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识

健康教育知识

走 出 亚 健 康

一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概念首先是由前苏联学者于80年代提出的。通过学者研究发现,人体的确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由于人们习惯上把健康称作是第一种状态,患病称为第二种状态,因此上把这种非患病、非健康的中间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

对亚健康状态的定义是“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潜病状态,也称为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一般是指机体无明显的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二、亚健康的常见征兆

亚健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症状。常见征兆如下:

浑身乏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感;郁闷不快;肩颈僵硬;早晨起床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手足麻木;容易晕车。

三、亚健康的分类

1.躯体性亚健康

躯体性亚健康有头晕头疼,两目干涩,胸闷气短,心慌,疲倦乏力,少气懒言,脘腹痞闷,胸胁胀满,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症状。

2.心理性亚健康

心理性亚健康有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情绪急躁易怒,心中懊悔,紧张,焦虑不安,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无兴趣爱好,精力下降等症状。

3.社交性亚健康

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包括社会交往、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家庭人际关系、邻里关系以及社区人际关系等。社交性亚健康患者不能很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工作学习困难重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没有亲朋好友,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等。

四、亚健康的临床特征

亚健康作为一种偏离健康的生理状态,其临床特征大体上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失眠或嗜睡:失眠或嗜睡等生物节律失调为亚健康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失眠多见于精神紧张,而嗜睡多为理化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因素、行为因素、躯体因素、病原体感染等所引起的状态。

健忘: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特别是短期记忆下降,长期记忆则不受影响。 食欲不振:可见于任何因素所致的亚健康状态,

性欲低下:多由个人遭遇各种压力引起,严重者可伴有阳痿、阴冷、早泄、射精困难、达不到性高潮等。

烦躁不安:烦躁,易激惹,情绪不稳定,易于失控或易于极端化,或有精神快要崩溃感,也可因极度疲劳、低血糖、极度恐惧、过分紧张而引起。

抑郁或消沉: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没有好奇感,感觉孤独无助,前途无望,缺乏人际交往的欲望,往往伴随失眠或嗜睡,食欲不振,性欲低下。

焦虑不安:往往忧心忡忡,坐卧不安,有大祸临头感,或担心某事某人而不能解脱。

疲乏无力:可因各种因素引起,常与其他症状相伴随。

头晕心悸气短:头痛、头晕、胸闷、心悸、气短,是最常见的躯体症状,常成为就医的理由。

大小便问题:可有尿频尿急,小便变黄,大便稀,轻微腹泻或里急后重伴随轻微腹部不适或腹痛,肢体麻木、瘙痒、酸痛或抽搐。

免疫功能下降:经常感冒或有感冒症状,皮肤轻微感染,咽喉不利,口腔粘膜溃疡等。

五、亚健康社会心理干预对策

调整社会大环境,调整心态,适应社会竞争,提倡社会经济环境下的良性竞争,提倡符合中国人特点的健康文明的休闲文化,避免过度应激状态的发生。

1.调整个人心态

社会、心理因素在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注意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心胸豁达,坦荡乐观,千万不要为一时或一事的成败而不能自拔。美国卡内基学会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是所有精力充沛、事业有成者的标志。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痛苦和烦恼,要想应付各种挑战,最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调节,维持心理平衡。

2.减缓思想压力

① 减压 减压并不是单指减轻外界施加的压力,也不是单指减轻个体的压力

感。

② 抗压 所谓抗压功能不是指简单的抵抗压力的能力,而是在临压状态下的弹性响应(不是被动反应) 能力。

③ 解压 所谓解压能力,是指一种自觉而及时化解压力仓库内积淀的恶性元素的能力。

六、亚健康自主行为干预对策

1.调节人体生物钟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紧张、疲劳、忧虑、伤感、嫉妒、多疑、狂欢、恐惧情绪等,都可能使人体生物钟发生紊乱,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生物钟养生,就是要求人们顺应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出适当的调正,拨正“钟点”,使第三状态向第一状态转化,最终消灭第三状态。

2.发挥运动的作用

体育锻炼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抗疲劳能力最根本的措施。长期不懈地锻炼,可使疲劳生理过程缩短,疲劳发生时间延缓,生理贮备增加,抗疲劳能力提高。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运动一定要适度,不可运动强度过大,否则会加剧疲劳。

3.科学营养的进食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容易出现疲劳。营养合理,科学饮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不仅能使身体健康,也有益于防止疲劳的过早产生。

4.保证充足的睡眠

足够的睡眠是预防和消除疲劳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平时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与生物节律同步,最好在最佳睡眠时间22点~6点就寝,保证8小时睡眠。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

一、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完满的良好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愈来愈越重视。但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宗教等,因此,绝对的客观标准是不存在的。在心理学研究中,提出“成熟者”模式、“自我实现者”模式、“创发者”模式等标准。但对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多数人来说,马斯洛与米特曼合著的《变态心理原

理》一书中提出的较为适合。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与个人的成熟有“有价值”感。

2、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幻想。

5、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或歉疚。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做过分的否认和压抑。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个人生活目的中宜含利己与利人两种成份。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好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

11、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见解,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做过分的阿谀,也不过分追求社会的赞许。

二、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健康的维护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心理教育内容,并且是预防心理异常的最好方法。

1、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在自我认识中,肤浅歪曲,可以导致异常心理的形成。自悲自怜,自暴自弃往往自认“我不行”或不甘心“我不行”而自傲自负则自命不凡,则认为“什么都行”。其心理都存在自卑意识,结果引起内心冲突,情绪焦虑。

自信自强者对自己的内心动机,行为目的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能力有适当的评估。因此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他人也满怀尊重,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发挥最大的潜能,获得成就,获得健康。

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判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客观标准就是能不能

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即能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改造环境,以求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构想,又能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调整自我,修正主观愿望以适应现实环境。

心理异常的人尽管有美好的期望或理想,但对自己的能力和现实环境缺乏正常评估,对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最终怨天忧人,脱离或逃避现实。

3、结交知己,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善待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调整心理状态的有效方式。与人接触不仅是取得帮助和获得信息,还可以让我们喜、怒、哀、乐的情绪、价值和能力得到宣泄、慰藉、分享和体现,从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平衡和健康的心理。

4、努力工作,积极参与,学会休闲。工作的最大意义不仅限于物资生活的获得。按心理学观点,工作具有双重意义,首先工作能体现个人价值,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比如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做平常的琐事还是从事长期职业工作都能获得一种成熟感。其次是工作可以使个人在团体中表现自己,并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其理论符合心理治疗方法所提出的工作治疗法、职业治疗法等。又如有人提出“工作是老年人的救生圈”,即是提倡退休的老年人为摆脱失落感,适应新环境的最佳方法是重新工作,以寻求心理的再次平衡。

健康教育知识

走 出 亚 健 康

一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概念首先是由前苏联学者于80年代提出的。通过学者研究发现,人体的确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由于人们习惯上把健康称作是第一种状态,患病称为第二种状态,因此上把这种非患病、非健康的中间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

对亚健康状态的定义是“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潜病状态,也称为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一般是指机体无明显的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二、亚健康的常见征兆

亚健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症状。常见征兆如下:

浑身乏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感;郁闷不快;肩颈僵硬;早晨起床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手足麻木;容易晕车。

三、亚健康的分类

1.躯体性亚健康

躯体性亚健康有头晕头疼,两目干涩,胸闷气短,心慌,疲倦乏力,少气懒言,脘腹痞闷,胸胁胀满,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症状。

2.心理性亚健康

心理性亚健康有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情绪急躁易怒,心中懊悔,紧张,焦虑不安,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无兴趣爱好,精力下降等症状。

3.社交性亚健康

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包括社会交往、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家庭人际关系、邻里关系以及社区人际关系等。社交性亚健康患者不能很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工作学习困难重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没有亲朋好友,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等。

四、亚健康的临床特征

亚健康作为一种偏离健康的生理状态,其临床特征大体上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失眠或嗜睡:失眠或嗜睡等生物节律失调为亚健康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失眠多见于精神紧张,而嗜睡多为理化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因素、行为因素、躯体因素、病原体感染等所引起的状态。

健忘: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特别是短期记忆下降,长期记忆则不受影响。 食欲不振:可见于任何因素所致的亚健康状态,

性欲低下:多由个人遭遇各种压力引起,严重者可伴有阳痿、阴冷、早泄、射精困难、达不到性高潮等。

烦躁不安:烦躁,易激惹,情绪不稳定,易于失控或易于极端化,或有精神快要崩溃感,也可因极度疲劳、低血糖、极度恐惧、过分紧张而引起。

抑郁或消沉: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没有好奇感,感觉孤独无助,前途无望,缺乏人际交往的欲望,往往伴随失眠或嗜睡,食欲不振,性欲低下。

焦虑不安:往往忧心忡忡,坐卧不安,有大祸临头感,或担心某事某人而不能解脱。

疲乏无力:可因各种因素引起,常与其他症状相伴随。

头晕心悸气短:头痛、头晕、胸闷、心悸、气短,是最常见的躯体症状,常成为就医的理由。

大小便问题:可有尿频尿急,小便变黄,大便稀,轻微腹泻或里急后重伴随轻微腹部不适或腹痛,肢体麻木、瘙痒、酸痛或抽搐。

免疫功能下降:经常感冒或有感冒症状,皮肤轻微感染,咽喉不利,口腔粘膜溃疡等。

五、亚健康社会心理干预对策

调整社会大环境,调整心态,适应社会竞争,提倡社会经济环境下的良性竞争,提倡符合中国人特点的健康文明的休闲文化,避免过度应激状态的发生。

1.调整个人心态

社会、心理因素在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注意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心胸豁达,坦荡乐观,千万不要为一时或一事的成败而不能自拔。美国卡内基学会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是所有精力充沛、事业有成者的标志。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痛苦和烦恼,要想应付各种挑战,最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调节,维持心理平衡。

2.减缓思想压力

① 减压 减压并不是单指减轻外界施加的压力,也不是单指减轻个体的压力

感。

② 抗压 所谓抗压功能不是指简单的抵抗压力的能力,而是在临压状态下的弹性响应(不是被动反应) 能力。

③ 解压 所谓解压能力,是指一种自觉而及时化解压力仓库内积淀的恶性元素的能力。

六、亚健康自主行为干预对策

1.调节人体生物钟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紧张、疲劳、忧虑、伤感、嫉妒、多疑、狂欢、恐惧情绪等,都可能使人体生物钟发生紊乱,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生物钟养生,就是要求人们顺应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出适当的调正,拨正“钟点”,使第三状态向第一状态转化,最终消灭第三状态。

2.发挥运动的作用

体育锻炼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抗疲劳能力最根本的措施。长期不懈地锻炼,可使疲劳生理过程缩短,疲劳发生时间延缓,生理贮备增加,抗疲劳能力提高。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运动一定要适度,不可运动强度过大,否则会加剧疲劳。

3.科学营养的进食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容易出现疲劳。营养合理,科学饮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不仅能使身体健康,也有益于防止疲劳的过早产生。

4.保证充足的睡眠

足够的睡眠是预防和消除疲劳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平时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与生物节律同步,最好在最佳睡眠时间22点~6点就寝,保证8小时睡眠。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

一、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完满的良好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愈来愈越重视。但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宗教等,因此,绝对的客观标准是不存在的。在心理学研究中,提出“成熟者”模式、“自我实现者”模式、“创发者”模式等标准。但对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多数人来说,马斯洛与米特曼合著的《变态心理原

理》一书中提出的较为适合。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与个人的成熟有“有价值”感。

2、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幻想。

5、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或歉疚。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做过分的否认和压抑。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个人生活目的中宜含利己与利人两种成份。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好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

11、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见解,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做过分的阿谀,也不过分追求社会的赞许。

二、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健康的维护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心理教育内容,并且是预防心理异常的最好方法。

1、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在自我认识中,肤浅歪曲,可以导致异常心理的形成。自悲自怜,自暴自弃往往自认“我不行”或不甘心“我不行”而自傲自负则自命不凡,则认为“什么都行”。其心理都存在自卑意识,结果引起内心冲突,情绪焦虑。

自信自强者对自己的内心动机,行为目的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能力有适当的评估。因此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他人也满怀尊重,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发挥最大的潜能,获得成就,获得健康。

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判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客观标准就是能不能

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即能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改造环境,以求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构想,又能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调整自我,修正主观愿望以适应现实环境。

心理异常的人尽管有美好的期望或理想,但对自己的能力和现实环境缺乏正常评估,对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最终怨天忧人,脱离或逃避现实。

3、结交知己,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善待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调整心理状态的有效方式。与人接触不仅是取得帮助和获得信息,还可以让我们喜、怒、哀、乐的情绪、价值和能力得到宣泄、慰藉、分享和体现,从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平衡和健康的心理。

4、努力工作,积极参与,学会休闲。工作的最大意义不仅限于物资生活的获得。按心理学观点,工作具有双重意义,首先工作能体现个人价值,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比如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做平常的琐事还是从事长期职业工作都能获得一种成熟感。其次是工作可以使个人在团体中表现自己,并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其理论符合心理治疗方法所提出的工作治疗法、职业治疗法等。又如有人提出“工作是老年人的救生圈”,即是提倡退休的老年人为摆脱失落感,适应新环境的最佳方法是重新工作,以寻求心理的再次平衡。


相关内容

  • 关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思考
  • 关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思考--内涵及培养与提升对策 郭秋月 [摘要]:教师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教师通过这些知识将自身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能够进行教学反思,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在当前教师中仍然存在缺失,本文从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

  • 从专业化发展角度看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
  • 自古就有"学为人师"之说,教师的知识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教师也正是因为自己的丰富知识才获得大家的认可与尊重.但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知识的"量",对教师知识的"质"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 ...

  • 教育知识价值选择中的目的/手段取向及其批判
  • 作者:陈建华 南京社会科学 2015年05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5)01-0134-07 教育知识价值选择是教育哲学的经典问题,很多学者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经常会把它概括为彼此密切相关且又具有对立性的两点:目的取向和手段取向.其中目的取向指向教育知识的内 ...

  • 重庆各区县教师公招考试科目
  • ①万州区: 笔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笔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测试,分值各为100分,总分200分. 公共科目:<综合基础知识> 专业科目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②酉阳自治县:笔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 ...

  • 论科普知识的重要性
  • 论小学科普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科普知识教育是使学生感受科技魅力的基础,是培养我国青少年科技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小学科普知识教育的科学开展要以小学学生年龄特点为基础,针对其心理特点以兴趣为切入点进行,以此提高小学科普知识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基础科普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 ...

  • 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论文
  • 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论文 摘 要:通过相应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问卷,针对我国现如今全国范围内的将近500所的学校中四千名中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研究和调查,进一步分析了教师的年龄.教学时间.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学校种类对教师教育心理学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 名师成长之路
  • 第二节 名师成长阶段及其特征 一.新手阶段 刚从大学毕业从事教师职业的均处于这一阶段.他们刚走过学生时代,熟悉学校环境,但现在却要重新认识学校.课堂环境,要仔细地对教学情境进行分析,在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亲自从事教学实践以了解教学的真实情景并获得教学经验.在这个阶段中,新手教师通 ...

  • 发霉的奶酪
  • 作者:钟启泉有宝华 全球教育展望 2004年12期 最近,有幸拜读了王策三先生的宏篇大论<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载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下文简称为<&q ...

  • 知识.智力.个性与创造的关系新探
  • 知识.智力.个性与创造能力关系新探 薄建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100875 [摘要] 传授知识,提高智力,培养个性是学校教育的三个主要任务.它们三者既相对稳定的,又变化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处理构成了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现代教育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明确它们与创造的关系则 ...

  • 应试教育2
  • 双基"是什么?"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是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双基"关乎公民的素质,制约着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品位,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