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速记手册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

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3)生活状况: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发现经过

(1)1921年,北京人遗址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2)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用火遗迹。

(3)此后又发掘出土4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3. 发现影响: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

1.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生活状况

(1)工具: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2)组织: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3)用火: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研究价值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2.时间:距今约6 000年。

3.生活: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

4.生产

(1)工具:半坡人制作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他们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

(2)农业:主要种植粟。

(3)手工业: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还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2.时间:距今约7000年。

3.生活: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发现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4.生产

(1)农业:水稻是主要农作物,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2)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3)手工业: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起源: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2.区域: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表现

(1)作物栽培: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 000—7 000年。

(2)农耕技术: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耕种。

(3)兴起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主要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背景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部落之间攻伐合并,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2)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2.形成

(1)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败炎帝,炎帝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在涿鹿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主要发明

(1)炎帝时期: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时期:①黄帝: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②仓颉:制造文字。③伶伦:制作音律。④隶首:发明算盘。⑤嫘祖:擅长纺织,会缫丝。

2.重要意义: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

1.背景:为抵御共同的灾难,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2.概况: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传位给品行高尚的舜,舜年老时让位于解除水患的禹。

3.首领成就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2)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3)禹:用疏导的方法解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治水有功被尊称为“大禹”,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和“家天下”

1.国家建立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发展: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都城:阳城。

(4)区域: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5)衰弱: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统治残暴,引起民众反抗。

2.国家概况

(1)禹在位时,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发展,逐渐产生阶级分化。

(2)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3)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二、商汤灭夏

1.夏朝灭亡:夏朝后期,商部落逐渐强大,首领汤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

2.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强大起来。

3.商朝灭亡: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

西周建立:商朝晚期,周武王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

(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依据: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4)影响: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发展过程

(1)起源: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出现了铜器,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

土了铜镜。

(2)发展: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3)功能: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制作工艺

(1)工艺: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

(2)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

(3)流程: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

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二、甲骨文记事

1.含义: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考古发掘: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至今已超过16万片,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约4 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 500多字。

3.记载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历史地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方法: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2.特点: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1.背景: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2.表现: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3.影响: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背景: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2.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

4.七雄争霸

(1)特点: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3)结果: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代表:商鞅变法

(1)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

①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③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作用: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影响: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加速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

2.构造: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3.功能:是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4.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

5.地位: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1.简介: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3.思想成就: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成就

(1)思想方面: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②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2)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文化传承: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3.地位: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百家争鸣

1.概况

(1)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2)儒家: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②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3)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4)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原因: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4.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

(1)皇权至高无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2)中央设三公:中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概况: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②作用: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

等制度推向全国。

③影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统一文字,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顺利推行,使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4.军事: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1.赋税沉重: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2.徭役繁重

(1)概况: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2)影响: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法律严酷

(1)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2)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

(1)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贫苦农民去渔阳戍守长城,遇雨失期,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夏。

(2)领导者:陈胜和吴广。

(3)地点:大泽乡。

(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政权: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6)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7)结果: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起义失败。

3.项羽和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秦朝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

三、楚汉之争

1.双方:自封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和汉王刘邦。

2.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

3.结果: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状况

(1)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措施

(1)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结果: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1.原因: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2.措施:

(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3)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提出:主父偃。

3.内容:(1)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2)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4.刺史制度

(1)内容: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

(2)作用: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提出:董仲舒。

3.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4.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

1.背景

(1)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

(2)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2.目的: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

(1)收铸币权: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收盐铁经营权: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平抑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5.鼎盛时期: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

(1)措施: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表现: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

2.表现

(1)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

(2)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3)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3.影响

(1)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概况: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2.结果: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3.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

的“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背景: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张骞出使西域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1)路线: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2)交流: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3)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的海上交通道路,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2.西域都护的设置

(1)概况: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

(2)职责: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3)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3.班超经营西域

(1)背景: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

(2)概况

①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②班超长期留守西域,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安息后受阻,未能继续前行,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③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去世后,他的儿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1.背景: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

2.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改进:东汉宦官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

4.影响: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张仲景和华佗

1.背景: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2.张仲景

(1)成就: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2)评价: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3.华佗

(1)成就:发明了“麻沸散”;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出了“五禽戏”。

(2)评价: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2.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 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4.评价: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

(1)背景: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2)产生: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3)传播:太平道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太平道传播很快。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2.佛教

(1)地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起源地: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4)教义: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5)传播: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6)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1.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1)政治:东汉末期,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1.三分天下

(1)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这样,就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2.三国鼎立形成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

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1.背景: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概况: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统治:西晋皇室保护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很多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二、八王之乱

1.背景: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概况: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影响: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路线: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结果: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4.政权: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5.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建立,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建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政权特点: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3.收复失地: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4.经济发展: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5.衰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宋国: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3.衰落: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背景: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2.原因——北方人口南迁

(1)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2)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3.路线: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4.表现

(1)农业:①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②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

③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

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战

1.背景: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时间:383年。

3.目的: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4.结果: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5.特点: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6.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政权建立: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2)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改革措施

(1)迁都: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494年迁都洛阳。

(2)汉化政策

①说汉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改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③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

④通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3.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间: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表现

(1)技术: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

(2)生活: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北方各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3)政治: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5)感情: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3.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

科技与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作者:北朝贾思勰。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4.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1.简介: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

(1)数学: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历法: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

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直到510年《大明历》才正式颁行。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1)背景: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代表:王羲之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书圣”。

(3)地位: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2.绘画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2)代表: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

3.石窟

(1)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2)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地位: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第二部分 归类列举识记

1.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北京人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他们使用的工具又极其简陋,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十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这就是早期的原始群。

2.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来源?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1)来源: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2)用途及作用:熟食(烧烤食物) ,缩短消化过程,增强人的体质;驱赶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总之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1)禅让制出现在生产力极低的原始社会,当时实行氏族公社制度,政治上是“公天下”。

(2)生产力提高后,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使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而“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

(3)所以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社会的重大进步。

4.想一想,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1)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

(2)重用人才;

(3)重视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4)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

(5)他们的争霸斗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在客观上又都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5.铁农具的使用有何意义?牛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意义: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

(2)作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

6.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改革?有什么相同作用?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改革;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等。

(2)作用:都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3)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改革家的谋略;提出具体有效的方法等。

7.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8.秦王为什么能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

(1)社会趋势:春秋战国以来,战乱不断,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安定统一。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

(2)经济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军事优势: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4)个人因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适当。

9.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度。

(3)文化——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4)交通——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

(5)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10.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11.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12.汉文帝是怎样推行以农为本的政策的?

(1)文帝深知农业在当时的重要性,他多次颁布诏令,劝课农桑,鼓励发展生产。

(2)他多次亲自参加耕作,还让皇后亲自养蚕,以作示范。

(3)为了减轻民间负担,文帝就把田赋由高祖时的什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

(4)在减免田赋的同时,文帝松弛山林川泽之禁,救济穷困老弱,从而使社会经济全面恢复。

13.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经济: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14.如何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1)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地区首次与西域正式联系起来了,为以后建立西域都护,打下了基础,使西域成为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又一次重大融合,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加快了西域地区的开发。

(2)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从我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15.开通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它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联系了起来,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的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6.西晋统一全国的原因。

(1)经济实力雄厚:西晋建立的时候蜀国已经灭亡了,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人口和经济能力都远强于南方。

(2)其次,吴国末期政治昏暗,人心离散,所以抵抗不了。

(3)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17.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西晋末年统治者治理不当,“八王之乱”的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被迫离开中原,向南方迁徙。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迁徙,除了向南流动以外,还向辽河流域或河西走廊迁徙。

影响:人口大迁徙客观上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对后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18.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原因与影响。

这一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族。其内迁的根本原因是受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接受西晋的统治,他们大多数保留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但与汉族人民联系日益密切,受到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大多转入农耕生活,他们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

影响:内迁各族遭到西晋统治者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为奴,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纷纷掀起反晋斗争,导致西晋灭亡。

19.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苻坚骄傲自大;

(2)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的统治,希望前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

(3)前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

(4)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5)军队战斗力不强,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6)东晋将领足智多谋,士气高昂,也是能够以少胜多的重要条件。

20.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1)平城位置偏北,地处边陲,战乱较多,资源较贫瘠。

(2)洛阳是中原文化的交流中心,有利于对汉族文化的学习。

(3)平城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21.民族融合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简单地等同起来,这是不正确的。民族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 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这在阶级社会的历史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有到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以后很长的时期内才有实现的可能。目前使用民族融合一词,一般指的是自然同化这一现象。

22.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方式。

(1)民族迁徏和杂居,如东汉末年以来的少数民族内迁。 (2)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3)和亲,如西汉昭君出塞。 (4)战争,如西汉时击败匈奴。

23.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发明和改进造纸术; (2)华佗制成“麻沸散”;

(3)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1)政治:国家大分裂,政权更迭频繁,各种矛盾交织。 (2)经济: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3)民族关系: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民族交融进程加快。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4)文化:科技继续领先,佛教盛行,书画、雕塑艺术大放异彩。

(5)总体:我国由统一走向分裂,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北方的民族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必然趋势。

第三部分 专题线索归纳

1.朝代篇

2. 主要的政治制度

(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以民主推举的方式选出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2)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国家制度: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军队、刑法和监狱等) ,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5)中央集权制度: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我国古代专制主义集权的加强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 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5. 民族关系的发展

(1)秦与匈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张骞通西域

①西域指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②两次通西域。

(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咯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东汉、魏、晋时期,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匈奴族和羯族由蒙古草原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5)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①地域上: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②经济上: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

③生活上: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内迁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④政治上: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⑤文化上: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⑥心理上: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6.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

①背景: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

②目的: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治理,移风易俗。

③内容: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④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7.主要战役战乱

8.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经济的发展

(1)生产工具经过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原始采集时代(北京人) ;原始农耕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 ;青铜时代(夏、商、周) ;铁器时代(春秋战国以后) 。

(2)史前时代: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能够使用天然火。

(3)青铜文明: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4)铁器时代: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5)水利方面

①大禹治水: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治水10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尊称为“大禹”。

②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③灵渠: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6)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①秦始皇为清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③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④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7)汉武帝经济大一统: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8)陆上丝绸之路

①概念: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丝绸之路”。

②交流物品: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

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9)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10)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的开发

①开发的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②影响: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而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促使江南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9.科技文化成就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

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3)生活状况: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发现经过

(1)1921年,北京人遗址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2)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用火遗迹。

(3)此后又发掘出土4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3. 发现影响: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

1.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生活状况

(1)工具: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2)组织: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3)用火: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研究价值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2.时间:距今约6 000年。

3.生活: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

4.生产

(1)工具:半坡人制作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他们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

(2)农业:主要种植粟。

(3)手工业: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还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2.时间:距今约7000年。

3.生活: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发现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4.生产

(1)农业:水稻是主要农作物,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2)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3)手工业: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起源: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2.区域: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表现

(1)作物栽培: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 000—7 000年。

(2)农耕技术: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耕种。

(3)兴起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主要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背景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部落之间攻伐合并,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2)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2.形成

(1)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败炎帝,炎帝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在涿鹿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主要发明

(1)炎帝时期: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时期:①黄帝: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②仓颉:制造文字。③伶伦:制作音律。④隶首:发明算盘。⑤嫘祖:擅长纺织,会缫丝。

2.重要意义: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

1.背景:为抵御共同的灾难,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2.概况: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传位给品行高尚的舜,舜年老时让位于解除水患的禹。

3.首领成就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2)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3)禹:用疏导的方法解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治水有功被尊称为“大禹”,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和“家天下”

1.国家建立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发展: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都城:阳城。

(4)区域: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5)衰弱: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统治残暴,引起民众反抗。

2.国家概况

(1)禹在位时,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发展,逐渐产生阶级分化。

(2)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3)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二、商汤灭夏

1.夏朝灭亡:夏朝后期,商部落逐渐强大,首领汤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

2.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强大起来。

3.商朝灭亡: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

西周建立:商朝晚期,周武王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

(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依据: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4)影响: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发展过程

(1)起源: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出现了铜器,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

土了铜镜。

(2)发展: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3)功能: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制作工艺

(1)工艺: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

(2)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

(3)流程: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

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二、甲骨文记事

1.含义: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考古发掘: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至今已超过16万片,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约4 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 500多字。

3.记载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历史地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方法: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2.特点: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1.背景: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2.表现: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3.影响: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背景: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2.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

4.七雄争霸

(1)特点: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3)结果: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代表:商鞅变法

(1)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

①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③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作用: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影响: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加速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

2.构造: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3.功能:是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4.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

5.地位: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1.简介: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3.思想成就: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成就

(1)思想方面: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②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2)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文化传承: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3.地位: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百家争鸣

1.概况

(1)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2)儒家: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②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3)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4)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原因: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4.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

(1)皇权至高无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2)中央设三公:中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概况: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②作用: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

等制度推向全国。

③影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统一文字,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顺利推行,使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4.军事: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1.赋税沉重: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2.徭役繁重

(1)概况: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2)影响: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法律严酷

(1)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2)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

(1)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贫苦农民去渔阳戍守长城,遇雨失期,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夏。

(2)领导者:陈胜和吴广。

(3)地点:大泽乡。

(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政权: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6)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7)结果: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起义失败。

3.项羽和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秦朝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

三、楚汉之争

1.双方:自封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和汉王刘邦。

2.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

3.结果: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状况

(1)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措施

(1)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结果: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1.原因: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2.措施:

(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3)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提出:主父偃。

3.内容:(1)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2)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4.刺史制度

(1)内容: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

(2)作用: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提出:董仲舒。

3.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4.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

1.背景

(1)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

(2)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2.目的: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

(1)收铸币权: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收盐铁经营权: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平抑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5.鼎盛时期: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

(1)措施: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表现: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

2.表现

(1)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

(2)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3)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3.影响

(1)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概况: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2.结果: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3.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

的“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背景: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张骞出使西域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1)路线: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2)交流: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3)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的海上交通道路,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2.西域都护的设置

(1)概况: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

(2)职责: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3)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3.班超经营西域

(1)背景: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

(2)概况

①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②班超长期留守西域,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安息后受阻,未能继续前行,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③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去世后,他的儿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1.背景: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

2.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改进:东汉宦官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

4.影响: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张仲景和华佗

1.背景: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2.张仲景

(1)成就: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2)评价: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3.华佗

(1)成就:发明了“麻沸散”;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出了“五禽戏”。

(2)评价: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2.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 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4.评价: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

(1)背景: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2)产生: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3)传播:太平道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太平道传播很快。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2.佛教

(1)地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起源地: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4)教义: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5)传播: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6)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1.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1)政治:东汉末期,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1.三分天下

(1)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这样,就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2.三国鼎立形成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

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1.背景: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概况: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统治:西晋皇室保护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很多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二、八王之乱

1.背景: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概况: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影响: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路线: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结果: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4.政权: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5.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建立,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建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政权特点: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3.收复失地: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4.经济发展: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5.衰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宋国: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3.衰落: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背景: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2.原因——北方人口南迁

(1)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2)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3.路线: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4.表现

(1)农业:①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②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

③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

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战

1.背景: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时间:383年。

3.目的: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4.结果: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5.特点: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6.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政权建立: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2)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改革措施

(1)迁都: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494年迁都洛阳。

(2)汉化政策

①说汉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改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③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

④通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3.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间: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表现

(1)技术: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

(2)生活: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北方各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3)政治: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5)感情: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3.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

科技与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作者:北朝贾思勰。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4.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1.简介: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

(1)数学: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历法: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

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直到510年《大明历》才正式颁行。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1)背景: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代表:王羲之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书圣”。

(3)地位: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2.绘画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2)代表: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

3.石窟

(1)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2)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地位: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第二部分 归类列举识记

1.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北京人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他们使用的工具又极其简陋,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十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这就是早期的原始群。

2.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来源?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1)来源: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2)用途及作用:熟食(烧烤食物) ,缩短消化过程,增强人的体质;驱赶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总之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1)禅让制出现在生产力极低的原始社会,当时实行氏族公社制度,政治上是“公天下”。

(2)生产力提高后,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使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而“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

(3)所以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社会的重大进步。

4.想一想,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1)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

(2)重用人才;

(3)重视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4)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

(5)他们的争霸斗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在客观上又都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5.铁农具的使用有何意义?牛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意义: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

(2)作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

6.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改革?有什么相同作用?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改革;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等。

(2)作用:都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3)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改革家的谋略;提出具体有效的方法等。

7.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8.秦王为什么能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

(1)社会趋势:春秋战国以来,战乱不断,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安定统一。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

(2)经济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军事优势: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4)个人因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适当。

9.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度。

(3)文化——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4)交通——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

(5)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10.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11.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12.汉文帝是怎样推行以农为本的政策的?

(1)文帝深知农业在当时的重要性,他多次颁布诏令,劝课农桑,鼓励发展生产。

(2)他多次亲自参加耕作,还让皇后亲自养蚕,以作示范。

(3)为了减轻民间负担,文帝就把田赋由高祖时的什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

(4)在减免田赋的同时,文帝松弛山林川泽之禁,救济穷困老弱,从而使社会经济全面恢复。

13.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经济: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14.如何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1)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地区首次与西域正式联系起来了,为以后建立西域都护,打下了基础,使西域成为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又一次重大融合,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加快了西域地区的开发。

(2)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从我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15.开通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它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联系了起来,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的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6.西晋统一全国的原因。

(1)经济实力雄厚:西晋建立的时候蜀国已经灭亡了,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人口和经济能力都远强于南方。

(2)其次,吴国末期政治昏暗,人心离散,所以抵抗不了。

(3)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17.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西晋末年统治者治理不当,“八王之乱”的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被迫离开中原,向南方迁徙。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迁徙,除了向南流动以外,还向辽河流域或河西走廊迁徙。

影响:人口大迁徙客观上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对后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18.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原因与影响。

这一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族。其内迁的根本原因是受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接受西晋的统治,他们大多数保留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但与汉族人民联系日益密切,受到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大多转入农耕生活,他们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

影响:内迁各族遭到西晋统治者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为奴,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纷纷掀起反晋斗争,导致西晋灭亡。

19.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苻坚骄傲自大;

(2)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的统治,希望前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

(3)前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

(4)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5)军队战斗力不强,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6)东晋将领足智多谋,士气高昂,也是能够以少胜多的重要条件。

20.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1)平城位置偏北,地处边陲,战乱较多,资源较贫瘠。

(2)洛阳是中原文化的交流中心,有利于对汉族文化的学习。

(3)平城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21.民族融合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简单地等同起来,这是不正确的。民族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 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这在阶级社会的历史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有到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以后很长的时期内才有实现的可能。目前使用民族融合一词,一般指的是自然同化这一现象。

22.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方式。

(1)民族迁徏和杂居,如东汉末年以来的少数民族内迁。 (2)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3)和亲,如西汉昭君出塞。 (4)战争,如西汉时击败匈奴。

23.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发明和改进造纸术; (2)华佗制成“麻沸散”;

(3)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1)政治:国家大分裂,政权更迭频繁,各种矛盾交织。 (2)经济: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3)民族关系: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民族交融进程加快。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4)文化:科技继续领先,佛教盛行,书画、雕塑艺术大放异彩。

(5)总体:我国由统一走向分裂,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北方的民族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必然趋势。

第三部分 专题线索归纳

1.朝代篇

2. 主要的政治制度

(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以民主推举的方式选出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2)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国家制度: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军队、刑法和监狱等) ,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5)中央集权制度: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我国古代专制主义集权的加强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 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5. 民族关系的发展

(1)秦与匈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张骞通西域

①西域指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②两次通西域。

(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咯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东汉、魏、晋时期,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匈奴族和羯族由蒙古草原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5)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①地域上: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②经济上: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

③生活上: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内迁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④政治上: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⑤文化上: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⑥心理上: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6.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

①背景: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

②目的: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治理,移风易俗。

③内容: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④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7.主要战役战乱

8.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经济的发展

(1)生产工具经过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原始采集时代(北京人) ;原始农耕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 ;青铜时代(夏、商、周) ;铁器时代(春秋战国以后) 。

(2)史前时代: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能够使用天然火。

(3)青铜文明: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4)铁器时代: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5)水利方面

①大禹治水: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治水10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尊称为“大禹”。

②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③灵渠: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6)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①秦始皇为清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③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④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7)汉武帝经济大一统: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8)陆上丝绸之路

①概念: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丝绸之路”。

②交流物品: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

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9)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10)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的开发

①开发的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②影响: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而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促使江南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9.科技文化成就


相关内容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共428种 英语类考试 大学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               1.[圣才视频]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解析班(网授)[免费下载] 8.[3D题库]2015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

  • 新概念英语词汇随身听速记手册3附字幕(MP3+LRC)
  • [新概念英语词汇随身听速记手册3附字幕]  新概念英语词汇随身听速记手册3 第1课 新概念英语词汇随身听速记手册3 第2课 新概念英语词汇随身听速记手册3 第3课 新概念英语词汇随身听速记手册3 第4课 新概念英语词汇随身听速记手册3 第5课 新概念英语词汇随身听速记手册3 第6课 新概念英语词汇随 ...

  • [记忆口诀]初中高中各科学习记忆口诀大全
  • 初高中各科学习记忆口诀 http://shiyunlong69.blog.163.com 初中各科学习记忆口诀(32)高中立体几何学习记忆口诀 (01)语文:文言文断句口诀(33)高中数学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02)语文:高频易错成语记忆口诀(34)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理解记忆 (03)语文:基础知识学 ...

  • 口诀英语单词速记
  • 口诀英语单词速记 什么是口诀英语单词速记呢?就是用口诀的方法来编排英语单词,从而达到快速记忆英语单词的目的. 因为口诀比较顺口,容易记忆,小孩子学习知识一般就是从口诀开始的,比如什么,"12345上山打老虎"之类. 英语单词怎么样进行口诀编排呢?一般是按照发音类似的来进行的,比如 ...

  • 在线英语听力室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首      页 听力教程 VOA慢速英语 英语歌曲 英语动画 资源技巧 英文阅读 听力专题 听力论坛 口语陪练 在线词典 英语考试 日语学习 德语学习 英语网刊 英语教材 VOA标准英语 英语电台 英语视频 英语导读 英语下载 听力搜索 听力家园 口语论坛 在线翻译 BBC英语 ...

  • 新概念英语3全真课堂
  • 大家网新概念英语论坛 http://club.topsage.com/forum-73-1.html 2011新概念英语学习大全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2408082-1-1.html 2011年最新出炉新概念英语全四册精华资源汇总(不断更新中--) 如何学好 ...

  • 引用 小学到大学各类英语教学视频 - 闲云野鹤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引用 小学到大学各类英语教学视频 名家 2010-08-14 21:31:06 阅读1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海林吉祥<小学到大学各类英语教学视频> 引用 海林吉祥 的 小学到大学各类英语教学视频 引用 荒野 的 小学到大学各类英语教学视频 引用 茶语饭后 的 小学 ...

  • 初中高中英语单词快速记忆法系统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 莘莘学子们好:初中高中英语单词快速记忆法系统学习资料大全供大家学习,如有新意请多多交流. 2012年最好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法 英语单词速记最新想法 英语词汇记忆的六大方法 英语单词速记例子 记单词的好方法例子之bilion 如何达到真正的抗遗忘英语单词速记 最全的记英语单词的方法总结 对于英语新手怎 ...

  • 如何上好七年级新生的第一堂英语课
  • 如何上好七年级新生的第一堂英语课2011-01-27 12:33:33 Tag: 英语学习方法 学习 英语 我要评论(0)如何上好七年级新生的第一堂英语课: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我深感第一节英语课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影响,如果第一节课导人得好,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上好七年级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