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我国已经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也在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一些教师认为“在课程中使用计算机就是整合”,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使用了计算机或网络(如简单地使用powerpoint演示课件,上网查资料)就是课程整合。这种整合只是一种手段,没有和内容结合起来,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文稿替代板书,可能有助于节省时间,但是并没有提高教学效率。换言之,在一节课里,不是你用了计算机、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了。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

  1 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

  2 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3 紧紧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学教并重”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进行,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要求教师密切注意教学环境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哪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们教师面临着新课标带来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新变化,很多人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懈追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

  责任编辑 杨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我国已经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也在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一些教师认为“在课程中使用计算机就是整合”,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使用了计算机或网络(如简单地使用powerpoint演示课件,上网查资料)就是课程整合。这种整合只是一种手段,没有和内容结合起来,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文稿替代板书,可能有助于节省时间,但是并没有提高教学效率。换言之,在一节课里,不是你用了计算机、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了。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

  1 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

  2 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3 紧紧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学教并重”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进行,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要求教师密切注意教学环境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哪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们教师面临着新课标带来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新变化,很多人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懈追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

  责任编辑 杨博


相关内容

  •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期刊论文的分析与反思
  •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0年至2008年间核心期刊中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论文进行了分析,梳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脉络,发现了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容分析;反思 [中图分 ...

  •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 作者: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5年04期 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乃至整个教育界)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例如,有少数教师至今还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一种时尚,不清楚实施 ...

  •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
  •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之我见 摘要: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必然.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课程和其他学科互利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

  • 对当前幼儿园整合课程的思考
  • 里期教育 ¨ 课程整合化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进入了我国幼教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视野.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整合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但不能否认的是,由 强调儿童认知发展与情意发展的整合.所以,它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课程价值取向.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人们依据"整 ...

  • 浅谈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 浅谈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2009级美术班 赵敏 摘要: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学校内部的美术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相关学科资源几大板块,在这些板块中,人力资源是最具能动性的成分,其中的美 ...

  • 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两类课程整合的阶段性总结
  •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必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种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将被彻底打破,鉴于此,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以下简称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将列入教学工作重点。xx 年,我校电子商务专业通过了省教育厅电子商务专业教改遴选,并于当年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教改专家组 ...

  • 清华附小课程整合为学生更好地发展
  • 整合:为学生更好地发展 --清华附小基于课程整合的学校改进策略 整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创生学生发展的综合地带. (本版图片由清华附小提供) ■窦桂梅 2001年,我与清华附小结缘,担任了近10年主管教学的副校长.3年前,我成为这所学校新校长.一晃十几年过去,我和我的教师们共同制定了<清华 ...

  • 滨城区第八中学小学部课程建设与整合规划方案
  • 滨城区第八中学小学部课程建设与整合规划方案 一.课程建设与整合背景 1.学校基本情况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位于雄伟的黄河岸边.美丽的彩虹湖畔,是一所按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的高标准现代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90.5亩,建筑面积48279.6平方米,投资1.6亿元,拥有小学部教学实验楼.初中 ...

  • 家园配合促进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
  • 摘 要:对于幼儿的生活及身心发展来说,游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从本质上来讲,游戏也是幼儿探索学习的一个过程,所以,在开展幼儿园课程方面,应当站在游戏角度出发,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在此过程中,家园配合也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家园配合:幼儿园课程:游戏: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 ...

  • 省级[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XJK01AJ0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研究>实施方案 湖南省电化教育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1.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 的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