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幼儿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舞蹈艺术是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舞蹈在艺术领域内与音乐、绘画融合可以发挥综合艺术教育的作用,使儿童的感觉、知觉、情绪、思维等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艺术领域中,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可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在进行幼儿舞蹈教育时应保持舞蹈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个体性及激励性,使舞蹈教育能够做到真正为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1. 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幼儿艺术教育应以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基准,以皮亚杰的理论为依据,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仍不具备掌握大量技能的能力,因此,幼儿舞蹈教育应以兴趣为导向,而不是以学习技艺为导向,幼儿舞蹈教学应首先做到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由于幼儿在此阶段将一切活动当做游戏,因此应将舞蹈教育当做一种有组织的创造性游戏,使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习得舞蹈的规律以促进身心地协调发展。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时应首先做到使幼儿感受美,从而培养其对舞蹈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的肢体动作表现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韵律型舞蹈引进课堂,以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为目的,以培养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舞蹈教学内容应尽量具有情境性、戏剧性,趣味性,舞蹈内容应尽量做到贴近儿童生活,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避免直接教授儿童僵硬的舞蹈动作使儿童对舞蹈产生抵触。

2. 少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将艺术作为培养儿童创造性的重要手段,认为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心智的成长,创造力是心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舞蹈本身作为一个创造性较强活动在激发人的创造性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幼儿舞蹈教学不应停留在对经典作品和成人舞蹈活动的简单模仿上面,应以儿童为中心,以激发儿童创造力、生命活力为中心,使儿童在体验舞蹈经验的同时自由表现,通过培养其创造力从而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3. 因材施教

幼儿舞蹈教学应做到因材施教。艺术教育是最注重儿童个体性发展的教育方式。每个儿童在身体成长、心理发展、大脑发育都有其独特的个体性。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注意到的是:不应以整齐划一地习得舞蹈技巧为教学目的,而应在儿童理解音乐和舞蹈内涵的基础上自由表现,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我们应让每个儿童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表现舞蹈动作,而不是简单僵硬的灌输儿童怎样去做。儿童在与音乐融为一体之后与音乐产生共鸣从而将心理、肢体、音乐刺激融为一体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并促进自身的发展。如果少儿在心理层面不能接受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便不能做出让人看起来舒心的肢体动作,其在紧张、抵触、无法与舞蹈产生共鸣时便会肢体僵硬、无所适从,因此,幼儿舞蹈教学必须做到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儿童的个体性,在个体性发展的基础上使儿童得到社会化的发展。

4. 运用激励手段

激励教学是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方法,幼儿在进行自我发展的时期应该受到来自外界的正向刺激,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研究发现,教师的期待与儿童的发展呈正相关,因此教师应较多的使用激励教学的方法使教育效果能够产生较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儿童多进行鼓励和表扬,儿童便会在自信心建立的同时在其他方面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时应尽量做到鼓励儿童,若遇到教学难点教师应起到脚手架的作用,鼓励儿童完成较难的部分从而达到其“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也应巧妙地利用小组合作和同伴激励的教学方式,使儿童在集体中建立自信并得到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幼儿在舞蹈中能够建立自信心从而为其他学习打好基础。

二、幼儿教育教学内容的童趣性

幼儿舞蹈教育与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相似,都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幼儿舞蹈教育相比其他艺术教育形式如音乐、绘画、雕塑等具有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特点,舞蹈具有同时调动儿童动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舞蹈教学在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因此,舞蹈教学的内容应紧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使舞蹈内容充满童趣,让儿童以小主人翁的形式融入到舞蹈活动中,幼儿舞蹈应充满童趣,使儿童在童话的浪漫与天真中更多的体会童年期的趣味性。舞蹈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幼儿园舞蹈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作用。通过自发性舞蹈,用这种不一般的方法,儿童掌握了威尼克特认为是游戏中最重要的心理动力学过程,这是内在真实和外在真实中一个充满活力的调解者。

舞蹈活动中的童趣性是激发儿童注意力、观察力、审美力、创造力的重要因素,舞蹈活动的童趣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接近于儿童生活的情境,使其在熟悉的环境里尽情的发挥创造,儿童的生活是游戏性的,人类的舞蹈活动也来源于最初的游戏,儿童从自发性游戏到有组织的创造性游戏的发展过程中舞蹈活动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舞蹈活动内容的童趣性是必不可少的,童趣性即是一种游戏性丰富的特征,儿童通过舞蹈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可以使情感、智力身体等得到协调的发展。

结论

幼儿期是人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较多的让儿童获得舞蹈经验可以使其身心由内而外的健康发展,儿童因在音乐的启发下将心灵净化,同时又能在肢体表达的同时使肢体得到伸展和健康发展。因此,重视幼儿时期的舞蹈教学,因材施教地开发儿童的心理潜能能够为儿童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幼儿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舞蹈艺术是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舞蹈在艺术领域内与音乐、绘画融合可以发挥综合艺术教育的作用,使儿童的感觉、知觉、情绪、思维等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艺术领域中,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可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在进行幼儿舞蹈教育时应保持舞蹈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个体性及激励性,使舞蹈教育能够做到真正为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1. 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幼儿艺术教育应以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基准,以皮亚杰的理论为依据,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仍不具备掌握大量技能的能力,因此,幼儿舞蹈教育应以兴趣为导向,而不是以学习技艺为导向,幼儿舞蹈教学应首先做到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由于幼儿在此阶段将一切活动当做游戏,因此应将舞蹈教育当做一种有组织的创造性游戏,使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习得舞蹈的规律以促进身心地协调发展。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时应首先做到使幼儿感受美,从而培养其对舞蹈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的肢体动作表现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韵律型舞蹈引进课堂,以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为目的,以培养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舞蹈教学内容应尽量具有情境性、戏剧性,趣味性,舞蹈内容应尽量做到贴近儿童生活,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避免直接教授儿童僵硬的舞蹈动作使儿童对舞蹈产生抵触。

2. 少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将艺术作为培养儿童创造性的重要手段,认为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心智的成长,创造力是心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舞蹈本身作为一个创造性较强活动在激发人的创造性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幼儿舞蹈教学不应停留在对经典作品和成人舞蹈活动的简单模仿上面,应以儿童为中心,以激发儿童创造力、生命活力为中心,使儿童在体验舞蹈经验的同时自由表现,通过培养其创造力从而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3. 因材施教

幼儿舞蹈教学应做到因材施教。艺术教育是最注重儿童个体性发展的教育方式。每个儿童在身体成长、心理发展、大脑发育都有其独特的个体性。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注意到的是:不应以整齐划一地习得舞蹈技巧为教学目的,而应在儿童理解音乐和舞蹈内涵的基础上自由表现,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我们应让每个儿童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表现舞蹈动作,而不是简单僵硬的灌输儿童怎样去做。儿童在与音乐融为一体之后与音乐产生共鸣从而将心理、肢体、音乐刺激融为一体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并促进自身的发展。如果少儿在心理层面不能接受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便不能做出让人看起来舒心的肢体动作,其在紧张、抵触、无法与舞蹈产生共鸣时便会肢体僵硬、无所适从,因此,幼儿舞蹈教学必须做到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儿童的个体性,在个体性发展的基础上使儿童得到社会化的发展。

4. 运用激励手段

激励教学是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方法,幼儿在进行自我发展的时期应该受到来自外界的正向刺激,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研究发现,教师的期待与儿童的发展呈正相关,因此教师应较多的使用激励教学的方法使教育效果能够产生较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儿童多进行鼓励和表扬,儿童便会在自信心建立的同时在其他方面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时应尽量做到鼓励儿童,若遇到教学难点教师应起到脚手架的作用,鼓励儿童完成较难的部分从而达到其“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也应巧妙地利用小组合作和同伴激励的教学方式,使儿童在集体中建立自信并得到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幼儿在舞蹈中能够建立自信心从而为其他学习打好基础。

二、幼儿教育教学内容的童趣性

幼儿舞蹈教育与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相似,都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幼儿舞蹈教育相比其他艺术教育形式如音乐、绘画、雕塑等具有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特点,舞蹈具有同时调动儿童动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舞蹈教学在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因此,舞蹈教学的内容应紧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使舞蹈内容充满童趣,让儿童以小主人翁的形式融入到舞蹈活动中,幼儿舞蹈应充满童趣,使儿童在童话的浪漫与天真中更多的体会童年期的趣味性。舞蹈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幼儿园舞蹈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作用。通过自发性舞蹈,用这种不一般的方法,儿童掌握了威尼克特认为是游戏中最重要的心理动力学过程,这是内在真实和外在真实中一个充满活力的调解者。

舞蹈活动中的童趣性是激发儿童注意力、观察力、审美力、创造力的重要因素,舞蹈活动的童趣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接近于儿童生活的情境,使其在熟悉的环境里尽情的发挥创造,儿童的生活是游戏性的,人类的舞蹈活动也来源于最初的游戏,儿童从自发性游戏到有组织的创造性游戏的发展过程中舞蹈活动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舞蹈活动内容的童趣性是必不可少的,童趣性即是一种游戏性丰富的特征,儿童通过舞蹈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可以使情感、智力身体等得到协调的发展。

结论

幼儿期是人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较多的让儿童获得舞蹈经验可以使其身心由内而外的健康发展,儿童因在音乐的启发下将心灵净化,同时又能在肢体表达的同时使肢体得到伸展和健康发展。因此,重视幼儿时期的舞蹈教学,因材施教地开发儿童的心理潜能能够为儿童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内容

  • 幼儿舞蹈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 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舞蹈的重要性 (哈尔滨信息应用技工学校)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

  • 浅谈在音乐中快乐舞蹈的重要性
  • 浅谈在音乐中快乐舞蹈的重要性 摘要: 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幼儿天性喜欢快乐的事物.因为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求知欲,快乐的舞蹈更能够调动幼儿肢体的灵活能力和内在的创造潜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 ...

  • 舞蹈教学大纲
  • 舞蹈教学大纲 一 幼儿教师舞蹈教学目的与任务 舞蹈是幼儿教师必修课程之一.舞蹈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活动,它是经过提炼和加工,以人体的造型和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手段,来表现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在幼师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现代人文化生活和自娱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对幼师学生进 ...

  • 舞蹈教育在幼儿整体素质发展中的作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舞蹈教育在幼儿整体素质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王秀丽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10期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它们都是属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范畴.幼儿园开展舞蹈教育对促进 ...

  • 幼儿园秋季园务计划
  • 幼儿园秋季园务计划 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依据,认真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按照晋江市教育局的工作精神,团结与带领全园教职员工,立足本园实际和特点,围绕镇教委办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安全为先.狠抓规范.保教合一.内涵发展.以"幼儿 ...

  • 幼儿园教师舞蹈培训计划
  • 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 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文化品质也正在不断提高.其中, 舞蹈教学作为艺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舞蹈知识与舞蹈技能的培训, 而面对逐渐增多的各类院校,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对舞蹈教育的发展, 那么就要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发展.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 ...

  • 幼儿园教师舞蹈培训总结
  • 篇一:教师舞蹈培训心得 中小 学舞蹈活动指导教师 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5月9-12日,我有幸在合肥八中参加了合肥市中小学舞蹈活动指导教师培训,充实 又愉悦着.整个培训下来,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既开阔了我的视野,又提高了我的自身素质.开班典礼上合肥市教育局和时 ...

  • 浅谈幼儿舞蹈教学
  • 浅谈幼儿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些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 ...

  •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
  •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 2016-09-06 10:09:19 来源: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5次 评论:0条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重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作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里的一门艺术专业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