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之启示

  社会对本轮医改的认知和评价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一些偏差。医改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对于中国医改的评价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问题与挑战

  问题一,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健康需求增加,深化医改面临新挑战。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阶段,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保障水平提高,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仍不合理,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差距,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

  问题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对深化医改提出新要求。国家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阶段,而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法律建设滞后,影响医改的全面深入。较为注重增量发展,深层次改革不够。体制机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不够,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受到很多制度约束,如财税、编织、人事分配、价格等。医改的不同重点领域都需要继续深化等。

  问题三,对“人”的重视不够,影响改革效果的实现。当前的改革尚未能充分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医务人员对医改政策措施的知晓度和认可程度不高。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当前医务人员从业环境不理想,社会地位不高,工作风险高、压力大,收入待遇与付出不相称,医患矛盾突出,医疗卫生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改的效果。

  问题四,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医改方案确立了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然而在现实中,政府和市场的功能边界与作用形式尚不完全清晰,使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未必能得到合理发挥。同时,医改实践中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落实、高度行政化、公立医疗机构自由发展的现象。

  政策建议

  首先,以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统领医改。

  一是加快法治建设,依法推进深化医改。只有将深化医改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保证改革的合法性、合理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深化医改作为社会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相衔接,以加快法制建设为重点,依法推进深化医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法》的制定,积极依法推进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创新相结合。医改作为复杂的政策系统,应以整体联动的视角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考虑医药、医保、医疗间的内在联系。注重体制机制深层次改革,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激励相容。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加强政府的分级分类管理,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实践。

  三是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实现两个作用的协同以及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政府在政策规划制定、财政投入、行业监管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机制在提高服务效率上具有优势。

  四是积极做好配套政策和环境建设,为深化医改提供支撑。更好发挥医保的调节作用;结合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优化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与绩效;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医药卫生科技体制改革,为深化医改提供创新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深入实际宣讲医改政策,营造深化医改的良好氛围。

  其次,围绕重点领域继续深化医改。

  一是健全筹资机制、理顺管理体制、改革支付方式,巩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筹集机制,确保基本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区别对待医保基金,完善医保基金的管理办法;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合理控制医药费用上涨速度;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加强医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医保制度互联互通。

  二是加强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药物政策建设。进一步明确制度目标,确保居民对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加强基本药物循证遴选和药物经济学评价;建立基本药物独立筹资机制;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的激励和监管措施,促进基本药物使用。

  三是继续完善并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基层签约服务;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稳定的筹资机制;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体现基层人员价值;改革人事制度,创新编制管理方式,落实用人自主权;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是继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从制度完善走向立法保障;合理增加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保证服务开展和落实;科学设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以质量和健康结果为导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推行全科团队服务,有机整合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五是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使群众得到更大实惠。联合推进公立医院各项改革,包括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深化编制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明确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和成功标志;细化改革措施,切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六是建立健全发展健康服务业和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明确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和属性,防止走偏;落实鼓励社会办医政策措施,推进服务体系多元化建设;大力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加快医疗保险业发展,加强行业监管。

  七是继续推进重点支撑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做好医教协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医药卫生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社会对本轮医改的认知和评价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一些偏差。医改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对于中国医改的评价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问题与挑战

  问题一,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健康需求增加,深化医改面临新挑战。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阶段,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保障水平提高,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仍不合理,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差距,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

  问题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对深化医改提出新要求。国家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阶段,而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法律建设滞后,影响医改的全面深入。较为注重增量发展,深层次改革不够。体制机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不够,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受到很多制度约束,如财税、编织、人事分配、价格等。医改的不同重点领域都需要继续深化等。

  问题三,对“人”的重视不够,影响改革效果的实现。当前的改革尚未能充分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医务人员对医改政策措施的知晓度和认可程度不高。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当前医务人员从业环境不理想,社会地位不高,工作风险高、压力大,收入待遇与付出不相称,医患矛盾突出,医疗卫生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改的效果。

  问题四,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医改方案确立了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然而在现实中,政府和市场的功能边界与作用形式尚不完全清晰,使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未必能得到合理发挥。同时,医改实践中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落实、高度行政化、公立医疗机构自由发展的现象。

  政策建议

  首先,以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统领医改。

  一是加快法治建设,依法推进深化医改。只有将深化医改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保证改革的合法性、合理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深化医改作为社会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相衔接,以加快法制建设为重点,依法推进深化医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法》的制定,积极依法推进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创新相结合。医改作为复杂的政策系统,应以整体联动的视角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考虑医药、医保、医疗间的内在联系。注重体制机制深层次改革,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激励相容。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加强政府的分级分类管理,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实践。

  三是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实现两个作用的协同以及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政府在政策规划制定、财政投入、行业监管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机制在提高服务效率上具有优势。

  四是积极做好配套政策和环境建设,为深化医改提供支撑。更好发挥医保的调节作用;结合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优化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与绩效;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医药卫生科技体制改革,为深化医改提供创新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深入实际宣讲医改政策,营造深化医改的良好氛围。

  其次,围绕重点领域继续深化医改。

  一是健全筹资机制、理顺管理体制、改革支付方式,巩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筹集机制,确保基本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区别对待医保基金,完善医保基金的管理办法;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合理控制医药费用上涨速度;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加强医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医保制度互联互通。

  二是加强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药物政策建设。进一步明确制度目标,确保居民对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加强基本药物循证遴选和药物经济学评价;建立基本药物独立筹资机制;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的激励和监管措施,促进基本药物使用。

  三是继续完善并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基层签约服务;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稳定的筹资机制;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体现基层人员价值;改革人事制度,创新编制管理方式,落实用人自主权;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是继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从制度完善走向立法保障;合理增加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保证服务开展和落实;科学设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以质量和健康结果为导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推行全科团队服务,有机整合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五是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使群众得到更大实惠。联合推进公立医院各项改革,包括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深化编制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明确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和成功标志;细化改革措施,切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六是建立健全发展健康服务业和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明确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和属性,防止走偏;落实鼓励社会办医政策措施,推进服务体系多元化建设;大力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加快医疗保险业发展,加强行业监管。

  七是继续推进重点支撑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做好医教协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医药卫生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相关内容

  • 奥巴马医改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 奥巴马医改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摘 要]随着2010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国会通 过的医改法案,全球聚焦的美国医疗保障改革终于起航.我国医改 三年来,政府加大投入和医保覆盖面的明显扩大是两个较为公认的 成绩.尤其是医保三年来新覆盖的人口数相当于美国人口总数,创 下了新的世界纪录.看病贵的问题在 ...

  • 美国医疗改革的借鉴及对中国的启示
  • 摘要:虽然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背景,但是.作为为百姓谋求普惠性福祉的医疗改革.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本文首先对美国医改进行评述:进而比较中美两国医改的异同:最后指出美国医改值得中国新医改的借鏊之处.本篇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基于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全方面探讨了美国新医改及其值得中国新 ...

  • 美国医改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5月第3卷第5期 ・医改评论・ 美国医改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李 玲 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22982.2010.05.003 Healthcarereformi ...

  • 英国全民免费医疗的启示
  • 作者:杨子立 英国议会下院10月7日晚通过了有争议的医疗改革计划,这是英国人改革其全民免费医疗体系的最近一次努力.卫生大臣安德鲁?兰斯利强调,改革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的唯一动机是保护这一世界上最悠久的免费医疗系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权指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人人能够尽可能健康.这些条件包括确保获得 ...

  • 供给侧改革对医药卫生及大健康领域的影响
  • 供给侧改革对医药卫生及大健康领域的影响 ********* 摘要:我国医改已经实行九年了,在各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果,但老百姓获得感不强,医患关系更加紧张.为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于2015年提出,未来五年医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本文从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 ...

  •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 --提高认识,创新实践,为深化医改再做贡献 一.深化医改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一)医改成就"健康梦".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强调了一系列人民群众的期盼,其中期盼的"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我的理解,这就是"健康梦", ...

  •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程的启示
  • 第2卷第4期 2000年12月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Vol. 2 No. 4 Dec. 2000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程的启示 刘丽杭, 王湘波12 (1. 湖南医科大学社科部, ...

  • 深化医改如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际(2013.6.28)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医改"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向深化改革要红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其要旨在于重申"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 ...

  •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市场作用及发展前景分析
  •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市场作用及发展前景分析 ■ 张 婉① 曹永彤① 王云亭①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 第三方检验机构 独立实验室 检验机构服务模式 [摘 要]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进入国内数十年,随着医改的深入及市场竞争体制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检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国内外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