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

第11课 敬畏自然

教学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一、导入: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文章简介:

1、作者简介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2、文章介绍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3、介绍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多数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类型有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自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合作研讨,把握文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人们提出“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人是这个机能里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7段)从历史,关系和智慧具体写了人类相对于大自然是多么的渺小。 第三部分(第8--10段)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指出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第四部分(第11段)得出结论:人应该敬畏自然。

引论(1) “征服自然”,不自量力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相比

(2—7 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本论

(8—10)宇宙的生命

结论(11) 敬畏自然

四、课文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

永恒的生命”。这些话都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2、“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课文所说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拟人化的说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

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就具有可比性。但是,拟人手法毕竟是拟人手法,如果走火入魔,认为宇宙间存在一个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上帝”,那就会走向宗教。

五、难点探究

1、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只要想想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就会觉得精巧了。生物学家研究得越精细,越觉其精巧。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想想这样小小的生命怎么会长成这样的,苍蝇怎么会有复眼,蚊子怎么能够汲血,不能不觉奇妙。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假如深入地探究到它的内部结构,也会觉得精巧。

2、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照作者的说法,人,这种智慧生物其本身就是宇宙智慧的创造,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大概念,既包括低级形态,又包括高级形态的概念;一个是小概念,单指低级形态。所谓“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这里所说“宇宙智慧”是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这就容易理解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了。头脑的认识、头脑的思维当然就是一个人的认识、一个人的思维,这就容易理解这一串话语了。再则,也说明人与宇宙是休戚与共的,例如,公害,破坏宇宙机体是宇宙的痛苦,也令人痛苦,所以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反之亦然。

3、“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只在于高级生命形态与低级生命形态之分,而高级生命形态正是从低级生命形态中产生的,所以低级生命形态,即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诸如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却暂无声息,那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

六、品位语言

1、以练习为依托,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明确: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明确: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2、以修辞为载体,体味句子的文学性。

(1)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明确: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明确: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3)找出本文的反问句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明确: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明确: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明确: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明确: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七、课文小结

八、布置作业

第11课 敬畏自然

教学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一、导入: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文章简介:

1、作者简介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2、文章介绍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3、介绍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多数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类型有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自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合作研讨,把握文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人们提出“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人是这个机能里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7段)从历史,关系和智慧具体写了人类相对于大自然是多么的渺小。 第三部分(第8--10段)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指出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第四部分(第11段)得出结论:人应该敬畏自然。

引论(1) “征服自然”,不自量力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相比

(2—7 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本论

(8—10)宇宙的生命

结论(11) 敬畏自然

四、课文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

永恒的生命”。这些话都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2、“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课文所说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拟人化的说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

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就具有可比性。但是,拟人手法毕竟是拟人手法,如果走火入魔,认为宇宙间存在一个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上帝”,那就会走向宗教。

五、难点探究

1、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只要想想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就会觉得精巧了。生物学家研究得越精细,越觉其精巧。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想想这样小小的生命怎么会长成这样的,苍蝇怎么会有复眼,蚊子怎么能够汲血,不能不觉奇妙。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假如深入地探究到它的内部结构,也会觉得精巧。

2、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照作者的说法,人,这种智慧生物其本身就是宇宙智慧的创造,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大概念,既包括低级形态,又包括高级形态的概念;一个是小概念,单指低级形态。所谓“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这里所说“宇宙智慧”是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这就容易理解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了。头脑的认识、头脑的思维当然就是一个人的认识、一个人的思维,这就容易理解这一串话语了。再则,也说明人与宇宙是休戚与共的,例如,公害,破坏宇宙机体是宇宙的痛苦,也令人痛苦,所以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反之亦然。

3、“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只在于高级生命形态与低级生命形态之分,而高级生命形态正是从低级生命形态中产生的,所以低级生命形态,即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诸如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却暂无声息,那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

六、品位语言

1、以练习为依托,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明确: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明确: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2、以修辞为载体,体味句子的文学性。

(1)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明确: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明确: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3)找出本文的反问句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明确: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明确: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明确: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明确: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七、课文小结

八、布置作业


相关内容

  • 我们应该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 我们应该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作者:大道本无边)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生牛犊为什么不怕虎?因为它刚刚来到这个世上,涉世不深,所以还不知道老虎的厉害.若是换上一头老牛,别说和老虎打照面,大概只闻得虎啸声,怕也早吓得逃之夭夭了吧? 这就是生活经验.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呆得时间 ...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5
  •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

  • [敬畏自然]课后练习答案
  • <敬畏自然>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本题引导学生抓住关 ...

  • [优秀作文]敬畏自然
  • 在这历史进程已发展到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1世纪,还有什么是值得人类所敬畏的? 在短短百年的历程里,人类怀揣着梦想与敬畏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从此写下人类篇章辉煌的一页;地球的两极被人类所征服,从此地球上没有生命禁区;人类把崇拜的眼神投向浩瀚的太空,把宝贵的时间与生命贡献给探索太空的事业,从此人类面临 ...

  • 八年级语文11课导学案1
  •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咫"."绌"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整体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 ...

  • 重拾敬畏之心
  • 重拾敬畏之心 前几天在佛学研究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雾霾源自心霾,佛教对治雾霾管用吗>.文章指出了现代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雾霾以及现在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现代人依仗着科学的观点,对自然对人生失去了敬畏,在自以为是的同时,嘲笑着那些坚持善事的"迷信者",最终得到的 ...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 11.敬畏自然 严春友 梁山县实验中学 杨瑞芬 (课前板书课题.作者)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激情导入 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 教师:看了这几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鬼斧神工.神奇.美丽.动人-- 教师:大自然是神奇的,美丽的,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 ...

  • 敬畏自然作文
  • 篇一:敬畏自然 严春友的<敬畏自然>唤醒了我前所未有的思绪和人应具有的本性.文章前端的一句"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看此之后并没任何遐想和感触,但带着题目的好奇性一直读下去后,回想刚才的句子,忽地有一种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我--"如 ...

  •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
  • [ 作者:杜伟中辑 转帖:本站 点击数:2500 更新时间:2005-4-12 14:00:54] 论战是由何祚庥先生的"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话题引起的,何先生说得很清楚,"针对的是一些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认为环境和生态是不能动的,一切"改造大自然&qu ...

  • 201601坚守住敬畏生命的底线
  • 坚守住敬畏生命的底线 ◎ 文 / 编辑部 一.敬畏生命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早在东晋的陶渊明,以他的<自祭文>,就点明了生命的难能可贵.他说"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含欢谷汲,行歌负薪",意思是说,天地生出万物,而我竟能成为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