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是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是:

1、客体要件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公私财产的行为,劫取公私财物的数额不限;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些区别为我们区别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提供了客观标准。但由于抢劫罪与抢夺罪同属侵犯财产的犯罪,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比如:(1)在客体要件上,二者都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2)在客观方面,虽然抢劫罪使用的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往往造成被害人伤亡;抢夺罪使用的是强力夺取的方法,直接作用于被抢夺的财物,但有时也会发生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暴力和强力性质不同,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暴力也是一种强力。因此,二者在客观方面,不仅行为方式有相似之处,而且危害结果也可能相同。(3)在一定条件下,抢劫罪和抢夺罪可以相互转化。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其中包括了犯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况。另外,在司法实践中,有的犯罪分子为了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往往作了几手准备,哪种手段能达到目的,就使用哪种手段。有的犯罪分子出于抢劫的故意,身带凶器,准备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到作案现场后,发现不需要实施暴力、胁迫方法,由抢而变为偷。有的犯罪分子出于盗窃的故意,在实施盗窃行为时被人发觉,遇到反抗,继而使用暴力、胁

迫方法,则由暗偷转化为明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亦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是:

1、客体要件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公私财产的行为,劫取公私财物的数额不限;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些区别为我们区别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提供了客观标准。但由于抢劫罪与抢夺罪同属侵犯财产的犯罪,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比如:(1)在客体要件上,二者都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2)在客观方面,虽然抢劫罪使用的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往往造成被害人伤亡;抢夺罪使用的是强力夺取的方法,直接作用于被抢夺的财物,但有时也会发生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暴力和强力性质不同,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暴力也是一种强力。因此,二者在客观方面,不仅行为方式有相似之处,而且危害结果也可能相同。(3)在一定条件下,抢劫罪和抢夺罪可以相互转化。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其中包括了犯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况。另外,在司法实践中,有的犯罪分子为了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往往作了几手准备,哪种手段能达到目的,就使用哪种手段。有的犯罪分子出于抢劫的故意,身带凶器,准备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到作案现场后,发现不需要实施暴力、胁迫方法,由抢而变为偷。有的犯罪分子出于盗窃的故意,在实施盗窃行为时被人发觉,遇到反抗,继而使用暴力、胁

迫方法,则由暗偷转化为明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亦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关内容

  • 抢劫罪和抢夺罪的界定
  • 抢劫罪和抢夺罪的界定 作者:郭炜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11期 摘 要 有效界定抢劫罪和抢夺罪,研究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具有非常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抢劫罪和抢夺罪界定的重要性出发,首先分析了抢劫罪和抢夺罪之间的联系:携带凶器抢夺的准抢劫罪:由先行的抢夺行为转换成的转 ...

  • 浅析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与联系
  • 浅析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孟静宜 来源:<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 要]抢夺.抢劫两种犯罪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司法机关重点打击的犯罪.如何正确界定.准确量刑.有效打击两抢犯罪,始终是司法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研究分析这两种犯罪的区别与联 ...

  • 转化型抢劫罪研究
  • 摘 要 转化型抢劫罪是一种特殊的抢劫罪,现行<刑法>第269条对转化型抢劫罪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本文针对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条件.犯罪形态和共同犯罪三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转化型抢劫罪的司法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 转化型抢劫罪 刑法 ...

  • 论案件事实的定性原则_以盗窃与抢夺_抢劫三个概念的界限为例
  • 第16卷第5期 2010年10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16 No.5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Oct. 2010 论案件事实的定性原则 --以盗窃与抢夺.抢劫三个概念的界限为例 聂长建,李国强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 ...

  • 司法考试培训刑法重点讲解
  • 抢劫罪是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务的行为,规定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并且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了抢劫犯罪的八种加重构成. (一).入户抢劫的:这里要注意入户抢劫与在户抢劫的区别: 1暴力侵入他人住宅的,成立入户抢劫. 2.骗入他人住宅的,成立入户抢劫. 3.侵入,也即和平进 ...

  • 抢劫罪的认定.立案标准.量刑标准(2017最新版)
  • 遇到刑法罪名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点击>>http://s.yingle.com 抢劫罪的认定.立案标准.量刑标准(2017最新 版)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延伸阅读:抢劫罪判几 ...

  • 刑法拟制的功能评价与运用规则
  • 作者:苏彩霞 法学家 2012年04期 一.刑法拟制的特点 法律拟制,作为一种法律技术,最早出现在罗马法中.①罗马法在两个途径上运用法律拟制,一条是立法途径,一条是司法路径.②罗马法中的法律拟制对现代西方的法律体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英美法所保留的历史色彩比较浓厚,遇有新问题发生而传 ...

  •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
  •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 张明楷 [摘要]从"秘密与公开"角度区分盗窃与抢夺的观点与做法存在诸多缺陷:盗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被害人的意志,采取平和的手段,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的行为:盗窃行为既可以具有秘密性,也可以具有公开性:以对物暴力的方式强夺他人紧密占有的财 ...

  • 再论非法持有毒品罪
  • 再论非法持有毒品罪 曾文远 [内容提要]毒品犯罪多以行为人非法持有毒品为前提,即持有行为是一个前后可承继性犯罪的中间环节,这就导致非法持有毒品罪与其他毒品犯罪的区分在理论上并非泾渭分明,在实践中也疑难丛出.从非法持有毒品罪之于其他毒品犯罪来看,其属于兜底性罪名,但这并不能意味为其他许多毒品违法犯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