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语大试卷翻译

大试卷59页翻译:

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①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④殁:死

(原创)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大试卷第60页燕(yān)地寒,花朝(zhāo)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lì)。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zhé)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xié)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hú)。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zhà)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 )鬟( huán)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

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jiā)背。凡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liè)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fú)不能以游堕(huī)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译文:燕地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严寒的余威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来,就会沙土飞扬,碎石子乱滚。(我)(被)拘束在一间屋子里,想出去(却)不行。每次顶着风急速行走,没(走到)一百步就(被迫)返回了。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从东直门出去,到了满井。高高的柳树长在河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一眼看过去空阔无际,(我)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在这时水面的一层冰开始融化了,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层层推动,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底,(水面)亮晶晶的好像镜子新打开,清冷的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的样子像擦拭过一样,鲜艳悦目,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未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麦苗高约一寸。游人虽然不是很多,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常有。风力虽然依然猛烈,但是步行却会汗水湿透背。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安适愉快,自得其乐,一切动物之

中都有喜悦的气氛。(我)才知道郊田的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

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心中没有牵挂在山石草木之间的人,只有(我)这个闲官儿了。而这个地方正好和我很近,我将从这里开始游玩,怎能没有记游的文章呢?己亥年的二月。注释1选自《袁中郎集笺校》。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郊的一个游览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叫“满井”。

2、燕(yān):指北京地区。3、朝节(zhāo):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这一天是百花生日。4、冻风时作(zuò):冷风时常刮起来。冻风:冷风。作:起。5、局促:拘束。5、辄:就6、廿(niàn)二日:二十二日,承花朝节说,所以没有写月份。7、稍和:略微暖和。 8、东直:北京东直门,在旧城东北角。满井在东直门北三四里。9、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10、若脱笼之鹄(hú):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11、于时:在这时。12、波色乍明:水波开始发出亮光。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13、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14、新开:新打开。15、匣(xiá):指镜匣。16、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 娟然:美好的样子。18、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倩女:美丽的女子。靧:洗脸。掠:梳掠。19、梢:柳梢。20、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开、分散。21、麦田浅鬣(liè)寸许:意思是麦苗高一寸左右。鬣,

兽颈上的长毛,这形容不高的麦苗。22、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茗:茶。罍:酒杯。蹇:这里指驴。泉、茗、罍、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23、劲:猛,强有力。24、浃(jiā):湿透。25、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鳞,代鱼。26、毛羽鳞鬣:泛指一切动物。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27、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这是对第一段“燕地寒”等语说的。

重点语句

(1)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燕地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严寒的余威还很厉害

(2)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高高的柳树长在河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一眼看过去空阔无际,(我)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心中没有牵挂在山石草木之间的人,只有(我)这个闲官儿了

大试卷第63页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若云兴霞蔚好像 (2)恒自梢至根常常(3)尤善丹青 擅长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流传、传说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云:()

C.辍耕之垄上() D.环而攻之而不胜()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翻译:()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2)以为求之必得。翻译:(2)()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画绝";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痴绝"。 顾恺之字长康翻译这文很独特呀,选自《晋书》又删了一部分,把节选部分翻译放出,如果要全文翻译再说。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

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川的模样形态。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彷佛云兴霞蔚。"顾恺之每每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独特,他说:"急转直下。"顾恺之特别长于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已经绘出裴楷肖像,在面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感想模样形态特别美。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确定能获得。桓玄已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本身的,拿来遮蔽本人,别人就看不见你。"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瞥见本人,非常珍视那片叶子。因而世上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大试卷第64页:楚宣王喜欢安陵君,安陵君执政当权,景睢邀楚王好安陵君请江乙,让他向安陵君进谏说:“楚国有很多贫民,请求楚王把云梦一带的田地租借给他们耕种,解决吃饭问题,不要使他们无家可归。”安陵君向楚宣王说了,楚宣王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安陵君见到了景睢,便问他租田的收入的有多少,景睢说:“没有收入。”安陵君惊讶地说:“我以为你是为楚王谋利才说了这件事,你竟然把田送给百姓以达到施恩的目的吗?”景睢面容失色地退了回来,并告诉手下人说:“国家危险了!执政者只想追求利益,却忘记了百姓,这是走向灭亡的做法啊。”

大试卷第67页:翻译:【注】絙(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

拔河,古代叫作牵钩。襄阳、汉中的风俗,常常在正月十五组织拔河。古时(拔河的绳子)用竹篾编成的缆绳,现在百姓则用大麻绳代替,绳长四五十丈, 绳子两头分别系着好几百条小绳索,挂在前面。(拔河时将人)分成二队,两队一拿起绳子朝相反方向一齐用力拉。在大麻绳的中间,竖一面大旗当作界线,以敲鼓作为信号,让两队互相拉绳。后退的一队胜利,接近界线的一队失败,这就叫作“拔河”。唐中宗曾在清明节驾临梨园(宫廷戏班的园子)球场,让身边的大臣们作拔河的游戏。当时七个宰相、两个驸马带领东队,三个宰相、五个将军组成西队。东队的人多,西队上奏说“(这样)不公平,请皇帝重新裁定,皇帝不给他们更改,西队最终还是输了。韦巨源、康休璟两人年老,随着大绳跌倒了,好久都爬不起来。皇帝大笑,命左右侍卫把他们扶起来。唐明皇多次驾临城楼组织这种游戏,参加拔河的多达一千多人,呼喊声震天动地。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平民以及官员,(在旁边观看),所有观看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到震惊的。 大试卷第68页: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

人吧! 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

大试卷59页翻译:

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①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④殁:死

(原创)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大试卷第60页燕(yān)地寒,花朝(zhāo)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lì)。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zhé)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xié)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hú)。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zhà)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 )鬟( huán)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

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jiā)背。凡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liè)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fú)不能以游堕(huī)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译文:燕地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严寒的余威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来,就会沙土飞扬,碎石子乱滚。(我)(被)拘束在一间屋子里,想出去(却)不行。每次顶着风急速行走,没(走到)一百步就(被迫)返回了。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从东直门出去,到了满井。高高的柳树长在河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一眼看过去空阔无际,(我)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在这时水面的一层冰开始融化了,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层层推动,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底,(水面)亮晶晶的好像镜子新打开,清冷的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的样子像擦拭过一样,鲜艳悦目,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未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麦苗高约一寸。游人虽然不是很多,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常有。风力虽然依然猛烈,但是步行却会汗水湿透背。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安适愉快,自得其乐,一切动物之

中都有喜悦的气氛。(我)才知道郊田的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

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心中没有牵挂在山石草木之间的人,只有(我)这个闲官儿了。而这个地方正好和我很近,我将从这里开始游玩,怎能没有记游的文章呢?己亥年的二月。注释1选自《袁中郎集笺校》。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郊的一个游览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叫“满井”。

2、燕(yān):指北京地区。3、朝节(zhāo):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这一天是百花生日。4、冻风时作(zuò):冷风时常刮起来。冻风:冷风。作:起。5、局促:拘束。5、辄:就6、廿(niàn)二日:二十二日,承花朝节说,所以没有写月份。7、稍和:略微暖和。 8、东直:北京东直门,在旧城东北角。满井在东直门北三四里。9、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10、若脱笼之鹄(hú):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11、于时:在这时。12、波色乍明:水波开始发出亮光。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13、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14、新开:新打开。15、匣(xiá):指镜匣。16、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 娟然:美好的样子。18、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倩女:美丽的女子。靧:洗脸。掠:梳掠。19、梢:柳梢。20、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开、分散。21、麦田浅鬣(liè)寸许:意思是麦苗高一寸左右。鬣,

兽颈上的长毛,这形容不高的麦苗。22、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茗:茶。罍:酒杯。蹇:这里指驴。泉、茗、罍、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23、劲:猛,强有力。24、浃(jiā):湿透。25、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鳞,代鱼。26、毛羽鳞鬣:泛指一切动物。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27、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这是对第一段“燕地寒”等语说的。

重点语句

(1)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燕地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严寒的余威还很厉害

(2)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高高的柳树长在河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一眼看过去空阔无际,(我)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心中没有牵挂在山石草木之间的人,只有(我)这个闲官儿了

大试卷第63页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若云兴霞蔚好像 (2)恒自梢至根常常(3)尤善丹青 擅长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流传、传说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云:()

C.辍耕之垄上() D.环而攻之而不胜()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翻译:()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2)以为求之必得。翻译:(2)()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画绝";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痴绝"。 顾恺之字长康翻译这文很独特呀,选自《晋书》又删了一部分,把节选部分翻译放出,如果要全文翻译再说。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

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川的模样形态。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彷佛云兴霞蔚。"顾恺之每每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独特,他说:"急转直下。"顾恺之特别长于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已经绘出裴楷肖像,在面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感想模样形态特别美。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确定能获得。桓玄已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本身的,拿来遮蔽本人,别人就看不见你。"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瞥见本人,非常珍视那片叶子。因而世上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大试卷第64页:楚宣王喜欢安陵君,安陵君执政当权,景睢邀楚王好安陵君请江乙,让他向安陵君进谏说:“楚国有很多贫民,请求楚王把云梦一带的田地租借给他们耕种,解决吃饭问题,不要使他们无家可归。”安陵君向楚宣王说了,楚宣王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安陵君见到了景睢,便问他租田的收入的有多少,景睢说:“没有收入。”安陵君惊讶地说:“我以为你是为楚王谋利才说了这件事,你竟然把田送给百姓以达到施恩的目的吗?”景睢面容失色地退了回来,并告诉手下人说:“国家危险了!执政者只想追求利益,却忘记了百姓,这是走向灭亡的做法啊。”

大试卷第67页:翻译:【注】絙(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

拔河,古代叫作牵钩。襄阳、汉中的风俗,常常在正月十五组织拔河。古时(拔河的绳子)用竹篾编成的缆绳,现在百姓则用大麻绳代替,绳长四五十丈, 绳子两头分别系着好几百条小绳索,挂在前面。(拔河时将人)分成二队,两队一拿起绳子朝相反方向一齐用力拉。在大麻绳的中间,竖一面大旗当作界线,以敲鼓作为信号,让两队互相拉绳。后退的一队胜利,接近界线的一队失败,这就叫作“拔河”。唐中宗曾在清明节驾临梨园(宫廷戏班的园子)球场,让身边的大臣们作拔河的游戏。当时七个宰相、两个驸马带领东队,三个宰相、五个将军组成西队。东队的人多,西队上奏说“(这样)不公平,请皇帝重新裁定,皇帝不给他们更改,西队最终还是输了。韦巨源、康休璟两人年老,随着大绳跌倒了,好久都爬不起来。皇帝大笑,命左右侍卫把他们扶起来。唐明皇多次驾临城楼组织这种游戏,参加拔河的多达一千多人,呼喊声震天动地。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平民以及官员,(在旁边观看),所有观看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到震惊的。 大试卷第68页: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

人吧! 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


相关内容

  • 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 2010年高考文言文考情综述及备考策略[高考语文] 文章来源:深圳求是家教网 文章作者:不详 点击:695 录入时间: 2009-12-20 大 中 小 高考文言文的题型相对稳定,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 1.单项选择题的题量与分值 在18套高考试卷中,均设有单项选择题.各套试卷单项选择题的 ...

  • BEC商务英语考试介绍
  • BEC商务英语考试介绍 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是剑桥系列考试中专为学习者提供的国际商务英语资格证书考试,考察真实工作环境中英语交流能力,被欧洲乃至全球众多教育机构.企业认可,将其作为入学考试或招聘录用的英语语言水平要求.例如英国超过60所大 ...

  • 职称英语考试通关技巧
  • 一.试卷题型 首先分析一下试卷.根据晋升技术职务的高低,军队专业技术干部晋升英 语考试试卷分五类:即A.B.C.D.E五类试卷.每一类试卷的题型基本相同,均包括三个大题.第一部分是选择填空,这部分主要是考词法.语法和一些英语 习惯用法: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英语短文,然后回答文后给出的问题,均 ...

  • 英语专八考试题型.时间.流程.测试要求
  • 一.专八考试题型模式: 听力部分(20%)--------10%迷你演讲+5%对话+5%新闻---35分钟: 阅读部分(20%)--------四篇精读(600-1000单词)--------30分钟: 人文知识部分(10%)--10道选择题-------------------------10分钟 ...

  • 翻译试卷A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教育学院 <翻译(笔译>09-10学年度第 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说明:1. 本场考试可携带传统词 典,不可携带电子词典. 2. 班内序号即签到表 上的序号. 3. 请监考老师收齐试卷与答题纸,将答题纸 按学生签到表序号排序后装入试卷袋. ...

  • [英语中级口译]{笔试时间安排}+{口试要求}+{复习建议}
  • [中口-中级口译]{笔试时间安排}+{口试要求}+{复习建议} 考试分两个阶段:笔试.口试 笔试共分四部分.总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250分.(150分合格) 1: 听力40分钟/90分: 2:阅读50分钟/60分: 3:英译汉30分钟/50分: 4:汉译英30分钟/50分. 凡第一阶段合格的 ...

  • 高二20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 高二20班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一.翻译题阅卷反思 本次考试同学们的"翻译题"失分较为严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分同学卷面书写欠规范,乱涂乱画现象依然存在. 2.翻译时照搬原文,甚至有交空白卷现象. 3.不忠于原文,随意猜测.比如,个别同学把"牧伯"( ...

  •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考试名称: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 一.试卷与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 试卷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题型.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少于200字) 本次试卷题型依据高考题型(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篇名句背诵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基础知识.作文) 其中文言文考察必修五<归去来兮辞>,诗歌鉴赏选 ...

  • 天津工业大学考试结果统计及试卷分析模板
  • 考试结果统计表 考试日期 考试班级 应试人数 实考人数 一.阅卷情况 二.考试结果 三.成绩分布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注:此表由授课教师填写,每班填写一份,装入试卷袋,随试卷保存. 试卷及考试结果分析 考试课程名称 考试班级 试题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题目基本覆盖了所学课程的全部内容,并且突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