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部分:
1.有理数的意义
⑴ 数轴的三要素为 、 和 .
⑵ 有理数a 的相反数为________.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 +b = .
⑶ 非零有理数a 的倒数为______. 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 .
(a >0) ⎧⎪ (a =0) . ⑷ 绝对值a =⎨
⎪ (a
⑸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 <10的数,n 是整数.
⑹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这时,从
左边第一个不是 的数起,到 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
字.
2. 数的乘方 a n =,其中a 叫做,n 叫做3. 有理数运算 先算 ,再算 ,最后算 ;如果有括号,先算
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照从.
4.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⑴ 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 的点表示的数总比 的点表示的数大.
⑵ 正数 0,负数 0,正数 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 绝对值小的.
5.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把 或表示
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6. 代数式的值:用 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后所
得的 叫做代数式的值.
7. 整式
(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 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
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 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 做多项式的 ,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 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不含字母
的项叫做 .
(3) 整式: 与 统称整式.
8. 同类项:在一个多项式中,所含 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 也分别相等的项叫
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 ___ .
9.等式及其性质 ⑴ 等式:用等号“=”来表示 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⑵ 性质:① 如果a =b ,那么a ±c = ;
② 如果a =b ,那么ac = ;如果a =b (c ≠0),那么
10.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⑴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
解;求方程解的 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不同. a c = .
⑵ 一元一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 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 (a ≠0).
1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①去 ;②去 ;③移 ;④合并 ;⑤系数化为1.
15.易错知识辨析:
(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首先在整式方程前提下,化简后满足只含有一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像
等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2)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要注意:①方程两边不能乘
以(或除以)含有未知数的整式,否则所得方程与原方程不同解;②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③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移项”要变号.
16.不等式的有关概念:用 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 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所有解的 叫做不等式的解集.
求一个不等式的 的过程或证明不等式无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17.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若a <b ,则a +c b +c ;
(2)若a >b ,c >0则ac bc (或
(3)若a >b ,c <0则ac bc (或a c a c b c 1x =2,2x +2=2(x +1) ); b c ).
18.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 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且系数 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 或a x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 、移项、 、系数化为1.
19.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 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 ,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20.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已知a
⎧x a x b ,即“大大取大”; ⎨⎨x b ⎩⎩
⎧x >a 的解集是a
⎧x b
21.易错知识辨析:
(1)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来表示时,注意“空心圆圈”和“实心点”的不同含义.
(2)解字母系数的不等式时要讨论字母系数的正、负情况.
如不等式a x >b (或a x 0时,x >当a
a b a b a b a (或x (或x >) ) )
几何部分:
1.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_______________叫两点间距离.
2. 1周角=__________平角=_____________直角=____________.
3.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就说这两个角互余,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互为补角,__________________的补角相等.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对顶角,对顶角___________.
5. 过直线外一点__________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_________相等,________相等,________互补.
7. 平行线的判定:________ 相等, 或______ 相等, 或______ 互补,两直线平行.
8.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三角形按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三角形按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____ 第三边,两边之差_____ 第三边
1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外角与内角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三角形的中位线.
14.中位线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都是____________.(线段、射线、直线)
16.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__________;
17.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______,底边上的________,顶角的_______,三线合一;
18.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
19. 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_______,同样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
20. 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一个角等于60°的___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1、⑴ n边形的内角和为 .外角和为 .
⑵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一条,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增加 ,
外角和增加 .
⑶ n边形过每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有 条,n 边形的对角线有 条.
22. 平面图形的镶嵌
⑴ 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时,就拼成一个平面图形.
⑵ 只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请你写出这样的一种正多边形____________.
23. 从 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从 观 察物体时,看到的
图叫做左视图 ;从 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24. 主视图与俯视图的 一致;主视图与左视图的 一致;俯视图与左视图的 一致.
25.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 ,那么这个图形就是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 .
26.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 ,那么这两个图形成 ,这条直线就是 ,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就是 .
27.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 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
代数部分:
1.有理数的意义
⑴ 数轴的三要素为 、 和 .
⑵ 有理数a 的相反数为________.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 +b = .
⑶ 非零有理数a 的倒数为______. 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 .
(a >0) ⎧⎪ (a =0) . ⑷ 绝对值a =⎨
⎪ (a
⑸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 <10的数,n 是整数.
⑹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这时,从
左边第一个不是 的数起,到 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
字.
2. 数的乘方 a n =,其中a 叫做,n 叫做3. 有理数运算 先算 ,再算 ,最后算 ;如果有括号,先算
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照从.
4.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⑴ 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 的点表示的数总比 的点表示的数大.
⑵ 正数 0,负数 0,正数 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 绝对值小的.
5.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把 或表示
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6. 代数式的值:用 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后所
得的 叫做代数式的值.
7. 整式
(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 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
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 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 做多项式的 ,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 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不含字母
的项叫做 .
(3) 整式: 与 统称整式.
8. 同类项:在一个多项式中,所含 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 也分别相等的项叫
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 ___ .
9.等式及其性质 ⑴ 等式:用等号“=”来表示 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⑵ 性质:① 如果a =b ,那么a ±c = ;
② 如果a =b ,那么ac = ;如果a =b (c ≠0),那么
10.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⑴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
解;求方程解的 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不同. a c = .
⑵ 一元一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 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 (a ≠0).
1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①去 ;②去 ;③移 ;④合并 ;⑤系数化为1.
15.易错知识辨析:
(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首先在整式方程前提下,化简后满足只含有一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像
等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2)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要注意:①方程两边不能乘
以(或除以)含有未知数的整式,否则所得方程与原方程不同解;②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③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移项”要变号.
16.不等式的有关概念:用 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 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所有解的 叫做不等式的解集.
求一个不等式的 的过程或证明不等式无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17.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若a <b ,则a +c b +c ;
(2)若a >b ,c >0则ac bc (或
(3)若a >b ,c <0则ac bc (或a c a c b c 1x =2,2x +2=2(x +1) ); b c ).
18.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 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且系数 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 或a x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 、移项、 、系数化为1.
19.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 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 ,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20.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已知a
⎧x a x b ,即“大大取大”; ⎨⎨x b ⎩⎩
⎧x >a 的解集是a
⎧x b
21.易错知识辨析:
(1)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来表示时,注意“空心圆圈”和“实心点”的不同含义.
(2)解字母系数的不等式时要讨论字母系数的正、负情况.
如不等式a x >b (或a x 0时,x >当a
a b a b a b a (或x (或x >) ) )
几何部分:
1.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_______________叫两点间距离.
2. 1周角=__________平角=_____________直角=____________.
3.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就说这两个角互余,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互为补角,__________________的补角相等.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对顶角,对顶角___________.
5. 过直线外一点__________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_________相等,________相等,________互补.
7. 平行线的判定:________ 相等, 或______ 相等, 或______ 互补,两直线平行.
8.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三角形按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三角形按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____ 第三边,两边之差_____ 第三边
1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外角与内角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三角形的中位线.
14.中位线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都是____________.(线段、射线、直线)
16.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__________;
17.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______,底边上的________,顶角的_______,三线合一;
18.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
19. 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_______,同样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
20. 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一个角等于60°的___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1、⑴ n边形的内角和为 .外角和为 .
⑵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一条,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增加 ,
外角和增加 .
⑶ n边形过每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有 条,n 边形的对角线有 条.
22. 平面图形的镶嵌
⑴ 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时,就拼成一个平面图形.
⑵ 只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请你写出这样的一种正多边形____________.
23. 从 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从 观 察物体时,看到的
图叫做左视图 ;从 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24. 主视图与俯视图的 一致;主视图与左视图的 一致;俯视图与左视图的 一致.
25.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 ,那么这个图形就是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 .
26.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 ,那么这两个图形成 ,这条直线就是 ,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就是 .
27.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 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