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全集

三亚落日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 蓝蓝的海融成一体, 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 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 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 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 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 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 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 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 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 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 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 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烟台的海 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 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 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 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 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 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 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 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

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 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

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 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 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 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 醉。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 堤岸的呢喃细语。 走出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 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 秋的凉意。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 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 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月 14 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 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 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 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 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 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 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 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 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 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 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 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 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

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 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 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 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 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 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 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5

卢沟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 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 1937 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 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 年 7 月 7 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 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 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 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 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 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 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

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 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 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 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 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 直持续到 9 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

。中 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 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 地展开了。 半截蜡烛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 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诺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有 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

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 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有些事情以后给你们慢慢解释。现在你们两个要好好地 记着: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为了有一 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放心吧,妈妈。 杰奎琳-(点点头)妈妈,我懂。我真讨厌德国佬。 伯诺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过了不久,嘭嘭嘭嘭,一阵粗暴的敲门声,三个德国军官例行检查来了。很奇怪, 检查完了,他们都没有要走的意思,也许是因为外面风太大了。 中尉甲-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 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 中尉甲-(不耐烦地)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 烛点燃)更亮了一些,不是吗? 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

抱些柴来生个火 吧。 中尉乙-(厉声)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先生,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中尉乙-(瞥了她一眼,不满地)夫人,在自己家里,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 应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 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少校-(看着她那粉嘟嘟的小脸蛋,笑了)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我也有一个像你 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 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少校-那么,晚安,小姑娘。 杰奎琳-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伯诺德夫人-(温柔地)晚安,亲爱的。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 的儿女,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 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 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 上,倒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 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 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她看着两 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 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 些柴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 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 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焰摇曳, 发出微弱的光,此时

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 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站起来,“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 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 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战士从战火中救出了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 姑娘。大的五六岁,小的还不满周岁,又受了伤。 聂荣臻将军知道后,立即叫前线部队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 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 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 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 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 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 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 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 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 然而,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为了保证两个孩子的安全,聂将军决定把她们 送回石家庄的日军指挥部去,让日方把孩子转送回国,交给她们的亲友。 临行前的一天,聂将军和这两个孩子一起照了相。第二天,他派人挑着两个筐子,把 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聂将军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孩子们路上吃。他还亲笔写 了一封信给日军官兵,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 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 斗到底„„” 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由亲友抚养长大。40 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 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消息传开,聂将军收 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 者”。

三打白骨精 一天,唐僧师

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 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 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

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 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 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 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 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 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 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 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 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 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 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 “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 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 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 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 “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 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 白骨夫人。

螳螂捕蝉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 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

敢来 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 令,怎么办呢?

第二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 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 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 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 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 “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课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 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 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 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 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译文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 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于是就拿着弹弓,带着弹丸,一 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部在意。吴王问他: “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 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 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

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 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读书要有选择 当我们在新华书店或图书馆里,看到那

一排又一排图书的时候,你是否会有一种如 入“书城”的感觉呢?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书在等着我们去读哇!可是,要读 完所有的书是根本做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 我们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 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这类书 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 的感情才是美好的„„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我们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 色的文章。 第二,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会向我们展现 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业绩;展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执着的追求。这类书 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 富。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们也仿 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可以选读一些科普类的书。这类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 科学知识,也可以启迪智慧,帮助我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还可选择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无声老 师”,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 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 当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一个人兴趣越广泛,读 的书越多,他的视野就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干。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 发展, 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选择读物,还可以多向老师或父母请教,或征询读过这些书的同学的意见。 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本领。掌握了这种本领,就能帮助你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 好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夜晚的实验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 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 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 1793 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喧腾热闹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斯帕拉捷匆匆吃完晚 饭,便走出街口,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当他看到放出去的

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 飞翔时,不由得尖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 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假如他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 在黑暗中灵巧的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的捕捉飞蛾了。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难道他 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他又捉 来几只蝙蝠,用油漆涂满它们的全身,然而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他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 气。他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 么能“穿透”黑夜,“听”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 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 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 “超 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 朵接受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做出判断,灵巧的自由飞翔,捕捉食物。 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寻找地下的宝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 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 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

海洋——21 世纪的希望 作者:金涛 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 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 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 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 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 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 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

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 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 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 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 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 可以预料, 世纪人类的餐桌上, 21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 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 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 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学会合作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 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你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 我们的祖国„„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 作。 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世界上有许多事情, 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

功之门的钥匙。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 么成就。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 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 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 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 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 做了一个小实验。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这只瓶子代 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

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 可能生存。他请学生各拉一根线,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中提出。实验即将开 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哨声响了,七个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取出 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 3 秒钟!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位外国专家连声说: “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 数情况是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 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同学们,现代社会是一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作为 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天游峰的扫路人 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 不能算到过武夷山。 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 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 意。 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静寂中, 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 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人。他身穿一套 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 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

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 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 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 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 一口气。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 的眼睛炯炯有神。 “您老有 60 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 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 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我紧

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 年后,我再来看您!” “30 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的一对宿鸟, 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 回到住地。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 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 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 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 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 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

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 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 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 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山谷中的谜底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 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在哪儿。 1983 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 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 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 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 来, 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就这样, 反复地积, 反复地弯, 反复地落, 反复地„„ 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 没有

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 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 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少顷,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 “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 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适当的让步,以求 反弹的机会。”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广玉兰 一天晚上,我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原来,在林阴 道两旁,有许多开着白色花朵的高大树木,那一阵阵幽香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园丁说, 这些树木叫广玉兰,是从广东一带传过来的。以后我在散步的时候,都要去观赏一下。

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 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 说它纯白吧, 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 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 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 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 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 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 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 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 回忆的花。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 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

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 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 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 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 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 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 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 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 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 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 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 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 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 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 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 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 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是 19 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 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 福楼拜为师。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已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 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 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

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 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 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画,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 没有什么好写的。”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哟?那富丽堂皇的马一回事,跟装饰简陋的马 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 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 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 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 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 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 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 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 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 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 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 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 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理想的风筝 作者:苏叔阳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花举起金黄的 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 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他个子不高, 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 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 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这条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 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

累了, 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 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 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枝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 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 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gěnɡyè),使我们沉重地低 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他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 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立在教案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 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亲切、大声地说: “好!好!”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 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 学生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 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人们的心 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wúgōnɡ),最精妙 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 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 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piān)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 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 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 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 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 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

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 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 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 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 天上翱翔。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孔子游春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 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 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 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 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 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 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 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 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 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 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 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地说: “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 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

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明天,我们毕业 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 的眷恋之情。我还清楚的记得,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 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静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

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动人。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 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 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呢!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 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以人热恋,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沽沽 流来的甘泉。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 一笔一画的描红名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周两 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 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壮健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 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 能忘记!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你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的向我们传授各种知 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 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你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你的青 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 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 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漫步美丽的校园,当年我们亲手栽下的一株株树苗,如今已经长成一棵棵小树。亲爱 的同学们,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再给小树施一次肥,浇一次水吧。等到这些小树长成 苍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 声:老师,我们没有

辜负您的希望。

三亚落日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 蓝蓝的海融成一体, 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 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 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 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 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 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 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 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 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 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 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 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烟台的海 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 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 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 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 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 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 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 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

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 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

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 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 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 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 醉。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 堤岸的呢喃细语。 走出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 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 秋的凉意。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 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 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月 14 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 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 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 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 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 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 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 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 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 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 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 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 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

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 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 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 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 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 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 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5

卢沟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 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 1937 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 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 年 7 月 7 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 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 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 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 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 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 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

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 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 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 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 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 直持续到 9 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

。中 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 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 地展开了。 半截蜡烛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 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诺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有 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

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 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有些事情以后给你们慢慢解释。现在你们两个要好好地 记着: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为了有一 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放心吧,妈妈。 杰奎琳-(点点头)妈妈,我懂。我真讨厌德国佬。 伯诺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过了不久,嘭嘭嘭嘭,一阵粗暴的敲门声,三个德国军官例行检查来了。很奇怪, 检查完了,他们都没有要走的意思,也许是因为外面风太大了。 中尉甲-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 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 中尉甲-(不耐烦地)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 烛点燃)更亮了一些,不是吗? 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

抱些柴来生个火 吧。 中尉乙-(厉声)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先生,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中尉乙-(瞥了她一眼,不满地)夫人,在自己家里,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 应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 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少校-(看着她那粉嘟嘟的小脸蛋,笑了)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我也有一个像你 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 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少校-那么,晚安,小姑娘。 杰奎琳-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伯诺德夫人-(温柔地)晚安,亲爱的。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 的儿女,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 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 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 上,倒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 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 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她看着两 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 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 些柴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 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 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焰摇曳, 发出微弱的光,此时

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 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站起来,“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 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 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战士从战火中救出了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 姑娘。大的五六岁,小的还不满周岁,又受了伤。 聂荣臻将军知道后,立即叫前线部队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 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 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 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 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 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 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 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 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 然而,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为了保证两个孩子的安全,聂将军决定把她们 送回石家庄的日军指挥部去,让日方把孩子转送回国,交给她们的亲友。 临行前的一天,聂将军和这两个孩子一起照了相。第二天,他派人挑着两个筐子,把 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聂将军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孩子们路上吃。他还亲笔写 了一封信给日军官兵,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 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 斗到底„„” 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由亲友抚养长大。40 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 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消息传开,聂将军收 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 者”。

三打白骨精 一天,唐僧师

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 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 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

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 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 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 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 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 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 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 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 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 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 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 “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 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 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 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 “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 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 白骨夫人。

螳螂捕蝉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 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

敢来 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 令,怎么办呢?

第二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 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 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 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 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 “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课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 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 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 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 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译文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 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于是就拿着弹弓,带着弹丸,一 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部在意。吴王问他: “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 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 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

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 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读书要有选择 当我们在新华书店或图书馆里,看到那

一排又一排图书的时候,你是否会有一种如 入“书城”的感觉呢?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书在等着我们去读哇!可是,要读 完所有的书是根本做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 我们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 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这类书 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 的感情才是美好的„„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我们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 色的文章。 第二,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会向我们展现 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业绩;展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执着的追求。这类书 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 富。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们也仿 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可以选读一些科普类的书。这类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 科学知识,也可以启迪智慧,帮助我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还可选择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无声老 师”,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 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 当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一个人兴趣越广泛,读 的书越多,他的视野就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干。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 发展, 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选择读物,还可以多向老师或父母请教,或征询读过这些书的同学的意见。 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本领。掌握了这种本领,就能帮助你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 好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夜晚的实验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 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 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 1793 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喧腾热闹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斯帕拉捷匆匆吃完晚 饭,便走出街口,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当他看到放出去的

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 飞翔时,不由得尖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 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假如他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 在黑暗中灵巧的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的捕捉飞蛾了。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难道他 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他又捉 来几只蝙蝠,用油漆涂满它们的全身,然而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他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 气。他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 么能“穿透”黑夜,“听”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 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 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 “超 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 朵接受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做出判断,灵巧的自由飞翔,捕捉食物。 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寻找地下的宝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 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 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

海洋——21 世纪的希望 作者:金涛 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 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 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 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 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 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 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

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 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 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 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 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 可以预料, 世纪人类的餐桌上, 21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 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 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 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学会合作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 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你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 我们的祖国„„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 作。 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世界上有许多事情, 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

功之门的钥匙。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 么成就。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 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 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 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 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 做了一个小实验。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这只瓶子代 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

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 可能生存。他请学生各拉一根线,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中提出。实验即将开 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哨声响了,七个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取出 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 3 秒钟!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位外国专家连声说: “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 数情况是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 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同学们,现代社会是一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作为 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天游峰的扫路人 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 不能算到过武夷山。 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 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 意。 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静寂中, 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 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人。他身穿一套 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 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

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 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 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 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 一口气。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 的眼睛炯炯有神。 “您老有 60 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 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 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我紧

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 年后,我再来看您!” “30 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的一对宿鸟, 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 回到住地。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 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 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 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 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 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

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 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 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 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山谷中的谜底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 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在哪儿。 1983 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 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 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 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 来, 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就这样, 反复地积, 反复地弯, 反复地落, 反复地„„ 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 没有

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 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 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少顷,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 “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 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适当的让步,以求 反弹的机会。”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广玉兰 一天晚上,我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原来,在林阴 道两旁,有许多开着白色花朵的高大树木,那一阵阵幽香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园丁说, 这些树木叫广玉兰,是从广东一带传过来的。以后我在散步的时候,都要去观赏一下。

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 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 说它纯白吧, 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 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 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 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 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 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 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 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 回忆的花。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 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

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 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 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 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 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 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 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 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 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 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 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 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 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 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 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 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 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是 19 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 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 福楼拜为师。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已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 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 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

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 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 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画,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 没有什么好写的。”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哟?那富丽堂皇的马一回事,跟装饰简陋的马 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 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 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 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 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 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 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 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 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 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 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 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 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理想的风筝 作者:苏叔阳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花举起金黄的 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 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他个子不高, 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 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 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这条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 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

累了, 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 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 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枝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 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 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gěnɡyè),使我们沉重地低 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他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 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立在教案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 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亲切、大声地说: “好!好!”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 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 学生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 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人们的心 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wúgōnɡ),最精妙 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 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 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piān)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 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 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 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 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 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

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 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 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 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 天上翱翔。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孔子游春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 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 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 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 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 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 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 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 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 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 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 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地说: “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 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

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明天,我们毕业 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 的眷恋之情。我还清楚的记得,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 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静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

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动人。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 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 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呢!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 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以人热恋,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沽沽 流来的甘泉。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 一笔一画的描红名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周两 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 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壮健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 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 能忘记!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你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的向我们传授各种知 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 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你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你的青 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 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 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漫步美丽的校园,当年我们亲手栽下的一株株树苗,如今已经长成一棵棵小树。亲爱 的同学们,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再给小树施一次肥,浇一次水吧。等到这些小树长成 苍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 声:老师,我们没有

辜负您的希望。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初中.高中课文(古代现代诗文大全)Flash朗读
  • 人教语文七年级课文Flash朗读全集 人教语文八年级课文Flash朗读全集 人教语文九年级课文Flash朗读全集 七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 2走一步,再走一步 3 生命生命 4紫藤萝瀑布 5童趣 ★第二单元 6理想 7短文两篇1 2 8人生寓言 9我的信念 10& ...

  • [精品]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1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六单元 21 乡下人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 ...

  • 小学语文诗词全集
  •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 古诗大全,古诗,古诗三百首
  • 古诗 古诗(1) 古诗(2) 古诗(3) 古诗(4) 古诗(5) 古诗(6) 古诗(7) 古诗(8) 古诗(9) 古诗(10) 古诗(11) 古诗(12) 成语 拼音 识字 神话传说 名著 中华德育故事 民俗文化 儿歌童谣 儿童歌曲 童话故事 科普知识 语文游戏 数学游戏 英语游戏 儿童小游戏 教学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体育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体育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疤.嘘.会写:疤.洛.膝.碍..嘘.臂.饶.憋.握.掌握词语: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握手.君临天下.旁若无人.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 ...

  • 最新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电子课本汇编
  • 昨天唤不回,明天不确实,你把握的就是今天. (请按各专辑上的停止键`口'关停不听专辑)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及答案社戏
  • <社 戏> 学 案 教师寄语: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 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迅哥儿"一起去看"社戏",与作者一起回忆美好的 ...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全集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全集 附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合集.rar (61.56 KB) 人教版七年级下教案合集.rar (277.75 KB)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rar (293.41 KB)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rar (221.12 KB)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