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1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2年1月
《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黄 钊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北 430000)
文章编号:1003—1588(2002) 01—0082—04
《老子》, 又称《道德经》, 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道家思想源远流长, 其创始人是春秋末年的老聃。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者,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 名耳, 字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由此可知, 老聃是周王朝一位管理图书的官员, 相当于今天图书馆馆长。今存《老子》书, 相传为老聃遗著, 或由其后学整理而成, 其基本思想应归之老聃。《老子》全书五千字左右, 故世人又将之称为《五千言》。《老子》之后, 道家流派纷纷掘起, 但万变不离其宗, 都同《老子》保持着渊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 《老子》一书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发展演进的总纲。
一、关于《老子》的成书时代及版本特征
关于《老子》的成书时代, 今人有不同说法, 有“成于春秋末年”说, 有“成于战国前期或中期”说, 还有“成于战国末期”说。笔者认为, 从该书既批儒又批墨、法的情况来看, 它成书的时间似乎不能早到春秋末年; 从该书对《庄子》、《韩非子》的直接影响以及竹简《老子》的出土来看, 则它成书的时间不可能晚到战国末期。因此, 该书成于战国前期或中期的可能性更大。人所共知, 《老子》不仅批判过儒家, 也批判过墨家和法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和法家先驱李悝等, 都属战国前期人。就墨子而论, 他约生于公元前四六八年。假定墨子在四十岁时已完成其学术体系建构而撰成《墨子》一书, 则《老子》之成书, 当在公元前428年之后, 此可作为《老子》成书的上限; 又,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该书应为《老子》摘抄本) , 约下葬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则《老子》之成书, 当比竹简《老子》更早。因为在古代, 信息传播缓慢, 一部书从写成到被学界公认为经典并被众人传抄, 是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考验的。因此, 《老子》成书的下限当在公元前300年以前约
数十年。据此, 我们把《老子》成书的时限定在战国前期偏后、中期偏前似乎更为合理。
《老子》在语言文字和学术思想方面, 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蕴义宏深, 措词简约, 富有韵律, 类似格言, 是一部非常独特优秀的哲理诗。其文意高淡古奥, 哲理深邃玄妙, 读后回味无穷, 确能引人入胜。故在魏晋时期, 就被列为“三玄”之一。历代有成就的学人, 几乎无有不研读《老子》者。正因为如此, 历代注《老》之书, 愈积愈多, 它宛若滚雪球, 越滚越厚, 令人无法统计。清代学者魏源说:“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 老子不复生, 谁定之? ”解老文化思潮长久不衰, 这只能说明《老子》对后代影响之深远。虽然因“老子不复生”而对注老者的是与非难以评定, 但它却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老子》书确实开启了历代学人围绕道家学术所进行的智慧思考之闸门。
《老子》版本繁多, 既有历代传世今本, 亦有近年出土的帛书和竹简古本。这些版本, 不仅文字有种种殊异之处, 而且篇章结构的划分以及用字多少, 都有很大不同。所谓传世今本, 指的是从古至今世代相袭流传下来的一些《老子》本。这些本子, 种类繁多, 据说有140余种。其影响较广的, 主要有:汉代《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所保存的《老子》本(以下简称《河上本》); 魏晋时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所保存的《老子》本(以下简称《王弼本》); 唐代傅奕《老子〈道德经〉古本篇》中所保存的《老子》本(以下简称《傅奕本》)等。这些传世今本, 都分为上下篇, 上篇为《道经》, 共三十七章; 下篇为《德经》, 共四十四章。上下篇总计八十一章。据考, 历代传世《老子》本在分章方面, 还有五十五章本、六十四章本、六十八章本、七十二章本。传世今本, 不仅篇章结构有异, 而且用字数量亦不相同。如今存《河上本》,
[收稿日期]2001-08-14
[作者简介]黄钊, 男, 1939年生,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北炎黄孔子学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
化的教学与研究, 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研究方面, 都有较深造诣, 其中尤其是对道家文化的研究, 成果颇丰。著有《帛书校注析》、《道家思想史纲》等相关著作8部, 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州学刊》、《武汉大学学报》、《中国哲学史》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80文余篇。
黄钊:《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为5270字; 《王弼本》, 为5460字; 《傅奕本》为5556
字。不仅如此, 即使是同一种《老子》本, 因时代不同, 其用字数亦有种种殊异。以《河上本》为例, “唐初傅奕考校《道德经》众本, 勘数其字, 《河上丈人》本, 齐处士仇狱家传有五千七百二十二字; 《河上公》本, 有五千五百五十五字, 或五千五百九十字。”[1]又如, 今存《河上本》, 中华书局王卡点校本为5305字, 比明世德堂刊《六子全书》中的《河上本》多出35字。可见, 同为《河上本》, 因版本不同, 所用字数亦不同。此外, 传世今本, 在语言风格上, 亦有所别。如著名学者朱谦之先生所言:“《河上本》近民间系统, 文句简古, ……多古字, 亦杂俗俚; 而《王弼本》则属文人系统, 文笔流畅, ……多善属文, 而参错己见, 与古《老子》相远。”[2]《傅奕本》, 乃唐初学者傅奕依据北齐武平五年开项羽妾冢所得的抄本和寇谦之所传安丘望之本, 仇狱所传《河上丈人》本校定而成, 其名为《老子〈道德经〉古本篇》, 是因为它确有古朴之风。今人将之与帛书《老子》甲、乙本比较, 发现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 则其称之为“古本篇”, 可谓名符其实。
近三十年来, 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演进, 帛书《老子》和竹简《老子》相继出土, 引起了老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两种抄本, 一本用篆书书写, 被称之为甲本; 一本用隶书书写, 被称之为乙本。甲本5447字, 乙本5467字。甲本不避刘邦之讳, 其抄写年代当在刘邦称帝之前; 乙本避刘邦之讳而不避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之讳, 则其抄写年代当在刘邦称帝之后, 刘盈、刘恒登极之前。帛书甲乙两种本子, 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老子》完整抄本。它同《河上本》、《王弼本》、《傅奕本》等传世的今本比起来, 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传世本均分章, 并且上篇为《道经》, 下篇为《德经》, 帛书两种《老子》本, 均不分章, 其篇序恰好颠倒, 上篇为《德经》, 下篇为《道经》, 故有人将之称为《德道经》。帛书《老子》在用字上一个鲜明特点, 是同音通假字多, 如将“谓”写作“胃”; “鉴“写作“监”, “爪”写作“蚤”, “谷”写作“浴”等。这种情况的存在, 是因为帛书两种本子, 都抄写于秦汉之际。当时正是汉字急剧演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变革中, 人们使用通假字就是很自然的了。此外, 帛书的另一特点, 是句中语尾虚词较多。如第一章前四句:“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仅16个字, 就用了四个“也”字。今查《河上本》、《王弼本》以及《傅奕本》等多种传世今本, 这四句皆无“也”字。帛书较多语尾虚词, 当是楚人行文遣字风格的流露。今读《楚辞》, 亦可发现满纸都是“兮”、“之”、“也”等语尾虚词。帛书的语尾虚词对于今人判定《老子》句读, 有不可忽略的参考价值。
帛书《老子》甲、乙本的出土, 为今人研究《老子》
及其学术思想提供了极为珍贵的重要资料。它们作为两部完整的《老子》古本, 保存了今本未见的许多重要信息, 透过这些信息, 一是有助于我们恢复原本《老子》的完整体系; 二是有助于订正传世今本《老子》字句的讹误; 三是有助于全面评价《老子》的学术思想。帛书《老子》出土后, 先后已有多种研究帛书《老子》的专著问世, 其中主要有张松如《老子校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 、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黄钊《帛书〈老子〉校注析》(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5月版) 等, 均可供研究者参考。
在帛书《老子》甲、乙本出土二十年之后, 一九九三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了竹简《老子》本。该本共存简71枚, 整理者根据竹简原貌, 将之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存简39枚, 涉及今本《老子》近20章内容; 乙组存简18枚, 涉及今本《老子》近8章的内容; 丙组存简14枚, 涉及今本《老子》文不足5章之数。三组简共涉及今本《老子》文近31章, “相当于今本的五分之二”。
从这些情况看, 竹简《老子》显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老子》书, 它应是一部摘抄性的手抄本。尽管不完整, 但由于它时代久远(约下葬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 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子》抄本, 因而仍有不可估量的文献价值。从简本《老子》若干特征来看, 它可能出自稷下道家传本, 理由是:1、简本《老子》具有稷下道家和会众家的包容胸怀。简本《老子》不仅掩去了批墨、批法的思想内容, 而且也掩去了批儒的思想倾向, 这种情况, 正好同稷下道家和会众家的思想相一致。2、简本《老子》具有黄老道家重术的思想倾向。重术, 当属黄老术治思想特色,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慎到赵人, 田骈、接子齐人, 环渊楚人, 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可见, 术治与黄老学派不可分割。3、与简本《老子》附在一起的《大一生水》, 可能为稷下道家遗著。4、简本《老子》用词遣字具有稷下道家积极求是的学术风格。简本《老子》若真属稷下道家传本的摘抄本, 那么, 它对于我们认识《老子》乃至道家思想形成发展的演化进程, 将提供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二、关于《老子》的学术思想
《老子》的学术思想, 博大精深。它上承上古文化, 下启百代学人; 集古代贤哲之妙智, 开中国学术思想之先源, 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以及养生学诸领域, 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创造, 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和古代文明的孕育成熟, 产生过无比深远的影响。
(一) 关于《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在哲学上的理论创造, 贡献尤为突出。
黄钊:《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第一, 《老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的理
论基础。人所共知, 中国古代一元论的本体论哲学, 乃是由《老子》所开创, 它明确提出了“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这一关于宇宙生成的命题。这个命题的实质就是强调“道生万物”, 把“道”看作产生世界万物的最后本源。尽管“道”的本质属性在其创始人老子那里呈现出“惚兮”、“恍兮”的模糊性, 但正是这种“模糊性”, 启迪着后人围绕“道是什么”这一问题, 进行了长期而有意义的学术争鸣, 由此而诱发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本体论问题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体系的历史形成。
第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规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基本模式。《老子》在发展观上, 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命题上:一是强调“有无相生”, 二是强调“反者道之动”, 三是强调“大小多少”。这三个命题, 构成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体系。
首先, 《老子》所讲的“有无相生”, 亦即“相反相成”。《老子》第二章说:“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这里说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对矛盾, 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叫做“相反”;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六个概念, 亦可用两个字来概括, 叫做“相成”。“相反相成”乃是《老子》关于“对立统一”思想的表达形式, 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流露。
其次,《老子》所讲的“反者道之动”, 意为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这一命题告诉我们, 世间一切事物都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就是说:肯定的东西, 终会走向否定; 否定的东西也终会走向否定之否定。这不仅揭示了矛盾转化的法则, 更为重要的, 是其中内涵着我们今天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再次,《老子》所讲的“大小多少”, 据严灵峰先生考证, 说的是“大生于小, 多生于少”。《老子》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以及“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等, 都体现了“大生于小, 多生于少”的法则, 这一法则同现代辩证法所公认的“质变量变”规律完全吻合。
以上《老子》所透露的“相反相成”思想, “反者道之动”思想以及“大小多少”思想, 正好同现代辩证法所强调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以及“质量互变”三大规律相一致, 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它不仅规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模式, 而且也对世界辩证思维的深化发展, 产生过重大影响。
第三, 《老子》的识认论成果引导中国古代哲学家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老子》认识论的最卓越成果, 是把“知常”作为认识的根本任务, 这在认识的发展史上, 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老子》说:“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所谓“知常”, 即把握常道, 用今天的话说, 叫做认识客观规律。强调遵循规律, 这正表现了道家创始人老子对真理的炽热追求。它启迪着后来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有效的探索。尔后, 荀子推出“天行有常”, 并要求人们把握“天之常”而“应之以治”; 韩非把“道理”作为规律的代名词, 认为“缘道理以从事, 无不能成”; 刘禹锡用“数”、“势”、“理”诸概念, 揭示规律的客观性, 要求人们“推数”、“乘势”、“揆理”, 亦即照客观规律办事等, 都同《老子》知常的思想渊源相通。同时, 《老子》在认识论上, 还提出了“不出户, 知天下”, 以及“涤除玄览”等命题, 似乎透露了直觉主义认识论思想, 这也极为难能可贵。
综上所述, 《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理论基础; 《老子》的辩证法, 决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理论模式; 《老子》的规律观, 引导中国古代哲学家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由此可知, 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发展观以致认识论, 主要是在《老子》思想的启迪下建构起来的。因此,《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享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十九世纪末俄国著名汉学家C ·海奥基也夫斯基所指出的:“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一切哲学发展的出发点, 所有其他中国哲学家的体系, 都是在《道德经》哲学体系的各个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雄辩地证明, 《老子》哲学是中国一切哲学之母。(二) 关于《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的政治思想亦极为深刻而别具特色, 过去有人说《老子》属于“君人南面之术”, 这正是从其政治谋略的角度来评述《老子》的。《老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一是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策略。《老子》从“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的策略思想出发, 透露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所谓“无为而治”, 就是按照“无为”的思想去实现天下大治。《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二章) ; 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 “为无为, 则无不治”(三章) 。这里所谓“我”, 指的是最高统治者“王侯”。在《老子》看来, 只要王侯坚持“无为而治”的路线, 就可以让老百姓“自化”(自然而然地开化) 、“自正”(自然而然地端正) 、“自富”(自然而然地富足) 、“自朴”(自然而然地纯朴) , 故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这些都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 在于要求统治者不干挠老百姓的生活, 让老百姓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所以《老子》提出“治
黄钊:《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大国若烹小鲜”的主张, 反对搞干挠群众生活的政治
运动。这一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黄老学者就是沿着《老子》的“无为而治”而创造出“黄老之治”的思想体系, 并努力将“无为而治”思想付诸政治实践。在我国历史上, 汉初的“文景之治”, 唐初的“贞观之治”, 都吸取了“黄老之治”的思想成果, 并且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是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第八十一章说:“小国寡民,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难看出, 这是隐者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这里既体现了“无为”的原则, 又描绘了隐者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图景。然而这是一幅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永远不可能实现。尽管如此, 但它从一定角度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且对后来统治者设计安民的策略, 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是强调“不得已”而用兵的战争原则。它说:“兵者, 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所谓“不得已”, 指的是当强敌入侵, 不得不济困救危的关键时刻。正因为《老子》主张“不得已”而战, 所以它也设计了关于战争的有关策略, 如提出“以奇用兵”, 主张“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 必用强之; 将欲去之, 必固举之; 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等, 都是关于战争策略的构想。这些构想, 对后来军事谋略影响深远, 正因为如此, 有人将《老子》看作“兵书”。
(三) 关于《老子》的伦理思想。
《老子》主张“尊道贵德”, 故其伦理思想也极为丰富, 并且同儒墨诸家的道德观明显对立。
首先, 《老子》对儒家的道德观持否定态度。第三十八章说:“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里明确告诉人们, “仁”、“义”、“礼”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它们是原有的道德丧失后的结果, 特别是那个“礼”, 被视为忠信的浇薄和祸乱的根源。因此, 《老子》主张全盘抛弃它们。
其次, 《老子》透露了“反朴归真”的道德理想。它说:“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 处其实, 不居其华”, 明确提倡厚实, 反对虚华。其基本思想, 在于追求“朴真”, 所以《老子》强调“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提倡“见素抱朴”, 主张“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这些都表达了《老子》“反朴归真”的道德理想。这一思想, 对后世影响很大。《庄子》曾对这种“反朴归真”的道德境界, 作了具体描述, 它说:“南越有邑焉, 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 少私而寡欲, 知作不知藏, 与而不求其报, 不知义之所适, 不能礼之所将, 猖狂妄行, 乃蹈乎大方……。”老子之后, 道家流派所奉行的道德观, 基本上都同“反朴归真”的思想一脉相通。
再次,《老子》特别倡导“不争之德”。它说:“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所谓不争, 就是不争利, 不争位, 不争名, 一句话:与世无争。这种“不争之德”, 是《老子》“无为”思想在道德观上的具体运用。与此相一致, 《老子》提出了“玄德”的概念, 说:“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这是对无为之德的赞扬, 其意是说, “天”生育了万物而不亻占有它; 对万物有所施为, 而不恃功图报; 帮助万物生长, 而不主宰它们。显然, 这里所说的“玄德”, 乃是无为之德。将“无为”的思想, 用到人生观方面, 就是强调与世无争, 突出少私寡欲, 崇尚知荣守辱, 坚持处柔守弱。所有这一切, 一言以蔽之, 就是“清虚自守, 卑弱自恃”。这种“不争之德”, 对后世亦影响很大, 人们常说的“夹着尾巴做人”, 就是这一思想的变换说法。
(四) 关于《老子》的养生之道
《老子》向往“长生久视”, 因而十分重视养生之道。一是强调保养精气。《老子》说:“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 精之至也。”其意是说, 婴儿筋骨柔弱, 而小拳头却握得很紧; 他们不知男女之事, 而小阴茎却时常隆起, 这说明他们精气充足。据此, 老子主张保养精气。强调要象婴儿那样做到“专气致柔”。《老子》还提出了养气的方法,“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河上公注曰:“鼻口呼吸喘息, 当绵绵微妙, 若可存, 复若无有, 用气常宽舒, 不当急疾勤劳。”显然, 这里谈的是运气的方法, 似乎同今人所说的“气功”相类似。二是强调寡情少欲。《老子》认为, 节制情欲, 有利于养生。他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十二章) 。这里集中说明了情欲过度, 不利于养生。因此, 它又说:“塞其兑, 闭其门, 终身不勤”。意为堵塞喜悦和烦闷之情, 就可以终身不病。与此相联系, 它又强调说:“开其兑, 济其事, 终身不救。”其意是说, 放开喜怒哀乐的情感, 那就终身不可救治。这都旨在强调制欲。所以, 它提倡“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这些养生原则, 对我国后来养生学的发展, 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以上, 我们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养生学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老子》的学术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特别是它的“道生万物”的世界观、与三大辩证法相联系的发展观、以及“知常曰明”的规律观、“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反朴归真”的道德观、处柔守弱的人生观等, 都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演进产生过无比深远的影响, 值得我们好好发掘, 认真总结。还须指出, 由于《老子》提倡“长生久视”, 并建构了系统的养生学说, 其“道”又具有“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的神秘性, 因而被后来的道教所利用, 故道教徒们又尊称《老子》为《道德真经》。
参考文献:
[1] 王卡.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 ]. 北京:中华书局,
1993。[2] 朱谦之. 老子校释[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第22卷第1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2年1月
《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黄 钊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北 430000)
文章编号:1003—1588(2002) 01—0082—04
《老子》, 又称《道德经》, 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道家思想源远流长, 其创始人是春秋末年的老聃。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者,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 名耳, 字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由此可知, 老聃是周王朝一位管理图书的官员, 相当于今天图书馆馆长。今存《老子》书, 相传为老聃遗著, 或由其后学整理而成, 其基本思想应归之老聃。《老子》全书五千字左右, 故世人又将之称为《五千言》。《老子》之后, 道家流派纷纷掘起, 但万变不离其宗, 都同《老子》保持着渊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 《老子》一书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发展演进的总纲。
一、关于《老子》的成书时代及版本特征
关于《老子》的成书时代, 今人有不同说法, 有“成于春秋末年”说, 有“成于战国前期或中期”说, 还有“成于战国末期”说。笔者认为, 从该书既批儒又批墨、法的情况来看, 它成书的时间似乎不能早到春秋末年; 从该书对《庄子》、《韩非子》的直接影响以及竹简《老子》的出土来看, 则它成书的时间不可能晚到战国末期。因此, 该书成于战国前期或中期的可能性更大。人所共知, 《老子》不仅批判过儒家, 也批判过墨家和法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和法家先驱李悝等, 都属战国前期人。就墨子而论, 他约生于公元前四六八年。假定墨子在四十岁时已完成其学术体系建构而撰成《墨子》一书, 则《老子》之成书, 当在公元前428年之后, 此可作为《老子》成书的上限; 又,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该书应为《老子》摘抄本) , 约下葬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则《老子》之成书, 当比竹简《老子》更早。因为在古代, 信息传播缓慢, 一部书从写成到被学界公认为经典并被众人传抄, 是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考验的。因此, 《老子》成书的下限当在公元前300年以前约
数十年。据此, 我们把《老子》成书的时限定在战国前期偏后、中期偏前似乎更为合理。
《老子》在语言文字和学术思想方面, 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蕴义宏深, 措词简约, 富有韵律, 类似格言, 是一部非常独特优秀的哲理诗。其文意高淡古奥, 哲理深邃玄妙, 读后回味无穷, 确能引人入胜。故在魏晋时期, 就被列为“三玄”之一。历代有成就的学人, 几乎无有不研读《老子》者。正因为如此, 历代注《老》之书, 愈积愈多, 它宛若滚雪球, 越滚越厚, 令人无法统计。清代学者魏源说:“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 老子不复生, 谁定之? ”解老文化思潮长久不衰, 这只能说明《老子》对后代影响之深远。虽然因“老子不复生”而对注老者的是与非难以评定, 但它却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老子》书确实开启了历代学人围绕道家学术所进行的智慧思考之闸门。
《老子》版本繁多, 既有历代传世今本, 亦有近年出土的帛书和竹简古本。这些版本, 不仅文字有种种殊异之处, 而且篇章结构的划分以及用字多少, 都有很大不同。所谓传世今本, 指的是从古至今世代相袭流传下来的一些《老子》本。这些本子, 种类繁多, 据说有140余种。其影响较广的, 主要有:汉代《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所保存的《老子》本(以下简称《河上本》); 魏晋时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所保存的《老子》本(以下简称《王弼本》); 唐代傅奕《老子〈道德经〉古本篇》中所保存的《老子》本(以下简称《傅奕本》)等。这些传世今本, 都分为上下篇, 上篇为《道经》, 共三十七章; 下篇为《德经》, 共四十四章。上下篇总计八十一章。据考, 历代传世《老子》本在分章方面, 还有五十五章本、六十四章本、六十八章本、七十二章本。传世今本, 不仅篇章结构有异, 而且用字数量亦不相同。如今存《河上本》,
[收稿日期]2001-08-14
[作者简介]黄钊, 男, 1939年生,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北炎黄孔子学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
化的教学与研究, 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研究方面, 都有较深造诣, 其中尤其是对道家文化的研究, 成果颇丰。著有《帛书校注析》、《道家思想史纲》等相关著作8部, 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州学刊》、《武汉大学学报》、《中国哲学史》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80文余篇。
黄钊:《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为5270字; 《王弼本》, 为5460字; 《傅奕本》为5556
字。不仅如此, 即使是同一种《老子》本, 因时代不同, 其用字数亦有种种殊异。以《河上本》为例, “唐初傅奕考校《道德经》众本, 勘数其字, 《河上丈人》本, 齐处士仇狱家传有五千七百二十二字; 《河上公》本, 有五千五百五十五字, 或五千五百九十字。”[1]又如, 今存《河上本》, 中华书局王卡点校本为5305字, 比明世德堂刊《六子全书》中的《河上本》多出35字。可见, 同为《河上本》, 因版本不同, 所用字数亦不同。此外, 传世今本, 在语言风格上, 亦有所别。如著名学者朱谦之先生所言:“《河上本》近民间系统, 文句简古, ……多古字, 亦杂俗俚; 而《王弼本》则属文人系统, 文笔流畅, ……多善属文, 而参错己见, 与古《老子》相远。”[2]《傅奕本》, 乃唐初学者傅奕依据北齐武平五年开项羽妾冢所得的抄本和寇谦之所传安丘望之本, 仇狱所传《河上丈人》本校定而成, 其名为《老子〈道德经〉古本篇》, 是因为它确有古朴之风。今人将之与帛书《老子》甲、乙本比较, 发现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 则其称之为“古本篇”, 可谓名符其实。
近三十年来, 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演进, 帛书《老子》和竹简《老子》相继出土, 引起了老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两种抄本, 一本用篆书书写, 被称之为甲本; 一本用隶书书写, 被称之为乙本。甲本5447字, 乙本5467字。甲本不避刘邦之讳, 其抄写年代当在刘邦称帝之前; 乙本避刘邦之讳而不避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之讳, 则其抄写年代当在刘邦称帝之后, 刘盈、刘恒登极之前。帛书甲乙两种本子, 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老子》完整抄本。它同《河上本》、《王弼本》、《傅奕本》等传世的今本比起来, 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传世本均分章, 并且上篇为《道经》, 下篇为《德经》, 帛书两种《老子》本, 均不分章, 其篇序恰好颠倒, 上篇为《德经》, 下篇为《道经》, 故有人将之称为《德道经》。帛书《老子》在用字上一个鲜明特点, 是同音通假字多, 如将“谓”写作“胃”; “鉴“写作“监”, “爪”写作“蚤”, “谷”写作“浴”等。这种情况的存在, 是因为帛书两种本子, 都抄写于秦汉之际。当时正是汉字急剧演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变革中, 人们使用通假字就是很自然的了。此外, 帛书的另一特点, 是句中语尾虚词较多。如第一章前四句:“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仅16个字, 就用了四个“也”字。今查《河上本》、《王弼本》以及《傅奕本》等多种传世今本, 这四句皆无“也”字。帛书较多语尾虚词, 当是楚人行文遣字风格的流露。今读《楚辞》, 亦可发现满纸都是“兮”、“之”、“也”等语尾虚词。帛书的语尾虚词对于今人判定《老子》句读, 有不可忽略的参考价值。
帛书《老子》甲、乙本的出土, 为今人研究《老子》
及其学术思想提供了极为珍贵的重要资料。它们作为两部完整的《老子》古本, 保存了今本未见的许多重要信息, 透过这些信息, 一是有助于我们恢复原本《老子》的完整体系; 二是有助于订正传世今本《老子》字句的讹误; 三是有助于全面评价《老子》的学术思想。帛书《老子》出土后, 先后已有多种研究帛书《老子》的专著问世, 其中主要有张松如《老子校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 、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黄钊《帛书〈老子〉校注析》(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5月版) 等, 均可供研究者参考。
在帛书《老子》甲、乙本出土二十年之后, 一九九三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了竹简《老子》本。该本共存简71枚, 整理者根据竹简原貌, 将之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存简39枚, 涉及今本《老子》近20章内容; 乙组存简18枚, 涉及今本《老子》近8章的内容; 丙组存简14枚, 涉及今本《老子》文不足5章之数。三组简共涉及今本《老子》文近31章, “相当于今本的五分之二”。
从这些情况看, 竹简《老子》显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老子》书, 它应是一部摘抄性的手抄本。尽管不完整, 但由于它时代久远(约下葬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 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子》抄本, 因而仍有不可估量的文献价值。从简本《老子》若干特征来看, 它可能出自稷下道家传本, 理由是:1、简本《老子》具有稷下道家和会众家的包容胸怀。简本《老子》不仅掩去了批墨、批法的思想内容, 而且也掩去了批儒的思想倾向, 这种情况, 正好同稷下道家和会众家的思想相一致。2、简本《老子》具有黄老道家重术的思想倾向。重术, 当属黄老术治思想特色,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慎到赵人, 田骈、接子齐人, 环渊楚人, 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可见, 术治与黄老学派不可分割。3、与简本《老子》附在一起的《大一生水》, 可能为稷下道家遗著。4、简本《老子》用词遣字具有稷下道家积极求是的学术风格。简本《老子》若真属稷下道家传本的摘抄本, 那么, 它对于我们认识《老子》乃至道家思想形成发展的演化进程, 将提供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二、关于《老子》的学术思想
《老子》的学术思想, 博大精深。它上承上古文化, 下启百代学人; 集古代贤哲之妙智, 开中国学术思想之先源, 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以及养生学诸领域, 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创造, 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和古代文明的孕育成熟, 产生过无比深远的影响。
(一) 关于《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在哲学上的理论创造, 贡献尤为突出。
黄钊:《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第一, 《老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的理
论基础。人所共知, 中国古代一元论的本体论哲学, 乃是由《老子》所开创, 它明确提出了“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这一关于宇宙生成的命题。这个命题的实质就是强调“道生万物”, 把“道”看作产生世界万物的最后本源。尽管“道”的本质属性在其创始人老子那里呈现出“惚兮”、“恍兮”的模糊性, 但正是这种“模糊性”, 启迪着后人围绕“道是什么”这一问题, 进行了长期而有意义的学术争鸣, 由此而诱发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本体论问题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体系的历史形成。
第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规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基本模式。《老子》在发展观上, 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命题上:一是强调“有无相生”, 二是强调“反者道之动”, 三是强调“大小多少”。这三个命题, 构成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体系。
首先, 《老子》所讲的“有无相生”, 亦即“相反相成”。《老子》第二章说:“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这里说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对矛盾, 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叫做“相反”;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六个概念, 亦可用两个字来概括, 叫做“相成”。“相反相成”乃是《老子》关于“对立统一”思想的表达形式, 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流露。
其次,《老子》所讲的“反者道之动”, 意为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这一命题告诉我们, 世间一切事物都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就是说:肯定的东西, 终会走向否定; 否定的东西也终会走向否定之否定。这不仅揭示了矛盾转化的法则, 更为重要的, 是其中内涵着我们今天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再次,《老子》所讲的“大小多少”, 据严灵峰先生考证, 说的是“大生于小, 多生于少”。《老子》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以及“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等, 都体现了“大生于小, 多生于少”的法则, 这一法则同现代辩证法所公认的“质变量变”规律完全吻合。
以上《老子》所透露的“相反相成”思想, “反者道之动”思想以及“大小多少”思想, 正好同现代辩证法所强调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以及“质量互变”三大规律相一致, 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它不仅规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模式, 而且也对世界辩证思维的深化发展, 产生过重大影响。
第三, 《老子》的识认论成果引导中国古代哲学家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老子》认识论的最卓越成果, 是把“知常”作为认识的根本任务, 这在认识的发展史上, 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老子》说:“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所谓“知常”, 即把握常道, 用今天的话说, 叫做认识客观规律。强调遵循规律, 这正表现了道家创始人老子对真理的炽热追求。它启迪着后来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有效的探索。尔后, 荀子推出“天行有常”, 并要求人们把握“天之常”而“应之以治”; 韩非把“道理”作为规律的代名词, 认为“缘道理以从事, 无不能成”; 刘禹锡用“数”、“势”、“理”诸概念, 揭示规律的客观性, 要求人们“推数”、“乘势”、“揆理”, 亦即照客观规律办事等, 都同《老子》知常的思想渊源相通。同时, 《老子》在认识论上, 还提出了“不出户, 知天下”, 以及“涤除玄览”等命题, 似乎透露了直觉主义认识论思想, 这也极为难能可贵。
综上所述, 《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理论基础; 《老子》的辩证法, 决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理论模式; 《老子》的规律观, 引导中国古代哲学家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由此可知, 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发展观以致认识论, 主要是在《老子》思想的启迪下建构起来的。因此,《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享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十九世纪末俄国著名汉学家C ·海奥基也夫斯基所指出的:“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一切哲学发展的出发点, 所有其他中国哲学家的体系, 都是在《道德经》哲学体系的各个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雄辩地证明, 《老子》哲学是中国一切哲学之母。(二) 关于《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的政治思想亦极为深刻而别具特色, 过去有人说《老子》属于“君人南面之术”, 这正是从其政治谋略的角度来评述《老子》的。《老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一是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策略。《老子》从“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的策略思想出发, 透露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所谓“无为而治”, 就是按照“无为”的思想去实现天下大治。《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二章) ; 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 “为无为, 则无不治”(三章) 。这里所谓“我”, 指的是最高统治者“王侯”。在《老子》看来, 只要王侯坚持“无为而治”的路线, 就可以让老百姓“自化”(自然而然地开化) 、“自正”(自然而然地端正) 、“自富”(自然而然地富足) 、“自朴”(自然而然地纯朴) , 故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这些都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 在于要求统治者不干挠老百姓的生活, 让老百姓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所以《老子》提出“治
黄钊:《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大国若烹小鲜”的主张, 反对搞干挠群众生活的政治
运动。这一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黄老学者就是沿着《老子》的“无为而治”而创造出“黄老之治”的思想体系, 并努力将“无为而治”思想付诸政治实践。在我国历史上, 汉初的“文景之治”, 唐初的“贞观之治”, 都吸取了“黄老之治”的思想成果, 并且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是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第八十一章说:“小国寡民,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难看出, 这是隐者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这里既体现了“无为”的原则, 又描绘了隐者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图景。然而这是一幅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永远不可能实现。尽管如此, 但它从一定角度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且对后来统治者设计安民的策略, 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是强调“不得已”而用兵的战争原则。它说:“兵者, 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所谓“不得已”, 指的是当强敌入侵, 不得不济困救危的关键时刻。正因为《老子》主张“不得已”而战, 所以它也设计了关于战争的有关策略, 如提出“以奇用兵”, 主张“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 必用强之; 将欲去之, 必固举之; 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等, 都是关于战争策略的构想。这些构想, 对后来军事谋略影响深远, 正因为如此, 有人将《老子》看作“兵书”。
(三) 关于《老子》的伦理思想。
《老子》主张“尊道贵德”, 故其伦理思想也极为丰富, 并且同儒墨诸家的道德观明显对立。
首先, 《老子》对儒家的道德观持否定态度。第三十八章说:“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里明确告诉人们, “仁”、“义”、“礼”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它们是原有的道德丧失后的结果, 特别是那个“礼”, 被视为忠信的浇薄和祸乱的根源。因此, 《老子》主张全盘抛弃它们。
其次, 《老子》透露了“反朴归真”的道德理想。它说:“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 处其实, 不居其华”, 明确提倡厚实, 反对虚华。其基本思想, 在于追求“朴真”, 所以《老子》强调“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提倡“见素抱朴”, 主张“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这些都表达了《老子》“反朴归真”的道德理想。这一思想, 对后世影响很大。《庄子》曾对这种“反朴归真”的道德境界, 作了具体描述, 它说:“南越有邑焉, 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 少私而寡欲, 知作不知藏, 与而不求其报, 不知义之所适, 不能礼之所将, 猖狂妄行, 乃蹈乎大方……。”老子之后, 道家流派所奉行的道德观, 基本上都同“反朴归真”的思想一脉相通。
再次,《老子》特别倡导“不争之德”。它说:“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所谓不争, 就是不争利, 不争位, 不争名, 一句话:与世无争。这种“不争之德”, 是《老子》“无为”思想在道德观上的具体运用。与此相一致, 《老子》提出了“玄德”的概念, 说:“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这是对无为之德的赞扬, 其意是说, “天”生育了万物而不亻占有它; 对万物有所施为, 而不恃功图报; 帮助万物生长, 而不主宰它们。显然, 这里所说的“玄德”, 乃是无为之德。将“无为”的思想, 用到人生观方面, 就是强调与世无争, 突出少私寡欲, 崇尚知荣守辱, 坚持处柔守弱。所有这一切, 一言以蔽之, 就是“清虚自守, 卑弱自恃”。这种“不争之德”, 对后世亦影响很大, 人们常说的“夹着尾巴做人”, 就是这一思想的变换说法。
(四) 关于《老子》的养生之道
《老子》向往“长生久视”, 因而十分重视养生之道。一是强调保养精气。《老子》说:“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 精之至也。”其意是说, 婴儿筋骨柔弱, 而小拳头却握得很紧; 他们不知男女之事, 而小阴茎却时常隆起, 这说明他们精气充足。据此, 老子主张保养精气。强调要象婴儿那样做到“专气致柔”。《老子》还提出了养气的方法,“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河上公注曰:“鼻口呼吸喘息, 当绵绵微妙, 若可存, 复若无有, 用气常宽舒, 不当急疾勤劳。”显然, 这里谈的是运气的方法, 似乎同今人所说的“气功”相类似。二是强调寡情少欲。《老子》认为, 节制情欲, 有利于养生。他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十二章) 。这里集中说明了情欲过度, 不利于养生。因此, 它又说:“塞其兑, 闭其门, 终身不勤”。意为堵塞喜悦和烦闷之情, 就可以终身不病。与此相联系, 它又强调说:“开其兑, 济其事, 终身不救。”其意是说, 放开喜怒哀乐的情感, 那就终身不可救治。这都旨在强调制欲。所以, 它提倡“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这些养生原则, 对我国后来养生学的发展, 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以上, 我们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养生学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老子》的学术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特别是它的“道生万物”的世界观、与三大辩证法相联系的发展观、以及“知常曰明”的规律观、“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反朴归真”的道德观、处柔守弱的人生观等, 都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演进产生过无比深远的影响, 值得我们好好发掘, 认真总结。还须指出, 由于《老子》提倡“长生久视”, 并建构了系统的养生学说, 其“道”又具有“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的神秘性, 因而被后来的道教所利用, 故道教徒们又尊称《老子》为《道德真经》。
参考文献:
[1] 王卡.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 ]. 北京:中华书局,
1993。[2] 朱谦之. 老子校释[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