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姚木兰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分析

张馨天

摘 要:《京华烟云》中姚木兰这一女性形象具有典型性,她是多元立体的,是作者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她是儒道思想的结合,其审美情态也极具指向性,她一生的变迁更富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本文分析了姚木兰复杂性格的成因,以及她身上独有的美好性情,还有姚木兰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所蕴含的哲学意味。

关键词:道家思想,生活哲学,传统礼教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张振玉于一九七七年译成汉语在台湾首次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庚子年义和团起义到全国抗战爆发这一改变中国社会整体面貌和性质的历史时期为背景,以曾、姚、牛三家的兴衰作为线索,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期间四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社会、思想、战争、生活等,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出了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道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化。这是林语堂先生倾注了最大心血的一部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女主人公姚木兰的塑造,在她的身上倾注了林语堂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一、姚木兰的性格成因

(1)家庭的影响(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纵观姚木兰的一生,她的处世态度虽明显是道家思想作用下的产物,但也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两种思想在她身上相互作用,影响了她的一生。其中最强大的即为道家思想,而这种庄子的哲学则全然来自父亲姚思安。姚思安是完完全全的道家信徒,主张听天由命,顺应自然。从全书开篇,大家都要逃离北京时,姚思安便一直拒绝。面对时局的混乱,他仍“冷静异常,从容准备,处变不惊,方寸泰然。” [1](6)而当太太终于决定南下避难时,他

[1(9)]还特意叮嘱老管家:“不必管我的古玩。房子就这么摆着吧,不必收拾东西带着。”

这些都体现了其对待金钱的特别态度。姚思安是腰缠万贯的富商,但他不在财务上上心,对金钱的态度是主张享受,不过分追求,也不过分节省。为了姚木兰的婚礼,他大肆铺张,名动京城;为了晚年的享受,一念之间便买下王府花园。而当他认为尽了家庭的责任后,便断然舍弃一切钱财,外出四海云游,一身布衣,仅靠化缘维生,藏身、寄情于名山大川和自然之美中。舍与不舍之间看得十分通透,不对此多做纠结。这种处世态度使木兰从小便耳濡目染,存着一股寻常女儿家没有的坦荡和大方。“木兰曾听见父亲说:“心浮气躁对心神有害。他的另一项理由是:“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1](6)可以说,木兰从父亲身上继承了

一股“气”,这种“气”脱胎于老庄,融汇于她女儿家的生活,为木兰多生一股风流态,坚定她的信念,滋养她的生活。

姚思安被作者称为“现代庄子。”他对全书人物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其本身所具有的深厚智慧甚至被赋予一种神秘色彩。姚思安虽潜心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斥新鲜事物,平生两大爱好是“道教精义和科学”这个痴迷老庄的人,“一谈到西方和科学得热心是无量的。”

[1](263)当木兰问他:“爸爸,你信不信人会成仙?道家都相信会成仙的。”姚思安愤然说:

[1](687)“完全荒唐无稽!那是通俗的道教。他们根本不懂庄子。生死是自然的真理,真正的道家会战胜死亡,他死的时候快乐,他不怕死。因为死就是返诸于道。”我们可看出,姚思

安对命运是看得很透彻的,这种智慧观念,甚至是充满现代意识的。这样的“半在尘世半在仙”已不是传统、普世意义上的父亲形象了。他对于姚木兰,乃至全书人物的影响犹如一个远观的智者。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姚思安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木兰的性格成因,更是一个和姚木兰一样极具指向性和哲学意味的人物形象,上升为“道”的化身,是一种精神的代表。正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思想使木兰的成长更为恣意,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哲学含义,使她一直贴近自然,保留淳朴。遵循道家,注重精神和内心的洁净。

另外,父亲对女儿的影响还体现在木兰的反礼俗,任人性之自然上。她“有几种女人所没有的本领:第一,她会吹口哨;第二,她会唱京戏;第三,她收集古董,而且能够鉴赏,„„另外两种长处是她父亲鼓励培养的。”

贯穿了木兰的一生。

常有人说姚木兰过分完美,我也这样认为。林语堂就有此语:“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矣。”而其“完美”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书中儒家文化的代表产物即为传统礼教。姚太太和典型的封建大家长曾文璞等等都是它的拥护者。”若是把父母对木兰的影响划分界限的话,母亲给了她世俗的智慧,父亲给了她知识。”

邪说异端。”[1](78)[1](78)[1](78)这些看似反叛的行为完全得到姚思安的鼓励。由此联系到第一卷卷名:道家的女儿。其中含义可见一般。而后,父亲所带来的道家的思想这里所言世俗的智慧可以说是传统妇德。木兰的母亲是守旧的,她赞成传统女子的培养方法,认为“男女平等是姚太太的严厉管教使木兰在自然放任的天性下还具有了女人的主要美德,如节俭、勤劳、端庄、知书、谦让、服从、善理家事、以及育婴、烹饪、缝纫等,为成为一个贤妻良母打下很好的基础。母亲作为儒家思想的化身,给了木兰传统的妇德。另外,由于姚太太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长子体仁任性娇纵,在家中从未负担起应付的责任。于是,木兰的地位被提高,承担着长子的作用。这些,使木兰从小就开始懂得如何为人处世,料理家庭,进退得宜,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又存有女性的温柔。这种影响,可以说有利有弊。木兰如泉水,但不能完全放任在山野间,因为她比之山泉更加温暖,而正是母亲儒式的教导给了她疏于山野,亲于生活的烟火温情。

作为最典型的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封建大家长曾文璞,也同样带给了木兰诸多影响。如果说父亲带给她灵性,母亲给了她女性生活的智慧。那么,我认为这位岳父给了木兰世俗的规矩。木兰不只一次提到自己不怕父亲但却害怕自己的这位岳父。曾文璞以看待未来儿媳的眼光来要求木兰,嫁入曾家使得木兰开始参与到家中财产的争辩、开始处理妯娌间的问题、也开始学习做一个普世意义上相夫教子的好妻子。比如,曾文璞非常反感木兰带曼娘外出,怕曼娘对外面的世界有过多的向往。他也反对木兰与荪亚整日外出,认为这不合礼仪。这些

带有封建思想和男权思想的规矩都束缚了木兰,与道家“放任自然”的思想相违背,但也令她更加融入世俗的生活,更符合社会的审美需求。

(2)生活环境的影响

姚木兰无疑是一个富家千金。她从小便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之中,丫鬟,奴仆环绕。父亲富有智慧,喜爱古玩,整个家庭建筑古朴大气,风格考究。她不同于曼娘虽受过良好教育但家道中落,与母亲相依为命。也不同于牛素云,家父财大气粗,俗鄙难耐,受不到良好家风的影响。木兰家庭氛围纯朴、温馨,父亲母亲人格的交互影响,使得木兰有很好的土壤发展人格。她因从不为衣食担忧,而养成不卑不亢的品质,不过分贪恋金钱,不用沉溺于琐事。另一方面,北京,这个融汇了老祖宗千百年智慧的土地也给了木兰深厚的滋养。北京是姚木兰的故乡,是她灵魂的栖息地和成长地。这里的民俗、建筑、学府、规矩传统、四季的变化,都令她受益匪浅。“从北京,木兰学到了容忍宽大,学到了亲切和蔼,学到了温文尔雅,就像我们童年时在故乡里学到的东西一样。”“她知道了春夏秋冬的特性,这一年的节日就像日历由始至终调节人的生活一样,并且使人在生活上更能贴近大自然的运行节奏。”[1](163)所以说,北京这片土地带给木兰的是之后伴随她一生,并深入骨髓的大气沉稳和生活的智慧。

(3)、时代、社会环境的作用

姚木兰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北京。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力衰微,列强入侵。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传统和现代意识碰撞的时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子,既背负着沉重的传统,又眩晕于新时代的漩涡,还经受着乱世的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茫然莫知所以的旧一代和茫然莫知所以的新一代之间,荒唐滑稽对照对比的十年。”[1](328)木兰正是夹在这两者中间。“这个时代的中国,就是如此,到底是老

[1](554)一代的迷惑,还是年轻一代的迷惑?实不易确言。一切价值标准都告崩溃。老一代腐败而无能,少一代反叛而欠教养。”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造就了木兰特殊的人格。她

身上的“新”来自时代,她身上的“旧”也来自时代。

二、木兰的“新”与“旧”

姚木兰这一女性形象是复杂的,若因我们前文说到的传统妇德将她归为古典女子,但是她却有许多传统礼教看来叛逆的举动。若我们因木兰的奇思妙举将她归为新派女子,但她身上不仅有传统妇德的深厚影响,还有许多我们看来十分封建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木兰既“新”又“旧。也正是这种矛盾,构成木兰的独特魅力,我们或者可以称之为和谐。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姚木兰的“新”。木兰的丈夫曾荪亚对妻子的称呼是“妙想家”,我们可从这个称呼将木兰的妙举窥得一二。首先,在父亲的影响下,木兰并未缠足,一双大脚在当时的环境下显得十分显眼,这好像也预示着木兰一生都不会和真正的传统女子一样。她识甲骨、览群书、善思辨、无矫饰,欣然接受如电话、钟表一类的新鲜事物。革命成功后,她立即剪掉了荪亚的辫子以示支持。在与丈夫结婚后,便整日相携去逛公园、看戏、看电影,也因此招致保岳父曾文璞的不快。当与一群青年人同游泰山时,她一派自然地除去鞋袜,感

受山泉的清凉。新婚之夜她更是机智地玩弄了闹洞房的男子。这一系列举动都与身边的传统女子格格不入,十分新鲜。没错,木兰从不拒绝自我的挥洒,她愿意无限的贴近自然,谙守自己对过日子的见解。我们可与古典女子的典型孙曼娘相比较。,“中国这种古典小姐,生而丽质动人,但却退避保守;虽偶以情爱相假,但狡猾诡谲,吝于施赠;美则美矣,但远不可即,不可捉摸;其深藏不露,出之以狡猾;其惊鸿一瞥,也出之以狡猾;”[1](72)曼娘之类的古典女子给人一尺的距离,无法走近,为之心痒。虽然不可不说另有一番神秘的美感,但这种所谓古典的魅力在木兰身上是见不到的。木兰是不矫饰,纯自然流露的精神,她不愿为了取悦别人而故作神秘或施以狡猾。这在古典看来颇为大胆,但也绝不是新派女性的泼辣。而是一种中和,温情中带有其真性情的挥发,让人感受到真诚的同时,也觉得恰到好处。 而姚木兰身上同时也存在很深的传统残留。传统的妇德,我们暂且不做讨论,它有值得保留的成分。但木兰有很多明显的封建思想。首先,她“相信个人的婚姻大事,是命里注定的。”[1](341)这里也有道家“自然”思想影响的成分,但很大的原因是木兰完全遵从父母之言,媒妁之约。她尽管十分喜欢立夫,和他在一起感受到了无限的欢乐但仍是选择与荪亚结婚。其次,她一直主张,应该给丈夫娶一个小妾,作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解释:“让丈夫有一个妾,她心里越想越美。一个做妻子的若没有一个妾,斯文而优美,事事帮助自己,就犹如一个皇太子缺一个觊觎主位得人在旁,一样乏味,„„道德家和卫道派立下的规则教条,用来解释木兰的一言一行,可就用错地方了。”[1](391)作者在这里似乎想解释为木兰是重审美轻功利的。纳妾的行为在她看来也是美的,所以值得赞成。但这并不能为木兰的守旧开脱,这种行为与审美无关,是为男权社会所服务的,归根结底是封建的。

姚木兰有典型的女性特质,这是完全与封建礼教相符合的,她是坚忍、优秀的母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妻子,这种层面上的形象已非常完美,才加上她的才情。从木兰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林语堂对女性的喜爱,对她们寄予厚望,让她们从平实的生活中感知诗意。木兰从本质上来说从来不是一个反叛者,她虽看似新潮,但从未真正打破什么规矩。孝悌之义成为阻拦她南下追求自己生活的因素;与不是真爱的人结婚也毫无怨言。木兰的美好有很多成分是供男性欣赏的,并没有自主性。比如,她几乎无时不美,少女时、生育后、甚至人到中年。这些都带有男权思想下的主观臆断,并不符合现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木兰身上的某些特质,如支持纳妾,完美的妻子等,都来自作者的男权思想的附加。

三、诗意的栖居

姚木兰是一位怎样的女子?抛开哲学、礼教等复杂的因素,我们可说她是一个无处不美的女子。荪亚在结婚那夜说着:“我算得到你了吧。”

物的追求使得人生更加莹润、可爱。

可以说,姚木兰的生活方式、审美情态是极具指向性的,她承载了作者对生活的艺术的全部愿望。首先,其外表:“美如满月,以前没见过她的男男女女,见其美貌,都为之咋舌。„造物自然赋予她如此的完美,奈何!奈何!”简直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缺。”[1](308)[1](311)是的,我们会心一笑的羡慕他得到一位美妙的妻子。木兰的美不仅是外表上的。更是精神、生活上的。她对诗意和美好事书中巴固对木兰也有诗一般的形容,称她“活泼如一条小溪”,“如烈酒”,“动人如秋天的

树木”,她的“心灵常翱翔于云表”。[1](509)这种美丽已不拘泥于外表,是由全身心散发出来的。我一直形容木兰是正在流动的泉水,却居于寻常人家,带着山野得气息又能与世俗和平共处,令我们对平实的日子充满信心。

受到道家的影响,木兰始终主张顺其自然,返璞归真,并且也深谙此道。“她是随季节而改变的„在冬天下雪的早晨,她穿鲜蓝的衣裳,在瓶里插带有樱桃状小果实的红石竹,或一支腊梅。在春天,尤其是仲春,杨柳初展鹅黄小叶,或暮春时节,法源寺丁香盛开之时,她要睡到日上三竿,头发松垂,有时身着睡衣,穿拖鞋,立在院中整理牡丹花畦。”[1](348)这才真是诗意的栖居呐!未见忙乱,这股泉水可以穿过四季,遇石则变形流过,遇鱼群则负其同行。这种平实生活中生发的美好,正是作者推崇的,也是木兰身上恒久的魅力。 古有妙妻如《浮生六记》中的陈芸,那么今就有《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无论是庭院深几许的京城还是水雾江南的杭州,亦或是山野莽林的逃难路上,木兰从未吝惜过创造美好,她对生活总是有无限的喜欢,甚至让我们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爽利。与丈夫婚后,她常“趁清露未晞之时去闻荷香,带了一个玻璃瓶子,在荷叶收集露水珠,以备烹茶之用。”

[1](349)移居杭州后,她甚至和孩子们一同去拣柴,自己亲手折断枝子,在饮食、住房、生活

[1](678)的乐事上,她不断创造新奇,以成熟的精细优美,不断给丈夫新奇之感。”她做着

[1](678)叫化鸡、八宝饭,“不让婚姻生活日日如常毫无变化,不以事事固定规律为满足。”

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感受上午的太阳与下午的太阳有何不同,好像老舍所说的让生命成为一种律动,变而不猛的前进。简直要叹一句:娶妻当如此!不过,木兰的妙处绝不仅止于一个妻子。在她已到中年,逃难的路上,还夸奖背自己过河的左忠,荪亚说:“妙想家,你还能开玩笑哇?”木兰很快乐地喊:“胖子,为什么不能?”

煤炭,是秋高气爽里的风,永远让人心旷神怡。

另外,必须要说的,就是木兰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这种境界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她欣赏曼娘的美,摒除了封建礼教;她欣赏莺莺的美、素云的美,也摒除了伦理道德,个人利益,仅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倾心。对于这些,木兰有着异乎常人的敏锐,荪亚第一次看见木兰流泪,便是因为她“见一片丹红的柿树林,在近处,只见农夫的一群雪白的鸭子在水上游荡。”(349)[1][1](772)这种在悲惨境地中毫无做作的快乐,可说是一种智慧了。所以,木兰最大的妙处,就是夏如清冽山泉,冬如炉中她也会因为莫愁打死一只虫子而难过一会儿,更会尽乎贪婪,敏锐地享受四季的变化,

[1](652)“木兰看到山的光亮和水的颜色,自朝至暮,确是变化不同,而鸟的鸣叫和花的香味,也因春秋季节的运行而变化,实感诧异。”这些都可以说是木兰重审美轻功利这一性格的

体现。对美纯粹的追求,一种从日常向自己存在的瞭望。所以说,木兰是重审美、重诗意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方式也带给我们无限的美好和启发。

四、姚木兰的哲学意义

姚木兰这一形象同样承载了许多哲学含义,作者在她一生的变迁和认识自我的过程探讨了诸多哲学问题,带给读者思考。

(1)雅俗的转变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出自姚思安之口:“在人生各方面,人会由常人之俗,进入雅人

之俗。只有少数人能脱离雅人之俗,而回到俗人之淳朴自然。”[1](359)这里提到了三种境界,既“常人之俗”、“雅人之俗”、“俗人之自然”。我们可以从这三种境界总结木兰的变化。姚木兰从小生长在富裕的家庭,但从不恃富欺人,她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别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审美情趣。这可以说已经在成长中完成了由“常人之俗”向“雅人之俗”的转变。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木兰一直对于农家、自然有着无限的向往。“青翠的山峦,在那高山之上,云雾之间,木兰觉得真是适心怡性,如鸟归林,如鱼返渊。”[1](188)这时的木兰对自然的喜爱和贴近,大部分出于道家的影响,以美的享受为主,中间隔着一段距离,这就是雅人对自然的需要程度。她也不只一次说过:“我要做个平民百姓。不问政治,不求闻达,只求做个商人的妻子——丰衣足食,无忧无虑。”[1](455)移居杭州后,木兰这种田园生活的梦想已实现了,她也完全变成了一个“乡下老婆子”。但这时,她达到了“俗人之自然”么?显然并没有,她只是形式上的乡村化、淳朴化,在内心深处仍然是不愿入世的,这样的田园生活,只是对于以往日子的一种逃避,她仍处在“雅人之俗”的境界上,过分追求诗意。因为那层与自然的距离并未消除,她将田园生活作为一种疗养和避所,并不是真正的与之共处,她仍然有求于自然。

促使木兰转变的是时代、战争、生离死别。她被迫踏上了逃难的队伍,融入了千千万万的群众,她从未感到如此清楚、真实过。家国情怀使人的感情得到升华,“她的内心改变了,她失去了空间和方向,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个体,感觉到自己是伟大的一般老百姓中的一份子了。过去她常常盼望做个普通的老百姓,现在她得愿望满足了。”[1](781)至此,木兰才真正达到“俗人的淳朴自然”。杭州城隍山上是满足她美感生活的隐居处所,现在可以抛弃了。走入群众让她打破了那层距离,抛弃了个体的自视甚高的情愫,真正从朴素中获得充实和满足。但这并不代表着放弃了对美的追求,而是不让自身对美的追求成为精神成长的束缚。

(2)认识自我的过程

姚木兰在富家女儿向平民的转变过程中也完成了对自我的认识和蜕变。木兰少女时期,她第一次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就是由于对孔立夫感情的生发。使木兰真正感到自我个人的独立存在,为生平所未有。而后,也无数次说道,木兰与立夫不能言说的感情,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他启发了木兰对于自我精神世界的探求。而其精神的第二次提升也是由于立夫的促进。当与青年人同游泰山时,木兰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当她与立夫一起观无字碑、日出,密谈之后,“她把人生看的更透彻,更清楚了。”

心和最自我、最私密的感情。

大女儿阿满的死给了木兰难以磨灭的创伤,木兰开始迷惘。她越发爱惜自已的身体,寄托在甲骨和玉刻的玩物之上。“她越想自己是个有生有死的凡人,越羡慕那些半透明没有感情的小玉石动物的不朽。”[1](638)[1](477)这两次变化,可以说是爱情让她开始发现自己这个个体的存在,第一次对异性的特别感情的发生,让木兰有机会探究自己的内这时,木兰陷入一个思想的死局,时事迫使她面对生死,而其中诡异、无法解释和改变的规律令她恐慌、害怕。她找不到出口,又不甘心单纯的解释为对死亡的恐惧。她逃避在田园生活之中,一直到抗日战争打响,儿子一心为国捐躯,加上时局的改变,让木兰“清清楚楚感觉到生活的意义”,“现在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到了秋天,儿子的人生则正在春天„„在升降的循环交替中,道的盛衰盈亏两个力量,也是如此。”(765)[1]作者用生命的交替、传递为木兰找到一个出口,让她不在纠结。木兰在这些改变的催生

下,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她已经不再对死亡恐惧,放下了对自身身体、境遇的过分在乎,更加淡定,达观知命。这种力量从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于母性。这也是作者所推崇并且赋予木兰的。这便是木兰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精神的又一次巨大转变。

姚木兰最后自我升华的转变,发生在逃难的路上,融入群众之后。在听到山野中回荡着军队的呐喊。木兰感到一种突然的解脱,发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非言语可以表达。“她以前曾有过这种解脱的经验,那是三十年前的中秋夜;她发现自己与立夫相恋的时候。在那次解脱时,她发现了自我,而在这一次的解脱,她却丧失了自我。”[1](775)这里所说的丧失自我,即木兰前几次的转变都是出于对自我的关心。如对立夫的爱和对儿女的爱。而这次,木兰融入了群众后,个体开始变得不重要,反而要关心身边的每个人,甚至是陌生人。这种变化即为丧失自我。至此,姚木兰完成了自我内在精神的蜕变,由小我至自我再到舍弃自我,寻找大我。

(3)、刹那与永恒

在本书中也明显探讨了刹那与永恒的哲学问题。甲骨、玉雕的小玩意儿是这一命题的具体化象征,它们在阿满死后,给了木兰一个心灵的寄托。她在梦中,脑里不断出现的是“那些显然细微而又重要的刹那,”[1](587)这种片刻回忆的浮现和甲骨等,是木兰对刹那与永恒的初步思考。包括木兰与立夫登上泰山时看到的无字碑,这些无生命的东西就代表不朽的生命,她从中体味到了哲学的神秘意义,她想生,想死,想人的生命,想岩石的生命。木兰模糊的感觉到,刹那对永恒来说太不值一提,但却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蕴含个人的无穷情感。这些经过历史洗礼的甲骨、石碑只是永恒中的一刹那,但所谓永恒不正是无数个刹那的链接么?

当木兰举家进入中原,进入群众的时候,作者对刹那和永恒做了进一步解释。“没有什么人谈论过去,将来也是茫然一片,他们只想眼前的需要。”[1](772)即面对浮生如梦,难以把握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方法是把握当下,不去想什么未来和永恒。这一时期,在木兰的生命里,刹那和永恒这一命题的象征是婴儿,即木兰在逃难路上不断收养的孩子,“比她以前玩的玉石玛瑙小动物,可有天渊之别了。”[1](779)因为,婴儿这一载体同时承载着刹那和永恒。一个婴儿经历生老病死,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瞬间,而下一个婴儿的出生又是生命的延续,这种延续又是一种永恒。这就解答了刹那与永恒的关系。刹那即永恒。

(4)宿命论

《京华烟云》原译《瞬息京华》,“烟云”也好,“瞬息”也罢,无非是人生匆匆,世事沧桑。而书中所引庄子语录,尽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但其基本含义为:道之无所不在,时间万事万物都有其一定之规,善恶、美丑、荣辱、贵贱、死生、福祸,如朝去夕来,暮醉旦醒,皆为轮回转换,不可强求,亦难以回避。很显然,这是带有浓郁的宿命论色彩的哲学思想。庄子道学的宿命论思想是林语堂全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宿命论在全书随处可见。一切都是天命已经定好了的,全书沉浸在一种“人类自身之外的伟力”之中,可以说是“道”。木兰因顺应天命而与荪亚结婚;也因一个微小的选择而上了那辆走失的马车,使她有了一场险恶的童年经历。机会来临而不取,是逆乎道也。这种思想影响了全书人物。姚太太相信是天命让她遇见银屏;经亚相信人各有命,所以他才一直劳碌,担起家用的担子;红玉因太笃信月老的签,而执念太深,最后香消玉殒。而暗香辗转后

又一次出现,成了木兰的仆人,最后又住进了暗香斋,仿佛也是天命的一手安排。全书从姚府由京城举家难逃为首,以姚木兰由杭州西逃为尾。以逃难为始,以逃难为終,十分耐人寻味,仿佛几十年来的变化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切都是天命,天命一定,谁也逃不过的。”

[1](364)全书最后,寺里的“老方丈仍然站立”[1](782),一直看着走向内地的群众,这个方丈便可以看做是“道”的化身。它无处不在,一直在注视,把握着人类的命运。书中的每个人都看似抗争、反叛,到头来还是命中定数。这种矛盾也是每个人生在世的矛盾。争与不争,逆与不逆也许都挣不脱道,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但这么说未免过于悲观。

所以把这些归结到林语堂对“道”的体悟之中。即顺其自然,在顺应中求得把握。宽怀处世,在宽怀中获得坚韧;承受命运的不幸,在承受中赢得感性和超脱。

姚木兰这一女性形象融汇了林语堂对人生、生活、哲学、信仰的多重思考。她完美的适应了各种环境和时代,并且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坚韧中仍富含美好。符合传统礼教,但具有现代意识。从很多方面是给我我们以启示。同时,其身上仍具有一些局限性。姚木兰的复杂形象,值得我们一再探索。

再读你的文章,我觉得结构上还是要稍微做一下调整。我们在分析人物的时候,首先得对人物形象做一个界定,性格特点分明,让这个人物立体化呈现,再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所以,我觉得第一部分——木兰的性格形成原因,应该放在第二部分——新与旧的冲突中的和谐、一种诗意的栖居,这些内容之后。结尾讨论她的形象的普遍性意义及呈现给我们的哲学思考。而且,我建议文章三个部分来表现,第一部分,木兰的形象分析分三个方面来展开,新、旧、诗意的栖居;第二部分,探讨木兰的性格成因,分两个部分就行,家庭及社会原因,因为环境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问题,把生活环境纳入家庭原因部分。第三部分,形象背后的哲学意义。你自己考虑下,注意文字的调整就好。

此外,还是老问题,尽量的多一些自己的分析,引文少一些更好。

批注全部去掉,直接用上标就可以,注释和参考文献合一的。在括号中加上P。如[1](P12)这个[1]和参考文献一直即可。增加参考文献,把对自己有启发和触动的都纳入其间。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京华烟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分析

张馨天

摘 要:《京华烟云》中姚木兰这一女性形象具有典型性,她是多元立体的,是作者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她是儒道思想的结合,其审美情态也极具指向性,她一生的变迁更富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本文分析了姚木兰复杂性格的成因,以及她身上独有的美好性情,还有姚木兰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所蕴含的哲学意味。

关键词:道家思想,生活哲学,传统礼教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张振玉于一九七七年译成汉语在台湾首次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庚子年义和团起义到全国抗战爆发这一改变中国社会整体面貌和性质的历史时期为背景,以曾、姚、牛三家的兴衰作为线索,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期间四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社会、思想、战争、生活等,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出了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道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化。这是林语堂先生倾注了最大心血的一部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女主人公姚木兰的塑造,在她的身上倾注了林语堂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一、姚木兰的性格成因

(1)家庭的影响(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纵观姚木兰的一生,她的处世态度虽明显是道家思想作用下的产物,但也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两种思想在她身上相互作用,影响了她的一生。其中最强大的即为道家思想,而这种庄子的哲学则全然来自父亲姚思安。姚思安是完完全全的道家信徒,主张听天由命,顺应自然。从全书开篇,大家都要逃离北京时,姚思安便一直拒绝。面对时局的混乱,他仍“冷静异常,从容准备,处变不惊,方寸泰然。” [1](6)而当太太终于决定南下避难时,他

[1(9)]还特意叮嘱老管家:“不必管我的古玩。房子就这么摆着吧,不必收拾东西带着。”

这些都体现了其对待金钱的特别态度。姚思安是腰缠万贯的富商,但他不在财务上上心,对金钱的态度是主张享受,不过分追求,也不过分节省。为了姚木兰的婚礼,他大肆铺张,名动京城;为了晚年的享受,一念之间便买下王府花园。而当他认为尽了家庭的责任后,便断然舍弃一切钱财,外出四海云游,一身布衣,仅靠化缘维生,藏身、寄情于名山大川和自然之美中。舍与不舍之间看得十分通透,不对此多做纠结。这种处世态度使木兰从小便耳濡目染,存着一股寻常女儿家没有的坦荡和大方。“木兰曾听见父亲说:“心浮气躁对心神有害。他的另一项理由是:“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1](6)可以说,木兰从父亲身上继承了

一股“气”,这种“气”脱胎于老庄,融汇于她女儿家的生活,为木兰多生一股风流态,坚定她的信念,滋养她的生活。

姚思安被作者称为“现代庄子。”他对全书人物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其本身所具有的深厚智慧甚至被赋予一种神秘色彩。姚思安虽潜心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斥新鲜事物,平生两大爱好是“道教精义和科学”这个痴迷老庄的人,“一谈到西方和科学得热心是无量的。”

[1](263)当木兰问他:“爸爸,你信不信人会成仙?道家都相信会成仙的。”姚思安愤然说:

[1](687)“完全荒唐无稽!那是通俗的道教。他们根本不懂庄子。生死是自然的真理,真正的道家会战胜死亡,他死的时候快乐,他不怕死。因为死就是返诸于道。”我们可看出,姚思

安对命运是看得很透彻的,这种智慧观念,甚至是充满现代意识的。这样的“半在尘世半在仙”已不是传统、普世意义上的父亲形象了。他对于姚木兰,乃至全书人物的影响犹如一个远观的智者。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姚思安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木兰的性格成因,更是一个和姚木兰一样极具指向性和哲学意味的人物形象,上升为“道”的化身,是一种精神的代表。正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思想使木兰的成长更为恣意,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哲学含义,使她一直贴近自然,保留淳朴。遵循道家,注重精神和内心的洁净。

另外,父亲对女儿的影响还体现在木兰的反礼俗,任人性之自然上。她“有几种女人所没有的本领:第一,她会吹口哨;第二,她会唱京戏;第三,她收集古董,而且能够鉴赏,„„另外两种长处是她父亲鼓励培养的。”

贯穿了木兰的一生。

常有人说姚木兰过分完美,我也这样认为。林语堂就有此语:“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矣。”而其“完美”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书中儒家文化的代表产物即为传统礼教。姚太太和典型的封建大家长曾文璞等等都是它的拥护者。”若是把父母对木兰的影响划分界限的话,母亲给了她世俗的智慧,父亲给了她知识。”

邪说异端。”[1](78)[1](78)[1](78)这些看似反叛的行为完全得到姚思安的鼓励。由此联系到第一卷卷名:道家的女儿。其中含义可见一般。而后,父亲所带来的道家的思想这里所言世俗的智慧可以说是传统妇德。木兰的母亲是守旧的,她赞成传统女子的培养方法,认为“男女平等是姚太太的严厉管教使木兰在自然放任的天性下还具有了女人的主要美德,如节俭、勤劳、端庄、知书、谦让、服从、善理家事、以及育婴、烹饪、缝纫等,为成为一个贤妻良母打下很好的基础。母亲作为儒家思想的化身,给了木兰传统的妇德。另外,由于姚太太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长子体仁任性娇纵,在家中从未负担起应付的责任。于是,木兰的地位被提高,承担着长子的作用。这些,使木兰从小就开始懂得如何为人处世,料理家庭,进退得宜,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又存有女性的温柔。这种影响,可以说有利有弊。木兰如泉水,但不能完全放任在山野间,因为她比之山泉更加温暖,而正是母亲儒式的教导给了她疏于山野,亲于生活的烟火温情。

作为最典型的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封建大家长曾文璞,也同样带给了木兰诸多影响。如果说父亲带给她灵性,母亲给了她女性生活的智慧。那么,我认为这位岳父给了木兰世俗的规矩。木兰不只一次提到自己不怕父亲但却害怕自己的这位岳父。曾文璞以看待未来儿媳的眼光来要求木兰,嫁入曾家使得木兰开始参与到家中财产的争辩、开始处理妯娌间的问题、也开始学习做一个普世意义上相夫教子的好妻子。比如,曾文璞非常反感木兰带曼娘外出,怕曼娘对外面的世界有过多的向往。他也反对木兰与荪亚整日外出,认为这不合礼仪。这些

带有封建思想和男权思想的规矩都束缚了木兰,与道家“放任自然”的思想相违背,但也令她更加融入世俗的生活,更符合社会的审美需求。

(2)生活环境的影响

姚木兰无疑是一个富家千金。她从小便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之中,丫鬟,奴仆环绕。父亲富有智慧,喜爱古玩,整个家庭建筑古朴大气,风格考究。她不同于曼娘虽受过良好教育但家道中落,与母亲相依为命。也不同于牛素云,家父财大气粗,俗鄙难耐,受不到良好家风的影响。木兰家庭氛围纯朴、温馨,父亲母亲人格的交互影响,使得木兰有很好的土壤发展人格。她因从不为衣食担忧,而养成不卑不亢的品质,不过分贪恋金钱,不用沉溺于琐事。另一方面,北京,这个融汇了老祖宗千百年智慧的土地也给了木兰深厚的滋养。北京是姚木兰的故乡,是她灵魂的栖息地和成长地。这里的民俗、建筑、学府、规矩传统、四季的变化,都令她受益匪浅。“从北京,木兰学到了容忍宽大,学到了亲切和蔼,学到了温文尔雅,就像我们童年时在故乡里学到的东西一样。”“她知道了春夏秋冬的特性,这一年的节日就像日历由始至终调节人的生活一样,并且使人在生活上更能贴近大自然的运行节奏。”[1](163)所以说,北京这片土地带给木兰的是之后伴随她一生,并深入骨髓的大气沉稳和生活的智慧。

(3)、时代、社会环境的作用

姚木兰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北京。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力衰微,列强入侵。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传统和现代意识碰撞的时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子,既背负着沉重的传统,又眩晕于新时代的漩涡,还经受着乱世的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茫然莫知所以的旧一代和茫然莫知所以的新一代之间,荒唐滑稽对照对比的十年。”[1](328)木兰正是夹在这两者中间。“这个时代的中国,就是如此,到底是老

[1](554)一代的迷惑,还是年轻一代的迷惑?实不易确言。一切价值标准都告崩溃。老一代腐败而无能,少一代反叛而欠教养。”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造就了木兰特殊的人格。她

身上的“新”来自时代,她身上的“旧”也来自时代。

二、木兰的“新”与“旧”

姚木兰这一女性形象是复杂的,若因我们前文说到的传统妇德将她归为古典女子,但是她却有许多传统礼教看来叛逆的举动。若我们因木兰的奇思妙举将她归为新派女子,但她身上不仅有传统妇德的深厚影响,还有许多我们看来十分封建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木兰既“新”又“旧。也正是这种矛盾,构成木兰的独特魅力,我们或者可以称之为和谐。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姚木兰的“新”。木兰的丈夫曾荪亚对妻子的称呼是“妙想家”,我们可从这个称呼将木兰的妙举窥得一二。首先,在父亲的影响下,木兰并未缠足,一双大脚在当时的环境下显得十分显眼,这好像也预示着木兰一生都不会和真正的传统女子一样。她识甲骨、览群书、善思辨、无矫饰,欣然接受如电话、钟表一类的新鲜事物。革命成功后,她立即剪掉了荪亚的辫子以示支持。在与丈夫结婚后,便整日相携去逛公园、看戏、看电影,也因此招致保岳父曾文璞的不快。当与一群青年人同游泰山时,她一派自然地除去鞋袜,感

受山泉的清凉。新婚之夜她更是机智地玩弄了闹洞房的男子。这一系列举动都与身边的传统女子格格不入,十分新鲜。没错,木兰从不拒绝自我的挥洒,她愿意无限的贴近自然,谙守自己对过日子的见解。我们可与古典女子的典型孙曼娘相比较。,“中国这种古典小姐,生而丽质动人,但却退避保守;虽偶以情爱相假,但狡猾诡谲,吝于施赠;美则美矣,但远不可即,不可捉摸;其深藏不露,出之以狡猾;其惊鸿一瞥,也出之以狡猾;”[1](72)曼娘之类的古典女子给人一尺的距离,无法走近,为之心痒。虽然不可不说另有一番神秘的美感,但这种所谓古典的魅力在木兰身上是见不到的。木兰是不矫饰,纯自然流露的精神,她不愿为了取悦别人而故作神秘或施以狡猾。这在古典看来颇为大胆,但也绝不是新派女性的泼辣。而是一种中和,温情中带有其真性情的挥发,让人感受到真诚的同时,也觉得恰到好处。 而姚木兰身上同时也存在很深的传统残留。传统的妇德,我们暂且不做讨论,它有值得保留的成分。但木兰有很多明显的封建思想。首先,她“相信个人的婚姻大事,是命里注定的。”[1](341)这里也有道家“自然”思想影响的成分,但很大的原因是木兰完全遵从父母之言,媒妁之约。她尽管十分喜欢立夫,和他在一起感受到了无限的欢乐但仍是选择与荪亚结婚。其次,她一直主张,应该给丈夫娶一个小妾,作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解释:“让丈夫有一个妾,她心里越想越美。一个做妻子的若没有一个妾,斯文而优美,事事帮助自己,就犹如一个皇太子缺一个觊觎主位得人在旁,一样乏味,„„道德家和卫道派立下的规则教条,用来解释木兰的一言一行,可就用错地方了。”[1](391)作者在这里似乎想解释为木兰是重审美轻功利的。纳妾的行为在她看来也是美的,所以值得赞成。但这并不能为木兰的守旧开脱,这种行为与审美无关,是为男权社会所服务的,归根结底是封建的。

姚木兰有典型的女性特质,这是完全与封建礼教相符合的,她是坚忍、优秀的母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妻子,这种层面上的形象已非常完美,才加上她的才情。从木兰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林语堂对女性的喜爱,对她们寄予厚望,让她们从平实的生活中感知诗意。木兰从本质上来说从来不是一个反叛者,她虽看似新潮,但从未真正打破什么规矩。孝悌之义成为阻拦她南下追求自己生活的因素;与不是真爱的人结婚也毫无怨言。木兰的美好有很多成分是供男性欣赏的,并没有自主性。比如,她几乎无时不美,少女时、生育后、甚至人到中年。这些都带有男权思想下的主观臆断,并不符合现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木兰身上的某些特质,如支持纳妾,完美的妻子等,都来自作者的男权思想的附加。

三、诗意的栖居

姚木兰是一位怎样的女子?抛开哲学、礼教等复杂的因素,我们可说她是一个无处不美的女子。荪亚在结婚那夜说着:“我算得到你了吧。”

物的追求使得人生更加莹润、可爱。

可以说,姚木兰的生活方式、审美情态是极具指向性的,她承载了作者对生活的艺术的全部愿望。首先,其外表:“美如满月,以前没见过她的男男女女,见其美貌,都为之咋舌。„造物自然赋予她如此的完美,奈何!奈何!”简直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缺。”[1](308)[1](311)是的,我们会心一笑的羡慕他得到一位美妙的妻子。木兰的美不仅是外表上的。更是精神、生活上的。她对诗意和美好事书中巴固对木兰也有诗一般的形容,称她“活泼如一条小溪”,“如烈酒”,“动人如秋天的

树木”,她的“心灵常翱翔于云表”。[1](509)这种美丽已不拘泥于外表,是由全身心散发出来的。我一直形容木兰是正在流动的泉水,却居于寻常人家,带着山野得气息又能与世俗和平共处,令我们对平实的日子充满信心。

受到道家的影响,木兰始终主张顺其自然,返璞归真,并且也深谙此道。“她是随季节而改变的„在冬天下雪的早晨,她穿鲜蓝的衣裳,在瓶里插带有樱桃状小果实的红石竹,或一支腊梅。在春天,尤其是仲春,杨柳初展鹅黄小叶,或暮春时节,法源寺丁香盛开之时,她要睡到日上三竿,头发松垂,有时身着睡衣,穿拖鞋,立在院中整理牡丹花畦。”[1](348)这才真是诗意的栖居呐!未见忙乱,这股泉水可以穿过四季,遇石则变形流过,遇鱼群则负其同行。这种平实生活中生发的美好,正是作者推崇的,也是木兰身上恒久的魅力。 古有妙妻如《浮生六记》中的陈芸,那么今就有《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无论是庭院深几许的京城还是水雾江南的杭州,亦或是山野莽林的逃难路上,木兰从未吝惜过创造美好,她对生活总是有无限的喜欢,甚至让我们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爽利。与丈夫婚后,她常“趁清露未晞之时去闻荷香,带了一个玻璃瓶子,在荷叶收集露水珠,以备烹茶之用。”

[1](349)移居杭州后,她甚至和孩子们一同去拣柴,自己亲手折断枝子,在饮食、住房、生活

[1](678)的乐事上,她不断创造新奇,以成熟的精细优美,不断给丈夫新奇之感。”她做着

[1](678)叫化鸡、八宝饭,“不让婚姻生活日日如常毫无变化,不以事事固定规律为满足。”

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感受上午的太阳与下午的太阳有何不同,好像老舍所说的让生命成为一种律动,变而不猛的前进。简直要叹一句:娶妻当如此!不过,木兰的妙处绝不仅止于一个妻子。在她已到中年,逃难的路上,还夸奖背自己过河的左忠,荪亚说:“妙想家,你还能开玩笑哇?”木兰很快乐地喊:“胖子,为什么不能?”

煤炭,是秋高气爽里的风,永远让人心旷神怡。

另外,必须要说的,就是木兰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这种境界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她欣赏曼娘的美,摒除了封建礼教;她欣赏莺莺的美、素云的美,也摒除了伦理道德,个人利益,仅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倾心。对于这些,木兰有着异乎常人的敏锐,荪亚第一次看见木兰流泪,便是因为她“见一片丹红的柿树林,在近处,只见农夫的一群雪白的鸭子在水上游荡。”(349)[1][1](772)这种在悲惨境地中毫无做作的快乐,可说是一种智慧了。所以,木兰最大的妙处,就是夏如清冽山泉,冬如炉中她也会因为莫愁打死一只虫子而难过一会儿,更会尽乎贪婪,敏锐地享受四季的变化,

[1](652)“木兰看到山的光亮和水的颜色,自朝至暮,确是变化不同,而鸟的鸣叫和花的香味,也因春秋季节的运行而变化,实感诧异。”这些都可以说是木兰重审美轻功利这一性格的

体现。对美纯粹的追求,一种从日常向自己存在的瞭望。所以说,木兰是重审美、重诗意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方式也带给我们无限的美好和启发。

四、姚木兰的哲学意义

姚木兰这一形象同样承载了许多哲学含义,作者在她一生的变迁和认识自我的过程探讨了诸多哲学问题,带给读者思考。

(1)雅俗的转变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出自姚思安之口:“在人生各方面,人会由常人之俗,进入雅人

之俗。只有少数人能脱离雅人之俗,而回到俗人之淳朴自然。”[1](359)这里提到了三种境界,既“常人之俗”、“雅人之俗”、“俗人之自然”。我们可以从这三种境界总结木兰的变化。姚木兰从小生长在富裕的家庭,但从不恃富欺人,她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别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审美情趣。这可以说已经在成长中完成了由“常人之俗”向“雅人之俗”的转变。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木兰一直对于农家、自然有着无限的向往。“青翠的山峦,在那高山之上,云雾之间,木兰觉得真是适心怡性,如鸟归林,如鱼返渊。”[1](188)这时的木兰对自然的喜爱和贴近,大部分出于道家的影响,以美的享受为主,中间隔着一段距离,这就是雅人对自然的需要程度。她也不只一次说过:“我要做个平民百姓。不问政治,不求闻达,只求做个商人的妻子——丰衣足食,无忧无虑。”[1](455)移居杭州后,木兰这种田园生活的梦想已实现了,她也完全变成了一个“乡下老婆子”。但这时,她达到了“俗人之自然”么?显然并没有,她只是形式上的乡村化、淳朴化,在内心深处仍然是不愿入世的,这样的田园生活,只是对于以往日子的一种逃避,她仍处在“雅人之俗”的境界上,过分追求诗意。因为那层与自然的距离并未消除,她将田园生活作为一种疗养和避所,并不是真正的与之共处,她仍然有求于自然。

促使木兰转变的是时代、战争、生离死别。她被迫踏上了逃难的队伍,融入了千千万万的群众,她从未感到如此清楚、真实过。家国情怀使人的感情得到升华,“她的内心改变了,她失去了空间和方向,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个体,感觉到自己是伟大的一般老百姓中的一份子了。过去她常常盼望做个普通的老百姓,现在她得愿望满足了。”[1](781)至此,木兰才真正达到“俗人的淳朴自然”。杭州城隍山上是满足她美感生活的隐居处所,现在可以抛弃了。走入群众让她打破了那层距离,抛弃了个体的自视甚高的情愫,真正从朴素中获得充实和满足。但这并不代表着放弃了对美的追求,而是不让自身对美的追求成为精神成长的束缚。

(2)认识自我的过程

姚木兰在富家女儿向平民的转变过程中也完成了对自我的认识和蜕变。木兰少女时期,她第一次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就是由于对孔立夫感情的生发。使木兰真正感到自我个人的独立存在,为生平所未有。而后,也无数次说道,木兰与立夫不能言说的感情,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他启发了木兰对于自我精神世界的探求。而其精神的第二次提升也是由于立夫的促进。当与青年人同游泰山时,木兰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当她与立夫一起观无字碑、日出,密谈之后,“她把人生看的更透彻,更清楚了。”

心和最自我、最私密的感情。

大女儿阿满的死给了木兰难以磨灭的创伤,木兰开始迷惘。她越发爱惜自已的身体,寄托在甲骨和玉刻的玩物之上。“她越想自己是个有生有死的凡人,越羡慕那些半透明没有感情的小玉石动物的不朽。”[1](638)[1](477)这两次变化,可以说是爱情让她开始发现自己这个个体的存在,第一次对异性的特别感情的发生,让木兰有机会探究自己的内这时,木兰陷入一个思想的死局,时事迫使她面对生死,而其中诡异、无法解释和改变的规律令她恐慌、害怕。她找不到出口,又不甘心单纯的解释为对死亡的恐惧。她逃避在田园生活之中,一直到抗日战争打响,儿子一心为国捐躯,加上时局的改变,让木兰“清清楚楚感觉到生活的意义”,“现在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到了秋天,儿子的人生则正在春天„„在升降的循环交替中,道的盛衰盈亏两个力量,也是如此。”(765)[1]作者用生命的交替、传递为木兰找到一个出口,让她不在纠结。木兰在这些改变的催生

下,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她已经不再对死亡恐惧,放下了对自身身体、境遇的过分在乎,更加淡定,达观知命。这种力量从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于母性。这也是作者所推崇并且赋予木兰的。这便是木兰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精神的又一次巨大转变。

姚木兰最后自我升华的转变,发生在逃难的路上,融入群众之后。在听到山野中回荡着军队的呐喊。木兰感到一种突然的解脱,发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非言语可以表达。“她以前曾有过这种解脱的经验,那是三十年前的中秋夜;她发现自己与立夫相恋的时候。在那次解脱时,她发现了自我,而在这一次的解脱,她却丧失了自我。”[1](775)这里所说的丧失自我,即木兰前几次的转变都是出于对自我的关心。如对立夫的爱和对儿女的爱。而这次,木兰融入了群众后,个体开始变得不重要,反而要关心身边的每个人,甚至是陌生人。这种变化即为丧失自我。至此,姚木兰完成了自我内在精神的蜕变,由小我至自我再到舍弃自我,寻找大我。

(3)、刹那与永恒

在本书中也明显探讨了刹那与永恒的哲学问题。甲骨、玉雕的小玩意儿是这一命题的具体化象征,它们在阿满死后,给了木兰一个心灵的寄托。她在梦中,脑里不断出现的是“那些显然细微而又重要的刹那,”[1](587)这种片刻回忆的浮现和甲骨等,是木兰对刹那与永恒的初步思考。包括木兰与立夫登上泰山时看到的无字碑,这些无生命的东西就代表不朽的生命,她从中体味到了哲学的神秘意义,她想生,想死,想人的生命,想岩石的生命。木兰模糊的感觉到,刹那对永恒来说太不值一提,但却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蕴含个人的无穷情感。这些经过历史洗礼的甲骨、石碑只是永恒中的一刹那,但所谓永恒不正是无数个刹那的链接么?

当木兰举家进入中原,进入群众的时候,作者对刹那和永恒做了进一步解释。“没有什么人谈论过去,将来也是茫然一片,他们只想眼前的需要。”[1](772)即面对浮生如梦,难以把握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方法是把握当下,不去想什么未来和永恒。这一时期,在木兰的生命里,刹那和永恒这一命题的象征是婴儿,即木兰在逃难路上不断收养的孩子,“比她以前玩的玉石玛瑙小动物,可有天渊之别了。”[1](779)因为,婴儿这一载体同时承载着刹那和永恒。一个婴儿经历生老病死,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瞬间,而下一个婴儿的出生又是生命的延续,这种延续又是一种永恒。这就解答了刹那与永恒的关系。刹那即永恒。

(4)宿命论

《京华烟云》原译《瞬息京华》,“烟云”也好,“瞬息”也罢,无非是人生匆匆,世事沧桑。而书中所引庄子语录,尽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但其基本含义为:道之无所不在,时间万事万物都有其一定之规,善恶、美丑、荣辱、贵贱、死生、福祸,如朝去夕来,暮醉旦醒,皆为轮回转换,不可强求,亦难以回避。很显然,这是带有浓郁的宿命论色彩的哲学思想。庄子道学的宿命论思想是林语堂全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宿命论在全书随处可见。一切都是天命已经定好了的,全书沉浸在一种“人类自身之外的伟力”之中,可以说是“道”。木兰因顺应天命而与荪亚结婚;也因一个微小的选择而上了那辆走失的马车,使她有了一场险恶的童年经历。机会来临而不取,是逆乎道也。这种思想影响了全书人物。姚太太相信是天命让她遇见银屏;经亚相信人各有命,所以他才一直劳碌,担起家用的担子;红玉因太笃信月老的签,而执念太深,最后香消玉殒。而暗香辗转后

又一次出现,成了木兰的仆人,最后又住进了暗香斋,仿佛也是天命的一手安排。全书从姚府由京城举家难逃为首,以姚木兰由杭州西逃为尾。以逃难为始,以逃难为終,十分耐人寻味,仿佛几十年来的变化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切都是天命,天命一定,谁也逃不过的。”

[1](364)全书最后,寺里的“老方丈仍然站立”[1](782),一直看着走向内地的群众,这个方丈便可以看做是“道”的化身。它无处不在,一直在注视,把握着人类的命运。书中的每个人都看似抗争、反叛,到头来还是命中定数。这种矛盾也是每个人生在世的矛盾。争与不争,逆与不逆也许都挣不脱道,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但这么说未免过于悲观。

所以把这些归结到林语堂对“道”的体悟之中。即顺其自然,在顺应中求得把握。宽怀处世,在宽怀中获得坚韧;承受命运的不幸,在承受中赢得感性和超脱。

姚木兰这一女性形象融汇了林语堂对人生、生活、哲学、信仰的多重思考。她完美的适应了各种环境和时代,并且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坚韧中仍富含美好。符合传统礼教,但具有现代意识。从很多方面是给我我们以启示。同时,其身上仍具有一些局限性。姚木兰的复杂形象,值得我们一再探索。

再读你的文章,我觉得结构上还是要稍微做一下调整。我们在分析人物的时候,首先得对人物形象做一个界定,性格特点分明,让这个人物立体化呈现,再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所以,我觉得第一部分——木兰的性格形成原因,应该放在第二部分——新与旧的冲突中的和谐、一种诗意的栖居,这些内容之后。结尾讨论她的形象的普遍性意义及呈现给我们的哲学思考。而且,我建议文章三个部分来表现,第一部分,木兰的形象分析分三个方面来展开,新、旧、诗意的栖居;第二部分,探讨木兰的性格成因,分两个部分就行,家庭及社会原因,因为环境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问题,把生活环境纳入家庭原因部分。第三部分,形象背后的哲学意义。你自己考虑下,注意文字的调整就好。

此外,还是老问题,尽量的多一些自己的分析,引文少一些更好。

批注全部去掉,直接用上标就可以,注释和参考文献合一的。在括号中加上P。如[1](P12)这个[1]和参考文献一直即可。增加参考文献,把对自己有启发和触动的都纳入其间。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京华烟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相关内容

  • 从[木兰诗]浅析互文修辞
  • 作者:李忠堂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14年02期 在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本里,"互文"这种修辞格,虽然比不上拟人.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格出现的频率高,也没有它们重要,但也是使用久远的传统修辞方法之一,所以,即使不要求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也应该在理论上理解古诗文中出现 ...

  • 浅析古诗词中菊花意象
  •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098-01 摘要:菊花伴随着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时间和空间里走出了一道由原厚重的人文风景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秋天的使者和象征,在萧瑟凋敝的深秋开放,傲寒凌霜,他战西风而不怯,经严霜而愈妍,袅袅娜娜 ...

  • 语文教材中的古文浅析
  • 看古文篇目的渐变性及其规律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文言诗文浅析 09中文一班 吴晓艳 摘要:人教版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文言古文120余篇,其在篇目的选择及篇目的安排的渐变上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篇目选择渐变主要体现在文言诗文的体裁.题材及表达技巧三个方面. 关键词:义务教育 文言诗文 渐变 题材 ...

  •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从功能理论看汉英广告翻 ...

  • 浅析宋代女词人成就卓著的原因
  • 浅析宋代女词人成就卓著的原因 耿健钢 陈怡 提要:宋词女作家大放异彩,不仅作品量大,而且名家辈出,影响深远.本文试对女词人取得如此卓著成就的原因作一粗浅的分析.词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在其形成流传过程中女性起了关键性作用.从词的形式来看,它比其他文学形式更适宜于反映女性生活和内心世界.在词的发展过 ...

  •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美国价值观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附带学习和有意识学习对 ...

  • 广告语的模糊性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nalysis of Social Condition from American Gold Rush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2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谈汉语新词的英译 3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4 高中英 ...

  • (法语毕业论文)通过悲惨世界分析雨果的思想感情
  • 最新法 德 韩语专业外语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法语毕业论文) 浅析中法两国语言中的颜色词 (法语毕业论文)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法语毕业论文) 杜洛瓦成功背后的思考 (法语毕业论文) 浅谈法国黄酒和中国黄酒的异同 (韩语毕业论文) 韩国恐怖片中的女性 (法语毕业 ...

  • 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 ) 2 <老人与海>中的孤独 3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4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