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年月日知识点

(一) 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庆)。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

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可借助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2)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6月12日~~6月30日 30-12+1=9(天)

7月有:31(天) 8月1日~~8月17日 有:17(天) 9+31+17=57(天)

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1997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数一天,即星期四。

9、会计算到今年经过的年份:就用2013 -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国多少周年? 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算式:2013-1949=64(年)

(二) 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如: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 === 9时或9:00

晚上9时 === 21时或21:00

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 - 12 = 下午4时。(必须加前缀)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

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比如:某商品早上8:00开始营业,下午6:00停止营业,一天营业多少时间? 下午6:00=18:00 18:00 - 8:00 = 10(小时)

6、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7、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

四,制作5月份月历。

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8、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季度=3个月

1天(日)=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钟

1周=7天

(一) 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庆)。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

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可借助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2)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6月12日~~6月30日 30-12+1=9(天)

7月有:31(天) 8月1日~~8月17日 有:17(天) 9+31+17=57(天)

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1997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数一天,即星期四。

9、会计算到今年经过的年份:就用2013 -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国多少周年? 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算式:2013-1949=64(年)

(二) 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如: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 === 9时或9:00

晚上9时 === 21时或21:00

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 - 12 = 下午4时。(必须加前缀)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

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比如:某商品早上8:00开始营业,下午6:00停止营业,一天营业多少时间? 下午6:00=18:00 18:00 - 8:00 = 10(小时)

6、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7、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

四,制作5月份月历。

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8、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季度=3个月

1天(日)=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钟

1周=7天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知识点全口诀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元<年月日>口诀 作者:成都市菱窠路小学何老师(除了第一 条以外,都是原创) 一.区分大小月的口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 平年二月二十八. 二.判断每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先看个位单或双, 单数平年没商量. 如果个位是双数, ...

  • 三年级位置与方向和年月日的复习
  • 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四课时] 位置与方向和年月日的复习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方向,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所学过的时间单位和年.月.日的知识. 2.经历整理和复习全过程,形成知识网络. 3.体会生活中离不开"年月日"和"方向",感受 ...

  • 沪教版 三年级(上)年月日
  • 认识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通过查找年历知道每个月的天数,能判断大月.小月并找到简 便的记忆方法 3.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 4.会通过查找年历知道某天是星期几 5.通过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 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年. ...

  • 三年级下年月日说课稿
  •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说课  尹华兵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 ...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黄埠中心小学 刘海燕 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教材46-48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 ...

  •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 "年月日"知识点 一: 与"年"相关的知识: 1.一年=12个月 半年=6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2.判断平年.闰年: 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 年,1900年不是闰年) 例如:196 ...

  • [看日历]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看日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67页<看日历>. 教材分析: <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过<认识钟表>和<认识时分秒&g ...

  • 年月日--
  • <年 月 日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 ...

  •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46-p49页.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