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智慧(花的色彩案例)

《花的色彩》活动案例

上海市孙桥中学 徐佳毅

一、活动背景

《植物的智慧》是我校的校本课程,主要在八年级开展,在校园中,各色植物,四季轮回,植物是学生身边最容易观察到的生物,是开展科技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起点。由植物入手,在观察,描画,种植,探究等等过程中,感受生命,体悟生命之美。《花的色彩》是实验课,结合科技节主题“生活中的化学”,观察两种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在遇到酸碱之后的变化,从而引发对花朵色彩的思考,为下一个活动《花朵竞开是为谁》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过两年综合科学的学习经验,知道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有粗浅的自然科学知识储备,从网络或新闻中,对花青素等天然色素有一些印象,但大多还是“色素就是不好”这类错误的印象。虽然没有仔细观察身边植物的习惯,对于植物开花现象,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所以从花入手,顺应学生观察植物的习惯。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前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各种你认为含有“花青素”的植物,收集你觉得含有色素最多的部分,课上带来分享并利用实验验证。

教师准备:(1)实验器材:红苋菜,紫薯,白醋,小苏打水,试管,滴管,试剂瓶(2)校园中的各色花朵(据季节调节,如春天的紫藤,夏天的牵牛,秋天的马兰)

2、开展活动

(1)学生交流:哪些植物含有“花青素”?

大多数学生带来了黑米,紫薯,紫葡萄等等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植物,以及一些偏紫色的花朵。

(2)ppt展示:植物的花朵千娇百艳,各种丰富的色彩,其实都来自于花瓣中的色素,最主要的色素之一就是花青素。而这些为花朵带来美丽色彩的色素,在植物中是广泛存在的。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我们带来的植物里含有花青素呢?

学生讨论:可以在清水中揉搓,水里有紫色就是花青素;可以在白色的纸上来回擦拭,留下的紫色印记就是花青素。(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默认花青素是紫色的)

(3)进行演示实验:

将紫薯浸在清水中揉搓,清水变蓝紫色,用滴管取上层较澄清的液体,等量放入三个试管中,放置试管架上,另取一滴管白醋溶液,缓慢滴入左边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取一滴管小苏打溶液,缓慢滴入右边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取一滴管清水,加入中间的试管中,作为对照。(三种液体都是无色透明,事先并

没有告知学生是什么溶液)

提出问题:左右两边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描述:左边的液体变红了,右边的却变成蓝色,中间的没有变化。

(4)酸碱度对花青素溶液颜色的影响

将三个试剂瓶的标签展示,选学生代表根据图片提示,将试剂瓶放在相应的试管前。

总结:花青素,能溶于水,遇酸变红,遇见变蓝。

(5)学生实验:

学生小组将自己准备的材料,在水中揉搓,重复演示实验步骤,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发现疑问:有些小组带来的红心火龙果,并没有发生演示实验一般的颜色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提出假设:红心火龙果里的色素并不是花青素。(引出甜菜红素)

(6)讲解甜菜红素

甜菜色素易溶于水,呈红紫色,在pH4.0~7.0范围内稳定;pH小于4.0或大于7.0时,溶液颜色变紫;pH超过10.0时,溶液颜色迅速变黄。

(7)实验验证红心火龙果中的色素是否是甜菜红素:使用广泛PH试纸,检测白醋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发现白醋溶液的PH值是3,小苏打溶液的PH值是8,所以颜色变化不明显,都是偏向紫色。另取0.01%的氢氧化钠溶液(PH值11)一滴管,缓慢加入中间的试管内,发现颜色变黄。证明,红心火龙果中的色素是甜菜红素。

(8)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判断红苋菜中的色素是哪种色素。

方案一:准备三个试管,分别加入白醋溶液、小苏打溶液和0.01%的氢氧化钠,观察颜色变化。

方案二:设置对照组,一个试管中加入清水,其余同方案一。

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要保证试管内红苋菜浸出液的量一致,后加入的试剂量也要一致。

(9)介绍其余与花色相关的色素

胡萝卜素:如神奇的昆仑雪菊,富含类胡萝卜素。

黄酮类:很多白色的花,都含有无色或淡黄的黄酮类物质。

黑色的花:并没有呈现纯黑色的色素,只是比较深的蓝紫或紫红色。

(10)从物理的角度来认识花的色彩

酸性的花青素会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向出来,送到我们的眼帘,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同样,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色的光波。

胡萝卜素有不同的类型,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

甜菜红素和甜菜黄素分别反射红色光波和黄色光波,在细胞里的不同配比,形成不同色彩。

(11)展现昆虫眼中的花的色彩

昆虫的眼睛能够接受紫外线光的反射,所以它们看到的花与人类看到的有很大的区别,这样的不同,对于植物和昆虫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活动后思考

从图中,我们发现,在昆虫的眼中,花朵的花蕊部分成为了重点。这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花朵为何要为昆虫铺设“红地毯”?植物与动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密切联系?开花是为了美丽还是为了延续生命?在课后,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解决这些疑问。

四、活动反思

花朵是大多数人初步观察植物时,最先选择的。色彩是直接的视觉刺激,从《花的色彩》开始,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观察身边的植物,能够符合学生观察植物的认识规律。植物的色彩来源于其中所包含的色素,不同的色素能够呈现不同的色彩,而常见有哪些色素呢?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从“发现疑问——讨论方案——亲手实验——观察结果”等几个步骤,用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体验探究过程,逐渐得到结论。针对大多数人对“花青素”的误会,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花青素和甜菜红素的区分,体现了科技课程的重要功能——正确的科学普及,学生能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红紫色植物中,都含有花青素,也可以发现,植物中的色素其实有很多种,色彩也不是单一色素带来的,需要在一个特定的酸碱环境中各自展现。通过简单介绍物理学解释花的色彩和昆虫所能看到的花朵色彩,将前后活动串联起来,努力使得活动具有连贯性。在活动后,借助小组活动,搜集资料,为下一个活动“植物的繁殖与动物的关系”打下基础。

《花的色彩》活动案例

上海市孙桥中学 徐佳毅

一、活动背景

《植物的智慧》是我校的校本课程,主要在八年级开展,在校园中,各色植物,四季轮回,植物是学生身边最容易观察到的生物,是开展科技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起点。由植物入手,在观察,描画,种植,探究等等过程中,感受生命,体悟生命之美。《花的色彩》是实验课,结合科技节主题“生活中的化学”,观察两种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在遇到酸碱之后的变化,从而引发对花朵色彩的思考,为下一个活动《花朵竞开是为谁》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过两年综合科学的学习经验,知道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有粗浅的自然科学知识储备,从网络或新闻中,对花青素等天然色素有一些印象,但大多还是“色素就是不好”这类错误的印象。虽然没有仔细观察身边植物的习惯,对于植物开花现象,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所以从花入手,顺应学生观察植物的习惯。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前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各种你认为含有“花青素”的植物,收集你觉得含有色素最多的部分,课上带来分享并利用实验验证。

教师准备:(1)实验器材:红苋菜,紫薯,白醋,小苏打水,试管,滴管,试剂瓶(2)校园中的各色花朵(据季节调节,如春天的紫藤,夏天的牵牛,秋天的马兰)

2、开展活动

(1)学生交流:哪些植物含有“花青素”?

大多数学生带来了黑米,紫薯,紫葡萄等等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植物,以及一些偏紫色的花朵。

(2)ppt展示:植物的花朵千娇百艳,各种丰富的色彩,其实都来自于花瓣中的色素,最主要的色素之一就是花青素。而这些为花朵带来美丽色彩的色素,在植物中是广泛存在的。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我们带来的植物里含有花青素呢?

学生讨论:可以在清水中揉搓,水里有紫色就是花青素;可以在白色的纸上来回擦拭,留下的紫色印记就是花青素。(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默认花青素是紫色的)

(3)进行演示实验:

将紫薯浸在清水中揉搓,清水变蓝紫色,用滴管取上层较澄清的液体,等量放入三个试管中,放置试管架上,另取一滴管白醋溶液,缓慢滴入左边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取一滴管小苏打溶液,缓慢滴入右边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取一滴管清水,加入中间的试管中,作为对照。(三种液体都是无色透明,事先并

没有告知学生是什么溶液)

提出问题:左右两边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描述:左边的液体变红了,右边的却变成蓝色,中间的没有变化。

(4)酸碱度对花青素溶液颜色的影响

将三个试剂瓶的标签展示,选学生代表根据图片提示,将试剂瓶放在相应的试管前。

总结:花青素,能溶于水,遇酸变红,遇见变蓝。

(5)学生实验:

学生小组将自己准备的材料,在水中揉搓,重复演示实验步骤,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发现疑问:有些小组带来的红心火龙果,并没有发生演示实验一般的颜色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提出假设:红心火龙果里的色素并不是花青素。(引出甜菜红素)

(6)讲解甜菜红素

甜菜色素易溶于水,呈红紫色,在pH4.0~7.0范围内稳定;pH小于4.0或大于7.0时,溶液颜色变紫;pH超过10.0时,溶液颜色迅速变黄。

(7)实验验证红心火龙果中的色素是否是甜菜红素:使用广泛PH试纸,检测白醋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发现白醋溶液的PH值是3,小苏打溶液的PH值是8,所以颜色变化不明显,都是偏向紫色。另取0.01%的氢氧化钠溶液(PH值11)一滴管,缓慢加入中间的试管内,发现颜色变黄。证明,红心火龙果中的色素是甜菜红素。

(8)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判断红苋菜中的色素是哪种色素。

方案一:准备三个试管,分别加入白醋溶液、小苏打溶液和0.01%的氢氧化钠,观察颜色变化。

方案二:设置对照组,一个试管中加入清水,其余同方案一。

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要保证试管内红苋菜浸出液的量一致,后加入的试剂量也要一致。

(9)介绍其余与花色相关的色素

胡萝卜素:如神奇的昆仑雪菊,富含类胡萝卜素。

黄酮类:很多白色的花,都含有无色或淡黄的黄酮类物质。

黑色的花:并没有呈现纯黑色的色素,只是比较深的蓝紫或紫红色。

(10)从物理的角度来认识花的色彩

酸性的花青素会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向出来,送到我们的眼帘,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同样,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色的光波。

胡萝卜素有不同的类型,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

甜菜红素和甜菜黄素分别反射红色光波和黄色光波,在细胞里的不同配比,形成不同色彩。

(11)展现昆虫眼中的花的色彩

昆虫的眼睛能够接受紫外线光的反射,所以它们看到的花与人类看到的有很大的区别,这样的不同,对于植物和昆虫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活动后思考

从图中,我们发现,在昆虫的眼中,花朵的花蕊部分成为了重点。这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花朵为何要为昆虫铺设“红地毯”?植物与动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密切联系?开花是为了美丽还是为了延续生命?在课后,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解决这些疑问。

四、活动反思

花朵是大多数人初步观察植物时,最先选择的。色彩是直接的视觉刺激,从《花的色彩》开始,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观察身边的植物,能够符合学生观察植物的认识规律。植物的色彩来源于其中所包含的色素,不同的色素能够呈现不同的色彩,而常见有哪些色素呢?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从“发现疑问——讨论方案——亲手实验——观察结果”等几个步骤,用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体验探究过程,逐渐得到结论。针对大多数人对“花青素”的误会,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花青素和甜菜红素的区分,体现了科技课程的重要功能——正确的科学普及,学生能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红紫色植物中,都含有花青素,也可以发现,植物中的色素其实有很多种,色彩也不是单一色素带来的,需要在一个特定的酸碱环境中各自展现。通过简单介绍物理学解释花的色彩和昆虫所能看到的花朵色彩,将前后活动串联起来,努力使得活动具有连贯性。在活动后,借助小组活动,搜集资料,为下一个活动“植物的繁殖与动物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关内容

  • 一位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
  • 一位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 "过了一个寒假,我十分想念您,想念您活泼生动的课堂:想念您那头乌黑飘逸的秀发:想念您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问题.我以往不喜欢把心里话说出来,但自从您教我们生物之后,我总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这是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给孙明霞的信. "不经意地经过<生 ...

  • [看中国]春天来了,这家幼儿园这样带孩子寻找春天的问候(案例 教程)
  • 人间四月芳菲尽,三月桃花香正浓.春天,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是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好时节,是个充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的季节.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春日这个主题是孩子们最广阔的教室,它赋予孩子们取之不尽的源泉.老师们一定要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去发现和探索这个季节! 小布带着大家去宁波市一幼柳锦 ...

  • 公共环境设计
  • 公共环境艺术 [以小紅魚川湘匯为案例] 专业: 09级艺术设计电脑 学生姓名: 苏 琳 时间: 2013年8月15日 公共环境设计 --以小红鱼川湘汇为案例 (苏琳 曲阜师范大学09级艺术设计电脑班2009144728) 研究背景:餐饮业是与人们联系密切的公共生活场所,优美舒适的就餐环境是构成餐 饮 ...

  • 南通大学南大门入口景观设计
  • 南通大学南大门入口景观规划设计 LANDSPACE DESIGN ON THE SOUTH DOOR OF NANTONG UNIVERSITY ViSioN & coNcePtS 项目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愿景与方案概念 项目背景 Project Profile 区位分析文化背景分析建筑解 ...

  • 橱窗设计三要素
  • 橱窗设计三要素 一个店铺的陈列设计,重点在于橱窗设计,而橱窗设计的重点,就在于怎样做出有创意的橱窗.陈列设计师在做陈列时,往往会将最多的精力放在做出与众不同的橱窗设计,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困扰陈列设计师的,往往也是怎样获得橱窗设计的灵感来源,并将其转化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计点.有的陈列设计师在做橱 ...

  • [走进秋天]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及评析
  • <走进秋天>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及评析 活动主题的提出: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作为农村孩子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更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天高云淡.大雁南飞.蟋蟀呢喃.金黄的田野.盛开的菊花.飘飞的落叶„„这一切,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继上学期我们学校成功地开展了& ...

  • 经典景观设计案例介绍2
  • 经典景观设计案例介绍1 玛莎·舒沃兹与拼合园 "拼合园"是马塞诸塞州剑桥市怀特海德生物化学研究所九层实验大楼德屋顶花园.设计师舒沃兹从生物学的基因重组中得到启发,认为世界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原型可以象基因重组创造新物质那样,将体现自然永恒美的日本庭院和展现人工几何美的法国庭院拼合 ...

  • 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托斯卡纳风格
  • 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托斯卡纳风格 (一) 一.风格介绍 托斯卡纳是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它源于意大利中西部的托斯卡纳地区.这种风格多体现为乡村风情主体,这种风格多数体现在建筑外观上,通过天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和灰泥来表现建筑的肌理.尤其是红色陶土屋瓦及灰泥墙面涂层,都是非常具有意式乡村风格的 元素. ...

  • 地球之肺中的奇妙世界
  •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的河流.这这片流 域不仅是调节全球气候的"地球之肺", 更是动植物衍生的神秘圣地.广袤的热带雨林孕育了丰富的土著文化,生活于丛林中的印第安人,通过世代的积累不仅拥有了宝贵的丛林生的智慧,同时成为了雨林中朴素的艺术家,创造出了多样的雨林文化. 一个物种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