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类作文写法例谈

写作园地

感悟类作文写法例谈

□张彩红

对于感悟类作文,可以大致框定这样的内涵:在参与社会交往与经历人生的过程中,因睹物、见景、思人、历事等引起了内在思想情绪的变化,拨动了情感的琴弦,因而有所感触,有所领悟,再经过思维的过滤与整理,写成的文章就可称之为感悟类作文。下面从感悟类作文常见的三种类型分别加以说明。

一、因景悟:触景生情感心灵

山川河流,荒漠绿洲,大自然的万千景象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游历风景一饱眼福的时候,那些秀丽、壮阔、渺远、险奇的景色总能让观赏之人情思满怀。这时,风景的特色个性与内心的情感产生了呼应,幽闭的心灵因为景物的感染而打开了一扇阳光之门,景色的情调滋润着心灵的原野,使写作主体由景之性格意趣悟出其风骨与气质,由景之靓丽清新悟出其恬然闲适,由景之险峻清朗悟出其孤清高傲,这时的感悟就是因景而生的。

例如《想念紫藤花》一文,在对紫藤花流

淌的绿叶和泼天似的紫藤花作了生动的描写之后,便开始了一番自我感悟:

这是会笑会嚷嚷的花,这是见惯了金樽对月的花,你看她拼了一生沉醉,也要将这花色氤氲到整个春天里。

她无意争春,舍了枝头风光,欣欣然便伏在地上了。每每花瓣零落如雨,也只是随风飘落。一场冷雨下来,便有了一条紫色的小径。太阳露了头,不知不觉地,她们就去了那不知名的所在了,便是死也好,她可都是年轻没心机的。纵然桃浓李艳,若没了紫藤,春天也少了一份蛮劲儿。

紫藤花,原本是校园里的花;紫藤花,原本就绽开着少年的故事。我怕我忘却了少年,如同忘却了阳光的颜色;忘却了怎样的人间,又有着怎样一个小小的我;忘却了怎样从冰紫藤花雪中走过,怎样等待着春日里的喷薄。已闪烁一个又一个季节,而我,我要活着,我要开花。

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如: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

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高考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这段话就是典型的因果分析论证法。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第一中学)

中学语文园地2006.4

写作园地

由紫藤花的绽放想到了少年的故事,想到了少年的追求。紫藤花“拼了一生沉醉,也要将这花色氤氲到整个春天里”,而“我要活着,我要开花”。紫藤花的特色个性与作者的内心情感发生了强烈的共鸣,青春季节的人生追求与个性张扬与紫藤花那“年轻没心机”“我”之间找的绽放何其相似!这样,就在景与

到了一个契合点,因而,感情的张力和顺延是自然的,生发出的感悟也就是文意的自然延伸,而不显得生硬呆板。

《留得残荷听雨声》一文,同样凸显出这样的特点:

看到荷的时候,是在十月的苏堤。堤岸相接的地方,原本是一片荷塘。入秋的时候,荷叶已失去了盛夏时煊赫的气势,再掀不动接天的碧浪,亦不复密密田田遮得住断茎下脉脉的流水。只有疏疏朗朗挺出水面的高枝,顶着已略显破敝的残叶作固执的守望,憔悴的暗绿中夹杂着丝丝疲倦的涩黄。盛年时的华美丰腴早已消断,却仍有一支支铮铮如铁的傲骨撑起她们生命里最后的尊严,如同那倔强而坚韧的女子,静默中显示出凛然之气,自有一种高贵的芳华;不自伤,不自怜,亦不自卑,坦然地向人们展示其生命中真实的一个侧面。她们无语的矜持中仿佛在诠释一个最朴素而又最原始的道理:繁华也好,凋残也罢,生命中自有那不息的轮回,何必要为了无法挽留的东西而叹息呢?存在过,经历过,这便是难得的圆满了,不是吗?

作者对十月西湖苏堤荷花的破落凋敝描写得可谓细致,然而,在这颓唐破败的荷花身上,作者感悟了荷花的另一种风骨:不自伤,不自怜,不自卑,坦然面对生命的轮回。而身处滚滚红尘之中被灯红酒绿迷醉了的人们,哪里会感悟到荷花的坦然与高洁?这不仅是作者的心灵生发的感悟,它已经变成一种人生的宣言,处世的态度,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二、因物悟:人格化提升意蕴深

如果以一双世俗之眼欣赏山之巍峨高拔,水之澹澹涓涓,木之蓊郁葱茏,花之姹紫嫣红,那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木为木,见花为花;但若以一双慧眼,一颗善感多思之心观山、水、木、花等物,则能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体验出“闲愁都几许”,从“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中吟出“轻似梦,细如愁”,从“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唤春愁”。之所以如此,只因人有七情六欲,面对盛衰荣枯很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是,在睹物时难免思怀、追忆、吟唱、遐想,有了这样那样的感悟就是自然的了。这时,物的自然品性中就注入了人的主观情思,成了人格化的一种显示。

请看《紫魂》一文中的片断:

当紫砂壶中升起袅袅茶香,经过烈火煅炼而此刻居于竹篱茅舍的紫砂壶便透出隐者之风。这是大喜大悲之后的达观超然,大起大落之后的淡淡笑颜。隐者峨冠博带,须发飘然,而在这闲适中仍有一份飘逸,同茶叶苦涩中的清香极为契合,互相生发,彼此引为知己。

在帝王之气和隐者之风之外,紫砂壶是入世的,人间的。它的胸怀在于深知人类的浅陋而常怀悲悯,同情人类的鄙俗而舍身与人,高度的自尊导致无边的宽厚。它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无言地释放灵魂中的雅韵,默默地给人以熏陶和启迪。真正的智者永远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谦逊的,平和质朴的。真正的启迪也不是声嘶力竭的,而是幽微的,不绝如缕的。紫砂希望以自己柔润的光泽、沉着的气度以及炫目的神圣之光,荡涤尘世之中的喧嚣与纷争。那高贵的紫魂让人心颤、深思、顿悟。

紫砂壶,本是日常器具,乡居用品,是无生命的死物,而在作者的心灵与紫砂壶的对话中,紫砂壶是风流的,高雅的,大有名士之态,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对紫砂壶进行人格

中学语文园地2006.4

化的喻示和感悟,使文章获得了深刻的意蕴。

《笔架山的湿地松》一文中,作者也表达了由外及内、由景物及心灵、由观赏至感悟的情感迁移过程:

每当我登上笔架山,目光总要投向山南坡那片湿地松。

立身正直,笔直笔直地生长着是它的品性。园工告诉我:湿地松在幼小时期,也大小不一,高低不齐。栽种三年两载,大树苗挺拔向上,小树苗奋起直追,齐刷刷地推着碧绿的涟漪,逐着明媚的阳光,茁壮成长。《辞海》亦称:湿地松,常绿乔木,高可达36米,树干通直,耐朽力强,可作建筑、桥梁用材。

它们是大地的骄子。在母亲乳汁哺育下,棵棵湿地松都“干云雾而上达,状亭亭而苕苕”。然而,它并不恃其高而浓阴蔽日,独霸蓝天。它枝稀而不蔓,叶疏而不阔,不妨碍其他草本、木本植物沐浴雨露阳光。有这种群体关爱精神,周围生长的玉兰花如珠似玉,唐菖蒲花开如伞,连锯齿草也溢绿吐翠,生气盎然。

奋力向上,不欺弱小谓之正;表里如一,指天誓日谓之直。人正直,走天下;树正直,成栋梁。湿地松可效可仿。

对湿地松的生态习性、外形特征、材料用途,作者的介绍清晰完备。如此作结,文章亦是完整的。但是,接下来,作者从湿地松的植物学特征感悟到了它所具有的人格上的品质,因而悟出湿地松“奋力向上,不欺弱小谓之正;表里如一,指天誓日谓之直。人正直,走天下;树正直,成栋梁”的高洁。不读前文,你断然觉察不到作者写的是一种松树,这分明是一种做人的原则。可是,正因为有了对湿地松的详细介绍,这时的感悟才不是无源之水。

三、因事悟:理性化思索境界高

在人的情感世界中,有知性和智性之分。知性使情感变得丰富、热烈,智性使感情变得深沉、理智,于是,在败草鲜花、石上苔痕、草木滋长、呢喃鸟语的自然物景变换中,在世事

写作园地

沉浮、物是人非、人情冷暖的人生经历中,理性的思索永远不会缺失和逃离。经历了世事会走向成熟,学会了思索才变得睿智。由事而引起的理性的审视、判断与感悟,常常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在一篇题为“青春虚荣症”的作文中,作者先叙述了一次乘车经历:

那次乘车去学校,邻座一位挺上相的小伙子正沉浸在“还我自信,推销人格完美形象”的演讲氛围中。当然他的忠实听众不是我,而是前排的两个漂亮女孩。奇就奇在那两个女孩越是听得入神,小伙子就越是话题无穷,到后来简直是在那里吹牛了。明显的破绽有两处:一是他提到的那位和他在一起长大的女孩,恰是我如今的同班同学,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是一位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二是他说他就读的学校又偏偏是我所在的中学,而我从来没有见过他。

本来,在车上作者就想揭穿他,但在冷静观照和自我反思之后,却有了与前面截然相反的感悟:

年轻时,我们都有相似的经历,那种青春的虚荣在异性面前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也许因为浅薄,才需要用谎言壮胆;也许因为平淡,才需要用艳丽修饰,让回忆填满色彩;也许到了成熟时,我们就会向矫情挥手告别,与自信结伴而行。

这样的感悟与反思,对作者而言,是思想境界的一次攀升;对作文而言,是文章境界的一次升华。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感悟类作文的写作是可以多方面入手、多角度思考的。在叙事述人、记物描景之时,对景、物、事的描写必须是切实的,这样才会使得感悟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只有这样,才能使感悟类作文感得具体,悟得深沉,成为凝结自我情操、深系人间真情、蕴含人生哲理的佳文妙作。

《作文》编辑部)(作者单位:郑州市

中学语文园地2006.4

写作园地

感悟类作文写法例谈

□张彩红

对于感悟类作文,可以大致框定这样的内涵:在参与社会交往与经历人生的过程中,因睹物、见景、思人、历事等引起了内在思想情绪的变化,拨动了情感的琴弦,因而有所感触,有所领悟,再经过思维的过滤与整理,写成的文章就可称之为感悟类作文。下面从感悟类作文常见的三种类型分别加以说明。

一、因景悟:触景生情感心灵

山川河流,荒漠绿洲,大自然的万千景象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游历风景一饱眼福的时候,那些秀丽、壮阔、渺远、险奇的景色总能让观赏之人情思满怀。这时,风景的特色个性与内心的情感产生了呼应,幽闭的心灵因为景物的感染而打开了一扇阳光之门,景色的情调滋润着心灵的原野,使写作主体由景之性格意趣悟出其风骨与气质,由景之靓丽清新悟出其恬然闲适,由景之险峻清朗悟出其孤清高傲,这时的感悟就是因景而生的。

例如《想念紫藤花》一文,在对紫藤花流

淌的绿叶和泼天似的紫藤花作了生动的描写之后,便开始了一番自我感悟:

这是会笑会嚷嚷的花,这是见惯了金樽对月的花,你看她拼了一生沉醉,也要将这花色氤氲到整个春天里。

她无意争春,舍了枝头风光,欣欣然便伏在地上了。每每花瓣零落如雨,也只是随风飘落。一场冷雨下来,便有了一条紫色的小径。太阳露了头,不知不觉地,她们就去了那不知名的所在了,便是死也好,她可都是年轻没心机的。纵然桃浓李艳,若没了紫藤,春天也少了一份蛮劲儿。

紫藤花,原本是校园里的花;紫藤花,原本就绽开着少年的故事。我怕我忘却了少年,如同忘却了阳光的颜色;忘却了怎样的人间,又有着怎样一个小小的我;忘却了怎样从冰紫藤花雪中走过,怎样等待着春日里的喷薄。已闪烁一个又一个季节,而我,我要活着,我要开花。

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如: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

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高考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这段话就是典型的因果分析论证法。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第一中学)

中学语文园地2006.4

写作园地

由紫藤花的绽放想到了少年的故事,想到了少年的追求。紫藤花“拼了一生沉醉,也要将这花色氤氲到整个春天里”,而“我要活着,我要开花”。紫藤花的特色个性与作者的内心情感发生了强烈的共鸣,青春季节的人生追求与个性张扬与紫藤花那“年轻没心机”“我”之间找的绽放何其相似!这样,就在景与

到了一个契合点,因而,感情的张力和顺延是自然的,生发出的感悟也就是文意的自然延伸,而不显得生硬呆板。

《留得残荷听雨声》一文,同样凸显出这样的特点:

看到荷的时候,是在十月的苏堤。堤岸相接的地方,原本是一片荷塘。入秋的时候,荷叶已失去了盛夏时煊赫的气势,再掀不动接天的碧浪,亦不复密密田田遮得住断茎下脉脉的流水。只有疏疏朗朗挺出水面的高枝,顶着已略显破敝的残叶作固执的守望,憔悴的暗绿中夹杂着丝丝疲倦的涩黄。盛年时的华美丰腴早已消断,却仍有一支支铮铮如铁的傲骨撑起她们生命里最后的尊严,如同那倔强而坚韧的女子,静默中显示出凛然之气,自有一种高贵的芳华;不自伤,不自怜,亦不自卑,坦然地向人们展示其生命中真实的一个侧面。她们无语的矜持中仿佛在诠释一个最朴素而又最原始的道理:繁华也好,凋残也罢,生命中自有那不息的轮回,何必要为了无法挽留的东西而叹息呢?存在过,经历过,这便是难得的圆满了,不是吗?

作者对十月西湖苏堤荷花的破落凋敝描写得可谓细致,然而,在这颓唐破败的荷花身上,作者感悟了荷花的另一种风骨:不自伤,不自怜,不自卑,坦然面对生命的轮回。而身处滚滚红尘之中被灯红酒绿迷醉了的人们,哪里会感悟到荷花的坦然与高洁?这不仅是作者的心灵生发的感悟,它已经变成一种人生的宣言,处世的态度,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二、因物悟:人格化提升意蕴深

如果以一双世俗之眼欣赏山之巍峨高拔,水之澹澹涓涓,木之蓊郁葱茏,花之姹紫嫣红,那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木为木,见花为花;但若以一双慧眼,一颗善感多思之心观山、水、木、花等物,则能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体验出“闲愁都几许”,从“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中吟出“轻似梦,细如愁”,从“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唤春愁”。之所以如此,只因人有七情六欲,面对盛衰荣枯很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是,在睹物时难免思怀、追忆、吟唱、遐想,有了这样那样的感悟就是自然的了。这时,物的自然品性中就注入了人的主观情思,成了人格化的一种显示。

请看《紫魂》一文中的片断:

当紫砂壶中升起袅袅茶香,经过烈火煅炼而此刻居于竹篱茅舍的紫砂壶便透出隐者之风。这是大喜大悲之后的达观超然,大起大落之后的淡淡笑颜。隐者峨冠博带,须发飘然,而在这闲适中仍有一份飘逸,同茶叶苦涩中的清香极为契合,互相生发,彼此引为知己。

在帝王之气和隐者之风之外,紫砂壶是入世的,人间的。它的胸怀在于深知人类的浅陋而常怀悲悯,同情人类的鄙俗而舍身与人,高度的自尊导致无边的宽厚。它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无言地释放灵魂中的雅韵,默默地给人以熏陶和启迪。真正的智者永远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谦逊的,平和质朴的。真正的启迪也不是声嘶力竭的,而是幽微的,不绝如缕的。紫砂希望以自己柔润的光泽、沉着的气度以及炫目的神圣之光,荡涤尘世之中的喧嚣与纷争。那高贵的紫魂让人心颤、深思、顿悟。

紫砂壶,本是日常器具,乡居用品,是无生命的死物,而在作者的心灵与紫砂壶的对话中,紫砂壶是风流的,高雅的,大有名士之态,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对紫砂壶进行人格

中学语文园地2006.4

化的喻示和感悟,使文章获得了深刻的意蕴。

《笔架山的湿地松》一文中,作者也表达了由外及内、由景物及心灵、由观赏至感悟的情感迁移过程:

每当我登上笔架山,目光总要投向山南坡那片湿地松。

立身正直,笔直笔直地生长着是它的品性。园工告诉我:湿地松在幼小时期,也大小不一,高低不齐。栽种三年两载,大树苗挺拔向上,小树苗奋起直追,齐刷刷地推着碧绿的涟漪,逐着明媚的阳光,茁壮成长。《辞海》亦称:湿地松,常绿乔木,高可达36米,树干通直,耐朽力强,可作建筑、桥梁用材。

它们是大地的骄子。在母亲乳汁哺育下,棵棵湿地松都“干云雾而上达,状亭亭而苕苕”。然而,它并不恃其高而浓阴蔽日,独霸蓝天。它枝稀而不蔓,叶疏而不阔,不妨碍其他草本、木本植物沐浴雨露阳光。有这种群体关爱精神,周围生长的玉兰花如珠似玉,唐菖蒲花开如伞,连锯齿草也溢绿吐翠,生气盎然。

奋力向上,不欺弱小谓之正;表里如一,指天誓日谓之直。人正直,走天下;树正直,成栋梁。湿地松可效可仿。

对湿地松的生态习性、外形特征、材料用途,作者的介绍清晰完备。如此作结,文章亦是完整的。但是,接下来,作者从湿地松的植物学特征感悟到了它所具有的人格上的品质,因而悟出湿地松“奋力向上,不欺弱小谓之正;表里如一,指天誓日谓之直。人正直,走天下;树正直,成栋梁”的高洁。不读前文,你断然觉察不到作者写的是一种松树,这分明是一种做人的原则。可是,正因为有了对湿地松的详细介绍,这时的感悟才不是无源之水。

三、因事悟:理性化思索境界高

在人的情感世界中,有知性和智性之分。知性使情感变得丰富、热烈,智性使感情变得深沉、理智,于是,在败草鲜花、石上苔痕、草木滋长、呢喃鸟语的自然物景变换中,在世事

写作园地

沉浮、物是人非、人情冷暖的人生经历中,理性的思索永远不会缺失和逃离。经历了世事会走向成熟,学会了思索才变得睿智。由事而引起的理性的审视、判断与感悟,常常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在一篇题为“青春虚荣症”的作文中,作者先叙述了一次乘车经历:

那次乘车去学校,邻座一位挺上相的小伙子正沉浸在“还我自信,推销人格完美形象”的演讲氛围中。当然他的忠实听众不是我,而是前排的两个漂亮女孩。奇就奇在那两个女孩越是听得入神,小伙子就越是话题无穷,到后来简直是在那里吹牛了。明显的破绽有两处:一是他提到的那位和他在一起长大的女孩,恰是我如今的同班同学,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是一位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二是他说他就读的学校又偏偏是我所在的中学,而我从来没有见过他。

本来,在车上作者就想揭穿他,但在冷静观照和自我反思之后,却有了与前面截然相反的感悟:

年轻时,我们都有相似的经历,那种青春的虚荣在异性面前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也许因为浅薄,才需要用谎言壮胆;也许因为平淡,才需要用艳丽修饰,让回忆填满色彩;也许到了成熟时,我们就会向矫情挥手告别,与自信结伴而行。

这样的感悟与反思,对作者而言,是思想境界的一次攀升;对作文而言,是文章境界的一次升华。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感悟类作文的写作是可以多方面入手、多角度思考的。在叙事述人、记物描景之时,对景、物、事的描写必须是切实的,这样才会使得感悟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只有这样,才能使感悟类作文感得具体,悟得深沉,成为凝结自我情操、深系人间真情、蕴含人生哲理的佳文妙作。

《作文》编辑部)(作者单位:郑州市

中学语文园地2006.4


相关内容

  • 议论文结尾怎么写(共4篇)
  • 篇一:议论文结尾的写法 议论文结尾的写法 妙作结尾,前后呼应 议论文结尾失误除了首尾脱节外,还表现在"收口不紧"."虎头蛇尾"和"画蛇添足"三个方面. 俗 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结尾的方式与开头一样也是多姿多彩的,这里归纳 ...

  • 高考作文评论类材料写法例析
  • 高考语文评论类材料作文写法例析 现实评论类材料作文的写法: 现实评论类材料:因事见理,由果推因. 作文通常的思路是:摆现象(靶子)--揭原因(背景)--论意义(或危害等)--提措施(建议).这类材料,要求我们针对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一定不能抛开材料谈论问题.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我们必 ...

  • 高考考场"议论文经典样式"写作指导
  • 一.作文题目要简洁亮丽.好的标题至少符合以下四种要求:①题目要紧扣材料的中心含意,②尽量出现原材料的关键字词,③字数控制在4-10个左右,④使用1-2种修辞手法(对偶.比喻.引用等)二.经典议论文全文可分为五段.第一段"凤头"部分,中间三段是"猪肚",最后一段 ...

  • 税收法例提要
  • 第一条 所有企事业和公民必须认识和理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有了税收,财政收入就有了保障,国家才能进行各种支出,才能将资金运用到经济建设、国防、科技、文教等方面,保证国家的繁荣富强。 第二条 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 ...

  • 香港法律制度
  • 法治是香港过往成功和未来希望所系的重要因素,并且重点指出,公众如果认识香港的法律制度,便可发挥作用,确保此制度继续发扬光大.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之下,香港原有的法律得以保留,而由于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对法治的恪守亦能维持不变.随着终审法院于1997年设立,终审权现已在香港行使,而& ...

  • 李涵辰命理 学习资料
  • 李涵辰分析日元旺衰法以日元为主与月令的生克关系定日干的旺衰,月令决定日干旺衰力量的50%. 1.李涵辰分析日元旺衰法当月令帮扶日干时,日干有50%旺的可能,此时在月干.时干.日支再有一项帮扶日干时,日元以旺论. 例:坤造:戊戍 辛酉 癸丑 乙卯(寅卯空) 李涵辰分析日元旺衰法癸水日干生于酉月,酉生癸 ...

  • 收费电视地面服务专营合约
  • 第一章 专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条 (定义) 批给人: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前,澳门地区公权法人,该日之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地区: 澳门地区. 总督: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前,澳门总督,该日之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电信当局: 澳门邮电司或 ...

  • 议论文基本章法例说(合作篇)
  • 议论文基本章法例说(合作篇) 话题:一天,天鹅.梭鱼和大虾在一起承担运送一车行李.它们三个一起套上大车,拚命地拉.它们用尽了力气,但是大车还是留在原地,丝毫不动.对它们来说,行李根本不重,可是天鹅一个劲儿要飞上云霄,大虾使劲往后退,梭鱼一心要向水里钻„„它们当中究竟谁对谁不对,用不着我们来评说,不过 ...

  • 香港高等教育及培训
  • 香港的高等教育包括法定大学,法定学院,注册专上学院,职业训练局院校和一般院校.在香港举办专上教育的机构大致上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法定大学是指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同意及通过,再经立法会三读通过相关法例,成为一间受独立法例规管的法定大学.直至现时为止,香港有十所法定大学,分别是香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