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革开放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浅谈改革开放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120104113 沈红阳

关键词:改革开放 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继承 文化变迁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改革开放,不但让民众解决了温饱,在文化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们青少年不论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吸收接纳外来文化时,都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改革开放的背景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三、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变迁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浓重的一笔。随着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人们文化娱乐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许多不同年纪、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化娱乐方式。从沉寂单调到丰富多彩,娱乐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也让我们惊叹着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带领下,大多数的城市和农村经济便开始了长期迅猛的发展,不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上了一个台阶,在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改善了人民原有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欣喜的看到,自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一度单调沉闷的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看日本漫画、看美剧韩剧、打扑克、看各国电

影、上网、玩电脑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有彩色电视,几乎每个城市家庭都有个人计算机,各个城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电影院也不再只有国产影片,多媒体的网络传播也迅速的发展普及。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国内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样板戏,到遍地开花的KTV;从单纯地追求“吃饱饭”,到追求生命质量的健身运动;从打台球到网络游戏,从小人书到BBS„„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变迁,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路变宽了,楼变高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悄然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收音机和唱片机才开始流行。在当时,收音机属于奢侈品。平常休息的时候,他们一般都要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收听小说事,听一些流行歌曲,当时最流行的歌曲有《东方红》、《社会主义好》之类。随着人们对娱乐生活质量不断的追求,光靠收音机难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在1979年的时候,唱片机就进入人们的视野了。当时唱片机很贵,每台要100多元,因此,买唱片机的人并不很多。很多人是买唱片机的零件请人制作唱片机,这样价格要便宜一些。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录音机和电视进入人们视野,并迅速流行起来。不少农村出现了“万元户”,城市里工人的工资也涨了许多,录音机走进千家万户。1983年央视首开的春节联欢晚会几乎成为全国上下一顿无比丰盛的美味佳肴,后来,电视开始走进百姓家庭,当时都是黑白电视机。与此同时,录像也开始出现了,当时人们主要是在电影院看录像。那时候,电影院已经非常普及了,并出现了立体电影院,而且影片也丰富多彩。

通过在网上查询资料,我知道,从七八年末到90年代初,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使全国城市和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于此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那一代人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因此在很多地方来说,他的文化发展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老人们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仅仅有看大戏、听说书等一些。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95后00后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似乎开始迷失自我,开始盲目的最求外来文化而抛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享有者、传承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毛主席十分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他论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要把一个因为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没有理由在当今社会遭到淘汰,当我们的下一代一味的追求这些文化时,却是我们传统文化遭遇淘汰甚至灭亡的时候,文化应是在不断交流交融中谋求进取有所突破的,人们要取长补短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发展,流传下去。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然而,不论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吸收接纳外来文化时,都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不可忽视的是,改革,不但让民众解决了温饱,在文化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观从泛政治化、排斥否定抵制西方及外来文化,转变为自信、开放、包容,文化软实力空前增强 。现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日子也是过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姿多彩。文化领域向多元文化发展。文化,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日异月新的变迁。三十年的改革,三十年的变迁,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利!

浅谈改革开放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120104113 沈红阳

关键词:改革开放 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继承 文化变迁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改革开放,不但让民众解决了温饱,在文化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们青少年不论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吸收接纳外来文化时,都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改革开放的背景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三、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变迁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浓重的一笔。随着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人们文化娱乐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许多不同年纪、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化娱乐方式。从沉寂单调到丰富多彩,娱乐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也让我们惊叹着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带领下,大多数的城市和农村经济便开始了长期迅猛的发展,不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上了一个台阶,在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改善了人民原有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欣喜的看到,自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一度单调沉闷的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看日本漫画、看美剧韩剧、打扑克、看各国电

影、上网、玩电脑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有彩色电视,几乎每个城市家庭都有个人计算机,各个城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电影院也不再只有国产影片,多媒体的网络传播也迅速的发展普及。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国内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样板戏,到遍地开花的KTV;从单纯地追求“吃饱饭”,到追求生命质量的健身运动;从打台球到网络游戏,从小人书到BBS„„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变迁,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路变宽了,楼变高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悄然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收音机和唱片机才开始流行。在当时,收音机属于奢侈品。平常休息的时候,他们一般都要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收听小说事,听一些流行歌曲,当时最流行的歌曲有《东方红》、《社会主义好》之类。随着人们对娱乐生活质量不断的追求,光靠收音机难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在1979年的时候,唱片机就进入人们的视野了。当时唱片机很贵,每台要100多元,因此,买唱片机的人并不很多。很多人是买唱片机的零件请人制作唱片机,这样价格要便宜一些。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录音机和电视进入人们视野,并迅速流行起来。不少农村出现了“万元户”,城市里工人的工资也涨了许多,录音机走进千家万户。1983年央视首开的春节联欢晚会几乎成为全国上下一顿无比丰盛的美味佳肴,后来,电视开始走进百姓家庭,当时都是黑白电视机。与此同时,录像也开始出现了,当时人们主要是在电影院看录像。那时候,电影院已经非常普及了,并出现了立体电影院,而且影片也丰富多彩。

通过在网上查询资料,我知道,从七八年末到90年代初,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使全国城市和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于此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那一代人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因此在很多地方来说,他的文化发展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老人们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仅仅有看大戏、听说书等一些。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95后00后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似乎开始迷失自我,开始盲目的最求外来文化而抛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享有者、传承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毛主席十分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他论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要把一个因为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没有理由在当今社会遭到淘汰,当我们的下一代一味的追求这些文化时,却是我们传统文化遭遇淘汰甚至灭亡的时候,文化应是在不断交流交融中谋求进取有所突破的,人们要取长补短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发展,流传下去。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然而,不论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吸收接纳外来文化时,都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不可忽视的是,改革,不但让民众解决了温饱,在文化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观从泛政治化、排斥否定抵制西方及外来文化,转变为自信、开放、包容,文化软实力空前增强 。现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日子也是过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姿多彩。文化领域向多元文化发展。文化,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日异月新的变迁。三十年的改革,三十年的变迁,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利!


相关内容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变迁文献研究综述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变迁文献研究综述 李昱熹*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发生了巨大变迁.本文在归纳和总结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期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并将中国村落变迁的特征归纳为区域研究的不均衡.微观的转向.多学科的交织三个方面:并认为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村落组织内部的整合.村落文 ...

  • 上海家庭文化之变迁与相应的人文地理关系
  • 上海家庭文化之变迁与相应的人文地理关系 何为家庭文化?从广义上来看,家庭文化包括特定时期家庭所蕴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物质消费方式.精神消费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等.从狭义上来看,家庭文化主要指特定时期社会家庭所蕴含的精神生活方式,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在特定家庭的存在方式.家庭成员的 ...

  • 历史研究性学习
  •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象山中学 班级:201 小组成员: 张路遥 陈鸿祎 张倩倩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 ...

  • 当代草原文化的变迁
  • 人类文化是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这种进化和发展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史.文化变迁是一切文化都必然遵循的发展规律,草原文化也不例外.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而发生的形态与结构的变化.载体与功能的转移及价值观念的更易,都表现为草原文化的变迁,并因此呈现出盛衰互见的发展曲线. 一.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层次性 草原文化的变迁 ...

  •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山东职业学院 方超 摘要:消费文化是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覆盖了社会变迁.文化符号.意识形态等领域,其中又包括了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等内容,它是社会文化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消费文化 经济发展 一.经过调查 ...

  • 近现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 近现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姓名:尹飞飞 班级:政史系0903 学号:[1**********] 指导教师:潘慧生 近现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为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是维系人类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社会现象,婚姻是社会的基础,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都是同社会 ...

  •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 作者:蒙利香 杨红梅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1期 摘 要:全球化的背景错综复杂,多元文化并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适合发展的文化部分,扬弃本民族不适合发 ...

  • 国家指导下的民族社会与文化变迁
  • 作者:张晓琼李成武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年07期 [中图分类号]K281.2"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05)02-0068-08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现代化趋势和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国家政权在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主导作用,使新中国建立前处于不同社 ...

  • 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区别
  • 比较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区别 --结合中国.俄罗斯原有改革实际 制度变迁是个演讲的过程,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成本调整实现的.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变迁的来源是相对价格的变化以及偏好的变化.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既继承了西方正统经济理论的某些传统,又超越了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