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较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时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各具有特点,融资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条件选择融资方式能有效调节产业生产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和产业结构的内在质量。保证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广东金融结构现状分析内容:广东现有的金融机构结构,存贷款情况

2两种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1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理论比较

目前我国整个金融活动中间接融资占主体地位,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银行最为典型)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并不直接发生债务关系,而是同过金融中介发生信用关系,从形式上直接与金融中介发生债务关系。间接融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①资金的来源多,可以积少成多。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分布范围比较广,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广泛地筹集社会上的各方面的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大额资金。②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接受承担的风险较低。在间接融资方式中,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的,某一项融资风险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应的要求融资者对资金的用途有一定的要求。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有:①资金的供给方和资金的需求方之间由于加入了金融中介,阻断了二者的直接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约束作用,如债权人对债务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使用等方面。②金融中介作为商业机构要从经营中获得利益,这样就增加融资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投资人的收益。③银行金融中介作为国家货币政策传递通道和唯一的贷款者,完全承担了风险,因此对资金安全性要求比较高,承担的风险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融资的稳定性较强。其他方面,间接融资通过中介进行,在多数情况下,中介同融资者是一对多的关系,因此间接融资中,金融中介具有金融中心的作用。另外,间接融资中,资金都集中于金融机构,金融中介作为唯一贷款者,有权决定是否借出资金,贷与不贷的决定权在于金融机构,而不在于借款人,这样金融中介具有主动权,对于融资需求者在主动权上有很大程度地限制。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股票或者债权)直接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借款人,直接融资的方式是发行债券和股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比具有的优点:①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发生债权关系,在融资时间、数量和期限等方面比较自由,有较多的选择。②资金供求双方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资金供给者对资金的用途进行监督,提高了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③直接融资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有利于筹集长期资金,对于一些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更需要稳定的资金来保证正常生产,企业就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者长期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直接融资也存在期局限性,主要表现为:①风险相对间接融资要大,对于资金供给者来说,由于缺乏金融中介分担风险,其必需完全承担风险,因此直接融资相对资金供给者来说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②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的数量、利率和期限相比间接融资要多的多,直接融资的发展还受到市场和融资供给的流动性的影响。

2

银行和证券市场的比较

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的因素中,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体系的几大功能都与这两个因素有关。

交易成本指金融交易中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影响金融体系功能效率的主要因素。对个人来说,发放贷款的交易成本是非常高的。为了保护自己的资金,在发放贷款前需要调查项目、调查借款人的信用水平,聘请专门的法律人员设计完备的借款合同等。高额交易成本的存在成为资金在借、贷双方流动的阻碍。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优势。他们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可以节约交易成本。金融中介从个人和企业聚集资金再将其贷放出去。由于形成了规模经济,金融中介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在交易之前会造成逆向选择问题,在交易之后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如果想在贷款市场上尽量减少逆向选择问题,就需要贷款者从不良贷款的风险中识别好的项目。道德风险的存在降低了还款的可能性,使贷款者的预期收益降低,从而降低了他们提供贷款的愿望。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也存在这个问题。股东期望公司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增加其所有者权益。而实际上,经理人的目标常常与股东的目标有所偏差。由于公司的股东人数众多且比较分散,无法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控,经理人掌握私人信息,股东无法避免经理人隐藏信息,实施对自己有利而对股东不利的行为。

金融中介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也显示出了自身的优势。由于其在生产公司信息方面是专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分辨信贷风险的高低。银行等金融中介从存款者那里获得资金,再将其贷给好的公司,这就保证了银行的收益。贷款发放以后,银行代表存款者对项目进行监督。一旦银行与企业签订长期贷款合同,那么其对企业的监控成本要比直接去企业监督的成本低。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是“代理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当然,银行并不能完全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银行掌握信息的优势是相对于存款者来说的,而借款者拥有的有关自身情况、项目性质等的信息是最多的。因此银行也常常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就说明了这一点。 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与机制会降低代理成本,部分克服存在于资本分配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且,股票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对公司的控制。所有者会将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与经理人员的报酬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将经理人员与所有者的利益联系起来。同时,流动性使金融资产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都会下降。一些高回报的项目要求长期资本投资,但储蓄者不可能将其储蓄押在长期投资上,因此,如果金融体系不能增加长期投资的流动性,长期项目的投资就会不足。

由此可见,利用银行融资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主要差别集中在解决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上。银行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比证券市场更有优势;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银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能力也强于证券市场。这也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一度认为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比市场导向性金融体系更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近20年来,市场导向型体系国家,特别是美国出现了持续的经济高涨,而银行

导向型体系国家相对而言竞争力明显减弱。不仅如此,银行导向型国家还在大力发展市场机制,出现了向市场导向型体系融合的趋势。这其中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时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各具有特点,融资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条件选择融资方式能有效调节产业生产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和产业结构的内在质量。保证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广东金融结构现状分析内容:广东现有的金融机构结构,存贷款情况

2两种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1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理论比较

目前我国整个金融活动中间接融资占主体地位,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银行最为典型)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并不直接发生债务关系,而是同过金融中介发生信用关系,从形式上直接与金融中介发生债务关系。间接融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①资金的来源多,可以积少成多。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分布范围比较广,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广泛地筹集社会上的各方面的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大额资金。②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接受承担的风险较低。在间接融资方式中,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的,某一项融资风险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应的要求融资者对资金的用途有一定的要求。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有:①资金的供给方和资金的需求方之间由于加入了金融中介,阻断了二者的直接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约束作用,如债权人对债务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使用等方面。②金融中介作为商业机构要从经营中获得利益,这样就增加融资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投资人的收益。③银行金融中介作为国家货币政策传递通道和唯一的贷款者,完全承担了风险,因此对资金安全性要求比较高,承担的风险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融资的稳定性较强。其他方面,间接融资通过中介进行,在多数情况下,中介同融资者是一对多的关系,因此间接融资中,金融中介具有金融中心的作用。另外,间接融资中,资金都集中于金融机构,金融中介作为唯一贷款者,有权决定是否借出资金,贷与不贷的决定权在于金融机构,而不在于借款人,这样金融中介具有主动权,对于融资需求者在主动权上有很大程度地限制。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股票或者债权)直接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借款人,直接融资的方式是发行债券和股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比具有的优点:①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发生债权关系,在融资时间、数量和期限等方面比较自由,有较多的选择。②资金供求双方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资金供给者对资金的用途进行监督,提高了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③直接融资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有利于筹集长期资金,对于一些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更需要稳定的资金来保证正常生产,企业就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者长期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直接融资也存在期局限性,主要表现为:①风险相对间接融资要大,对于资金供给者来说,由于缺乏金融中介分担风险,其必需完全承担风险,因此直接融资相对资金供给者来说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②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的数量、利率和期限相比间接融资要多的多,直接融资的发展还受到市场和融资供给的流动性的影响。

2

银行和证券市场的比较

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的因素中,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体系的几大功能都与这两个因素有关。

交易成本指金融交易中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影响金融体系功能效率的主要因素。对个人来说,发放贷款的交易成本是非常高的。为了保护自己的资金,在发放贷款前需要调查项目、调查借款人的信用水平,聘请专门的法律人员设计完备的借款合同等。高额交易成本的存在成为资金在借、贷双方流动的阻碍。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优势。他们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可以节约交易成本。金融中介从个人和企业聚集资金再将其贷放出去。由于形成了规模经济,金融中介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在交易之前会造成逆向选择问题,在交易之后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如果想在贷款市场上尽量减少逆向选择问题,就需要贷款者从不良贷款的风险中识别好的项目。道德风险的存在降低了还款的可能性,使贷款者的预期收益降低,从而降低了他们提供贷款的愿望。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也存在这个问题。股东期望公司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增加其所有者权益。而实际上,经理人的目标常常与股东的目标有所偏差。由于公司的股东人数众多且比较分散,无法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控,经理人掌握私人信息,股东无法避免经理人隐藏信息,实施对自己有利而对股东不利的行为。

金融中介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也显示出了自身的优势。由于其在生产公司信息方面是专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分辨信贷风险的高低。银行等金融中介从存款者那里获得资金,再将其贷给好的公司,这就保证了银行的收益。贷款发放以后,银行代表存款者对项目进行监督。一旦银行与企业签订长期贷款合同,那么其对企业的监控成本要比直接去企业监督的成本低。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是“代理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当然,银行并不能完全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银行掌握信息的优势是相对于存款者来说的,而借款者拥有的有关自身情况、项目性质等的信息是最多的。因此银行也常常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就说明了这一点。 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与机制会降低代理成本,部分克服存在于资本分配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且,股票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对公司的控制。所有者会将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与经理人员的报酬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将经理人员与所有者的利益联系起来。同时,流动性使金融资产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都会下降。一些高回报的项目要求长期资本投资,但储蓄者不可能将其储蓄押在长期投资上,因此,如果金融体系不能增加长期投资的流动性,长期项目的投资就会不足。

由此可见,利用银行融资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主要差别集中在解决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上。银行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比证券市场更有优势;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银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能力也强于证券市场。这也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一度认为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比市场导向性金融体系更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近20年来,市场导向型体系国家,特别是美国出现了持续的经济高涨,而银行

导向型体系国家相对而言竞争力明显减弱。不仅如此,银行导向型国家还在大力发展市场机制,出现了向市场导向型体系融合的趋势。这其中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关内容

  •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融资方式简议
  • 作者:胡绍雨 经济论坛 2013年11期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呈现着不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渠道单一.对于现在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一级资本供给的体制改革程度缓慢现已造成了资本供给不足.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的局面. ...

  •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特点及利弊
  • 一.综合实际情况阐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特点及利弊 答:1.直接融资 特点:流动性较高.直接性. 分散性.信誉差异性较大.部分不可逆 性.相对较强的自主性 利:(1)避开银行等金融中介环节,由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交易, 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使资金融入单位可节约一定的融资成本, 资金融出单位可获得较 ...

  • 2.2.1证券发行人
  • 第二章证券市场主体 第一节证券发行人 一.证券市场融资活动的概念.方式及特征 (一)证券市场融资活动的概念和方式 证券融资是资金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以有价证券为媒介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活动.证券市场融资的基本形式是:资金赤字单位在市场上向资金盈余单位发售有价证券,募得资金,资金盈余单位购入有价证券, ...

  • 我国上市公司优化融资结构的对策
  • 企业经贸 CONTEMPORARYECONOMICS 我国上市公司优化融资结构的对策 ○曹菲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企业的融资结构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现状,认为应该以间接融资为主,提出企业应采用股权融资方式,采用债券融资降 ...

  •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问题研究
  •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问题研究 刘欢欢 (河南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开封 475004) 摘 要:中小企业作为我们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为我们国家的繁荣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虽然2011年的温州事件引起了国家和全国人民的 ...

  • 贵州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之我见
  • 邹定斌博士<贵州省建设黔中经济圈内直接金融试验区研究> 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邹定斌 黔中经济区是指贵阳市全部,包括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划分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核心圈,距贵阳环城高速50公里以内的带动圈,距贵阳环城高速约100公里的辐射圈.以贵阳市为主要区域建设 ...

  • 发达国家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 公共经济 发达国家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 崔增英 300071) (南开大学,天津 摘要:政策性金融是为解决市场金融的不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形式,现已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发达国家为对象,分析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种类.运营方式及监管原则,多角度考察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政策 ...

  • 民营企业融资的途径选择
  • 毕业论文: 报名号: 姓名: 成绩: 初审: 意见: 评审: 意见: 备注: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 指导老师签名: 评审老师签名: 民营企业融资的途径选择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增长.低通胀经济奇迹的创造,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拉动的.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民营 ...

  • 间接融资-中国人民银行
  • 间接融资 indirect financing 字号 大 中 小 2009-02-27 10:10:0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直接融资的对称.亦称"间接金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在一定时期里,资金盈余单位将资金存入金融机构或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