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笔试试题(2013)A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分,共10分)
1、2012年5月19日,扬州大学隆重举行了建校 周年,在扬办学 周年,合并办学20周年的庆典活动。
2、目前高校注重“研究性”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 学习和研究能力。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
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 、智育、 、美育和 。
5、教育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遵循 ,对 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行为。
6、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应努力做到贴近 、贴近 和贴近 。
7、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 、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
8、共青团组织的四项基本职能是组织青年、 、 、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9、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空谈误国, ”。
10、十八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把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11、十八大报告强调: 是民生之本。
12、“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应建立在 的基础上。
1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 理论。 二、简述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强调学生素质教育,你是如何理解“素质”的?
2、你如何理解“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3、手机日益成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现在很多学生都在使用手机。有一现象值得关注。中学生说:“上课了,不聊了”,大学生说:“下课了,不聊了”,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提出你的解决办法。
4、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国梦”,请问,何为“中国梦”?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如何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三、操作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假如你是2013级新生年级辅导员,请你写一份院(系)“2013级新生迎新晚会”策划书。
2、请指出下列公文的错误之处,并予以改正。
四、案例分析题 (共10分)
小赵,女,中共党员,是北京某重点高校的一名2011届大学毕业生,以笔试和面试总成绩第一的成绩被一所高校录用为年级辅导员。一开始,小赵信心满满,大胆积极地开展工作,事事想争创第一,但结果却并非如愿,工作中还是碰到了很多困难。学生因她年轻不买帐,同事因她太强不配合,领导因她太高傲不支持。
根据本案例,假如你是小赵,你将如何开展工作?并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一个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五、材料分析与写作题(共40分)
资料
1、2005年1月27日,教育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指出,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快速发展,市场接收人才的形势也会很好,这使我们“有信心”。周济说,过去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国建立了大学生就业体系。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是经济发展。近两年研究生就业形势好就与经济高速、高质量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他指出,大学生就业是中国政府和全社会关心的问题。人才资源是国际竞争的最终竞争,人才质量最终决定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2、《北京晚报》2005年4月22日报道,“如何从一名学生转变为职业人?”“适合你的职业是什么?”“哪些因素妨碍了我们的成功?”近日,在北大的讲堂上,管理咨询专家潘诚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入职前培训。
眼下正是应届毕业生签约的高峰期,所谓“金三银四”,随着签约人数的逐渐增长,大学生如何转换角色更好地适应职场,成了眼下签约学子面临的一个新问题。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调查显示每年都约有两三百万毕业生迈入社会,可是有80%的人感到不适应本职工作,60%多的人有跳槽的打算,30%的人没有职场规划,仅有10%的人表示工作还算快乐。
3、新浪网曾经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找工作时首选什么?”的调查,在6070个参加者中,首选公司、企业的占59.14%;选政府部门、国家机关的占26.21%;“无所谓”的占8.57%;选择个人自主创业的只占6.08%。另一项调查显示,基础教育阶段大多数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过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只有2.8%的学生表示对高考时填报的专业“非常了解”,只有12%的学生选择专业是出于对专业的兴趣。不少学生走上社会时一片茫然,“我不知道想干啥”。这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没有把就业、创业纳入自己的视野,大多数学生只是到大四时才考虑市场和就业,在升学和就业这样人生的重大选择上往往缺乏准备,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4、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几个比较突出问题。
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取消统一分配派遣,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市区一学院今年到5月31日止,已签就业合同或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就业率约60%;2004年就业率为84.2%,2003年就业率为91%。市区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虽然稍高,但也呈略微下降的态势。
就业渠道不畅。据对17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他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多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另外,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
就业观亟待改变。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仍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是凭空想像,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从而出现就业难。
5、当“就业率”成为各高校必须承受之重,结果怎样呢?来自新华社的报道说,部分高校的“高就业率”水分不小。可以相信,“部分高校”是一个客气的说法,虚假的“高就业率”现象在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正在成为“皇帝的新装”,成了一些高校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其中规定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种专业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1/3,以后逐年提高。对志愿服务西部、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到村和社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工作2至3年后,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的,给予政策优惠。
7、2003年深圳接收城市外高等院校毕业生超过1万人。据深圳市人事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通讯工程、电子信息与技术,排在专业需求的前四位,共需4661人,占企业总需求的27.9%。其次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向型企业所需要的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共需求2294人,占总需求的13.7%。深圳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也趋向合理。博士需求为443人,硕士需求为2419人,硕士以上学历需求占总需求的17.1%。本科生需求为1.4万人,占总需求的82.1%。本科以下学历需求132人,占0.8%。从招聘情况看,公务员最受大学生的追捧。
8、有关媒体2004年2月报道,随着高校扩招后的首届学生毕业,今年我国高校有145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明年将增至212万人,后年将达到250万人。去年我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40%,这意味着52万高校专科毕业中有20万人在毕业时还没有找到工作。今年的形势更不容乐观,供求总量失衡、结构矛盾突出,据估计,今年社会用人需求并没有增加,总体
上只与往年基本持平,但高校毕业生却比去年增加30万人。其中,专科毕业生超过70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幅达40%。有关专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将是基层和中小企业,建议他们根据人才供需的总体形势,尽快降低就业期望值。同时,有关部门要及早取消对学生就业的种种人为限制,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有不少有利的条件,预计今后5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将达到560万以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这都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9、8月3日—7日,本刊(指《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中新网注,下同)与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推出了针对就业引发心理压力的调查,共有1431人参与调查,结果发现,92.94%的学生存在就业压力;而77.5%的学生回答在找工作期间存在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2001年,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40万,这组不断上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就像一张大网笼罩在大学毕业生的心头。高校毕业生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数量越来越庞大,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业恐慌。
10、2006年7月20日江苏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今天上午在南京举行,副省长何权出席会议并讲话。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与会人士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此表示,我省今后将为在校生创业和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实在的措施,并建议参照劳动保障部门扶持再就业人员创业的做法,让在校生和毕业生能直接申请到小额创业贷款。
座谈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首次通报了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28.68万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07万人、本科毕业生13.08万人、专科毕业生13.53万人。截止到7月9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8043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8236人;总就业率为62.91%,同比降低1.64个百分点。其中签订就业协议98641人,升学及出国19494人,灵活就业的有57872人,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54.67%、10.8%和32.3%。说明目前我省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正常。江苏省将出台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落实到位,简化手续,提高优惠力度,按新公司法规定给予毕业生注册优惠。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创业贷款申请、公司注册申办、税收政策咨询等相关手续“一站式”服务。选择那些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给毕业生提供岗前的实训岗位,由政府拨出专门经费,提供生活补贴,并给予企业一定的培训指导费。
11、2007年9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仅占新增岗位的22%,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降低22%。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速度的现实问题突显,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全国形势进一步严峻 。对于07届毕业生,他们将面临又一个就业“高峰年”,竞争更为激烈。
教育部人事部五项举措:措施一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
究生、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措施二是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措施三是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要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选课。措施四是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从明年起,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察。措施五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80%的学生毕业时要获得双证书,也就是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12、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一是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服务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一线,同时根据新需要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三是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四是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五是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六是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
2、就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用800字左右的篇幅,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30分) 1、就材料所反映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有可行性的对策。(10分)
扬州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笔试试题(2013)A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分,共10分)
1、2012年5月19日,扬州大学隆重举行了建校 周年,在扬办学 周年,合并办学20周年的庆典活动。
2、目前高校注重“研究性”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 学习和研究能力。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
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 、智育、 、美育和 。
5、教育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遵循 ,对 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行为。
6、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应努力做到贴近 、贴近 和贴近 。
7、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 、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
8、共青团组织的四项基本职能是组织青年、 、 、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9、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空谈误国, ”。
10、十八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把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11、十八大报告强调: 是民生之本。
12、“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应建立在 的基础上。
1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 理论。 二、简述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强调学生素质教育,你是如何理解“素质”的?
2、你如何理解“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3、手机日益成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现在很多学生都在使用手机。有一现象值得关注。中学生说:“上课了,不聊了”,大学生说:“下课了,不聊了”,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提出你的解决办法。
4、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国梦”,请问,何为“中国梦”?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如何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三、操作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假如你是2013级新生年级辅导员,请你写一份院(系)“2013级新生迎新晚会”策划书。
2、请指出下列公文的错误之处,并予以改正。
四、案例分析题 (共10分)
小赵,女,中共党员,是北京某重点高校的一名2011届大学毕业生,以笔试和面试总成绩第一的成绩被一所高校录用为年级辅导员。一开始,小赵信心满满,大胆积极地开展工作,事事想争创第一,但结果却并非如愿,工作中还是碰到了很多困难。学生因她年轻不买帐,同事因她太强不配合,领导因她太高傲不支持。
根据本案例,假如你是小赵,你将如何开展工作?并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一个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五、材料分析与写作题(共40分)
资料
1、2005年1月27日,教育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指出,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快速发展,市场接收人才的形势也会很好,这使我们“有信心”。周济说,过去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国建立了大学生就业体系。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是经济发展。近两年研究生就业形势好就与经济高速、高质量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他指出,大学生就业是中国政府和全社会关心的问题。人才资源是国际竞争的最终竞争,人才质量最终决定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2、《北京晚报》2005年4月22日报道,“如何从一名学生转变为职业人?”“适合你的职业是什么?”“哪些因素妨碍了我们的成功?”近日,在北大的讲堂上,管理咨询专家潘诚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入职前培训。
眼下正是应届毕业生签约的高峰期,所谓“金三银四”,随着签约人数的逐渐增长,大学生如何转换角色更好地适应职场,成了眼下签约学子面临的一个新问题。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调查显示每年都约有两三百万毕业生迈入社会,可是有80%的人感到不适应本职工作,60%多的人有跳槽的打算,30%的人没有职场规划,仅有10%的人表示工作还算快乐。
3、新浪网曾经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找工作时首选什么?”的调查,在6070个参加者中,首选公司、企业的占59.14%;选政府部门、国家机关的占26.21%;“无所谓”的占8.57%;选择个人自主创业的只占6.08%。另一项调查显示,基础教育阶段大多数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过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只有2.8%的学生表示对高考时填报的专业“非常了解”,只有12%的学生选择专业是出于对专业的兴趣。不少学生走上社会时一片茫然,“我不知道想干啥”。这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没有把就业、创业纳入自己的视野,大多数学生只是到大四时才考虑市场和就业,在升学和就业这样人生的重大选择上往往缺乏准备,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4、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几个比较突出问题。
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取消统一分配派遣,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市区一学院今年到5月31日止,已签就业合同或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就业率约60%;2004年就业率为84.2%,2003年就业率为91%。市区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虽然稍高,但也呈略微下降的态势。
就业渠道不畅。据对17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他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多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另外,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
就业观亟待改变。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仍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是凭空想像,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从而出现就业难。
5、当“就业率”成为各高校必须承受之重,结果怎样呢?来自新华社的报道说,部分高校的“高就业率”水分不小。可以相信,“部分高校”是一个客气的说法,虚假的“高就业率”现象在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正在成为“皇帝的新装”,成了一些高校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其中规定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种专业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1/3,以后逐年提高。对志愿服务西部、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到村和社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工作2至3年后,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的,给予政策优惠。
7、2003年深圳接收城市外高等院校毕业生超过1万人。据深圳市人事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通讯工程、电子信息与技术,排在专业需求的前四位,共需4661人,占企业总需求的27.9%。其次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向型企业所需要的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共需求2294人,占总需求的13.7%。深圳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也趋向合理。博士需求为443人,硕士需求为2419人,硕士以上学历需求占总需求的17.1%。本科生需求为1.4万人,占总需求的82.1%。本科以下学历需求132人,占0.8%。从招聘情况看,公务员最受大学生的追捧。
8、有关媒体2004年2月报道,随着高校扩招后的首届学生毕业,今年我国高校有145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明年将增至212万人,后年将达到250万人。去年我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40%,这意味着52万高校专科毕业中有20万人在毕业时还没有找到工作。今年的形势更不容乐观,供求总量失衡、结构矛盾突出,据估计,今年社会用人需求并没有增加,总体
上只与往年基本持平,但高校毕业生却比去年增加30万人。其中,专科毕业生超过70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幅达40%。有关专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将是基层和中小企业,建议他们根据人才供需的总体形势,尽快降低就业期望值。同时,有关部门要及早取消对学生就业的种种人为限制,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有不少有利的条件,预计今后5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将达到560万以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这都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9、8月3日—7日,本刊(指《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中新网注,下同)与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推出了针对就业引发心理压力的调查,共有1431人参与调查,结果发现,92.94%的学生存在就业压力;而77.5%的学生回答在找工作期间存在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2001年,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40万,这组不断上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就像一张大网笼罩在大学毕业生的心头。高校毕业生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数量越来越庞大,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业恐慌。
10、2006年7月20日江苏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今天上午在南京举行,副省长何权出席会议并讲话。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与会人士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此表示,我省今后将为在校生创业和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实在的措施,并建议参照劳动保障部门扶持再就业人员创业的做法,让在校生和毕业生能直接申请到小额创业贷款。
座谈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首次通报了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28.68万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07万人、本科毕业生13.08万人、专科毕业生13.53万人。截止到7月9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8043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8236人;总就业率为62.91%,同比降低1.64个百分点。其中签订就业协议98641人,升学及出国19494人,灵活就业的有57872人,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54.67%、10.8%和32.3%。说明目前我省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正常。江苏省将出台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落实到位,简化手续,提高优惠力度,按新公司法规定给予毕业生注册优惠。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创业贷款申请、公司注册申办、税收政策咨询等相关手续“一站式”服务。选择那些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给毕业生提供岗前的实训岗位,由政府拨出专门经费,提供生活补贴,并给予企业一定的培训指导费。
11、2007年9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仅占新增岗位的22%,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降低22%。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速度的现实问题突显,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全国形势进一步严峻 。对于07届毕业生,他们将面临又一个就业“高峰年”,竞争更为激烈。
教育部人事部五项举措:措施一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
究生、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措施二是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措施三是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要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选课。措施四是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从明年起,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察。措施五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80%的学生毕业时要获得双证书,也就是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12、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一是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服务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一线,同时根据新需要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三是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四是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五是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六是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
2、就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用800字左右的篇幅,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30分) 1、就材料所反映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有可行性的对策。(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