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推断元素在表中的位置

2、了解元素结构和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结构特点及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4、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重难点

重点: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难点: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导学流程 一、知识梳理

1、周期表中从左到右的十六个族的顺序为2、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3、碱金属元素(R)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①与O2的反应,写出Li和Na分别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与卤素单质的反应。写出Na和Cl2的反应方程式。

③与H2O的反应。写出R和H2O反应的通式

④和非氧化性性酸的反应,写出Na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4、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①单质与H2的反应,写出X2与H2的反应通式,指出氢化物的稳定性的递变规律。

②单质与水的反应,写出F2和Cl2分别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③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写出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方程式

④单质和金属的反应,写出Cl2和I2分别和Fe的反应方程式

⑤单质和NaOH的反应,写出Cl2和NaOH的反应方程式

5、物理性质递变性规律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 密度逐渐 (密度反常的是 )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 密度逐渐 6、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各举三例

7、元素种类由决定,同位素种类由和形体指的是单质。 【典型例题】

1、如果n为第ⅠA族中X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2)的Y元素可能位于( ) A.ⅢA B.ⅣA C.ⅢB D.ⅡA

2、原子序数为Z的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的中间,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下列数据,其中不可能的是( ) A.4Z

B.4Z+10

C.4Z+5

D.4Z+14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元素

②质子数相同且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 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4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5、可以比较Al、 Mg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6、原子序数为5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五周期VIA族 B. 第六周期VIA族 C. 第五周期VI族

D. 第五周期VIB族

【课堂训练】

1.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 B.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C.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2.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数之和是A元素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是( )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3.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H14

14

2 D2 B.N

C C.16

O

17

O D.CO CO2

4.现有n-m+

bX和aY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 ) A.b-m-n

B.b+m+n C.b-m+n

D.b+m-n

5.对符号

Cl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 B.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子数是35

C.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是17 D.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8 6.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7.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8.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9.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C.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10.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①试剂:金属钠、镁带、新制氯水、Na2S溶液、稀硫酸、 Na2SiO3溶液、热水等。 ②仪器: 、 、 、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请把表中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补写完整):

(4)实验结论: 。

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推断元素在表中的位置

2、了解元素结构和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结构特点及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4、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重难点

重点: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难点: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导学流程 一、知识梳理

1、周期表中从左到右的十六个族的顺序为2、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3、碱金属元素(R)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①与O2的反应,写出Li和Na分别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与卤素单质的反应。写出Na和Cl2的反应方程式。

③与H2O的反应。写出R和H2O反应的通式

④和非氧化性性酸的反应,写出Na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4、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①单质与H2的反应,写出X2与H2的反应通式,指出氢化物的稳定性的递变规律。

②单质与水的反应,写出F2和Cl2分别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③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写出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方程式

④单质和金属的反应,写出Cl2和I2分别和Fe的反应方程式

⑤单质和NaOH的反应,写出Cl2和NaOH的反应方程式

5、物理性质递变性规律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 密度逐渐 (密度反常的是 )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 密度逐渐 6、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各举三例

7、元素种类由决定,同位素种类由和形体指的是单质。 【典型例题】

1、如果n为第ⅠA族中X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2)的Y元素可能位于( ) A.ⅢA B.ⅣA C.ⅢB D.ⅡA

2、原子序数为Z的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的中间,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下列数据,其中不可能的是( ) A.4Z

B.4Z+10

C.4Z+5

D.4Z+14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元素

②质子数相同且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 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4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5、可以比较Al、 Mg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6、原子序数为5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五周期VIA族 B. 第六周期VIA族 C. 第五周期VI族

D. 第五周期VIB族

【课堂训练】

1.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 B.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C.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2.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数之和是A元素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是( )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3.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H14

14

2 D2 B.N

C C.16

O

17

O D.CO CO2

4.现有n-m+

bX和aY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 ) A.b-m-n

B.b+m+n C.b-m+n

D.b+m-n

5.对符号

Cl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 B.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子数是35

C.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是17 D.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8 6.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7.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8.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9.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C.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10.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①试剂:金属钠、镁带、新制氯水、Na2S溶液、稀硫酸、 Na2SiO3溶液、热水等。 ②仪器: 、 、 、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请把表中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补写完整):

(4)实验结论: 。


相关内容

  • 元素周期表教案
  • 元素同期表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第二部分是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同位素与核素的常识,最后一部分为是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教材中还编写了阅读材料与有关资料,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前三个部分为教 ...

  • 元素周期表发现简介
  •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作者: (兰州城市学院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本文通过讨论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介绍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及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研制出许多种类型的元素周期表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元素周期表:门 ...

  • 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化学中的应用
  • 摘 要:元素周期表也可以称为周期表,它是元素周期律的图解方式.作为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必备工具,周期表及周期律不仅可以将目前发现的元素以体系的方式归纳起来,还可以根据既定的规律去对未知元素进行探索,从而在化学研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教学:应用分析 一.元素周期表和元 ...

  • 元素周期表
  • 课时1 元素周期表 1.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ⅤA族 B.第二周期第ⅦA族 C.第二周期第ⅤA族 D.第三周期第ⅦA族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 ) 3.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是( ) A.金属元素 ...

  • 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 ...

  • 高二化学元素周期表1
  • 学 科 年 级 化学 高一 版 本 编稿老师 人教版 童建军 期 数 审稿教师 元素周期表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元素周期表 1.核素 2.元素周期表 二. 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 教学过程: (一)核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 ...

  • 1.2元素周期律教案3
  • 地址: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 邮编:450002 高中化学必修二 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案 (第三课时) 课时) 山东临沂实验中学 程传功 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使学生理解同周期.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并能运用 ...

  • 九年级上册3.3元素
  •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一.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牛奶包装袋中的说明:钙≥150mg/ ...

  •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1
  • 吕微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 槐北路120号 [1**********] 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教学课题]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教案背景]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 ...

  • 物质的量与元素周期表
  • 1对1专用教案 学生姓名:_ _ 授课教师:_龚老师 _ 科目:_化学 学生年级: 上课时间:月 时 教学课题 上次作业评析 复习物质的量.元素周期表(一) 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浓度之间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