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贝里尼,坚不可摧的人

《坚不可摧》海报。

  个人简介

  路易・赞贝里尼,生于1917年。曾是奥运会长跑选手,太平洋战争期间服役于美国陆军航空队,1943年因战机失事遭日军俘虏,在战俘营里度过了700多个日夜。

  战争片大多喜欢拍得残酷,以此让人们深刻反省,2015年1月底在中国上映的《坚不可摧》,更是如此。它描述了一位美军士兵,在二战中落入日本战俘营,被长期囚禁、受尽凌辱,获救后费了很大力气才走出阴影,最终原谅敌人的故事。它没有控诉,没有煽情,只有真实的残酷。

  《坚不可摧》之所以如此真实,就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杜撰的故事,而是一段真实的人生历程。故事主角路易・赞贝里尼,是美国前田径运动员,也是二战时的一名美军士兵。2010年,美国著名作家劳拉・希伦布兰德将这个故事写成小说,出版6个月销量便突破百万。2014年,安吉丽娜・朱莉又将其搬上大银幕。时年97岁的赞贝里尼从未想过,自己曾经的噩梦能成就两部杰出的作品。遗憾的是,就在电影公映前5个月,赞贝里尼去世了。

  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1917年,赞贝里尼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父母都是意大利移民。幼时起,赞贝里尼桀骜不驯的性格便展露无遗。稍大一些,他开始喝酒、打架,上中学时,赞贝里尼成了镇上的“小魔头”,人人都对他敬而远之。

  为了改变赞贝里尼,哥哥设法让他参加一次赛跑。这成了赞贝里尼人生的转折点,他当上冠军,第一次体验到掌声和称赞,从此,校冠军、镇冠军、州冠军……1936年,他参加了柏林奥运会,成绩是5000米第八名,甚至与希特勒握手合影……

  就在他憧憬着1940年东京奥运会冠军时,二战爆发了。这个生于一战、成长于大萧条时期的男孩毅然走上战场。但他没想到,这竟是梦魇的开端。

  一次寻常的搜救行动中,意外突生,战机坠落太平洋,机组11人中8人遇难。赞贝里尼和另外两名幸存者乘着救生筏,在杳无人烟的大海上漂流。每天,赞贝里尼都会回忆母亲烹饪的美味,依靠脆弱的幻想留住希望。没多久,其中一个伙伴绝望死去。漂流了47天后,赞贝里尼和另一个同伴终于被救起,死里逃生。

  然而,将他们救起的却是日本人。

  战争是残酷的,比战争更残酷的,是日本军人――这几乎是当时美国人的共识。日本军人在失败时,通常都会选择同归于尽而非认输。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冷酷如斯,对敌人更是暴虐。几番辗转,赞贝里尼从太平洋上的日军基地被送往日本国内,关入直江津战俘营。日本政府将战俘们送到工厂、煤矿和码头,干重体力活,而且始终有人挥舞着警棍辱骂、殴打他们。曾经的奥运明星沦为被肆意践踏的阶下囚。

  战俘营食物紧缺,为了换取一点食物,赞贝里尼要清扫900名痢疾患者共用的茅坑。更有甚者,他有时只得去猪圈,从猪的粪便里寻找没有被消化的食物。高烧、痢疾从赞贝里尼落入日军手里就从未间断过,但与生俱来的叛逆与不屈令赞贝里尼总能在痛苦中找到希望与慰藉。

  “情况已经不可能更糟了”,赞贝里尼这么对自己说。这时的他已虚弱到体重不足70斤。但他错了,遇上日军士官渡边弘光后,他才真正了解到何谓人间炼狱。

  渡边弘光的绰号叫“大鸟”,性格无比暴戾、扭曲。从第一次见到赞贝里尼起,他就将这位前奥运明星视为发泄对象。一次,他命令全战俘营的人掌掴赞贝里尼,赞贝里尼挨了220记耳光,整个脸都肿了起来。另一次,赞贝里尼被勒令举起一根沉重的横梁,一旦胳膊弯了,便会被开枪射杀。他坚持了37分钟,渡边恼羞成怒,揍了他一拳后扬长而去。

  当时的战场上,盟军与日军正在胶着激战。而一旦日本战败,所有战俘都难逃被屠杀的命运。随着战局日渐明朗,死亡离赞贝里尼越来越近,终于有一天,渡边告诉他,“准备被淹死吧”。就在他惊惧交加时,原子弹突兀地为这场战争画上了句号。赞贝里尼在被囚禁了700多个日夜后,等到了奇迹般的释放。 赞贝里尼从日本被解救归国后在机场拥抱母亲。 81岁的赞贝里尼在玩滑板。

  强者可以战胜敌人,却难以战胜自己

  曾有人在赞贝里尼获救后问他,他是怎么挺过来的。赞贝里尼只是平静地说,如果一开始他知道自己会遭受这么多苦难,他会选择自杀。这是实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魂归大海的同伴比赞贝里尼幸运,因为他无需遭受700多个日夜的折磨。甚至死在战俘营中也是一种幸运,因为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噩梦依旧不散――谁也没想到,一次次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硬汉赞贝里尼,竟然在归国后慢慢走向崩溃。

  他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夜夜陷入噩梦中。他开始酗酒,去酒吧猎艳,试图忘掉一切,但仇恨依然像地狱的猎犬一样对他穷追不舍。他一步步走向疯狂,盲目地策划着复仇计划,想筹资去日本。当计划一次次失败时,他折磨自己,也让身边人痛苦。有天夜里,他梦见自己勒死了渡边,猛然惊醒后发现自己竟然掐着妻子的脖子。当时她已有孕在身,险些窒息。

  妻子辛西娅是这场不幸中最痛苦的人。她想把丈夫拉出泥潭,却眼看着他越陷越深。女儿出世后,赞贝里尼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她一度向丈夫提出离婚。   可最后关头,她还是心软了。她知道,一旦她和女儿都离开了,赞贝里尼就真的是孤身一人。她告诉丈夫,自己不会离开他。

  最初,赞贝里尼似乎对不离不弃的妻子没什么感激之心。因为他的不慎,女儿也差点濒临死亡。但突然有一天,赞贝里尼在路上,想起了他和战友在大海上漂泊,好几天没吃东西,大海无比静谧,天空亮得耀眼,在那种神圣的静寂里,他忘了干渴,忘了饥饿,忘了自己濒临死亡,心中只有对家人、对活在人世间的感恩。回想起那时,他终于再一次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

  赞贝里尼意识到,一切噩梦都源于自己对渡边、对日本军人的仇恨。1950年,他去了日本。曾经虐待他的看守们已经作为战犯被捕,赞贝里尼来到他们面前,认出了其中每一个人,但唯独少了渡边。警察告诉赞贝里尼,渡边已经死了。赞贝里尼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情――怜悯。这一刻,他知道自己心中的仇恨已经开始慢慢消减。

  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81岁的赞贝里尼被邀请参加火炬接力。出发前,他写了封信给死去的渡边,这样说道:“这些经历一度成为我的梦魇,因此我曾经满腹仇恨地想要报复……当我问及你的情况时,有人告诉我你已经切腹自尽,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难过。从那时起,我原谅了你。”1月22日,赞贝里尼手持火炬,跑过直江津这个曾经囚禁过自己的地方。

  战争到此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约定的信号是挥舞国旗

  2010年,小说《坚不可摧》出版,它的写作源于一次意外发现。

  作者劳拉・希伦布兰德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了赞贝里尼在二战前参加奥运会的报道,知道了他辉煌的过往。她找到赞贝里尼的地址,给他写了一封信。不久,她接到了赞贝里尼的来电。赞贝里尼向她讲述了自己的人生,而她也给赞贝里尼说了自己的故事。

  希伦布兰德19岁就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这种病会导致患者严重疲劳,时常连续数月甚至数年卧床不起。希伦布兰德不得不从大学辍学,并与外界切断了所有联系。更不幸的是,她还出现了继发性疾病――晕眩症,这令她每阅读几行文字就会头晕眼花。

  写作本就不易,对患有这种病的人更是难上加难。病情好转时,她便会出入图书馆,或奔走采访;病情欠佳时,她索性闭目构思语句。2001年,她出版了处女作《奔腾年代》,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一匹叫做“海洋饼干”的小马曾被人歧视,马的主人霍华德、驯马师史密斯、骑师波拉德也长期郁郁不得志。三人一马克服厄运,永不言弃,为整个国家点燃了希望之火。这本书出版后,销量超过600万册。希伦布兰德也成为畅销书作者,被誉为是不向命运屈服的正能量代言人。 2014年, 朱莉偎依在97岁的赞贝里尼身旁。

  两个同样经受了生活考验的灵魂产生了共鸣,赞贝里尼甚至将自己的一枚紫星勋章送给了比他小50岁的希伦布兰德,“你比我更有资格拥有这枚勋章。”

  希伦布兰德提出想为赞贝里尼写一本传记,老人愉快地答应了,他还笑着说采访自己比采访“海洋饼干”容易多了,因为他会说话。希伦布兰德的病情时好时坏,为了写作,她先后采访了赞贝里尼75次,但全部都是通过电话进行,因为大多数时间她都虚弱得离不开家。赞贝里尼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她所有细节。

  笔落纸上,7年时光荏苒。付梓成书时,赞贝里尼已是93岁的老人。妻子早已去世,他坚持独居,不依赖子孙,还经常爬楼梯、修剪自家树木。他说:“当你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免疫系统就会强大起来。”

  赞贝里尼不但亲眼看到了小说的问世,还经历了电影的制作。

  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住处与赞贝里尼家仅数百米之隔。但直到朱莉准备竞争《坚不可摧》的导演一职时,才头一次得知这件事。她立刻决定去拜访老人。这次拜访,令这一老一少成了忘年之交。

  通过层层筛选,朱莉最终拿到了执导权。得知消息的她兴奋地让丈夫布拉德・皮特爬上屋顶,用力挥舞手中的美国国旗――这是朱莉与赞贝里尼约定的信号。而此时的赞贝里尼正在家中,看到飘扬的美国国旗,不禁欣喜万分。

  朱莉曾说:“赞贝里尼一生都在鼓励他人,他一直想通过拍一部电影来激励更多的人,现在是时候了。”但老人终究没有等来这一刻。2014年7月,在电影上映前,这位世纪老人带着一丝遗憾走到了人生尽头。

  在拍摄《坚不可摧》的电影时,朱莉问赞贝里尼有什么话要告诉观众,他只是简单地说:“不要放弃,不要绝望,总有一天一切都会过去的。”

  这就是路易・赞贝里尼的故事,一位曾经的叛逆少年、奥运选手、美军士兵、日军战俘。他遭受过无数苦难,但从未放弃希望,他走过了传奇般的人生,留下了一个激励无数人重燃希望的故事。

《坚不可摧》海报。

  个人简介

  路易・赞贝里尼,生于1917年。曾是奥运会长跑选手,太平洋战争期间服役于美国陆军航空队,1943年因战机失事遭日军俘虏,在战俘营里度过了700多个日夜。

  战争片大多喜欢拍得残酷,以此让人们深刻反省,2015年1月底在中国上映的《坚不可摧》,更是如此。它描述了一位美军士兵,在二战中落入日本战俘营,被长期囚禁、受尽凌辱,获救后费了很大力气才走出阴影,最终原谅敌人的故事。它没有控诉,没有煽情,只有真实的残酷。

  《坚不可摧》之所以如此真实,就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杜撰的故事,而是一段真实的人生历程。故事主角路易・赞贝里尼,是美国前田径运动员,也是二战时的一名美军士兵。2010年,美国著名作家劳拉・希伦布兰德将这个故事写成小说,出版6个月销量便突破百万。2014年,安吉丽娜・朱莉又将其搬上大银幕。时年97岁的赞贝里尼从未想过,自己曾经的噩梦能成就两部杰出的作品。遗憾的是,就在电影公映前5个月,赞贝里尼去世了。

  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1917年,赞贝里尼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父母都是意大利移民。幼时起,赞贝里尼桀骜不驯的性格便展露无遗。稍大一些,他开始喝酒、打架,上中学时,赞贝里尼成了镇上的“小魔头”,人人都对他敬而远之。

  为了改变赞贝里尼,哥哥设法让他参加一次赛跑。这成了赞贝里尼人生的转折点,他当上冠军,第一次体验到掌声和称赞,从此,校冠军、镇冠军、州冠军……1936年,他参加了柏林奥运会,成绩是5000米第八名,甚至与希特勒握手合影……

  就在他憧憬着1940年东京奥运会冠军时,二战爆发了。这个生于一战、成长于大萧条时期的男孩毅然走上战场。但他没想到,这竟是梦魇的开端。

  一次寻常的搜救行动中,意外突生,战机坠落太平洋,机组11人中8人遇难。赞贝里尼和另外两名幸存者乘着救生筏,在杳无人烟的大海上漂流。每天,赞贝里尼都会回忆母亲烹饪的美味,依靠脆弱的幻想留住希望。没多久,其中一个伙伴绝望死去。漂流了47天后,赞贝里尼和另一个同伴终于被救起,死里逃生。

  然而,将他们救起的却是日本人。

  战争是残酷的,比战争更残酷的,是日本军人――这几乎是当时美国人的共识。日本军人在失败时,通常都会选择同归于尽而非认输。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冷酷如斯,对敌人更是暴虐。几番辗转,赞贝里尼从太平洋上的日军基地被送往日本国内,关入直江津战俘营。日本政府将战俘们送到工厂、煤矿和码头,干重体力活,而且始终有人挥舞着警棍辱骂、殴打他们。曾经的奥运明星沦为被肆意践踏的阶下囚。

  战俘营食物紧缺,为了换取一点食物,赞贝里尼要清扫900名痢疾患者共用的茅坑。更有甚者,他有时只得去猪圈,从猪的粪便里寻找没有被消化的食物。高烧、痢疾从赞贝里尼落入日军手里就从未间断过,但与生俱来的叛逆与不屈令赞贝里尼总能在痛苦中找到希望与慰藉。

  “情况已经不可能更糟了”,赞贝里尼这么对自己说。这时的他已虚弱到体重不足70斤。但他错了,遇上日军士官渡边弘光后,他才真正了解到何谓人间炼狱。

  渡边弘光的绰号叫“大鸟”,性格无比暴戾、扭曲。从第一次见到赞贝里尼起,他就将这位前奥运明星视为发泄对象。一次,他命令全战俘营的人掌掴赞贝里尼,赞贝里尼挨了220记耳光,整个脸都肿了起来。另一次,赞贝里尼被勒令举起一根沉重的横梁,一旦胳膊弯了,便会被开枪射杀。他坚持了37分钟,渡边恼羞成怒,揍了他一拳后扬长而去。

  当时的战场上,盟军与日军正在胶着激战。而一旦日本战败,所有战俘都难逃被屠杀的命运。随着战局日渐明朗,死亡离赞贝里尼越来越近,终于有一天,渡边告诉他,“准备被淹死吧”。就在他惊惧交加时,原子弹突兀地为这场战争画上了句号。赞贝里尼在被囚禁了700多个日夜后,等到了奇迹般的释放。 赞贝里尼从日本被解救归国后在机场拥抱母亲。 81岁的赞贝里尼在玩滑板。

  强者可以战胜敌人,却难以战胜自己

  曾有人在赞贝里尼获救后问他,他是怎么挺过来的。赞贝里尼只是平静地说,如果一开始他知道自己会遭受这么多苦难,他会选择自杀。这是实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魂归大海的同伴比赞贝里尼幸运,因为他无需遭受700多个日夜的折磨。甚至死在战俘营中也是一种幸运,因为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噩梦依旧不散――谁也没想到,一次次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硬汉赞贝里尼,竟然在归国后慢慢走向崩溃。

  他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夜夜陷入噩梦中。他开始酗酒,去酒吧猎艳,试图忘掉一切,但仇恨依然像地狱的猎犬一样对他穷追不舍。他一步步走向疯狂,盲目地策划着复仇计划,想筹资去日本。当计划一次次失败时,他折磨自己,也让身边人痛苦。有天夜里,他梦见自己勒死了渡边,猛然惊醒后发现自己竟然掐着妻子的脖子。当时她已有孕在身,险些窒息。

  妻子辛西娅是这场不幸中最痛苦的人。她想把丈夫拉出泥潭,却眼看着他越陷越深。女儿出世后,赞贝里尼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她一度向丈夫提出离婚。   可最后关头,她还是心软了。她知道,一旦她和女儿都离开了,赞贝里尼就真的是孤身一人。她告诉丈夫,自己不会离开他。

  最初,赞贝里尼似乎对不离不弃的妻子没什么感激之心。因为他的不慎,女儿也差点濒临死亡。但突然有一天,赞贝里尼在路上,想起了他和战友在大海上漂泊,好几天没吃东西,大海无比静谧,天空亮得耀眼,在那种神圣的静寂里,他忘了干渴,忘了饥饿,忘了自己濒临死亡,心中只有对家人、对活在人世间的感恩。回想起那时,他终于再一次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

  赞贝里尼意识到,一切噩梦都源于自己对渡边、对日本军人的仇恨。1950年,他去了日本。曾经虐待他的看守们已经作为战犯被捕,赞贝里尼来到他们面前,认出了其中每一个人,但唯独少了渡边。警察告诉赞贝里尼,渡边已经死了。赞贝里尼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情――怜悯。这一刻,他知道自己心中的仇恨已经开始慢慢消减。

  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81岁的赞贝里尼被邀请参加火炬接力。出发前,他写了封信给死去的渡边,这样说道:“这些经历一度成为我的梦魇,因此我曾经满腹仇恨地想要报复……当我问及你的情况时,有人告诉我你已经切腹自尽,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难过。从那时起,我原谅了你。”1月22日,赞贝里尼手持火炬,跑过直江津这个曾经囚禁过自己的地方。

  战争到此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约定的信号是挥舞国旗

  2010年,小说《坚不可摧》出版,它的写作源于一次意外发现。

  作者劳拉・希伦布兰德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了赞贝里尼在二战前参加奥运会的报道,知道了他辉煌的过往。她找到赞贝里尼的地址,给他写了一封信。不久,她接到了赞贝里尼的来电。赞贝里尼向她讲述了自己的人生,而她也给赞贝里尼说了自己的故事。

  希伦布兰德19岁就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这种病会导致患者严重疲劳,时常连续数月甚至数年卧床不起。希伦布兰德不得不从大学辍学,并与外界切断了所有联系。更不幸的是,她还出现了继发性疾病――晕眩症,这令她每阅读几行文字就会头晕眼花。

  写作本就不易,对患有这种病的人更是难上加难。病情好转时,她便会出入图书馆,或奔走采访;病情欠佳时,她索性闭目构思语句。2001年,她出版了处女作《奔腾年代》,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一匹叫做“海洋饼干”的小马曾被人歧视,马的主人霍华德、驯马师史密斯、骑师波拉德也长期郁郁不得志。三人一马克服厄运,永不言弃,为整个国家点燃了希望之火。这本书出版后,销量超过600万册。希伦布兰德也成为畅销书作者,被誉为是不向命运屈服的正能量代言人。 2014年, 朱莉偎依在97岁的赞贝里尼身旁。

  两个同样经受了生活考验的灵魂产生了共鸣,赞贝里尼甚至将自己的一枚紫星勋章送给了比他小50岁的希伦布兰德,“你比我更有资格拥有这枚勋章。”

  希伦布兰德提出想为赞贝里尼写一本传记,老人愉快地答应了,他还笑着说采访自己比采访“海洋饼干”容易多了,因为他会说话。希伦布兰德的病情时好时坏,为了写作,她先后采访了赞贝里尼75次,但全部都是通过电话进行,因为大多数时间她都虚弱得离不开家。赞贝里尼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她所有细节。

  笔落纸上,7年时光荏苒。付梓成书时,赞贝里尼已是93岁的老人。妻子早已去世,他坚持独居,不依赖子孙,还经常爬楼梯、修剪自家树木。他说:“当你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免疫系统就会强大起来。”

  赞贝里尼不但亲眼看到了小说的问世,还经历了电影的制作。

  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住处与赞贝里尼家仅数百米之隔。但直到朱莉准备竞争《坚不可摧》的导演一职时,才头一次得知这件事。她立刻决定去拜访老人。这次拜访,令这一老一少成了忘年之交。

  通过层层筛选,朱莉最终拿到了执导权。得知消息的她兴奋地让丈夫布拉德・皮特爬上屋顶,用力挥舞手中的美国国旗――这是朱莉与赞贝里尼约定的信号。而此时的赞贝里尼正在家中,看到飘扬的美国国旗,不禁欣喜万分。

  朱莉曾说:“赞贝里尼一生都在鼓励他人,他一直想通过拍一部电影来激励更多的人,现在是时候了。”但老人终究没有等来这一刻。2014年7月,在电影上映前,这位世纪老人带着一丝遗憾走到了人生尽头。

  在拍摄《坚不可摧》的电影时,朱莉问赞贝里尼有什么话要告诉观众,他只是简单地说:“不要放弃,不要绝望,总有一天一切都会过去的。”

  这就是路易・赞贝里尼的故事,一位曾经的叛逆少年、奥运选手、美军士兵、日军战俘。他遭受过无数苦难,但从未放弃希望,他走过了传奇般的人生,留下了一个激励无数人重燃希望的故事。


相关内容

  • 睡醒的蓝狮
  • 暴发户的阵痛 曼城在获得阿布扎比财团大笔资金注入时为了最快速度提高球队竞争力,曾用高额转会费和高额薪水吸引了一大批球星.两年过去,曼城的整体实力虽有增强,但那些以前引进的球星成了鸡肋,造成球队冗员严重,这也是准豪门晋升为豪门必经的阵痛期,此前的切尔西便是非常好的例子.阿布的蓝军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开 ...

  • 鸟尽弓藏2012年第12期
  •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那个周日,当卡瓦略在一片嘘声中走下伯纳乌的草皮,或许难免不生出这样的感叹. 对西班牙人之战,原本是卡瓦略本赛季不多的主力亮相之一,不想一场让所有皇马人喜上眉梢的大胜却成了这名老将一个人的灾难:补位不及时.传球多次失误,一次冒失的回传甚至让球队差点丢掉了刚刚建立的领先优势--看着 ...

  • 由英雄到罪臣只需5秒!里贝里做梦也没想到被这人完爆
  • http://sports.sina.com.cn/g/2010-04-08/[1**********].shtml  2010年04月08日06:12  新浪体育 里贝里急了!? 这一刻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 新浪体育讯 曼联赢球输淘汰赛,最无奈的结局,局势变幻的制造者是谁?只能是拉法尔-达席尔瓦.许 ...

  • 宽恕的力量
  • 宽恕的力量 1943年5月27日,二战中赞佩里尼的机组起飞去搜寻失踪的轰炸机,然而途 中机械故障使飞机一头栽入大洋中,他被电线困住失去了知觉.醒来后,他爬上 一只救生筏,和另外两名幸存者聚在一起.他们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也没有 人知道他们的位置. 他们漂流了数周,靠雨水和捕捉到的鱼.鸟存活了下来. ...

  • 麦课网络通识西方艺术赏析-全部作业答案
  • 一 单项选择题 1. 艺术接受就是( ). (5.0 分) 就是让人们理解艺术 让人们接受 使人们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 欣赏者把艺术作品的空虚空白和不确定性填补上 2. 艺术欣赏的目的是( ). (5.0 分) 就是让人们产生审美愉悦 就是让人们接受 进化人的灵魂 就是让人们理解艺术 3. 文字产生 ...

  •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笔记
  • 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 --------摘自贝卡里尼<论犯罪与刑罚> 贝卡里尼在<论犯罪与刑罚>的"刑罚的宽和"一文中提到:"只要刑罚的恶果 ...

  • 怎一个"乱"字了得
  • 有句话叫"白天不懂夜的黑",正如外行看不懂体育圈里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一样.本周的世界体坛,给人的感觉就是云里雾里.一个字概括,就是"乱".当然,乱中有喜亦有悲. 一 当地时间5月17日,此前受伤的德国国家队队长巴拉克前往慕尼黑拜访神医沃尔法特博士,接受了核磁 ...

  • 疑惑:二战中的十大不解之迷
  • | [>] 斯大林为何不防范德军的闪电突袭?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在漫长的战线上对苏联发起猛攻,二战最重要的部分苏德战争打响.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一个师一个军整建制地被德军消灭或俘虏. 不过,后来披露的内幕显示,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曾从多个渠道得知德国将发动进攻 ...

  • 意大利与20世纪的法西斯主义
  • 作者:陈祥超 <世界历史> 2001年05期 法西斯主义于20世纪初渊源于意大利.墨索里尼作为开山鼻祖,对法西斯主义思潮.运动和体制在国际范围的滋生与泛滥起了先导作用,他于1922年10月率先在意大利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墨索里尼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职团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