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供销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统筹办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六个新都”要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服务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就区供销社2013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用十八大精神推动供销社服务“三农”事业的新发展
全社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部署,明确中央一号文件中供销社的任务,干部职工达成共识,要在服务现代都市农业中实现XX区供销社的转型、提升与创新,把服务“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为农村美丽”作为新时期XX区供销人的历史使命,共铸“三农”梦想,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
(一)探索“合作社+公司+网络”模式,架起生产与销售的桥梁。创建了“农民合作社+公司+网络”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模式。支持致力于有机农业的尚作农业科技公司在新都发展,搭建各专业合作社与尚作建立生产与销售直接联系,打造农产品销售直通网络,给农产品销售插上科技的翅膀。
(二)建立产销对接,有效减少流通环节。建立合作社与超市对接机制,组织了18家专业合作社和8家超市参加的XX区农超对接座谈会,对专业合作社开展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直供直销搭建了有效平台;支持专业合作社建农产品直销店,2013年吉春、学翠、赵红梅等专合社开设了4个鲜活农产品直营店;黄泥、扬泰、丰民、赵红梅、聚源等8个专业合作社分别与超市、学校、企业等直接对接。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助推农产品向绿色有机发展。一是积极注册农产品商标。为加快农产品向精深、优质、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区供销社注册并打造了“绿乖乖”和“圣谕上品”XX区农产品公共品牌,并鼓励符合条件的专合社和农产品企业使用;二是鼓励提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利用会展、媒体,多渠道宣传,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实现商品品牌化、品牌效益化。10月23日带领部分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企业参加西博会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分会,提升了我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到全国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部长孙培聪的称赞。
(四)培育龙头,积极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一是抓龙头,以龙头提升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力。实施“抓龙头、带农户”的工作思路,积极为尚作公司、新繁泡菜厂、合意食品公司以及明学川芎、扬泰专合社等进行发展谋划、项目以及资金支持。引领他们成为我区现代农业化的重要力量。二是建特色基地,促进农民增收。鼓励专合社和企业建立特色示范基地。今年,建立了“绿乖乖”食用菌生产基地、尚作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丰民客家蔬菜种植加工基地、西藏虫草鸡养殖基地等6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基地面积达2000余亩,为农民增收发挥示范作用。
三、夯实农资流通基础,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一)改造升级农资放心店。全区农资放心店103个、庄稼医院13个。一是对部分农资放心店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形象,增添条码打印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二是围绕“花香果居·锦绣田园”连片发展的需要,重点对斑竹园和新繁镇的农资放心店点位进行布局调整,丰富农资供应品种、增加优质有机肥,实行农资的升级换代。三是为了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需求,引进社会资金,改扩建干果市场1个,河屯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工作正在有力推进中,现代农资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三农”功能增强。
(二)加强对农资放心店的培训、监督与管理。一是加强监管。会同区工商、农发、发改、质检、食安办等部门对农资放心店开展联合检查2次,区供销社组织检查4次。二是进行实用培训。如采取老店带新店,提升学习培训效果;组织200余名从业人员和80名庄稼医生参加了业务和技能培训。
(三)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服务城乡环境。全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66个。完善制度,增添消防设施,加强督促检查,合力解决部分回收网点经营管理的脏、乱、差问题,有力推动了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四)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服务农村新载体。建成大丰综合服务社和泰兴杨河社区综合服务社,主动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除了坚持做好传统农资供应,还把服务延伸到农业科技、农产品流通、社区治安、劳务及其它公共服务,把综合服务社建成为民服务的有效载体。
2014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重点
2014年,区供销社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围绕全面推进“六个新都”建设工作,加快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提升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能力。着重做好以下几个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1、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尚作有机农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以生鲜农产品种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依托长德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包括生鲜和加工品在内的农产品交易。
2、成立XX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抱团发展,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体系建设。
3、加强品牌的建设和营销。支持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打造自有品牌,形成一批具有我区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努力推进公共品牌建设。
4、强力推进产销对接。开展专业合作社与区内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食堂对接工作,逐步提高直采直供比例;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增强流通和市场对专业合作社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社有资产整合利用力度,进一步完善以农资放心店、庄稼医院为主体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升级现代农资流通网络,增强服务“三农”功能。继续深化所属公司和基层社的改革;加强社有资产管理与改造;进一步促进农资经营转型与升级,提升服务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能力和水平。
区供销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统筹办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六个新都”要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服务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就区供销社2013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用十八大精神推动供销社服务“三农”事业的新发展
全社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部署,明确中央一号文件中供销社的任务,干部职工达成共识,要在服务现代都市农业中实现XX区供销社的转型、提升与创新,把服务“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为农村美丽”作为新时期XX区供销人的历史使命,共铸“三农”梦想,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
(一)探索“合作社+公司+网络”模式,架起生产与销售的桥梁。创建了“农民合作社+公司+网络”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模式。支持致力于有机农业的尚作农业科技公司在新都发展,搭建各专业合作社与尚作建立生产与销售直接联系,打造农产品销售直通网络,给农产品销售插上科技的翅膀。
(二)建立产销对接,有效减少流通环节。建立合作社与超市对接机制,组织了18家专业合作社和8家超市参加的XX区农超对接座谈会,对专业合作社开展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直供直销搭建了有效平台;支持专业合作社建农产品直销店,2013年吉春、学翠、赵红梅等专合社开设了4个鲜活农产品直营店;黄泥、扬泰、丰民、赵红梅、聚源等8个专业合作社分别与超市、学校、企业等直接对接。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助推农产品向绿色有机发展。一是积极注册农产品商标。为加快农产品向精深、优质、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区供销社注册并打造了“绿乖乖”和“圣谕上品”XX区农产品公共品牌,并鼓励符合条件的专合社和农产品企业使用;二是鼓励提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利用会展、媒体,多渠道宣传,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实现商品品牌化、品牌效益化。10月23日带领部分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企业参加西博会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分会,提升了我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到全国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部长孙培聪的称赞。
(四)培育龙头,积极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一是抓龙头,以龙头提升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力。实施“抓龙头、带农户”的工作思路,积极为尚作公司、新繁泡菜厂、合意食品公司以及明学川芎、扬泰专合社等进行发展谋划、项目以及资金支持。引领他们成为我区现代农业化的重要力量。二是建特色基地,促进农民增收。鼓励专合社和企业建立特色示范基地。今年,建立了“绿乖乖”食用菌生产基地、尚作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丰民客家蔬菜种植加工基地、西藏虫草鸡养殖基地等6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基地面积达2000余亩,为农民增收发挥示范作用。
三、夯实农资流通基础,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一)改造升级农资放心店。全区农资放心店103个、庄稼医院13个。一是对部分农资放心店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形象,增添条码打印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二是围绕“花香果居·锦绣田园”连片发展的需要,重点对斑竹园和新繁镇的农资放心店点位进行布局调整,丰富农资供应品种、增加优质有机肥,实行农资的升级换代。三是为了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需求,引进社会资金,改扩建干果市场1个,河屯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工作正在有力推进中,现代农资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三农”功能增强。
(二)加强对农资放心店的培训、监督与管理。一是加强监管。会同区工商、农发、发改、质检、食安办等部门对农资放心店开展联合检查2次,区供销社组织检查4次。二是进行实用培训。如采取老店带新店,提升学习培训效果;组织200余名从业人员和80名庄稼医生参加了业务和技能培训。
(三)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服务城乡环境。全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66个。完善制度,增添消防设施,加强督促检查,合力解决部分回收网点经营管理的脏、乱、差问题,有力推动了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四)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服务农村新载体。建成大丰综合服务社和泰兴杨河社区综合服务社,主动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除了坚持做好传统农资供应,还把服务延伸到农业科技、农产品流通、社区治安、劳务及其它公共服务,把综合服务社建成为民服务的有效载体。
2014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重点
2014年,区供销社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围绕全面推进“六个新都”建设工作,加快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提升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能力。着重做好以下几个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1、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尚作有机农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以生鲜农产品种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依托长德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包括生鲜和加工品在内的农产品交易。
2、成立XX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抱团发展,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体系建设。
3、加强品牌的建设和营销。支持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打造自有品牌,形成一批具有我区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努力推进公共品牌建设。
4、强力推进产销对接。开展专业合作社与区内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食堂对接工作,逐步提高直采直供比例;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增强流通和市场对专业合作社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社有资产整合利用力度,进一步完善以农资放心店、庄稼医院为主体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升级现代农资流通网络,增强服务“三农”功能。继续深化所属公司和基层社的改革;加强社有资产管理与改造;进一步促进农资经营转型与升级,提升服务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