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7篇(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一(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令和及其侪王景弘..

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

..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覘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聋,来者日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帅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

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邀劫:邀人抢劫 ..

B.多赍金币 金币:钱币财物 ..

C.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踪迹:追踪探访 ..

D. 帝以践阼岁久 践阼:登上帝位 ..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足(3分)

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城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只有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晏驾之后,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口。

B.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方

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

C.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

D.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5分)

(2)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5分)

文言文阅读二(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日:“掌纶诰之选也。”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坚又与

..

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臵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雟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日:“非敢求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坚竞免坐累。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此才识,走避不得 走避:逃跑躲避。 ..

B.哀矜之惠,洽乎四海 哀矜:怜悯慎重。 ..

C.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决杖:处以杖刑。 ..

D.坚多识典故 典故:典制掌故。 ..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B.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C.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

/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D.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坚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他参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人书府,受到时论赞美。

B.徐坚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当时韦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徐坚上表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了他的表奏。

C.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修筑城池,征收重税。徐坚认为不妥,后来果然李知古被杀,蛮众反叛。

D.徐坚洁身自好,主动避嫌。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也避免了大灾难。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

(2)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

文言文阅读三(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马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居净州天山。祖常七岁知学,得钱即以市书。十岁时,见烛欹烧屋,解衣沃水以灭火,咸嗟异之。既长,益笃于学。蜀儒张摐道仪真,往受业其门,..质以疑义数十,摐甚器之。

延祐初,科举法行,乡贡、会试皆中第一,廷试为第二人。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是时仁宗在御已久,犹居东宫,饮酒常过度。祖常上书请:“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天子承天地祖宗之重,当极调摄。至于酒醴,近侍进御,当思一献百拜之义。”英宗为皇太子,又上书请慎简师傅。于是奸臣铁木迭儿为.

丞相,威权自恣。祖常知其盗观国史,率同列劾奏其十罪,仁宗震怒,黜罢之。祖常荐贤拔滞,知无不言。俄改宣政院经历,月余辞归,起为社稷署令。亡何,奸臣复相,左迁开平县尹,因欲中伤之,遂退居光州。久之,奸臣既死,乃除翰林侍制。

元统元年,召议新政,赐白金二百两、钞万贯。又历同知徽政院事,遂拜御史中丞。帝以其有疾,诏特免朝礼,光禄日给上尊。祖常持宪务存大体。西台御史劾其僚禁酤时面有酒容,以苛细黜之。山东廉访司言孔氏讼事,以事关名教不行,按者亦引去。除枢密副使,顷..

之,辞职归光州。复除江南行台中丞,又迁陕西行台中丞,皆以疾不赴。至元四年卒,年六十,谥文贞。

祖常立朝既久,多所建明。尝议:今国族及诸部既诵圣贤之书,当知尊诸母以厚彝伦。又议:将家子弟骄脆,有孤任使,而庶民有挽强蹶张老死草野者,当建武学、武举,储材以.

备非常。时虽弗用,识者韪之。祖常工于文章,尤致力于诗,圆密清丽,大篇短章无不可传者。文宗尝驻跸龙虎台,祖常应制赋诗,尤被叹赏,谓中原硕儒唯祖常云。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往受业其门 受业:传授学业 ..

B.又上书请慎简师傅 简:挑选,选拔 .

C.以苛细黜之 苛细:苛求细节 ..

D.将家子弟骄脆,有孤任使 孤:同“辜”,辜负 .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 B.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

C.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

D.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马祖常勤学好读,颇有成就。他七岁好学,有钱就去买书;参加科举考试,名列前茅;其诗文广为流传,被文宗赞为唯有的中原硕儒。

B.马祖常刚正直言,敢议国事。皇帝沉溺饮酒,他上书劝谏皇上临朝理政;丞相铁木迭儿专横,他与同僚弹劾其十大罪状使其被黜。

C.马祖常主持事务,宽缓不苛。他罢免了西台御史弹劾的禁酒期间面有醉意的官员;压下廉访司上报的孔家诉讼案,以防有碍名教。

D.马祖常为官时久,多有建议:国族、诸部既学圣贤之书,当尊敬母辈以崇尚人伦;建武学、行武举,招揽民间人才,来防备意外变故。

12.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十岁时,见烛欹烧屋,解衣沃水以灭火,咸嗟异之。

2)亡何,奸臣复相,左迁开平县尹,因欲中伤之,遂退居光州。

文言文阅读四(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16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

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

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

B.寇至无捍御 捍御:抵御 ..

C.岁以丰稔闻 丰稔:丰收 ..

D.命概以御史署刑部 署:衙门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分)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5分)

文言文阅读五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见。帝谓元景曰:“卿昔以虎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使卿门世不绝公也。”元景为景和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

泰始初,诸州反叛,世隆以门祸获申,事由明帝,乃据郡起兵,遣使应朝廷。收合万人,.

奄至襄阳万山,为孔道存所破,众皆奔散,仅以身免,逃藏民间,事平乃出。还为尚书仪曹.

郎,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寻为晋熙王安西司马。

时世祖为长吏,与世隆相遇甚欢。是时朝廷疑惮沈攸之,密为之防,府州器械,皆有素.

蓄。世祖将下都,刘怀珍白太祖曰:“夏口是兵冲要地,宜得其人。”太祖纳之,与世祖书曰:“汝既入朝,当须文物兼资人与汝意合者,委以后事,世隆其人也。” 升明元年冬,攸之反。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住白螺洲,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既至郢,以郢城弱.

小不足攻,遣人告世隆曰:“被太后令,当暂还 都。卿既相与奉国,想得此意。”世隆使人答曰:“东下之师,久承声问。郢城小镇,自守而已。”攸之将去,世隆遣军于西渚挑战,攸之暴怒,令诸军登岸烧郭 邑,筑长围攻道,顾谓人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

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自《南齐书〃柳世隆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隆以门祸获申 申:同“伸”,昭雪。 .

B.奄至襄阳万山 奄:突然。 .

C.与世隆相遇甚欢 遇:遇见。 .

D.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 从:使……跟随。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B.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C.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D.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隆颇有风度,为人所重。他年轻时就展示出风采气度,伯父对他的宠爱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宋孝武帝也把虎威的称号授予了他。

B.世隆很讲忠义,文武兼备。泰始初年,诸州反叛,世隆响应宋明帝号令起兵;因为具备文武才能,被太祖推荐给世祖,并委以重任。

C.世隆机智勇敢,讲究谋略。沈攸之率领叛军到了郢城,世隆设法激怒骄傲自大的沈攸之,使得他攻打郢城,并随机应变,打败了叛军。

D.世隆功成名就,为人称誊。他年轻时就建立了功名,晚年在朝却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风韵气度清淡致远,他的表现很得世人称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寻为晋熙王安西司马。(5分)

(2)汝既入朝,当须文物兼资人与汝意合者,委以后事,世隆其人也。(5分)

文言文阅读一(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令和及其侪王景弘..

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

..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覘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聋,来者日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帅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

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邀劫:邀人抢劫 ..

B.多赍金币 金币:钱币财物 ..

C.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踪迹:追踪探访 ..

D. 帝以践阼岁久 践阼:登上帝位 ..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足(3分)

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城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只有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晏驾之后,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口。

B.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方

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

C.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

D.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5分)

(2)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5分)

文言文阅读二(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日:“掌纶诰之选也。”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坚又与

..

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臵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雟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日:“非敢求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坚竞免坐累。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此才识,走避不得 走避:逃跑躲避。 ..

B.哀矜之惠,洽乎四海 哀矜:怜悯慎重。 ..

C.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决杖:处以杖刑。 ..

D.坚多识典故 典故:典制掌故。 ..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B.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C.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

/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D.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坚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他参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人书府,受到时论赞美。

B.徐坚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当时韦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徐坚上表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了他的表奏。

C.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修筑城池,征收重税。徐坚认为不妥,后来果然李知古被杀,蛮众反叛。

D.徐坚洁身自好,主动避嫌。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也避免了大灾难。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

(2)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

文言文阅读三(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马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居净州天山。祖常七岁知学,得钱即以市书。十岁时,见烛欹烧屋,解衣沃水以灭火,咸嗟异之。既长,益笃于学。蜀儒张摐道仪真,往受业其门,..质以疑义数十,摐甚器之。

延祐初,科举法行,乡贡、会试皆中第一,廷试为第二人。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是时仁宗在御已久,犹居东宫,饮酒常过度。祖常上书请:“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天子承天地祖宗之重,当极调摄。至于酒醴,近侍进御,当思一献百拜之义。”英宗为皇太子,又上书请慎简师傅。于是奸臣铁木迭儿为.

丞相,威权自恣。祖常知其盗观国史,率同列劾奏其十罪,仁宗震怒,黜罢之。祖常荐贤拔滞,知无不言。俄改宣政院经历,月余辞归,起为社稷署令。亡何,奸臣复相,左迁开平县尹,因欲中伤之,遂退居光州。久之,奸臣既死,乃除翰林侍制。

元统元年,召议新政,赐白金二百两、钞万贯。又历同知徽政院事,遂拜御史中丞。帝以其有疾,诏特免朝礼,光禄日给上尊。祖常持宪务存大体。西台御史劾其僚禁酤时面有酒容,以苛细黜之。山东廉访司言孔氏讼事,以事关名教不行,按者亦引去。除枢密副使,顷..

之,辞职归光州。复除江南行台中丞,又迁陕西行台中丞,皆以疾不赴。至元四年卒,年六十,谥文贞。

祖常立朝既久,多所建明。尝议:今国族及诸部既诵圣贤之书,当知尊诸母以厚彝伦。又议:将家子弟骄脆,有孤任使,而庶民有挽强蹶张老死草野者,当建武学、武举,储材以.

备非常。时虽弗用,识者韪之。祖常工于文章,尤致力于诗,圆密清丽,大篇短章无不可传者。文宗尝驻跸龙虎台,祖常应制赋诗,尤被叹赏,谓中原硕儒唯祖常云。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往受业其门 受业:传授学业 ..

B.又上书请慎简师傅 简:挑选,选拔 .

C.以苛细黜之 苛细:苛求细节 ..

D.将家子弟骄脆,有孤任使 孤:同“辜”,辜负 .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 B.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

C.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

D.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则虽有怀奸利己/乞官求赏者不敢出诸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马祖常勤学好读,颇有成就。他七岁好学,有钱就去买书;参加科举考试,名列前茅;其诗文广为流传,被文宗赞为唯有的中原硕儒。

B.马祖常刚正直言,敢议国事。皇帝沉溺饮酒,他上书劝谏皇上临朝理政;丞相铁木迭儿专横,他与同僚弹劾其十大罪状使其被黜。

C.马祖常主持事务,宽缓不苛。他罢免了西台御史弹劾的禁酒期间面有醉意的官员;压下廉访司上报的孔家诉讼案,以防有碍名教。

D.马祖常为官时久,多有建议:国族、诸部既学圣贤之书,当尊敬母辈以崇尚人伦;建武学、行武举,招揽民间人才,来防备意外变故。

12.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十岁时,见烛欹烧屋,解衣沃水以灭火,咸嗟异之。

2)亡何,奸臣复相,左迁开平县尹,因欲中伤之,遂退居光州。

文言文阅读四(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16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

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

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

B.寇至无捍御 捍御:抵御 ..

C.岁以丰稔闻 丰稔:丰收 ..

D.命概以御史署刑部 署:衙门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分)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5分)

文言文阅读五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见。帝谓元景曰:“卿昔以虎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使卿门世不绝公也。”元景为景和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

泰始初,诸州反叛,世隆以门祸获申,事由明帝,乃据郡起兵,遣使应朝廷。收合万人,.

奄至襄阳万山,为孔道存所破,众皆奔散,仅以身免,逃藏民间,事平乃出。还为尚书仪曹.

郎,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寻为晋熙王安西司马。

时世祖为长吏,与世隆相遇甚欢。是时朝廷疑惮沈攸之,密为之防,府州器械,皆有素.

蓄。世祖将下都,刘怀珍白太祖曰:“夏口是兵冲要地,宜得其人。”太祖纳之,与世祖书曰:“汝既入朝,当须文物兼资人与汝意合者,委以后事,世隆其人也。” 升明元年冬,攸之反。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住白螺洲,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既至郢,以郢城弱.

小不足攻,遣人告世隆曰:“被太后令,当暂还 都。卿既相与奉国,想得此意。”世隆使人答曰:“东下之师,久承声问。郢城小镇,自守而已。”攸之将去,世隆遣军于西渚挑战,攸之暴怒,令诸军登岸烧郭 邑,筑长围攻道,顾谓人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

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自《南齐书〃柳世隆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隆以门祸获申 申:同“伸”,昭雪。 .

B.奄至襄阳万山 奄:突然。 .

C.与世隆相遇甚欢 遇:遇见。 .

D.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 从:使……跟随。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B.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C.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D.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隆颇有风度,为人所重。他年轻时就展示出风采气度,伯父对他的宠爱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宋孝武帝也把虎威的称号授予了他。

B.世隆很讲忠义,文武兼备。泰始初年,诸州反叛,世隆响应宋明帝号令起兵;因为具备文武才能,被太祖推荐给世祖,并委以重任。

C.世隆机智勇敢,讲究谋略。沈攸之率领叛军到了郢城,世隆设法激怒骄傲自大的沈攸之,使得他攻打郢城,并随机应变,打败了叛军。

D.世隆功成名就,为人称誊。他年轻时就建立了功名,晚年在朝却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风韵气度清淡致远,他的表现很得世人称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寻为晋熙王安西司马。(5分)

(2)汝既入朝,当须文物兼资人与汝意合者,委以后事,世隆其人也。(5分)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
  •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李快乐 吴强 张烨 谷怡然 课题名称:文言文阅读专题 课程类型:专题复习 教学材料:高考专题复习材料整理 授课时间:1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三学生 一.模块总目标 1.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 ...

  • 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高三语文)高三第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下面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高考成绩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命脉,"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我校2016高考的优异成绩和自己所教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倍感压力.然而再多的茫然叹惋都于事无补,唯有脚踏实地. ...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化知识)第02课典型例题.
  • (文言文阅读+文化知识) 第02课 典型例题 一.(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 ...

  • 三好网暑假免费公开课全程课程回放
  • 新高三: 高三数学复习课 课程简介:函数作为高考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选择题.填空题,侧重于利用导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解答题侧重于导数与函数.解析几何等综合应用,难度较大.本期高考数学满分导师系统介绍有关函数的三要素.函数奇偶性的技巧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与导数的关联.让新高三一轮复习全面深 ...

  •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
  • 漳州市芗城中学16-17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科开学考试卷(2016.9)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18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三)命题:芗城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年段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 考号___ ...

  • 高三下语文教学计划
  • 高三下语文教学计划一:下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2014年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训练这条主线,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 ...

  • [高考语文]最新高三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 2015年高三语文复习情况交流材料 针对我校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的现实情况,我们把高考的复习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点或专题复习阶段(第一轮复习)上学期基本结束 本阶段主要是专题复习,总目标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得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具体目标是狠抓几个基础知识点如多音字. ...

  • 高三语文备考组教学工作总结1583
  •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高三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高三语文备课组 戴祖武紧张忙碌的高三教学因高考而划上了句号,静心反思和总结一年来的教学,回顾平日教学的情形,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现将我们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智慧化为朴素平实的语言诉诸自己和来者,以期继往开来 一.制定备 ...

  • 2012年27中高三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 2012年高三语文备考工作交流材料 各位老师:下午好! 非常感谢陈老师能给我这个机会来代表我们二十七中高三语文备课组老师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们的一些做法.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一.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建立阶段目标意识 针对我校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的现实情况,我们把高考的复习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