应答则是:“他也蛮可怜的,他和别人打架也许只是为了捍卫自己早已丢失的尊严,能够吸引老师的注意。” 是的,当我们站在弱智学生的角度,站在弱智学生家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时,我们会变得无比冷静和充满大智慧。现实中,我们的老师确实缺少一份换位思考的勇气和承认差异的教育者应有的良心。何怀宏在其《良心论》中认为:恻隐之心纯然出自对他人的关切,而完全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更不是为了使自己获是某种利益。老姐把自己的良心付诸行动,龚文祥也在五年级的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了丝丝入扣的呵护。我为老姐叫好,我为龚文祥感到幸运。期盼这会成为他小学阶段甚至是人生路上的转折点。 黄敏军的眼色 龚文祥不仅应该为自己拥有这么好的老师感到幸运,也应该为自己碰到黄敏军这么出色的班长和周围许多懂事的同学感到幸运。(注:黄敏军,男,13岁,时任江苏省大丰市南阳镇中心小学五(4)班班长。个人特点:学习优秀,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是老师的小助手,是同学们的好榜样。)因为当时我是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也是五年级四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更因为和老姐同在一个办公室受到了许多耳濡目染,所以在很多因素的决定下,我对黄和龚两位学生的情况可以算是比较了解的了。可是真正让我把他们俩联系起来,那还源于一次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小插曲” „„ 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下午。我在办公室里按照往常的惯例整理了一下仪容,准备好了所有上课用的东西后便往五(4)班教室走去。转过一个楼梯口,刚想进入教室门虚掩着的班级,突然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热烈的掌声。怀着疑惑,我透过窗户一看,发现里面黄敏军正领着龚文祥和大家说着什么。仔细一听,定晴一看,我的灵魂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感动。龚:(手拿自己的画作,面向学生)同学们,我画得好吗?(从表情看,我隐约感到龚发病了。)起初学生中间应者寥寥无几,大家都在埋着做着数学作业。好像是。黄:(觉察到了龚的异状,赶紧提醒大家)大家快看,龚文祥画得多好。学生们一下明白了过来,纷纷附和。黄:(一个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眼色,一个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的眼色,可惜,我无法用言语来表白清楚。)接下来,便又是一阵掌声,龚心满意足,走回座位„„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一颗纯洁、晶莹的心,我看到了一颗充满责任感的心。那一刹那,我心中许多无谓的牢骚和怀疑不见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生那么轻薄“师之道”?为什么有许多孩子不愿上学,却走上了社会,做起了混混?我们的教育出了

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有希望了吗?),因为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教育的希望,看到我们教育者孜孜追求的成果和不懈劳动的结晶。我相信,他们会用自己的“小手”拉动社会、家庭许多“大手”健康向前进。后来,从班主任老师倪卫忠那儿我得知了更多有关的信息:每到龚文祥发病的时候,不管有没有老师,黄敏军总是冒着挨打和被抓伤的危险自告奋勇地带着他四处“散心”;黄敏军总是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最大限度地表扬他;黄敏军总是和龚文祥交流最多的学生„„ “剪者用心付热血,全因树头有此枝。” 两位校长说:“我们有教无类。” 新学期开始了,龚文祥也上六年级了。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可太多了,唯一不变的是他仍然喜欢打架。这不,因为他用自己的“九阴白骨爪”让四年级的一位小同学“面目全非”,那位学生的家长一直闹到了校长室。家长如是说:“学校为什么会招收这样的学生?”眉宇间全是愤怒和不平,“如果他再这样,我就要打他了。” “哦,是吗?他又打人了?孩子怎么样了?不碍事吧?你放心,我会调查清楚的,也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的。我们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学校的周校长首先这样地解释。 “不行,我希望,学校能够把他调到别的班级去,以免他再去招惹我的孩子。校长,你看看我家孩子的脸上,几条印子清清楚楚。”孩子的家长依然不依不饶。 “孩子不碍事吧?这个龚文祥。我们会好好处理和注意的。请你放心„„”张校长说道。没有等张校长说完,那位家长护子心切,重复着刚才的话:“学校不应该收这样的学生,我希望学校把他弄走。我希望学校把他弄走。” 周校长笑了笑:“我们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知道龚文祥确实不对。但是,我们做老师的,就应该有教无类,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 “是的,龚文祥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蛮可怜的。希望你能谅解。”张校长也由衷地表示了谦意。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家长走了,临走时丢给我一句话:“虽然我的孩子受了伤害,但是我看到你们对一个弱智儿童这么关心,我对细儿子(孩子)在你们学校的教育放心。” 《圣经》中说:新婚夫妻应该不因贫贱而背弃,不因灾难而逃避。其实我们教育者也有自己心中的“圣经”:对待每一个孩子,应该不以智愚而不同,不以优劣而相异。事实也表明:那些在苦难中,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的老师,那些不因他们贫穷、不幸而歧视他们的老师,那些不因他们是“差生”而看不起他们的老师,那些有宽容心、爱心、坚韧、豁达、幽默、善良等美德的老师,孩子们会永生难忘。好一个“有教无类”,好一个“有教无类”。 我们有一个很不错的开头 „„ 屈指算算,龚文祥来到我们班已有三四个星期了。犹记我拉着呼天抢地的他不让他回家的一幕又一幕;犹记我给他的不叫作业的作业本上批上一个又一个的“好”、“你真棒”;犹记我们的私下约定――表现好,我请陈玲玲主任再给他一张奖状„„ 我们有一个很不错的开头,我希望接下来的岁月里,我能用我的实际行动把这个发生在南阳镇中心小学的用爱心演绎的教育故事继续讲述下去。我坚信这一点。

讲述我身边用爱心演绎的教育故事江苏省大丰市南阳镇中心小学 陈静静 朱晓丰 前 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也就在于如何去爱护儿童。许多的教育家们也提到在教育中实现爱的教育和实现教育的爱的问题,其实,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也是教育的归宿。 ――《盐阜大众报 教育周刊》 苏北农村的老百姓喜欢把智力有问题和做事没有头绪、不爱思考的人叫做“二百五”,而苏北农村的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秉承了先辈的传统”,在有意和无意间把自己身边的一些存在某种缺陷、特别是先天性智力缺陷的同龄人叫做“细二百五”。众所周知,因为一些譬如农村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家庭经济状况的种种约束等客观原因的存在,这些农村的“二百五”孩子们不能像城市弱智儿童一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系统的智力复健。他们往往只能无奈地游离于课堂、社会和家庭之间,“正常时来校,发病时回家;人在班级,不算总数”似乎早已成为家长和老师之间业已存在并根深蒂固的默契。即便当他们中的极少数孩子因为家人的一再坚持而正常上学时,我们也会经常发现:校园中,围绕在他们身边且挥之不去的,不是同学们的关爱和怜悯,更多的是一些无情的讽刺和露骨的歧视。都说造化弄人,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一个巧合吧,在我刚刚走过的七年教育教学生涯里,我竟连续接手过两个性格相近、智商相当的“二百五”学生。他们一个叫骆军,一个叫龚文祥。其中,骆军六年级毕业之后就已辍学回家,而龚文祥则是我2003年秋学期意外接手的一个孩子。 回忆有骆军的日子 仔细地搜索和整理一下自己的记忆,我现在还能依稀记得骆军是一个非常好斗的家伙,一个从来都不会安份地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家伙(即使坐在教室,我相信他对老师的讲解也是不知所云),还有的便是他唠叨不清的吐词发音、弱智儿童特有的眼神举止、很短但极为有力的粗壮四肢。到现在我还记得,不管是谁,只要是惹了他,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当然,他更多的欺负对象都是一些低年级的小朋友和一些高年级中的小个子们)――仗着打架时什么都不怕的那股子傻劲,他在学校里可谓“名扬四海”。可正因为他的这个“名扬四海”,所以很多老师在对待他时,使用的都是一些粗暴的方法,甚至还包括一些体罚。本来我也应该是这些老师中的一员(因为我能够想像得到,也可以理解得到:不管是谁,只要教他,都会因此增添许多无奈和苦恼。要知道,一个每天你要四处奔走,找上五六回的“二百五”学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你付出一丝怜爱的),但当我每天放学回家路过他家门口,总会听到他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许多优等生、正常生都未必能喊出口的“陈老师好”时,我在学校里对他的那丝囿于心中的愤怒也在无形中被消磨的干干净净,且心灵深处对自己在学校里施加于他身上的哪怕丁点儿的粗暴也会感到深深的自责――孩子不理解你的要求,孩子不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那不是他的错。我应该给他一个至少能够提供安全感、充满爱心的班级生存环境,我要做他的“保护神”,放学带他回家、上课把他的到班情况放在心上、去医院看望因车祸住院的他„„ 这么些年下来了,现在偶尔想起骆军,我的脑子里仍然有着许多对他饱含愧疚的想法。当年,我的教育观念和付诸实施的许多教育行为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显得太过消极和保守,只是一昧地希望骆军能够平平安安,别的也就不再奢求。其实,用现在的教育理念来审视这一切,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弱智儿童也是人,他们有属于自己、只和自己比试的成长空间,他有得到提高、唤起自尊的可能;他也有获得学业成功的欲望和需求,他也有获得个性发展的权利和理由;他同样渴望拥有生命、思维、行为、意志的自由空间,他同样追求别人的认同、欣赏、表扬和夸奖。他和许多正常的孩子一样,也有他自己的“闪光之处”。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我在处理龚文祥的相关问题上,也便有了一份更加清醒的认识。 初识龚文祥 送走了骆军,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没有再带班级。本以为不做班主任了,可以比以前更轻松了。可是就在2003年的秋学期,一个意外击碎了这所有的“肥皂泡”――因为和原来班级的学生屡有冲突,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强烈要求下,龚文祥转到了同年级的我们班。还记得他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刚进我们教室时,学生中间像“炸开了锅”。“他怎么来了?”不好了,二百五来我们班了。”“怎么回事?他有病哦。”“他喜欢打人啊。”甚至有学生喊出:“我们不要他到我们

班。”一时间,教室里乱作一团。虽然极不情愿,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别的同班老师以及学生也只好在满是怨言的情况下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是的,学生们没有说错,龚文祥确实有病,先天性癫痫。可能是因为小时患病引至大脑发育不良的缘故,他的智商不是很高(从他的表现来看,最多只有幼儿园大班或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眼神模糊不清,除了说话还比较清晰、个子较高这两个特征外,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骆军二世”。现在已经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起便已见过这个孩子的脸了,如果依照他现在上六年级的情况来推测,他大概是在我工作的第二年进入南阳镇中心小学(原通商镇中心小学),就读一年级的。很巧的是,那时正好就是我教骆军的一年。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我对他的情况了解程度依然保持着一无所知的记录,直到他步入三年级。记得那同样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和那时他的班主任陈顺林老师碰到了一起,在交谈中得知有这么一个特殊学生的存在。正交谈时,有孩子跑来告诉我们:“龚文祥发病了。”当所有人见到他瘫到在座位上,四肢不停地抽搐时,学生们慌慌张张,我更是手足无措,要不是陈老师平时留意,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龚文祥的舌头可能不保。有了亲眼见他口吐白沫,发病发狂的可怕经历,联系他平时的种种恶劣表现,那时我对他的印象也就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了:发病时无理智,平时爱打架,无法和同龄孩子同步学习,更无特长可言,从眼神、认知水平等诸多表现可以看出,他属于典型的弱智儿童。如果不是一些事让我改变了认识,在以后教他的日子里,我大概又会重犯发生在骆军身上同样的错误。可怕的第一印象。(不由得想起自己以前写过的一段教育随笔: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高人一筹,但不管你承认与否,事实上学生间确有智商和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的“优良”之分。当我们第一次接触所谓的差生和弱智生时,如果我们产生了较差的第一印象,我们往往会被其所左右,于是一系列的恶性循环随之出现。) 龚文祥的特长 要说龚文祥是弱智儿童,那不会有错,但要是说龚文祥毫无特长可言,那一定是不对的。虽然他不像弱智儿童中的明星“舟舟”一样具有很强的“音乐天赋”,能够在指挥家的舞台上一展身姿,但他酷爱画画。尽管现在看来,他的画不会达到能登大雅之堂的程度,甚至有些画如其人;尽管他今后也一定不会像舟舟一样风光,但他就是爱画画,谁也弄不清这是为什么。他的桌子上,他的书包里可以没有书、可以没有笔,但绝不会没有十六色彩笔。只要一有空闲或是上课无聊时,他总会拿出自己的画笔,在老师给他的白纸上画着也许在别人眼里十分可笑的东西。问他画了些什么时,他回答的最多的是这样一些话: ①我画的是男宝宝,女宝宝。(怎么区分?)男宝宝头发短,女宝宝头发长。 ②我画是小熊和大熊。(怎么区分?)大熊肚子大些,小熊肚子小些。 „„ 学校里的一位关心龚文祥的美术老师张晓蕾说过:虽然龚文祥绘画的技巧不怎么样,内容也仅限于一些人物或动物的个体模拟,但单就着色而言,他的画着色很准确,且有儿童画的明显特征。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看过的一本教育日记类的好书――《让生命化作彩虹――一个弱智孩子的成长之路》上的一段话: “自信是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让弱智的孩子知道自己的长处,并相信每一个弱智的孩子都拥有自己的长处,是每一位特教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我虽然不是特教老师,但运用新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的理念我同样可以理解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的等量值。有了老师的肯定,有了同学们善意的支持和掌声,龚文祥显得十分得意,一有“巨作”完成,总会把它第一时间里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并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诸如批个“优”一类的好评和几声“不错、不错”的表扬,每当这个时候来临,他周围的老师、学生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源自内心的那份快乐――旁若无人地高唱着《济公》的主题曲“鞋儿破,帽儿破,我身上的袈裟破„„”,流着二条“黄龙”的脸颊也被喜悦的笑容和其它溢于言表的高兴情绪修饰得清晰可见。有老师和学生问他:“龚文祥,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呀?”他总会毫不犹豫地说:“陈老师又表扬我了。”这里的陈老师不是我这个小陈老师,也不是别人,而是我的同事,被我尊为“老姐”并同在一个办公室两三年的学校教导主任,时任龚文祥五年级语文老师的陈玲玲。 “老姐”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尊重和教育者的良知 “老姐”其

实不老,只比我大一两岁,也只比我早工作一年,但在我看来,她却有着许多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都无法企及的教育教学的机敏嗅觉。从她对待龚文祥的种种事件上,我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做“尊重”、什么叫做教育者应有的良知:和龚文祥的交谈中,她没有老师的那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没有对待弱智儿童的那种急躁和粗暴,甚至从未有过放弃教育、放任自流的念头――“龚文祥一定会听老师的,一定不会打小朋友的。对不对?”“你表现好了,老师发给你一张奖状。”“看龚文祥画得多好,老师给你五颗星。大家给他一些掌声,祝贺他。好吗?”“龚文祥呢?大家快把他找回来。”“龚文祥发病了,快带他四处转转,这样他会好得更快些。” „„ 我采撷而来的这些只言片语根本无法诠释老姐的教育睿智,最多算是一个缩影而已。尢记前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师被人们誉为手执金钥匙的人。知识与道德的完美结合使教师在开启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师德建设,影响深远。”一个好老师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多么重要啊,更何况还要面对龚文祥这样的特例呢!“千里马固然可遇不可求,但没有伯乐又怎来千里马。”龚文祥不是千里马,但也一定渴求赏识自己的伯乐出现。根据自己的留意观察,我把老姐的一些做法列举如下: 1、鼓励学生大胆地和龚文祥交流,引导学生在龚文祥周围建立友善的环境; 2、鼓励龚文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作业,批改时,不管完成得如何,绝大数是表扬和赞许,具体形式有:写字五星、作业批“好”、周末授予奖状和口头表扬等; 3、鼓励龚文祥把自己的画作献给老师;

4、注意教育方法的常变常新,有的时候也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 „„ 一位老师说得好:“在陈主任的班上,龚文祥更有理智了。”而老姐对此的应答则是:“他也蛮可怜的,他和别人打架也许只是为了捍卫自己早已丢失的尊严,能够吸引老师的注意。” 是的,当我们站在弱智学生的角度,站在弱智学生家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时,我们会变得无比冷静和充满大智慧。现实中,我们的老师确实缺少一份换位思考的勇气和承认差异的教育者应有的良心。何怀宏在其《良心论》中认为:恻隐之心纯然出自对他人的关切,而完全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更不是为了使自己获是某种利益。老姐把自己的良心付诸行动,龚文祥也在五年级的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了丝丝入扣的呵护。我为老姐叫好,我为龚文祥感到幸运。期盼这会成为他小学阶段甚至是人生路上的转折点。 黄敏军的眼色 龚文祥不仅应该为自己拥有这么好的老师感到幸运,也应该为自己碰到黄敏军这么出色的班长和周围许多懂事的同学感到幸运。(注:黄敏军,男,13岁,时任江苏省大丰市南阳镇中心小学五(4)班班长。个人特点:学习优秀,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是老师的小助手,是同学们的好榜样。)因为当时我是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也是五年级四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更因为和老姐同在一个办公室受到了许多耳濡目染,所以在很多因素的决定下,我对黄和龚两位学生的情况可以算是比较了解的了。可是真正让我把他们俩联系起来,那还源于一次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小插曲” „„ 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下午。我在办公室里按照往常的惯例整理了一下仪容,准备好了所有上课用的东西后便往五(4)班教室走去。转过一个楼梯口,刚想进入教室门虚掩着的班级,突然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热烈的掌声。怀着疑惑,我透过窗户一看,发现里面黄敏军正领着龚文祥和大家说着什么。仔细一听,定晴一看,我的灵魂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感动。龚:(手拿自己的画作,面向学生)同学们,我画得好吗?(从表情看,我隐约感到龚发病了。)起初学生中间应者寥寥无几,大家都在埋着做着数学作业。好像是。黄:(觉察到了龚的异状,赶紧提醒大家)大家快看,龚文祥画得多好。学生们一下明白了过来,纷纷附和。黄:(一个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眼色,一个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的眼色,可惜,我无法用言语来表白清楚。)接下来,便又是一阵掌声,龚心满意足,走回座位„„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一颗纯洁、晶莹的心,我看到了一颗充满责任感的心。那一刹那,我心中许多无谓的牢骚和怀疑不见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生那么轻薄“师之道”?为什么有许多孩子不愿上学,却走上了社会,做起了混混?我们的教育出了

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有希望了吗?),因为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教育的希望,看到我们教育者孜孜追求的成果和不懈劳动的结晶。我相信,他们会用自己的“小手”拉动社会、家庭许多“大手”健康向前进。后来,从班主任老师倪卫忠那儿我得知了更多有关的信息:每到龚文祥发病的时候,不管有没有老师,黄敏军总是冒着挨打和被抓伤的危险自告奋勇地带着他四处“散心”;黄敏军总是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最大限度地表扬他;黄敏军总是和龚文祥交流最多的学生„„ “剪者用心付热血,全因树头有此枝。” 两位校长说:“我们有教无类。” 新学期开始了,龚文祥也上六年级了。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可太多了,唯一不变的是他仍然喜欢打架。这不,因为他用自己的“九阴白骨爪”让四年级的一位小同学“面目全非”,那位学生的家长一直闹到了校长室。家长如是说:“学校为什么会招收这样的学生?”眉宇间全是愤怒和不平,“如果他再这样,我就要打他了。” “哦,是吗?他又打人了?孩子怎么样了?不碍事吧?你放心,我会调查清楚的,也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的。我们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学校的周校长首先这样地解释。 “不行,我希望,学校能够把他调到别的班级去,以免他再去招惹我的孩子。校长,你看看我家孩子的脸上,几条印子清清楚楚。”孩子的家长依然不依不饶。 “孩子不碍事吧?这个龚文祥。我们会好好处理和注意的。请你放心„„”张校长说道。没有等张校长说完,那位家长护子心切,重复着刚才的话:“学校不应该收这样的学生,我希望学校把他弄走。我希望学校把他弄走。” 周校长笑了笑:“我们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知道龚文祥确实不对。但是,我们做老师的,就应该有教无类,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 “是的,龚文祥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蛮可怜的。希望你能谅解。”张校长也由衷地表示了谦意。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家长走了,临走时丢给我一句话:“虽然我的孩子受了伤害,但是我看到你们对一个弱智儿童这么关心,我对细儿子(孩子)在你们学校的教育放心。” 《圣经》中说:新婚夫妻应该不因贫贱而背弃,不因灾难而逃避。其实我们教育者也有自己心中的“圣经”:对待每一个孩子,应该不以智愚而不同,不以优劣而相异。事实也表明:那些在苦难中,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的老师,那些不因他们贫穷、不幸而歧视他们的老师,那些不因他们是“差生”而看不起他们的老师,那些有宽容心、爱心、坚韧、豁达、幽默、善良等美德的老师,孩子们会永生难忘。好一个“有教无类”,好一个“有教无类”。 我们有一个很不错的开头 „„ 屈指算算,龚文祥来到我们班已有三四个星期了。犹记我拉着呼天抢地的他不让他回家的一幕又一幕;犹记我给他的不叫作业的作业本上批上一个又一个的“好”、“你真棒”;犹记我们的私下约定――表现好,我请陈玲玲主任再给他一张奖状„„ 我们有一个很不错的开头,我希望接下来的岁月里,我能用我的实际行动把这个发生在南阳镇中心小学的用爱心演绎的教育故事继续讲述下去。我坚信这一点。


相关内容

  • 岔河教管中心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 岔河镇教管中心"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程,根据教育局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我镇认真开展了"道德讲堂"活动.现进行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意义 根据教育局的相关 ...

  • 电影好人常慧珍观后感600字
  •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电影好人常慧珍观后感600范文一: 寿阳县温家庄乡大东庄村的常慧珍,二十年如一日照料痴呆母子田碰妮 ...

  • 好人常慧珍观后感四篇
  • 观后感是看完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以后有感而发写出的文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篇电影<好人常慧珍>的观后感范文吧. 好人常慧珍观后感范文一: <好人常慧珍>这个电影拍得好,一个老百姓,一个生活在温家庄的普通妇女,一个没有固定收入,一个有沉重负担的家庭,能够二十七年如一日照顾一个弱智人 ...

  • 山甲小学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 山甲小学开展 "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广大师生的道德水平,根据西宁市教育局[2013]33关于<关于印发西宁市中小学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依据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有关要求,现将开展活动总结如下: 一.道德讲堂活动宗旨 ...

  • 唐钱楼小学班级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 唐钱楼小学班级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我校广大师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师 ...

  • 红星小学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 红小校字„2013‟88号 红星小学开展 "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创建文 明城市工作进程,根据城中团教字„2013‟20关于<城中区 教育局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

  • 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
  • ******公司 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 公司各部门: 为进一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我司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程度,以及文明单位建设水平,努力在实践中形成学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根据市文明办<关于推进全市"道德讲堂" ...

  • 民族团结班会活动详案
  • 博乐市第一中学"民族团结,我们共同的信念"主题班会设计 宫丽 2014年5月 一.活动目的: 通过<讲述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主题班会活动课的开展,引导各民族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为民族团结增光添彩的好人好事,大力宣传各民族教职工.各民族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互 ...

  • 道德讲堂自查报告
  • 铜仁市第十八小学"道德讲堂"活动 开展情况自查材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体师生思想道德修养.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水平,增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校认真贯彻<碧江区"道德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