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
2003年第9卷第2期, 26-30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Vol. 9. No. 2, 26-30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
车丽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上海, 200062)
摘 要 本研究将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及内外控倾向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 探讨它们对大学生自信人格的影响作用及影响路径, 从而揭示出四种人格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235名大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内外控和自信等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和性别等主要变量对大学生自信有显著预测作用; 成就动机和控制点对大学生自信具有直接效应, 控制点和性格特征对自信具有间接效应。关键词 成就动机 A 型人格 内外控倾向 自信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020(2003) -02-0026-05
发现能力和控制点明显影响学生的表现及其
[8]
自信。L undeberg 等研究发现自信具有情境、文化成分, 不同国别和文化对自信具有不
从Maslow 1943年首次论及自信至今, 研
究者们从不同角度、以诸多方式对自信开展了研究和测量, 均证明自信与其他人格因素及变
[1, 2]
。例如, 在学业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领域, Erw in 和Kelly 发现大学生自信的增加与他们对自身学业成绩的满意度及职业目标
[3]
相关; Reddy 研究表明自信与实际名次和成就动机有关
[4]
1 前 言
同影响。
我们的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 分别对自信与成就动机、性格特征与自信及自信与内外控倾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测, 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10]
[9]
。然而, 自信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
的系统, 它与其他人格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错综
复杂的, 如果单个地探讨其中某一个影响的因素, 则所得的结论难以比较和综合。应将多个影响因素综合考虑, 整合探讨多种可能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路径, 从而揭示更深层的综合关系。
本研究将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和内外控倾向三因素综合考察, 探讨它们对大学生自信的
。在非学业领域, Sudha 和Nir -[5]
m ala 研究发现自信与情感成熟有关, Deb 证
[6]
明自信与心理适应之间存在较高正相关, 而Bryant 和Veroff 则认为自信的增加与个体对
[7]
自身心理健康的较高等级评定有关。此外, Klei n 和Keller 从计算机课程角度开展研究,
作者简介:车丽萍, 女,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后, 讲师。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车丽萍
27
影响作用及影响路径,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改善大学素质教育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2. 2. 4 大学生自信问卷
由本研究自行编制。正式量表共70题。由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
四维度构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信效度较好, 总量表信度系数(cronbach 值) 为0 9280, 重测信度(间隔3. 5周) 为0 8713
[10]
2 研究方法
2. 1 被试
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和重庆师范学院四所高校各一个班的本科大学生共235人。其中男114人, 女121人; 文科59人, 理科57人, 工科40人, 农科43人, 其他(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等) 36人; 一年级66人, 二年级63人, 三年级59人, 四年级47人。2. 2 工具
2. 2. 1 成就动机问卷
该问卷(简称AM S) 由Gje sme 和Rnygard (1970) 编制, 上海师大叶仁敏和H agtvet (1988) 译制, 共30题, 主要测查个体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动机。2. 2. 2 A 型人格问卷
此问卷由张伯源修订, 共60题, 包括正式题项50个, 测谎题10个。2. 2. 3 内/外控制量表
该量表简称ANSIE, 由Now icki 和Duke 编制, 包括40个条目, 要求被试以 是 、 否 方式回答, 得分以外控性记。其折半信度指数在0 74~0 86之间, 重测信度间隔六周时为0 83。
。
2. 3 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方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对大学生同时进行四种问卷和量表的测试, 测试按随机顺序进行。数据采用SPSS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被试作答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进行检查鉴别, 每个被试的四份问卷中若有一份被剔除, 则该被试的其他三份问卷都被排除为无效问卷。共排除32位被试的128份问卷, 最后保留有效问卷203套(每套4份) 。
3. 1 大学生自信诸维度与成就动机、A 型人格、内外控之间的相关分析
在对203名大学生自信、A 型人格、成就动机及内外控四量表的总体测查结果加以描述统计的基础上, 进行自信各维度与成就动机、A 型人格、内外控得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结果见表1。
表1 自信诸维度、A 型得分、成就动机和内外控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A 型得分
A 型得分
内外控-0. 168*成就动机自信总分整体自信学业自信
0. 0870. 0630. 1110. 086
*
内外控倾向成就动机自信总分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身体自信
-0. 409*-0. 408*-0. 207*-0. 419*-0. 401*-0. 285
*********
0. 603*0. 519*0. 621*0. 439*0. 357
********
0. 798*0. 903*0. 806*0. 783
******
0. 642*0. 566*0. 482
****
0. 619*0. 586
**
社交自信-0. 014身体自信
0. 005
0. 557
***
***************
从以上相关系数表可以看出, 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且大部分达到
28
应用心理学 2003年第9卷第2期
了显著程度(p
与自信及其诸维度之间均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
3. 2 学生性别、A 型人格、成就动机和内外控对学生自信的多元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不同学生性别、性格特征、成就动机与内外控等变量对其自信之预测作用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学生性别、A 型人格、成就动机和内外控预测学生自信之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摘要表
选出的
变项顺序1. 成就动机2. 内外控3. 学生性别
多元相关系数R 0. 4690. 5320. 554
决定系数
R
2
增加解释量
R 0. 2200. 0630. 024
F 值63. 86644. 58233. 288
净F 值63. 86619. 9637. 956
标准化回归系数0. 335-0. 283-0. 160
0. 2200. 2830. 307
由表2可知, 四个预测变量中有三个进入回归方程, 复相关系数为0 554, 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30 7%。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 以 成就动机 的预测力最佳, 其解释量为22%, 其余依次为 内外控 、 学生性别 维度, 其解释量分别为6 3%、2 4%。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
学生自信=0 335 成就动机-0 283
内外控-0 160 学生性别
3 3 大学生成就动机、A 型人格、内外控与自信之间的路径分析
为了考察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和内外控倾向对自信的关系模式, 本研究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 并据此建构以下路径模型(如图1) 。
表3 A 型人格、内外控、成就动机对自信的多元回归参数值
模式一A 型得分成就动机
标准化回
归系数Beta 0. 0700. 352
t 值1. 191-4. 6275. 676
Sig.
模式二
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 0. 207
t 值3. 377-6. 602
Sig.
模式三
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 0. 165
t 值2. 587
Sig. 0. 010
0. 235A 型得分0. 0000.
000
0. 001A 型得分0. 000
内外控-0. 288内外控-0. 404
由路径图可以看出:在性格特征、内外控、成就动机对学生自信影响的路径中, 有五条显著路径。其中成就动机与内外控对学生自信的影响是 直接 的, 产生直接效应; 此外, 内外控还有以成就动机为中介变量的对自信的间接效应, 以及性格特征经由成就动机和内外控等中介变量的显著间接影响。
4 讨 论
,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车丽萍
29
显示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内外控和自信等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中大部分达到了显著程度。对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综合考察发现:A 型人格与内外控呈显著负相关, 这是由于内外控量表上得分愈高表示愈外控, 即个体倾向于认为凡事操至于外物、不相信自己, 与A 型人格者信不过他人、总想亲自动手的特点相反; 此外, A 型人格者争强好胜、追求成功、总想亲自动手的特点使其成就动机较高、与他人相比亦更为自信, 故而A 型人格与成就动机及自信及其三维度均正相关; 同样, 信不过他人、匆忙紧迫、争强好胜的特质影响了A 型人格者的人际关系、使其社交方面遇到挫折, 因此A 型人格与社交自信负相关。内外控与成就动机、A 型人格、自信及其诸维度之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 这是由于所采用的内外控量表得分以外控性记之缘故。即在该量表上得分愈高表示愈外控, 个体愈倾向于认为事件结局是由外部因素所影响, 不相信自己的行为与能力, 认为自己无法对事情的结果负责, 因而不主动采取行动、不努力争取好的结果、放弃个人努力。此研究结论与陈红(2000) 的研究发现(A 型人格的人有很强的好胜心, 强烈的竞争意识, 更关注事情结果, 他们这种强烈的控制需求, 使自己看起来总是在主宰环境) 相一致。此外, 成就动机与自信及其诸维度之间均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即个体成就动机愈高, 追求成功的愿望愈强烈, 对自身诸方面的肯定与确认亦愈多、愈自信, 这与我们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 不同学生性别、成就动机和内外控等变量对其自信有显著预测作用, 四个预测变量中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三个, 即成就动机、内外控和学生性别, 三个变量能联合解释学生自信40. 9%的变异[10]
控倾向和性别是预测自信的关键性变量。通过路径分析可以看出, 成就动机与内外控倾向对学生自信的直接影响及性格特征与内外控倾向以成就动机为中介变量对自信产生的间接影响。
本研究对大学生自信、成就动机、A 型人格及内外控倾向之间的关系加以综合后发现, 此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虽然相关系数差异较大, 但其中大部分达到显著水平, 说明四种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致性, 而相关程度的不同则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则表明,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与性别是预测自信的关键性变量, 此三者可有效预测个体自信心。并通过路径分析揭示出成就动机与控制点对学生自信影响的直接效应及控制点与性格特征对自信的间接效应。
5 结 论
(1) 大学生自信、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及内外控倾向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其中大部分达到显著水平。
(2) 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与性别是预测大学生自信的关键性变量, 可有效预测个体自信心。
(3) 成就动机与控制点直接影响大学生自信; 控制点与性格特征可通过影响成就动机间接影响大学生自信。
相
参考文献
[1]Sanna L J, M eier S. Looking for clouds in a
silver lining:Sel-f esteem, mental simulations, and tem poral confidenc e c hang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0, 34(2) :236~
30
应用心理学 2003年第9卷第2期
[2]Zimm erm an B J. Sel-f efficacy:An essential
motive to learn. Contem porary Educational Psyc hology, 2000, 25(1) :82~91
[3]Erw in T D, Kelly K. Changes in student s
sel-f c onfidence in c olleg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nel, 1985, 26(3) :395~400[4]Reddy M S. Study of sel-f c onfidence and
achi evem ent motivation i n relation to aca -demic achieve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y Researc h, 1983, 27(1) :87~91
[5]Sudha B G, Nirmala B. Effect of emotional
maturity on sel-f c onfide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Psychol ogy Research, 1984, 28(1) :34~39
[6]Deb M. Some Personality variables associated
w ith adjust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1985, 9(1) :46~53
[7]Bryant F B, Veroff J. Dimension of subjec -tive mental health i n Americ an m en and w omen.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 -ior, 1984, 25(2) :116~135
[8]Klein J D, Keller J M. Influenc e of student a -bility, loc us of c ontrol, and type of instruc -tional control on performanc e and conf-i dence. Journal of
Educat i onal Research,
1990, 83(1) :140~146
[9]L undeberg M A, Fox P W, Brow n A C, et
al. Cultural influences on confidence:Country and gende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 holo -gy, 2000, 92(2) :152~159
[10]车丽萍. 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 西南
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
A Study on Relation among Self -confide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Ten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C HE L-i p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T his research ex amined the total relation among sel-f confide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ersonality charac -teristics and 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tendency compre -hensively. Findings show 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rrelation among these four kinds of person -alities, and most of them were evident;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terna-l ex ternal control ten -dency and sex could predict indiv idual sel-f confidence obviously; 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locus of con -trol had direct effects on sel-f confidence, w hereas locus of control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had indirect ef -fects on it.
Key words:achievement motivation, a ty pe person -ality, interna-l ex ternal control, sel-f confidence
应用心理学
2003年第9卷第2期, 26-30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Vol. 9. No. 2, 26-30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
车丽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上海, 200062)
摘 要 本研究将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及内外控倾向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 探讨它们对大学生自信人格的影响作用及影响路径, 从而揭示出四种人格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235名大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内外控和自信等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和性别等主要变量对大学生自信有显著预测作用; 成就动机和控制点对大学生自信具有直接效应, 控制点和性格特征对自信具有间接效应。关键词 成就动机 A 型人格 内外控倾向 自信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020(2003) -02-0026-05
发现能力和控制点明显影响学生的表现及其
[8]
自信。L undeberg 等研究发现自信具有情境、文化成分, 不同国别和文化对自信具有不
从Maslow 1943年首次论及自信至今, 研
究者们从不同角度、以诸多方式对自信开展了研究和测量, 均证明自信与其他人格因素及变
[1, 2]
。例如, 在学业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领域, Erw in 和Kelly 发现大学生自信的增加与他们对自身学业成绩的满意度及职业目标
[3]
相关; Reddy 研究表明自信与实际名次和成就动机有关
[4]
1 前 言
同影响。
我们的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 分别对自信与成就动机、性格特征与自信及自信与内外控倾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测, 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10]
[9]
。然而, 自信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
的系统, 它与其他人格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错综
复杂的, 如果单个地探讨其中某一个影响的因素, 则所得的结论难以比较和综合。应将多个影响因素综合考虑, 整合探讨多种可能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路径, 从而揭示更深层的综合关系。
本研究将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和内外控倾向三因素综合考察, 探讨它们对大学生自信的
。在非学业领域, Sudha 和Nir -[5]
m ala 研究发现自信与情感成熟有关, Deb 证
[6]
明自信与心理适应之间存在较高正相关, 而Bryant 和Veroff 则认为自信的增加与个体对
[7]
自身心理健康的较高等级评定有关。此外, Klei n 和Keller 从计算机课程角度开展研究,
作者简介:车丽萍, 女,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后, 讲师。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车丽萍
27
影响作用及影响路径,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改善大学素质教育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2. 2. 4 大学生自信问卷
由本研究自行编制。正式量表共70题。由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
四维度构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信效度较好, 总量表信度系数(cronbach 值) 为0 9280, 重测信度(间隔3. 5周) 为0 8713
[10]
2 研究方法
2. 1 被试
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和重庆师范学院四所高校各一个班的本科大学生共235人。其中男114人, 女121人; 文科59人, 理科57人, 工科40人, 农科43人, 其他(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等) 36人; 一年级66人, 二年级63人, 三年级59人, 四年级47人。2. 2 工具
2. 2. 1 成就动机问卷
该问卷(简称AM S) 由Gje sme 和Rnygard (1970) 编制, 上海师大叶仁敏和H agtvet (1988) 译制, 共30题, 主要测查个体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动机。2. 2. 2 A 型人格问卷
此问卷由张伯源修订, 共60题, 包括正式题项50个, 测谎题10个。2. 2. 3 内/外控制量表
该量表简称ANSIE, 由Now icki 和Duke 编制, 包括40个条目, 要求被试以 是 、 否 方式回答, 得分以外控性记。其折半信度指数在0 74~0 86之间, 重测信度间隔六周时为0 83。
。
2. 3 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方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对大学生同时进行四种问卷和量表的测试, 测试按随机顺序进行。数据采用SPSS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被试作答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进行检查鉴别, 每个被试的四份问卷中若有一份被剔除, 则该被试的其他三份问卷都被排除为无效问卷。共排除32位被试的128份问卷, 最后保留有效问卷203套(每套4份) 。
3. 1 大学生自信诸维度与成就动机、A 型人格、内外控之间的相关分析
在对203名大学生自信、A 型人格、成就动机及内外控四量表的总体测查结果加以描述统计的基础上, 进行自信各维度与成就动机、A 型人格、内外控得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结果见表1。
表1 自信诸维度、A 型得分、成就动机和内外控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A 型得分
A 型得分
内外控-0. 168*成就动机自信总分整体自信学业自信
0. 0870. 0630. 1110. 086
*
内外控倾向成就动机自信总分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身体自信
-0. 409*-0. 408*-0. 207*-0. 419*-0. 401*-0. 285
*********
0. 603*0. 519*0. 621*0. 439*0. 357
********
0. 798*0. 903*0. 806*0. 783
******
0. 642*0. 566*0. 482
****
0. 619*0. 586
**
社交自信-0. 014身体自信
0. 005
0. 557
***
***************
从以上相关系数表可以看出, 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且大部分达到
28
应用心理学 2003年第9卷第2期
了显著程度(p
与自信及其诸维度之间均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
3. 2 学生性别、A 型人格、成就动机和内外控对学生自信的多元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不同学生性别、性格特征、成就动机与内外控等变量对其自信之预测作用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学生性别、A 型人格、成就动机和内外控预测学生自信之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摘要表
选出的
变项顺序1. 成就动机2. 内外控3. 学生性别
多元相关系数R 0. 4690. 5320. 554
决定系数
R
2
增加解释量
R 0. 2200. 0630. 024
F 值63. 86644. 58233. 288
净F 值63. 86619. 9637. 956
标准化回归系数0. 335-0. 283-0. 160
0. 2200. 2830. 307
由表2可知, 四个预测变量中有三个进入回归方程, 复相关系数为0 554, 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30 7%。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 以 成就动机 的预测力最佳, 其解释量为22%, 其余依次为 内外控 、 学生性别 维度, 其解释量分别为6 3%、2 4%。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
学生自信=0 335 成就动机-0 283
内外控-0 160 学生性别
3 3 大学生成就动机、A 型人格、内外控与自信之间的路径分析
为了考察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和内外控倾向对自信的关系模式, 本研究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 并据此建构以下路径模型(如图1) 。
表3 A 型人格、内外控、成就动机对自信的多元回归参数值
模式一A 型得分成就动机
标准化回
归系数Beta 0. 0700. 352
t 值1. 191-4. 6275. 676
Sig.
模式二
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 0. 207
t 值3. 377-6. 602
Sig.
模式三
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 0. 165
t 值2. 587
Sig. 0. 010
0. 235A 型得分0. 0000.
000
0. 001A 型得分0. 000
内外控-0. 288内外控-0. 404
由路径图可以看出:在性格特征、内外控、成就动机对学生自信影响的路径中, 有五条显著路径。其中成就动机与内外控对学生自信的影响是 直接 的, 产生直接效应; 此外, 内外控还有以成就动机为中介变量的对自信的间接效应, 以及性格特征经由成就动机和内外控等中介变量的显著间接影响。
4 讨 论
,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车丽萍
29
显示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内外控和自信等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中大部分达到了显著程度。对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综合考察发现:A 型人格与内外控呈显著负相关, 这是由于内外控量表上得分愈高表示愈外控, 即个体倾向于认为凡事操至于外物、不相信自己, 与A 型人格者信不过他人、总想亲自动手的特点相反; 此外, A 型人格者争强好胜、追求成功、总想亲自动手的特点使其成就动机较高、与他人相比亦更为自信, 故而A 型人格与成就动机及自信及其三维度均正相关; 同样, 信不过他人、匆忙紧迫、争强好胜的特质影响了A 型人格者的人际关系、使其社交方面遇到挫折, 因此A 型人格与社交自信负相关。内外控与成就动机、A 型人格、自信及其诸维度之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 这是由于所采用的内外控量表得分以外控性记之缘故。即在该量表上得分愈高表示愈外控, 个体愈倾向于认为事件结局是由外部因素所影响, 不相信自己的行为与能力, 认为自己无法对事情的结果负责, 因而不主动采取行动、不努力争取好的结果、放弃个人努力。此研究结论与陈红(2000) 的研究发现(A 型人格的人有很强的好胜心, 强烈的竞争意识, 更关注事情结果, 他们这种强烈的控制需求, 使自己看起来总是在主宰环境) 相一致。此外, 成就动机与自信及其诸维度之间均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即个体成就动机愈高, 追求成功的愿望愈强烈, 对自身诸方面的肯定与确认亦愈多、愈自信, 这与我们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 不同学生性别、成就动机和内外控等变量对其自信有显著预测作用, 四个预测变量中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三个, 即成就动机、内外控和学生性别, 三个变量能联合解释学生自信40. 9%的变异[10]
控倾向和性别是预测自信的关键性变量。通过路径分析可以看出, 成就动机与内外控倾向对学生自信的直接影响及性格特征与内外控倾向以成就动机为中介变量对自信产生的间接影响。
本研究对大学生自信、成就动机、A 型人格及内外控倾向之间的关系加以综合后发现, 此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虽然相关系数差异较大, 但其中大部分达到显著水平, 说明四种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致性, 而相关程度的不同则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则表明,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与性别是预测自信的关键性变量, 此三者可有效预测个体自信心。并通过路径分析揭示出成就动机与控制点对学生自信影响的直接效应及控制点与性格特征对自信的间接效应。
5 结 论
(1) 大学生自信、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及内外控倾向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其中大部分达到显著水平。
(2) 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与性别是预测大学生自信的关键性变量, 可有效预测个体自信心。
(3) 成就动机与控制点直接影响大学生自信; 控制点与性格特征可通过影响成就动机间接影响大学生自信。
相
参考文献
[1]Sanna L J, M eier S. Looking for clouds in a
silver lining:Sel-f esteem, mental simulations, and tem poral confidenc e c hang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0, 34(2) :236~
30
应用心理学 2003年第9卷第2期
[2]Zimm erm an B J. Sel-f efficacy:An essential
motive to learn. Contem porary Educational Psyc hology, 2000, 25(1) :82~91
[3]Erw in T D, Kelly K. Changes in student s
sel-f c onfidence in c olleg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nel, 1985, 26(3) :395~400[4]Reddy M S. Study of sel-f c onfidence and
achi evem ent motivation i n relation to aca -demic achieve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y Researc h, 1983, 27(1) :87~91
[5]Sudha B G, Nirmala B. Effect of emotional
maturity on sel-f c onfide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Psychol ogy Research, 1984, 28(1) :34~39
[6]Deb M. Some Personality variables associated
w ith adjust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1985, 9(1) :46~53
[7]Bryant F B, Veroff J. Dimension of subjec -tive mental health i n Americ an m en and w omen.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 -ior, 1984, 25(2) :116~135
[8]Klein J D, Keller J M. Influenc e of student a -bility, loc us of c ontrol, and type of instruc -tional control on performanc e and conf-i dence. Journal of
Educat i onal Research,
1990, 83(1) :140~146
[9]L undeberg M A, Fox P W, Brow n A C, et
al. Cultural influences on confidence:Country and gende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 holo -gy, 2000, 92(2) :152~159
[10]车丽萍. 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 西南
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
A Study on Relation among Self -confide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Ten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C HE L-i p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T his research ex amined the total relation among sel-f confide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ersonality charac -teristics and 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tendency compre -hensively. Findings show 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rrelation among these four kinds of person -alities, and most of them were evident;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terna-l ex ternal control ten -dency and sex could predict indiv idual sel-f confidence obviously; 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locus of con -trol had direct effects on sel-f confidence, w hereas locus of control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had indirect ef -fects on it.
Key words:achievement motivation, a ty pe person -ality, interna-l ex ternal control, sel-f conf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