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案21:连杆智能焊接生产线

一、 被焊对象基础资料及焊接工艺质量要求

1.1 用户要求

1.1.1 工件信息

工件材质: Q345、Q460、Q550、Q690、Q800、Q890 、Q960

钢板厚度:10--50mm

单连杆:长1.2m-3.2m(外形尺寸),宽0.3m-0.5m

双连杆:长1.2m-3.2m(外形尺寸),宽1.0m-1.9m

连杆最大重量(2个):5t

连杆的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具体尺寸根据用户提供的蓝图为准)

1.1.2 产线功能要求

连杆线布置位置:1号厂房南侧垮:长66m(11垮),宽19m;1号厂房高度:7.8m(实际尺寸),行车吊装极限位置距立柱尺寸:1.6m,行车轨道中心距:18.5m,行程15.3m。

连杆线产能:月产800-1000件(按长3.2m×宽0.5m计算)

基本配置:包括7套连杆焊接工作站;1套车间物流小车系统

功能概述:连杆焊接生产线可自动完成对连杆内焊缝及外焊缝的焊接,配备有智能物流小车系统,可实现连杆自动焊接及智能运输,各联系动作由搬运台车实现自动化无人转运,并且与机器人工作站配合实现工件的自动定位装卸;通过集中控制,实现加工生产信息的实时传递与监控及与用户生产管理软件的对接。(工艺特点是两次拼装、加热,两次焊接成型)

1.2 自动化焊接对工件质量、精度及其他要求

1.2.1工件焊缝周围10mm内不得有影响焊接质量的油锈、水份,氧化皮等;

1.2.2工件上不得有影响定位的流挂和毛刺等缺陷因素;

1.2.3工件的尺寸偏差不超过±1mm;

1.2.4不同工件在组对夹具上定位后焊缝位置度重复定位偏差不超过±1mm;

二、焊接生产线及焊接工艺概述

2.1焊接工艺

2.1.1焊接方法:MAG;

2.1.2保护气成分及焊丝直径:80%Ar+20%CO2, Ф1.2;

2.1.3焊接方式:机器人自动焊接

2.1.4工件装卸方式:通过RGV物流小车实现工件在产线内的自动流转,RGV小车的上下料由人工完成。

2.2焊接生产线概述:

根据连杆的结构特点,将整个焊接过程分为两部分。

第一序:如下图

通过组对工装(用户自备)组对,达到上图的结构。装入随行工装,进行预热后,装入RGV物流小车,送入连杆智能焊接工作站,完成内部焊缝的自动焊接。

第二序:如下图

完成第一序后,进行变形矫正,然后进行第二次组对,然后装入随行工装,进行预热后,装入RGV物流小车,送入连杆智能焊接工作站,完成全部外焊缝的自动焊接。

产线总体布局图

机器人滑台最高位置5681mm,完全符合车间行车的工作要求。

产线立体布局示意图

2.3 连杆智能焊接产线操作流程及节拍分析(蓝色字描述的内容为本产线的工作内容)

完成第一次组对-----装入随行工装-----进入加热炉预热----装入RGV物流小车----RGV与变位机实现自动上料----机器人自动识别工件并选择工序一的焊接程序进行自动焊接---内焊缝焊接完成---RGV与变位机实现自动下料----RGV物流小车将第一序焊接完成的工件送往卸料区-----人工卸料----焊缝处理----矫正变形----第二次组对----装入随行工装-----进入加热炉预热----装入RGV物流小车----RGV与变位机实现自动上料----机器人自动识别工件并选择工序一的焊接程序进行自动焊接---内焊缝焊接完成---RGV与变位机实现自动下料----RGV物流小车将第一序焊接完成的工件送往卸料区-----人工卸料----焊缝处理----矫正变形

先加固各主筋,焊缝打底焊,焊角高度6-8mm。焊接顺序:先焊接中间筋板焊缝,先焊立缝,再焊横缝及其他焊缝,自中间向两边分段退焊,对称施焊。机器人打底焊接时采用电弧跟踪,自动跟踪焊缝,焊缝多层焊接时采用机器人多层多道功能。多层焊缝焊接时应控制焊缝起收弧点,避免上一道焊缝与下一道焊缝起收弧点的重合。

焊接时间节拍

工序

工步

形式

焊高

焊缝长度mm

数量

焊接电流

焊接电压

焊接速度S/mm

层/道数

空走时间

清渣时间

焊接时间分

一序

侧筋板

角焊

14

244

4

300-320

32-34

5.5

3

5

30

10.37

角焊

14

264

4

5.5

3

5

30

11.10

角焊

14

244

4

5.5

3

5

30

10.37

中筋板

角焊

14

244

2

5.5

3

5

30

5.44

角焊

14

314

2

5.5

3

5

30

6.71

角焊

14

244

2

5.5

3

5

30

5.44

耳板

角焊

16

434

4

5.3

4

5

30

23.67

角焊

16

80

4

5.3

4

5

30

5.86

角焊

16

300

4

5.3

4

5

30

16.93

侧板

角焊

16

648

4

5.3

4

5

30

34.44

二序

耳板

单坡口

20

1114

4

5.3

4

5

30

57.88

侧板

单坡口

20

3774

2

5.3

4

5

30

96.11

物流

10

空转

5

总和

300

上表描述的是孔距2000的连杆单机器人的焊接完成时间,实际生产中,采用双机器人,同时对两个连杆进行焊接作业。效率可达到单机器人焊接的1.7倍,

2.4 设备配置总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配置

生产厂家

数量

备注

一、弧焊机器人

1

弧焊机器人本体及控制器

型号:KUKA Robot KR5

德国KUKA

14套

主要配置:标准配置机器人本体,有效负载 5kg;KRC2控制柜、示教器、附电缆;机器人标准操作系统;

2

弧焊软件包

德国KUKA

14套

3

辅助功能

接触传感、电弧跟踪、多层多道

德国KUKA

14套

二、焊接设备

1

焊接电源

型号:福尼斯 TPS5000

奥地利 福尼斯

14套

主要配置:焊接电源、专用送丝机、送丝轮组、通讯电缆

2

水冷焊枪

奥地利 福尼斯

14套

3

水冷箱

奥地利 福尼斯

14套

4

清枪站

HLQ-1

14套

三、周边设备

1

二维龙门滑台

2

单轴协调变位机

7套

3

RGV物流小车

1套

4

随行工装

14套

四、系统控制设备

1

外部控制系统

配置:控制柜、操作盒、分线盒,

1套

2

主控系统

工控机、触摸屏、PLC及电气控制系统

1套

3

车间管理主控制室网络系统

1台网络服务器、1台数据服务器、1台主控终端、4台控制显示器及相关配套设备)

1套

五、辅助装置

1

随机工具

1套

2

配套资料

设备整机说明书\机器人操作说明书\操作手册 \编程手册 \维修手册

各1本

六、安全防护装置

1

安全围栏、遮光屏

配置:简易围栏,具体尺寸另定

1套

三、连杆生产过程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自动装夹解决方案(随行工装)

连杆的长度变化、孔距差异、重量差异都很大,实际生产中,进行过预热处理,温度达到200摄氏度,工人作业环境非常恶劣,再加上工件重达2.5吨,很难找正。同时为了提高效率,需要采用自动装夹的措施。因此,需要采用了一种随行工装,一方面解决了各种连杆的兼容性问题,一方面解决了自动装夹问题。

本方案中采用的随行工装,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3.1.1随行工装的结构与特点

如上图,所示,采用锥体对连杆的孔进行定位,并穿入芯轴,两端采用螺母进行锁紧。从而实现对两个连杆的组装。

芯轴的直径、螺母的外径均小于锥体的内孔,如此设计,可以方便地进行组装,并且缩短紧固的时间。同时可以消除连杆孔距差异、孔径差异对装夹造成的影响。

采用锥体,可以适应不同孔径的系列连杆。

根据连杆宽度的不同,可以制作不同宽度的自动装夹杆,实现兼容性和装夹接口统一性。

两端可安装吊环,便于进一步减轻工装管理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3.1.2 随行工装与RGV物流小车的快速装夹

装夹方式:自重(连杆组的重量约3--5吨)

找正方式:V形工装,自动找正,解决连杆组的全部定位需要

如下图:

前支座采用十字交叉的V形槽结构,任意一根随行工装轴进入之后,X、Y两个平移自由度、X翻转自由度、Z翻转自由度立即得到限制。后支座是一个中间有V型槽的平台。任意一根随行工装轴进入之后,Y旋转自由度、Z平移自由度立即得到限制。

工人只需要将连杆组吊装至RGV物流小车的支座上,即可轻松完成吊装作业。

3.1.3 随行工装与变位机的自动找正与装夹

随行工装的装夹轴到达变位机的夹紧工装A(V形找正工装)和加紧工装B(自适应误差工装)之后,液压缸自动运行,推动锁紧楔块进行锁紧。从而实现整个连杆组的自动找正和夹紧。

变位机工装A、B同时作用,一方面自动找正,一方面自动适应连杆孔距的差异、同心度的差异等等,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靠性。是智能化生产的重要保证。

装夹过程是通过RGV小车的举升、横移、下降实现的。具体过程见RGV物流小车部分。

3.2 无人化物流解决方案(RGV物流小车)

RGV(Rail Guide Vehicle)轨道式自动导引小车,是自动化仓储、物流的重要设备。

成都环龙RGV物流小车采用滑触线供电、光通讯控制、液压举升、随行换轨板等先进技术,实现工件的无人化输送。

3.2.1 人工装卸连杆组

采用两个专用双爪吊钩,分别吊在图示的吊装位置上。可平稳地起吊连杆组。RGV上的通用工装采用V型槽定位,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工件可以方便准确地吊装至指定位置。

可以根据连杆产品的孔距系列,确定工装的安装位置。通用工装采用定位销定位、螺栓固定,调整方便快捷。

3.2.2 RGV物流小车与变位机之间的上下料过程。

如下图所示,RGV小车搭载连杆组运行到预定位置后,先举升起连杆组,然后行走到装料位置,缓缓降落,使连杆组上的随行工装到达变位机的装夹位置,同时实现RGV与连杆组的脱离。随后,变位机上的自动夹具启动,夹紧连杆组的随行工装,RGV物流车离开。即实现自动上料。自动下料过程与之相反。

3.3 不同工序一站兼容解决方案(智能焊接工作站)

3.3.1 连杆工序一和工序二的主要内容分析

工序一的主要内容是焊接内部焊缝,根据工艺要求,需要把焊缝变位至平焊位置。因此,需要变位机能够在0°、±90°三个位置精确停止,同时要求机器人能够升降,并且能够在工件的前后位置切换。

工序二的内容是焊接外侧的两条环焊缝和4条U形焊缝。需要变位机与机器人协调运动,整个焊接过程连续,不间断。

3.3.2 智能焊接工作站

根据两个工序的特点和要求,本方案配置了如下智能焊接工作站。龙门式二维滑台(X-Z),H形单轴协调变位机,高效地实现两个工序的工艺要求。

如下图

本工作站的特点:

1,龙门式滑台,把变位机布置在滑台下方,有效地保证机器人的可达性,同时节约场地面积。

3.3.2.1 龙门式二维滑台

龙门式二维滑台采用KUKA伺服电机驱动,传动件如精密减速机、精密直线导轨、精密齿轮齿条等均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

滑台体采用优质型钢等强度焊接而成,焊后去应力处理,刚性优良。

该二维滑台采用悬臂式结构,将两个固定两套升降轴,并分别悬挂机器人。悬臂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安装清枪站、管线吊挂平衡器等等。

为方便用户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滑台设置有维护平台,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爬梯上到平台上,对焊接电源、水冷箱、焊丝通等等设施进行维护,安全方便。

3.3.2.2 H型单轴协调变位机

变位机机架部分采用优质钢材焊接而成。主要外购件品牌如下;

伺服电机:KUKA

减速机:KUKA

回转支撑:方圆

变位机的L臂设置有自动夹具柔性安装孔,可以根据工连杆的孔距变化,实施夹具调整,方便准确。

四 控制系统组成

1.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控制系统网络主要有三层结构:上位机数据处理,主控系统,动作执行系统。结构分布如下图所示:(举例)

上位机信号处理系统:

负责产品型号的录入,与主控系统的通信,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产品质量数据的记录等。

主控系统:

采用西门子S7-300或台达系列PLC,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主要包含机器人焊接站7个单元、AGV无人小车信号传递,机器人起动命令传达,与上位机的数据传递等。

动作执行系统:

主要由气动电磁阀、传感器、焊机、机器人、AGV小车等构成。负责工件的输送及定位夹紧、焊接等工作。

整个系统主要有两种通信方式,其中PLC和上位机以及PLC和HMI采用以太网通信,优点是可以传输大量通信数据;PLC和执行元件之间采用DEVICENET或FROFIBUS DP通信方式,优点是通信稳定,可扩展性强。

2. 上位机部分

可以实时的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查询历史数据,执行人工上线等操作。

例如下图:

3. 主控系统

可监测各个工作站当前状态及各主要设备当前状态,并以图形方式显示。监测画面为工作站级。工作站作为一个整体的当前状态;工作站画面以图形方式显示各个执行单元当前运行状态。

例如下图:

具有各种异常状态的自诊断功能,且所有异常现象能自动提示。包括位置软、硬限位、门开关、过流、欠压、控制异常、急停和压缩空气压力不足及冷却水水压不足等故障的自诊断、显示和报警功能。迅速诊断故障位置和原因,指导维修人员;

A)故障分类:故障要求分为停机类故障和非停机类故障,做停机信号。

B)故障显示:主控制柜装有报警和状态显示,采用三色柱状指示灯(红色代表停机类故障,黄色代表非停机类异常),故障或异常发生时都要求有声光报警;在人机界面上显示故障信息。

C)故障的退出:非停机类故障,故障信号消失后,故障立即退出;停机类故障,手动排除故障后,按相应的故障复位按钮,故障退出。

系统某个工序发生故障,不能立即修复的,可对该工序或者故障设备进行离线处理,由人工接管其工作。整线继续运行。

例如下图:

4. 执行系统

执行系统主要由气动电磁阀、传感器、焊机、机器人、AGV小车等构成。负责工件的输送及定位夹紧、焊接。

一、 被焊对象基础资料及焊接工艺质量要求

1.1 用户要求

1.1.1 工件信息

工件材质: Q345、Q460、Q550、Q690、Q800、Q890 、Q960

钢板厚度:10--50mm

单连杆:长1.2m-3.2m(外形尺寸),宽0.3m-0.5m

双连杆:长1.2m-3.2m(外形尺寸),宽1.0m-1.9m

连杆最大重量(2个):5t

连杆的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具体尺寸根据用户提供的蓝图为准)

1.1.2 产线功能要求

连杆线布置位置:1号厂房南侧垮:长66m(11垮),宽19m;1号厂房高度:7.8m(实际尺寸),行车吊装极限位置距立柱尺寸:1.6m,行车轨道中心距:18.5m,行程15.3m。

连杆线产能:月产800-1000件(按长3.2m×宽0.5m计算)

基本配置:包括7套连杆焊接工作站;1套车间物流小车系统

功能概述:连杆焊接生产线可自动完成对连杆内焊缝及外焊缝的焊接,配备有智能物流小车系统,可实现连杆自动焊接及智能运输,各联系动作由搬运台车实现自动化无人转运,并且与机器人工作站配合实现工件的自动定位装卸;通过集中控制,实现加工生产信息的实时传递与监控及与用户生产管理软件的对接。(工艺特点是两次拼装、加热,两次焊接成型)

1.2 自动化焊接对工件质量、精度及其他要求

1.2.1工件焊缝周围10mm内不得有影响焊接质量的油锈、水份,氧化皮等;

1.2.2工件上不得有影响定位的流挂和毛刺等缺陷因素;

1.2.3工件的尺寸偏差不超过±1mm;

1.2.4不同工件在组对夹具上定位后焊缝位置度重复定位偏差不超过±1mm;

二、焊接生产线及焊接工艺概述

2.1焊接工艺

2.1.1焊接方法:MAG;

2.1.2保护气成分及焊丝直径:80%Ar+20%CO2, Ф1.2;

2.1.3焊接方式:机器人自动焊接

2.1.4工件装卸方式:通过RGV物流小车实现工件在产线内的自动流转,RGV小车的上下料由人工完成。

2.2焊接生产线概述:

根据连杆的结构特点,将整个焊接过程分为两部分。

第一序:如下图

通过组对工装(用户自备)组对,达到上图的结构。装入随行工装,进行预热后,装入RGV物流小车,送入连杆智能焊接工作站,完成内部焊缝的自动焊接。

第二序:如下图

完成第一序后,进行变形矫正,然后进行第二次组对,然后装入随行工装,进行预热后,装入RGV物流小车,送入连杆智能焊接工作站,完成全部外焊缝的自动焊接。

产线总体布局图

机器人滑台最高位置5681mm,完全符合车间行车的工作要求。

产线立体布局示意图

2.3 连杆智能焊接产线操作流程及节拍分析(蓝色字描述的内容为本产线的工作内容)

完成第一次组对-----装入随行工装-----进入加热炉预热----装入RGV物流小车----RGV与变位机实现自动上料----机器人自动识别工件并选择工序一的焊接程序进行自动焊接---内焊缝焊接完成---RGV与变位机实现自动下料----RGV物流小车将第一序焊接完成的工件送往卸料区-----人工卸料----焊缝处理----矫正变形----第二次组对----装入随行工装-----进入加热炉预热----装入RGV物流小车----RGV与变位机实现自动上料----机器人自动识别工件并选择工序一的焊接程序进行自动焊接---内焊缝焊接完成---RGV与变位机实现自动下料----RGV物流小车将第一序焊接完成的工件送往卸料区-----人工卸料----焊缝处理----矫正变形

先加固各主筋,焊缝打底焊,焊角高度6-8mm。焊接顺序:先焊接中间筋板焊缝,先焊立缝,再焊横缝及其他焊缝,自中间向两边分段退焊,对称施焊。机器人打底焊接时采用电弧跟踪,自动跟踪焊缝,焊缝多层焊接时采用机器人多层多道功能。多层焊缝焊接时应控制焊缝起收弧点,避免上一道焊缝与下一道焊缝起收弧点的重合。

焊接时间节拍

工序

工步

形式

焊高

焊缝长度mm

数量

焊接电流

焊接电压

焊接速度S/mm

层/道数

空走时间

清渣时间

焊接时间分

一序

侧筋板

角焊

14

244

4

300-320

32-34

5.5

3

5

30

10.37

角焊

14

264

4

5.5

3

5

30

11.10

角焊

14

244

4

5.5

3

5

30

10.37

中筋板

角焊

14

244

2

5.5

3

5

30

5.44

角焊

14

314

2

5.5

3

5

30

6.71

角焊

14

244

2

5.5

3

5

30

5.44

耳板

角焊

16

434

4

5.3

4

5

30

23.67

角焊

16

80

4

5.3

4

5

30

5.86

角焊

16

300

4

5.3

4

5

30

16.93

侧板

角焊

16

648

4

5.3

4

5

30

34.44

二序

耳板

单坡口

20

1114

4

5.3

4

5

30

57.88

侧板

单坡口

20

3774

2

5.3

4

5

30

96.11

物流

10

空转

5

总和

300

上表描述的是孔距2000的连杆单机器人的焊接完成时间,实际生产中,采用双机器人,同时对两个连杆进行焊接作业。效率可达到单机器人焊接的1.7倍,

2.4 设备配置总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配置

生产厂家

数量

备注

一、弧焊机器人

1

弧焊机器人本体及控制器

型号:KUKA Robot KR5

德国KUKA

14套

主要配置:标准配置机器人本体,有效负载 5kg;KRC2控制柜、示教器、附电缆;机器人标准操作系统;

2

弧焊软件包

德国KUKA

14套

3

辅助功能

接触传感、电弧跟踪、多层多道

德国KUKA

14套

二、焊接设备

1

焊接电源

型号:福尼斯 TPS5000

奥地利 福尼斯

14套

主要配置:焊接电源、专用送丝机、送丝轮组、通讯电缆

2

水冷焊枪

奥地利 福尼斯

14套

3

水冷箱

奥地利 福尼斯

14套

4

清枪站

HLQ-1

14套

三、周边设备

1

二维龙门滑台

2

单轴协调变位机

7套

3

RGV物流小车

1套

4

随行工装

14套

四、系统控制设备

1

外部控制系统

配置:控制柜、操作盒、分线盒,

1套

2

主控系统

工控机、触摸屏、PLC及电气控制系统

1套

3

车间管理主控制室网络系统

1台网络服务器、1台数据服务器、1台主控终端、4台控制显示器及相关配套设备)

1套

五、辅助装置

1

随机工具

1套

2

配套资料

设备整机说明书\机器人操作说明书\操作手册 \编程手册 \维修手册

各1本

六、安全防护装置

1

安全围栏、遮光屏

配置:简易围栏,具体尺寸另定

1套

三、连杆生产过程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自动装夹解决方案(随行工装)

连杆的长度变化、孔距差异、重量差异都很大,实际生产中,进行过预热处理,温度达到200摄氏度,工人作业环境非常恶劣,再加上工件重达2.5吨,很难找正。同时为了提高效率,需要采用自动装夹的措施。因此,需要采用了一种随行工装,一方面解决了各种连杆的兼容性问题,一方面解决了自动装夹问题。

本方案中采用的随行工装,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3.1.1随行工装的结构与特点

如上图,所示,采用锥体对连杆的孔进行定位,并穿入芯轴,两端采用螺母进行锁紧。从而实现对两个连杆的组装。

芯轴的直径、螺母的外径均小于锥体的内孔,如此设计,可以方便地进行组装,并且缩短紧固的时间。同时可以消除连杆孔距差异、孔径差异对装夹造成的影响。

采用锥体,可以适应不同孔径的系列连杆。

根据连杆宽度的不同,可以制作不同宽度的自动装夹杆,实现兼容性和装夹接口统一性。

两端可安装吊环,便于进一步减轻工装管理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3.1.2 随行工装与RGV物流小车的快速装夹

装夹方式:自重(连杆组的重量约3--5吨)

找正方式:V形工装,自动找正,解决连杆组的全部定位需要

如下图:

前支座采用十字交叉的V形槽结构,任意一根随行工装轴进入之后,X、Y两个平移自由度、X翻转自由度、Z翻转自由度立即得到限制。后支座是一个中间有V型槽的平台。任意一根随行工装轴进入之后,Y旋转自由度、Z平移自由度立即得到限制。

工人只需要将连杆组吊装至RGV物流小车的支座上,即可轻松完成吊装作业。

3.1.3 随行工装与变位机的自动找正与装夹

随行工装的装夹轴到达变位机的夹紧工装A(V形找正工装)和加紧工装B(自适应误差工装)之后,液压缸自动运行,推动锁紧楔块进行锁紧。从而实现整个连杆组的自动找正和夹紧。

变位机工装A、B同时作用,一方面自动找正,一方面自动适应连杆孔距的差异、同心度的差异等等,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靠性。是智能化生产的重要保证。

装夹过程是通过RGV小车的举升、横移、下降实现的。具体过程见RGV物流小车部分。

3.2 无人化物流解决方案(RGV物流小车)

RGV(Rail Guide Vehicle)轨道式自动导引小车,是自动化仓储、物流的重要设备。

成都环龙RGV物流小车采用滑触线供电、光通讯控制、液压举升、随行换轨板等先进技术,实现工件的无人化输送。

3.2.1 人工装卸连杆组

采用两个专用双爪吊钩,分别吊在图示的吊装位置上。可平稳地起吊连杆组。RGV上的通用工装采用V型槽定位,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工件可以方便准确地吊装至指定位置。

可以根据连杆产品的孔距系列,确定工装的安装位置。通用工装采用定位销定位、螺栓固定,调整方便快捷。

3.2.2 RGV物流小车与变位机之间的上下料过程。

如下图所示,RGV小车搭载连杆组运行到预定位置后,先举升起连杆组,然后行走到装料位置,缓缓降落,使连杆组上的随行工装到达变位机的装夹位置,同时实现RGV与连杆组的脱离。随后,变位机上的自动夹具启动,夹紧连杆组的随行工装,RGV物流车离开。即实现自动上料。自动下料过程与之相反。

3.3 不同工序一站兼容解决方案(智能焊接工作站)

3.3.1 连杆工序一和工序二的主要内容分析

工序一的主要内容是焊接内部焊缝,根据工艺要求,需要把焊缝变位至平焊位置。因此,需要变位机能够在0°、±90°三个位置精确停止,同时要求机器人能够升降,并且能够在工件的前后位置切换。

工序二的内容是焊接外侧的两条环焊缝和4条U形焊缝。需要变位机与机器人协调运动,整个焊接过程连续,不间断。

3.3.2 智能焊接工作站

根据两个工序的特点和要求,本方案配置了如下智能焊接工作站。龙门式二维滑台(X-Z),H形单轴协调变位机,高效地实现两个工序的工艺要求。

如下图

本工作站的特点:

1,龙门式滑台,把变位机布置在滑台下方,有效地保证机器人的可达性,同时节约场地面积。

3.3.2.1 龙门式二维滑台

龙门式二维滑台采用KUKA伺服电机驱动,传动件如精密减速机、精密直线导轨、精密齿轮齿条等均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

滑台体采用优质型钢等强度焊接而成,焊后去应力处理,刚性优良。

该二维滑台采用悬臂式结构,将两个固定两套升降轴,并分别悬挂机器人。悬臂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安装清枪站、管线吊挂平衡器等等。

为方便用户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滑台设置有维护平台,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爬梯上到平台上,对焊接电源、水冷箱、焊丝通等等设施进行维护,安全方便。

3.3.2.2 H型单轴协调变位机

变位机机架部分采用优质钢材焊接而成。主要外购件品牌如下;

伺服电机:KUKA

减速机:KUKA

回转支撑:方圆

变位机的L臂设置有自动夹具柔性安装孔,可以根据工连杆的孔距变化,实施夹具调整,方便准确。

四 控制系统组成

1.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控制系统网络主要有三层结构:上位机数据处理,主控系统,动作执行系统。结构分布如下图所示:(举例)

上位机信号处理系统:

负责产品型号的录入,与主控系统的通信,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产品质量数据的记录等。

主控系统:

采用西门子S7-300或台达系列PLC,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主要包含机器人焊接站7个单元、AGV无人小车信号传递,机器人起动命令传达,与上位机的数据传递等。

动作执行系统:

主要由气动电磁阀、传感器、焊机、机器人、AGV小车等构成。负责工件的输送及定位夹紧、焊接等工作。

整个系统主要有两种通信方式,其中PLC和上位机以及PLC和HMI采用以太网通信,优点是可以传输大量通信数据;PLC和执行元件之间采用DEVICENET或FROFIBUS DP通信方式,优点是通信稳定,可扩展性强。

2. 上位机部分

可以实时的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查询历史数据,执行人工上线等操作。

例如下图:

3. 主控系统

可监测各个工作站当前状态及各主要设备当前状态,并以图形方式显示。监测画面为工作站级。工作站作为一个整体的当前状态;工作站画面以图形方式显示各个执行单元当前运行状态。

例如下图:

具有各种异常状态的自诊断功能,且所有异常现象能自动提示。包括位置软、硬限位、门开关、过流、欠压、控制异常、急停和压缩空气压力不足及冷却水水压不足等故障的自诊断、显示和报警功能。迅速诊断故障位置和原因,指导维修人员;

A)故障分类:故障要求分为停机类故障和非停机类故障,做停机信号。

B)故障显示:主控制柜装有报警和状态显示,采用三色柱状指示灯(红色代表停机类故障,黄色代表非停机类异常),故障或异常发生时都要求有声光报警;在人机界面上显示故障信息。

C)故障的退出:非停机类故障,故障信号消失后,故障立即退出;停机类故障,手动排除故障后,按相应的故障复位按钮,故障退出。

系统某个工序发生故障,不能立即修复的,可对该工序或者故障设备进行离线处理,由人工接管其工作。整线继续运行。

例如下图:

4. 执行系统

执行系统主要由气动电磁阀、传感器、焊机、机器人、AGV小车等构成。负责工件的输送及定位夹紧、焊接。


相关内容

  • 汽车车身焊接夹具设计
  • 题 目 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 系 别: 材 料 工 程 系 专 业: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学 号: 班 级: T733-4 指导教师: 摘要 汽车焊装生产线及焊装夹具是汽车车身生产的关键设备,它对汽车生产制造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汽车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 ...

  • 工业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论文 学院名称: 机械工程 专业班级: 机械1104 学生姓名: 徐丁佳 学生学号: 3110301167 指导教师姓名: 郑刚 目录 前言 ·········································································· ...

  • 薄煤层液压支架发展报告
  • 薄煤层液压支架发展报告 机电学院 机自07-9班 朱学凯 摘要:随着厚煤层及中厚煤层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对薄煤层开采的研究逐步提上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应用背景.结构特点.发展现状对国内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发展做了一个总结,最后对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途径以及电液控制系统的 ...

  • 2009年浙江省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用铅笔在答卷I上将该选项所对应的字母涂黑.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是一款环保电动概念车,它的车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车轮上装有风力发电机,放在阳光足.风力较大的地方即可充电.关于这款设计, ...

  • 机器人焊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焊接机器人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焊接机器人逐渐走入人类社会,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焊接机器人应用意义和应用状况,从机器人用焊接工艺.焊接机器人系统仿真技术.机器人专用弧焊电源技术.多机器人及外围设备的协调控制技术.焊缝跟踪技术.离线编程与路径规划技术.遥控焊接技术七个方面 ...

  • 焊接工装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 机电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方案 论证报告 学生姓名: 孙超 学 号: [1**********]1 专业班级: 材控F1305 指导教师: 2017 年 3 月 31 日 设计题目: A车型后尾板及前立柱焊接总成焊接工装设计 目录 1课题任务 .............................. ...

  • 江苏大学科技成果目录汇编
  • 江苏大学科技成果目录汇编 此科技成果由江苏大学和江苏高校科技发展中心平台发布 (一).材料学院科技成果目录汇编 1.高强度灰铸铁 2.奥贝球铁材料 3.焊接工艺及设备 4.模具CAD/CAE/CAM集成化与智能化技术 5.铜锌铝形状记忆合金 6.颗粒增强铝基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在汽车关键部件上的应 ...

  •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方案
  •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石油化工项目XXXX装置往复式压缩机机组共两台.两台新氢压缩机型号为4M45-33/20-91,本压缩机为四列两级.对称平衡式压缩机,气缸为少油润滑.水冷式双作用:布置方式为两层布置.本方案主要针对XXXX石油化工项目XXXX装置往复式 ...

  • 连杆平行度测量仪
  • 青岛滨海学院毕业设计 摘 要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传力构件之一,常处于高速运动状态,因此要求与其它零件间具有较高的配合精度.因而连杆检测成了生产中频繁而又不可缺少的环节.连杆平行度测量仪是专门为检测汽车连杆而设计的专用测量工具,其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本设计是由机械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所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