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影响

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样品的预处理及供试液的制备

样品供试液净化的方法

1单一溶剂萃取法

2分段萃取法

3液液萃取法

4固液萃取法:氧化铝小柱、聚酰胺小柱、硅烷化硅胶小柱等

二、薄层色谱的上样技术

1要求原点<3mm ,否则分离数SN 太大。

2溶解样品的溶剂具有洗脱能力,样品在原点位置环形展开——“上样环形色谱效应” 3供试液溶剂在原点的残留——改变展开的选择性

4上样时对薄层板的机械损坏

三、吸附剂活性与相对湿度对薄层色谱的影响

相对湿度的控制方法

1有的种类要求不严格:30%~70%即可。但为了实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应记录实验时的相对湿度。

2控制方法:将双层展开槽中的一侧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将点好样的薄层板放入另一侧槽中,密闭15~30分钟后,再加入展开剂展开。

四、溶剂蒸气在薄层色谱中的作用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的区别之一就是溶剂的蒸气相在展开箱中也参与色谱展开而形成三维的层析过程。展开箱的气体空间在层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所谓的“展开箱饱和”应该严格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 展开箱饱和;是指展开前及展开中溶剂系统中所有组分在展开箱的整个气体空间达到平衡,即达到饱和状态;但在日常的实践中.较少需要在“饱和”状态下展开,而只需用展开剂(或规定的溶剂) 的蒸气在展开箱中预平衡一定的时间,即“预平衡”。

(2) 预吸附:通常是指薄层板的干燥板面(即未被溶剂湿润的部分) 对展开箱中气体分子的任何程度的吸附,即通常所谓的“预饱和”。

(3) 吸附饱和:是指薄层板的未被溶剂湿润的部分与展开箱的饱和气体空间达到平衡状态,即“完全饱和”,这是预吸附的极限状态。

(4) 毛细管饱和:是指薄层板所有的自由空隙借毛细管的作用被溶剂充满的过程,即相当于展外完成后的状态。

饱和的情况与展开箱的类型有关,常规的平底展开箱在展开前较难达到展开箱饱和,所以普通的做法是在内壁加贴与之等宽等高的用溶剂湿润的滤纸,有助于达到饱和。用双槽展开箱在其一侧槽中加溶剂可以较容易地达到吸附饱和及展开箱饱和。如用夹心式展开箱,由于箱内空间间很小,展开前因为空间没有溶剂分子、而且很难有空间扩散,所以实际上是非饱和的。在这种非饱和的夹心式展开箱中薄层板不产生预吸附现象。通常误认为夹心式展开槽空间小很容易饱和,其实只有在展开完成后才达到饱和,但这时对层析过程已不起作用。

在常规薄层色谱分析中,预吸附和吸附饱和对层析过有程很大的影响。吸附剂表面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当用多组分溶剂展开时,不同溶剂分子在吸附区相互竞争,发生“取代效应”,尤其薄层板的下部,一个组分的等温吸附线会受到另外组分的性质和相对饱和程度的影响,硅胶是亲水性吸附剂。它首先对溶剂组分中的极性分子有更大的亲合力,所以在吸附平衡的过程中,被吸附的各组分的浓度比与气体空间的很不相同,与溶剂的液相组成差别更大。可以想象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情况是很复杂的。简言之,薄层板在没有预吸附时,混合溶剂系中的一部分溶剂分子有选择地被吸附在薄层板面上而形成固定相,同时在板上形成溶剂梯度从而直接影响层析过程,溶剂的蒸气相、液相和固定相一起构成了—个作用机制复杂的三维层析过程。

五、关于薄层色谱的优化及溶剂系统(展开剂) 的选择

依靠色谱分离混合物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1) 相邻物质对的分离;

(2) 在一个宽极性范围内的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

目前主要方法:

1三角形法 2单纯形优选法 3溶剂强度法 4均匀设计法等但均不完美。 实验中应多做比较。

单一溶剂极性顺序

应注意含水乙醚与无水乙醚的极性差异

六、温度对薄层色谱的影响

在相对湿度恒定的情况下,一般在较高温度展开时,Rf 值较高;反之, Rf值降低;但一般来说温度变化在±5℃,Rf 值变化一般不会超过±0.02。

温度首先影响各有机溶剂的蒸发程度,影响了展开槽中各蒸气比例,故影响到被分离物质的层析行为。

其次,温度的变化影响了含水展开剂两相的溶解度,改变了溶剂的比例。

七、影响薄层色谱的其他因素

1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2溶剂的质量等

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样品的预处理及供试液的制备

样品供试液净化的方法

1单一溶剂萃取法

2分段萃取法

3液液萃取法

4固液萃取法:氧化铝小柱、聚酰胺小柱、硅烷化硅胶小柱等

二、薄层色谱的上样技术

1要求原点<3mm ,否则分离数SN 太大。

2溶解样品的溶剂具有洗脱能力,样品在原点位置环形展开——“上样环形色谱效应” 3供试液溶剂在原点的残留——改变展开的选择性

4上样时对薄层板的机械损坏

三、吸附剂活性与相对湿度对薄层色谱的影响

相对湿度的控制方法

1有的种类要求不严格:30%~70%即可。但为了实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应记录实验时的相对湿度。

2控制方法:将双层展开槽中的一侧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将点好样的薄层板放入另一侧槽中,密闭15~30分钟后,再加入展开剂展开。

四、溶剂蒸气在薄层色谱中的作用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的区别之一就是溶剂的蒸气相在展开箱中也参与色谱展开而形成三维的层析过程。展开箱的气体空间在层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所谓的“展开箱饱和”应该严格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 展开箱饱和;是指展开前及展开中溶剂系统中所有组分在展开箱的整个气体空间达到平衡,即达到饱和状态;但在日常的实践中.较少需要在“饱和”状态下展开,而只需用展开剂(或规定的溶剂) 的蒸气在展开箱中预平衡一定的时间,即“预平衡”。

(2) 预吸附:通常是指薄层板的干燥板面(即未被溶剂湿润的部分) 对展开箱中气体分子的任何程度的吸附,即通常所谓的“预饱和”。

(3) 吸附饱和:是指薄层板的未被溶剂湿润的部分与展开箱的饱和气体空间达到平衡状态,即“完全饱和”,这是预吸附的极限状态。

(4) 毛细管饱和:是指薄层板所有的自由空隙借毛细管的作用被溶剂充满的过程,即相当于展外完成后的状态。

饱和的情况与展开箱的类型有关,常规的平底展开箱在展开前较难达到展开箱饱和,所以普通的做法是在内壁加贴与之等宽等高的用溶剂湿润的滤纸,有助于达到饱和。用双槽展开箱在其一侧槽中加溶剂可以较容易地达到吸附饱和及展开箱饱和。如用夹心式展开箱,由于箱内空间间很小,展开前因为空间没有溶剂分子、而且很难有空间扩散,所以实际上是非饱和的。在这种非饱和的夹心式展开箱中薄层板不产生预吸附现象。通常误认为夹心式展开槽空间小很容易饱和,其实只有在展开完成后才达到饱和,但这时对层析过程已不起作用。

在常规薄层色谱分析中,预吸附和吸附饱和对层析过有程很大的影响。吸附剂表面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当用多组分溶剂展开时,不同溶剂分子在吸附区相互竞争,发生“取代效应”,尤其薄层板的下部,一个组分的等温吸附线会受到另外组分的性质和相对饱和程度的影响,硅胶是亲水性吸附剂。它首先对溶剂组分中的极性分子有更大的亲合力,所以在吸附平衡的过程中,被吸附的各组分的浓度比与气体空间的很不相同,与溶剂的液相组成差别更大。可以想象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情况是很复杂的。简言之,薄层板在没有预吸附时,混合溶剂系中的一部分溶剂分子有选择地被吸附在薄层板面上而形成固定相,同时在板上形成溶剂梯度从而直接影响层析过程,溶剂的蒸气相、液相和固定相一起构成了—个作用机制复杂的三维层析过程。

五、关于薄层色谱的优化及溶剂系统(展开剂) 的选择

依靠色谱分离混合物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1) 相邻物质对的分离;

(2) 在一个宽极性范围内的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

目前主要方法:

1三角形法 2单纯形优选法 3溶剂强度法 4均匀设计法等但均不完美。 实验中应多做比较。

单一溶剂极性顺序

应注意含水乙醚与无水乙醚的极性差异

六、温度对薄层色谱的影响

在相对湿度恒定的情况下,一般在较高温度展开时,Rf 值较高;反之, Rf值降低;但一般来说温度变化在±5℃,Rf 值变化一般不会超过±0.02。

温度首先影响各有机溶剂的蒸发程度,影响了展开槽中各蒸气比例,故影响到被分离物质的层析行为。

其次,温度的变化影响了含水展开剂两相的溶解度,改变了溶剂的比例。

七、影响薄层色谱的其他因素

1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2溶剂的质量等


相关内容

  • 柱层析.薄层层析
  • 实验名称:柱层 析.薄 层 层 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色谱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柱层析.薄层层析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色谱法(Chromatography)亦称色层法.层析法等. 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 ...

  • 食品分析检测复习思考题
  • 食品检测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 ...

  • 有机色谱分离技术
  • 有机色谱分离技术 色谱法又称层析法.它是有机化合物分离.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既可用于分离复杂的混合物,又可以用来定性鉴定,尤其适用于少量物质的分离和鉴定.这种技术不仅用于石油.化学化工等部门,而且在药物分析.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药物体内代谢研究.毒物分析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色 ...

  • 棒状薄层色谱_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食用油脂中的特丁基对苯二酚
  • 技术·油脂工程 >>> 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食用油脂中的特丁基对苯二酚 杨会芳 毕艳兰 杨国龙 孙尚德 张继红 (河南工业大学) [摘要]研究了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TLC-FID )法测定食用油脂 ...

  • 薄层板的制备经验总结
  • 铺薄层板的经验总结 薄层板的制备总结经验总结 1.CMC-Na配置也比较重要,不能太稀了,不然硅胶的黏附性不好,铺好的硅胶容易脱落.太稠了也不行,不容易和硅胶混匀 2.CMC-Na与硅胶混合时注意比例,一般为30克硅胶加入100克0.3-0.5%的CMC-Na水溶液.如果铺多了的话可以凭经验就能感觉 ...

  • 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的研究 论文
  • 摘 要 N-烃基化产物是一类高效渗透促渗剂,可由己内酰胺与卤代烃经N-烃基化反应获得.同时它们也广泛应用于农药.化妆品.印染和制革等多种行业. 本课题研究了以己内酰胺和苄氯为原料.以KF/Al2O3和PTC为催化剂,固液相转移催化合成N-苄基己内酰胺.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确定产物结构,气相色谱分析 ...

  • 复方益母草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 PharmacyToday・2009 2V.I.19No.2・ 复方益母草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廖巍1.王小英2 (1.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刺科,广东广州510220:2.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224)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益母草颗粒中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研究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

  • 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 (一)A 型题 1. 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 A. 中性氧化铝 B. 凝胶 C. 硅胶 D. 聚酰胺 E. 硅藻土 2.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生物碱成分常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的单体式( ) A. 三氧化二铝 B. 纤维素 C. 硅藻土 D. 硅胶 E. 聚酰胺 3. 薄层色谱法 ...

  • 薄层层析和纸色谱操作注意事项
  • 关于薄层色谱的一点体会总结: 薄层层析和纸色谱操作注意事项 一.应用:薄层色谱是一种微量.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微量样品的分离.鉴定和制备.在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经适宜的工艺来取舍处方中各药材的各类成分,从而达到保持或改变药物作用性质或降低其毒副作用的目的.而薄层色谱法具有分离与鉴定的双重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