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与改进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系统化工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管理 后勤工作 社会化改革      一、后勤投资多元化问题   1.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一般重视教学科研、基础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对后勤设施设备的建设,校方迫于资金的困难,一般采用多元投融资的办法。这的确解决了校方新校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使许多高校将多年无法实现的梦想变为现实,但不可回避的是许多投资开发商在投资回报率比较稳定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同时,也取得了后勤服务项目的经营管理权,因此后勤市场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市场格局。   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多头管理的一些弊端,无法进行统一监督。如某大学由于食堂由投资商开发建造并负责经营管理,在服务中,因价格、质量等问题,学生意见很大,但学校无法插手,管理困难。在新校区的后勤管理中,如何处理好学校与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的利益矛盾,在明晰产权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融资渠道、投资回报、经营收益与大局稳定的关系,这成为新校区管理中棘手的新问题。   2.随着市场经济渐趋成熟,社会服务行业不可避免地进入校内,与校内后勤实体竞争。然而开发商毕竟“重商轻教”,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学生却将其管理行为全算在学校及后勤的头上。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我认为,学校的后勤服务市场可以由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要求进行调控,学校通过市场手段,可以选择优质企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明确的合同条款及严密的监督,控制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引导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体现“姓教”的特点。   要做好从招标到签约、监管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放了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取得了超出想象的好效果,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这就说明,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比高校自办后勤更能体现“姓教”的特点。      二、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上的误区问题   1.学校过早地把未注册的后勤实体看作“外人”,把双方利益对立起来。后勤社会化不能错误地理解成是学校与后勤分家,而是让后勤成家立业,尽快完成三步大跨越,由“学校养后勤”到“后勤养自己”,最终发展到“后勤养学校”,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后勤实体是学校发展的主要保障,后勤实体搞的好,主要受益的是学校,后勤实体搞不好,受害的还是学校。对后勤实体斤斤计较、刻薄无情,貌似对学校负责,实质上违背学校根本利益。因此,在过渡期内,学校必须兑现扶持承诺。   2.认为后勤服务应当是纯公益福利性的。认为我国是穷国家办大教育,国家财力有限,只能提供低水平的、最基本的“公益性福利性”服务。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公益性福利性服务弊端明显,效率效益差,并不可取。不花钱的服务,享受者不太当回事,提供方得不到利益,也不会尽心去做。服务,只有以经济为纽带,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3.认为后勤服务样样都要收钱,学校对划给后勤实体的资产设备统统收费,即使属于公益性项目也不例外。这样的极端做法必然导致增加成本,价格上升,这对学生与后勤实体都不利,刚剥出去的后勤实体本来实力就不行,对市场运营很不熟悉,很快就陷入困境,对走向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   4.认为后勤资产都要“保值增值”。后勤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是用于经营,“保值增值”,要看具体经营什么项目,由什么人来经营。后勤资产“保值增值”的后果是增加了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价格,增加了师生负担。因此,用于基本生活服务的后勤资产,应当尽量降低服务成本和价格,体现公益性福利性,不应盲目提倡资产“保值增值”。用于高档服务、特殊服务,或为少数人服务的后勤资产,可以要求“保值增值”。   5.认为后勤改革是不是不搞了。个别高校后勤改革走了回头路,促使一些人对后勤社会化方向产生怀疑,对深化后勤改革态度不坚定,存在幻想,消极等待教育部出台新的改革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明确政策,但允许大胆探索,其实就是一种机遇,等政策出台了,发展机遇也就不多了。      三、收费价格政策问题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实行的价格政策主要有:   1.按市场机制收费服务的价格政策。这项政策要求将高校后勤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对高校内部的后勤服务价格,可按照不同需求的档次,实行不同的服务价格,是经济效益在改革实践中的必然体现。   2.保持高校后勤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政策。这项政策要求在政府和高校调控下,认真严肃地对待价格、质量与学生承受能力的问题,把价格总水平的增长幅度保持在师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3.政府福利和优惠价格政策。政府通过这项政策,让后勤继续享受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后勤把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体现在价格制定上,以保障师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4.抑制价格政策。由于学校无偿提供了服务场所、房屋和主要设施,因此有权对后勤服务价格加以限制。要求不得把包括学生生活后勤服务在内的各种收费项目的标准定得过高。对学生基本的后勤服务,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要限价。   收费价格政策问题,直接涉及收费方和服务方的利益关系。在确定校内服务价格上,即要考虑后勤职工的利益,又要考虑学校和师生的承受能力,还要考虑学校运行成本的真实性,价格的制定是较为复杂的财务核算问题。   高校后勤带有公益性质因素与社会一般企业是不同的,不能一下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后勤保本微利的经营性质在相当时期将持续。所以,高校后勤服务项目价格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推进专业化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领域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改革,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走出一条既符合高校办学思路、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东风.浅议高校后勤改革[J].经济论坛,2005,(4):37-39.   [2]栗海东,刘卯生.高校后勤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依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03):197-198.   [3]王新华.高校后勤产权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09):123-124.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与改进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系统化工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管理 后勤工作 社会化改革      一、后勤投资多元化问题   1.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一般重视教学科研、基础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对后勤设施设备的建设,校方迫于资金的困难,一般采用多元投融资的办法。这的确解决了校方新校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使许多高校将多年无法实现的梦想变为现实,但不可回避的是许多投资开发商在投资回报率比较稳定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同时,也取得了后勤服务项目的经营管理权,因此后勤市场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市场格局。   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多头管理的一些弊端,无法进行统一监督。如某大学由于食堂由投资商开发建造并负责经营管理,在服务中,因价格、质量等问题,学生意见很大,但学校无法插手,管理困难。在新校区的后勤管理中,如何处理好学校与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的利益矛盾,在明晰产权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融资渠道、投资回报、经营收益与大局稳定的关系,这成为新校区管理中棘手的新问题。   2.随着市场经济渐趋成熟,社会服务行业不可避免地进入校内,与校内后勤实体竞争。然而开发商毕竟“重商轻教”,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学生却将其管理行为全算在学校及后勤的头上。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我认为,学校的后勤服务市场可以由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要求进行调控,学校通过市场手段,可以选择优质企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明确的合同条款及严密的监督,控制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引导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体现“姓教”的特点。   要做好从招标到签约、监管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放了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取得了超出想象的好效果,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这就说明,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比高校自办后勤更能体现“姓教”的特点。      二、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上的误区问题   1.学校过早地把未注册的后勤实体看作“外人”,把双方利益对立起来。后勤社会化不能错误地理解成是学校与后勤分家,而是让后勤成家立业,尽快完成三步大跨越,由“学校养后勤”到“后勤养自己”,最终发展到“后勤养学校”,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后勤实体是学校发展的主要保障,后勤实体搞的好,主要受益的是学校,后勤实体搞不好,受害的还是学校。对后勤实体斤斤计较、刻薄无情,貌似对学校负责,实质上违背学校根本利益。因此,在过渡期内,学校必须兑现扶持承诺。   2.认为后勤服务应当是纯公益福利性的。认为我国是穷国家办大教育,国家财力有限,只能提供低水平的、最基本的“公益性福利性”服务。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公益性福利性服务弊端明显,效率效益差,并不可取。不花钱的服务,享受者不太当回事,提供方得不到利益,也不会尽心去做。服务,只有以经济为纽带,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3.认为后勤服务样样都要收钱,学校对划给后勤实体的资产设备统统收费,即使属于公益性项目也不例外。这样的极端做法必然导致增加成本,价格上升,这对学生与后勤实体都不利,刚剥出去的后勤实体本来实力就不行,对市场运营很不熟悉,很快就陷入困境,对走向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   4.认为后勤资产都要“保值增值”。后勤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是用于经营,“保值增值”,要看具体经营什么项目,由什么人来经营。后勤资产“保值增值”的后果是增加了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价格,增加了师生负担。因此,用于基本生活服务的后勤资产,应当尽量降低服务成本和价格,体现公益性福利性,不应盲目提倡资产“保值增值”。用于高档服务、特殊服务,或为少数人服务的后勤资产,可以要求“保值增值”。   5.认为后勤改革是不是不搞了。个别高校后勤改革走了回头路,促使一些人对后勤社会化方向产生怀疑,对深化后勤改革态度不坚定,存在幻想,消极等待教育部出台新的改革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明确政策,但允许大胆探索,其实就是一种机遇,等政策出台了,发展机遇也就不多了。      三、收费价格政策问题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实行的价格政策主要有:   1.按市场机制收费服务的价格政策。这项政策要求将高校后勤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对高校内部的后勤服务价格,可按照不同需求的档次,实行不同的服务价格,是经济效益在改革实践中的必然体现。   2.保持高校后勤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政策。这项政策要求在政府和高校调控下,认真严肃地对待价格、质量与学生承受能力的问题,把价格总水平的增长幅度保持在师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3.政府福利和优惠价格政策。政府通过这项政策,让后勤继续享受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后勤把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体现在价格制定上,以保障师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4.抑制价格政策。由于学校无偿提供了服务场所、房屋和主要设施,因此有权对后勤服务价格加以限制。要求不得把包括学生生活后勤服务在内的各种收费项目的标准定得过高。对学生基本的后勤服务,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要限价。   收费价格政策问题,直接涉及收费方和服务方的利益关系。在确定校内服务价格上,即要考虑后勤职工的利益,又要考虑学校和师生的承受能力,还要考虑学校运行成本的真实性,价格的制定是较为复杂的财务核算问题。   高校后勤带有公益性质因素与社会一般企业是不同的,不能一下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后勤保本微利的经营性质在相当时期将持续。所以,高校后勤服务项目价格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推进专业化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领域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改革,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走出一条既符合高校办学思路、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东风.浅议高校后勤改革[J].经济论坛,2005,(4):37-39.   [2]栗海东,刘卯生.高校后勤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依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03):197-198.   [3]王新华.高校后勤产权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09):123-124.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相关内容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 秽 " .经营管理 科技经济市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凌加明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224000) 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莺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后勤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最早实行单个项目的"承包制".到后来的全面& ...

  • 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经营模式的解读
  • 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经营模式的解读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演变 (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完全依靠国家财力,自办后勤.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后勤保障能力和质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 ...

  •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心得体会
  •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校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后勤集团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生事物,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既要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服务师生和教学科研工作,又要按企业化要求经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良好环境 ...

  • 基于组织行为学的高校后勤管理研究
  • 摘要:组织行为学以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组织行为学应用的成熟化,在社会各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高校后勤部门承担着"三育人" 的重要职能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

  • 高校后勤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 摘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商校后勤系统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尤其是高校后勤领导班子在高校后勤的曰常运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高校后勤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又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注重对高校后勤领导班子整体的绩效进行考核,要客观.全面地评价高校后勤领导班子整 ...

  • 高校后勤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思考
  •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组织部分,高校后勤党组织是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重要力量,是党对高校后勤领导的组织保证.文章从高校后勤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现状和问题分析,从明确工作定位.深化服务理念.规范组织架构.健全组织生活.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 ...

  • 高校后勤物业托管项目研究
  • 2016年第1 ̄2期(总第1161.1164期) 实践探索· SHIJIANTANSUO No.1 ̄2,2016 SerialNo.1161.1164 ●科学研究与实践 高校后勤物业托管项目研究 王洪强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高校开展后勤物业托管可以为学校减轻负担,提升后勤 ...

  • 高校产业化弊端及相关内容
  • 高校产权必须明晰 摘要:现代产权管理制度的关键是产权明晰,产权不明晰就意味着产权失控,产权失控就等于资产流失.不要认为高校是事业单位,不存在这个问题,恰恰相反,目前的高校产权不明晰的现象非常严重,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本文就高校产权必须明晰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校 : ...

  • 关于高校家属住宅物业管理的几点体会
  • 这些年高校教职工住房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原有的福利住房分配制度已逐步被货币化取代,大多数公有住房已出售给原住户.同时,各高校为保证人才引进的需要仍保留一部分周转用房,以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办理产权过户的教师使用,因此,出现了在同一家属社区存在住宅产权多元化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采用原有房产行政管理的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