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一章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选择题

1.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落后主要是因为

A.工业不发达 B.农业占优势 C.封建农奴制残余 D.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

2.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是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3.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A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严重地保留着封建农奴制残余 D 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4.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对此理解准确的一组是:

①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②沙皇专制与人民大众 ③大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

④俄帝国主义与西方帝国主义 ⑤俄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⑥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A.①②③④⑤⑥

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6.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7.下列关于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8.俄国二月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9.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直接掌握了政府权力 D.工人阶级拥有革命武装力量

10.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孟什维克掌握了苏维埃政权 B.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不在国内

C.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不在国内 D.两大对立阶级势均力敌的阶级力量对比

11.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B.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内容的是

A 要摆脱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B.全部政权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5.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 D.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13.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于

A.七月事件后 B.十月革命后 C.苏维埃政权建立后 D.临时政府建立后

14.七月事件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是因为: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全部政权 B.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C.俄军在前线的失利引起人民不满 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能依靠武力

15.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B.暴力夺权 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D.和平夺权

16.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的是:

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 B.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D.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17.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最终目的是

A. 退出大战 B.得到喘息机会 C.维持国内和平 D.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8.一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苏俄的政策体现了:

A.国际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准则B.无产阶级政党是最进步、先进的政党

C.国家的较量是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军事实力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19.共产国际在组织形式上同第二国际最大的不同在于:

C.是国际性的联合组织 D.要定期召开代表大会

20.共产国际的性质是 ①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 ②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 ③20世纪初新成立 的欧洲工人运动组织 ④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统一战线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 B.领导力量基本相同 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 D.产生结果基本相同

22.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A.革命的性质相同 B. 革命的目的相同 C.革命的结果相同 D.革命的方式相同

23.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政权并存的局面 C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 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所产生的工兵代表在苏维埃中占有多数席位

24.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

A.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它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C.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D.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5、俄国十月革命后干涉和反干涉的斗争反映的实际问题是

A.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斗争

C.协约国之间既勾结又斗争 B.人民群众与封建势力间的矛盾 D.两大军事集团间的矛盾 A.它有统一的领导机构 B.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26.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国对苏俄进行干涉的原因是 ①不满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 ② 惧怕共产党政权会影响到本国资产阶级统治 ③企 图恢复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④敌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7.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A.将工业全部收归国有

C.取消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 B.将农民的全部粮食收集到国家手中 D.日用生活用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

2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主要是因为

A. 它是一种恐怖政策 B.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C.过早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政策

D.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生产和分配

29.1921年初,俄国“到处出现农民暴动的事件”,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 B.农民受到反动势力的挑拨

C.实行国家贸易垄断 D.农民的阶级局限性

30.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

A.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 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

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D.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1.对苏维埃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的制定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B.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D.在实施过程中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32.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C.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D.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固 33.1921年初,俄国“到处出现农民暴动的事件”。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 B.农民受到反动势力的挑拨

C.实行国家贸易垄断 D.农民的阶级局限性

34.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6.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在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内容 (或对巩固工农联盟最起作用的措施) 是

A. 废除实物配给制 B.允许自由贸易

C.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实行工资级别制

37.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

A.当时的社会性质

C.消除农民不满情绪的需要

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比较普遍, 这说明: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

C.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B.工农联盟已出现严重危机 D.这种政策损害农民利益 B.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需要 D.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38.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措施中最符合当时社会主义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

40.新经济政策在思想理论方面的重大意义是:

A.符合当时的俄国国情 B.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C.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41.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

A.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

B.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

C.新生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D.苏俄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历经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42.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国家颁 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内容是 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新经济政策时的最基本依据是:

A.俄国国情

C.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44.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C.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5.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B.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需要 B.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D.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46.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盟

B.它的实施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C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D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47.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B. 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C.前者是对于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D. 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48.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四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自北向南的三个国家顺序是 A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 B 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

C.外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 D 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

49.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型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这表明

A布尔什维克开始着眼于解决经济困难 B苏俄政府决定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民族工业 C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D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使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

50.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A.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B.有限度地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C.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D.依靠工农及其他劳动阶级,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5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最根本保证是

A. 无产阶级集中程度和组织程度高 B.无产阶级组织性和战斗性强

C.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 D.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革命政党

5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①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53.苏联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比,类似的是

A.实行贸易垄断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54.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都

A.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 B.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基本标志

C.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并进而战胜资本主义 D.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

55.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B.提出并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国胜利理论

C.创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 D.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6.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最基本历 史结论是

A 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7.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B.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

C.有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 D.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5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二 材料解析题

5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1920—1921年农民的不潢与日俱增,第苏维埃暴动频繁发生。 ――摘自《世界史 现代部分》 材料二 我们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 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贵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企业,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地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材料三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全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 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上自由买卖。全俄苏维埃 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2年5月2日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 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另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

劳动力.1925年11月,苏维埃政权发布新的法令,放宽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条件。 ――――――摘自《世界史·现代部分》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现象?

②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

③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其实质是什么?这些修正说明了什么?

6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引自《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在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引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引自《列宁全集》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苏联(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其实施的目的。并就材料四中的“必须再退,再后退。”谈谈自己的认识。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200字左右,不得超过250字。

6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引自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全集33卷

材料二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 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是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引自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①材料一所说的“经济政策”指什么政策?从材料里看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把它作为在什么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反映的是什么指导思想?

②材料二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主张利用什么手段消除这一障碍?

③材料三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列宁主张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有何时间限度?

④新经济政策在具体实施时结果如何?

三、问答题

62.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63.十月革命后,苏俄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种过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

6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第一章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选择题

1—5 CCADC 6—10 CCCBD 11—15 DAAAB 16—20 DDAAA 21—25 BDDCA 26—30 BBDAD

31—35 ADACC 36—40 CDBDC 41—45 BAABA 46—50 DCADB 51—55 DADBB 56—58 ADC

二、材料解析题

59.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②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农民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

③修正:恢复了经营和贸易自由,并允许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实质: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具有剥削性质的租佃、雇佣关系,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能够从实际出发,纠正自己的认识,调整国家的政策.

60.(1)十月革命期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目的是适应战争和国内外形势,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生产和产品分配。

(2)随着形势变化,又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相比,表面是“后退”,但调整了生产关系,恢复和发展了经济,这是符合生产力状况和当时局势的,是必要的。

61.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准备长期执行的政策。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 ②小生产、小农经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手段消除小生产方式。

③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等物质条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度,列宁认为需要几代人的 努力,说明新经济政策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

④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927年,苏联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三、问答题

62.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的基本原因,①沙皇专制阻碍社会进步,成为各种革命力量集中攻击的对象.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但这一革命合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梯。这就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结合起来,壮大了革命力量.③落后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第一次世界大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④1905年革命锻炼教育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布尔什维克党.⑤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正桷方针,并且领导俄国人民为实现这一方针而奋斗,直至取得胜利。

63.①过渡: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代之以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宣告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②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③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为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64.①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证明了列宁关于“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和“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论段的正确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是由俄国的国情决定的。

③在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④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本题要求在全面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其特点,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解答时主要从革命理论、革命道路、革命阶段、革命手段等角度分析。

第一章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选择题

1.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落后主要是因为

A.工业不发达 B.农业占优势 C.封建农奴制残余 D.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

2.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是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3.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A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严重地保留着封建农奴制残余 D 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4.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对此理解准确的一组是:

①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②沙皇专制与人民大众 ③大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

④俄帝国主义与西方帝国主义 ⑤俄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⑥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A.①②③④⑤⑥

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6.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7.下列关于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8.俄国二月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9.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直接掌握了政府权力 D.工人阶级拥有革命武装力量

10.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孟什维克掌握了苏维埃政权 B.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不在国内

C.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不在国内 D.两大对立阶级势均力敌的阶级力量对比

11.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B.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内容的是

A 要摆脱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B.全部政权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5.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 D.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13.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于

A.七月事件后 B.十月革命后 C.苏维埃政权建立后 D.临时政府建立后

14.七月事件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是因为: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全部政权 B.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C.俄军在前线的失利引起人民不满 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能依靠武力

15.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B.暴力夺权 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D.和平夺权

16.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的是:

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 B.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D.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17.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最终目的是

A. 退出大战 B.得到喘息机会 C.维持国内和平 D.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8.一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苏俄的政策体现了:

A.国际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准则B.无产阶级政党是最进步、先进的政党

C.国家的较量是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军事实力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19.共产国际在组织形式上同第二国际最大的不同在于:

C.是国际性的联合组织 D.要定期召开代表大会

20.共产国际的性质是 ①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 ②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 ③20世纪初新成立 的欧洲工人运动组织 ④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统一战线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 B.领导力量基本相同 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 D.产生结果基本相同

22.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A.革命的性质相同 B. 革命的目的相同 C.革命的结果相同 D.革命的方式相同

23.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政权并存的局面 C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 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所产生的工兵代表在苏维埃中占有多数席位

24.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

A.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它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C.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D.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5、俄国十月革命后干涉和反干涉的斗争反映的实际问题是

A.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斗争

C.协约国之间既勾结又斗争 B.人民群众与封建势力间的矛盾 D.两大军事集团间的矛盾 A.它有统一的领导机构 B.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26.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国对苏俄进行干涉的原因是 ①不满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 ② 惧怕共产党政权会影响到本国资产阶级统治 ③企 图恢复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④敌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7.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A.将工业全部收归国有

C.取消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 B.将农民的全部粮食收集到国家手中 D.日用生活用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

2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主要是因为

A. 它是一种恐怖政策 B.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C.过早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政策

D.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生产和分配

29.1921年初,俄国“到处出现农民暴动的事件”,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 B.农民受到反动势力的挑拨

C.实行国家贸易垄断 D.农民的阶级局限性

30.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

A.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 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

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D.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1.对苏维埃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的制定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B.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D.在实施过程中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32.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C.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D.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固 33.1921年初,俄国“到处出现农民暴动的事件”。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 B.农民受到反动势力的挑拨

C.实行国家贸易垄断 D.农民的阶级局限性

34.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6.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在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内容 (或对巩固工农联盟最起作用的措施) 是

A. 废除实物配给制 B.允许自由贸易

C.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实行工资级别制

37.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

A.当时的社会性质

C.消除农民不满情绪的需要

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比较普遍, 这说明: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

C.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B.工农联盟已出现严重危机 D.这种政策损害农民利益 B.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需要 D.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38.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措施中最符合当时社会主义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

40.新经济政策在思想理论方面的重大意义是:

A.符合当时的俄国国情 B.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C.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41.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

A.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

B.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

C.新生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D.苏俄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历经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42.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国家颁 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内容是 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新经济政策时的最基本依据是:

A.俄国国情

C.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44.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C.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5.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B.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需要 B.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D.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46.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盟

B.它的实施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C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D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47.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B. 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C.前者是对于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D. 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48.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四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自北向南的三个国家顺序是 A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 B 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

C.外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 D 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

49.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型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这表明

A布尔什维克开始着眼于解决经济困难 B苏俄政府决定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民族工业 C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D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使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

50.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A.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B.有限度地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C.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D.依靠工农及其他劳动阶级,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5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最根本保证是

A. 无产阶级集中程度和组织程度高 B.无产阶级组织性和战斗性强

C.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 D.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革命政党

5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①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53.苏联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比,类似的是

A.实行贸易垄断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54.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都

A.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 B.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基本标志

C.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并进而战胜资本主义 D.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

55.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B.提出并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国胜利理论

C.创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 D.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6.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最基本历 史结论是

A 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7.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B.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

C.有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 D.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5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二 材料解析题

5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1920—1921年农民的不潢与日俱增,第苏维埃暴动频繁发生。 ――摘自《世界史 现代部分》 材料二 我们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 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贵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企业,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地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材料三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全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 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上自由买卖。全俄苏维埃 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2年5月2日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 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另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

劳动力.1925年11月,苏维埃政权发布新的法令,放宽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条件。 ――――――摘自《世界史·现代部分》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现象?

②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

③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其实质是什么?这些修正说明了什么?

6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引自《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在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引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引自《列宁全集》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苏联(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其实施的目的。并就材料四中的“必须再退,再后退。”谈谈自己的认识。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200字左右,不得超过250字。

6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引自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全集33卷

材料二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 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是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引自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①材料一所说的“经济政策”指什么政策?从材料里看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把它作为在什么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反映的是什么指导思想?

②材料二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主张利用什么手段消除这一障碍?

③材料三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列宁主张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有何时间限度?

④新经济政策在具体实施时结果如何?

三、问答题

62.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63.十月革命后,苏俄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种过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

6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第一章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选择题

1—5 CCADC 6—10 CCCBD 11—15 DAAAB 16—20 DDAAA 21—25 BDDCA 26—30 BBDAD

31—35 ADACC 36—40 CDBDC 41—45 BAABA 46—50 DCADB 51—55 DADBB 56—58 ADC

二、材料解析题

59.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②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农民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

③修正:恢复了经营和贸易自由,并允许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实质: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具有剥削性质的租佃、雇佣关系,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能够从实际出发,纠正自己的认识,调整国家的政策.

60.(1)十月革命期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目的是适应战争和国内外形势,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生产和产品分配。

(2)随着形势变化,又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相比,表面是“后退”,但调整了生产关系,恢复和发展了经济,这是符合生产力状况和当时局势的,是必要的。

61.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准备长期执行的政策。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 ②小生产、小农经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手段消除小生产方式。

③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等物质条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度,列宁认为需要几代人的 努力,说明新经济政策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

④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927年,苏联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三、问答题

62.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的基本原因,①沙皇专制阻碍社会进步,成为各种革命力量集中攻击的对象.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但这一革命合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梯。这就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结合起来,壮大了革命力量.③落后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第一次世界大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④1905年革命锻炼教育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布尔什维克党.⑤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正桷方针,并且领导俄国人民为实现这一方针而奋斗,直至取得胜利。

63.①过渡: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代之以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宣告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②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③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为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64.①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证明了列宁关于“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和“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论段的正确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是由俄国的国情决定的。

③在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④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本题要求在全面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其特点,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解答时主要从革命理论、革命道路、革命阶段、革命手段等角度分析。


相关内容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txt24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概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发展线索.从 ...

  •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一.马恩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点正式出现于他1811 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初稿>中的一段话.马克思这样写道:"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 ...

  • 俄国十月革命
  • 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 ...

  • 初三历史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
  • 初三历史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学案 班级 姓名 书写 质量 ●学习目标1了解二月革命:2.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3.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指导:结合课本通过自学.互学的方式填好知识结构. 一.俄国二月革命: ...

  • 1.1俄国十月革命(人教版)6
  •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土地法令> : 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 教案-十月革命
  • [课标要求]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理解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必然性与偶 然性的统一,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和彼 ...

  • 浅析美国未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
  • 浅析美国未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 摘要: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预设社会主义革命会首先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如英.法.德等国家.英法德这些国家虽然进行过社会主义革命,但是这些革命都没有取得胜利,反而在资本主义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取得了 ...

  •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学习目标 :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2.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导入新课 (讲述)上个学期,我们学习的历史进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次战争波及了很大的范 ...

  • 第七单元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三课时全)
  •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 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