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两难案例

幼教实践中的伦理两难案例解析

学本1304班 华茜 12650105

【案例一】:该不该换成右手?

小远是小一班唯一一位左利手的小朋友,主班老师李老师刚发现的时候,并没有干涉,仍是让小远用着左手。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李老师陷入了一个困局。一日吃午饭,小远因为用左手在吃饭,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莉莉小朋友用餐的右手,产生了矛盾,小朋友都开始笑话小远用右手,李老师耐心地向小朋友解释了用左右手都是一样的,小朋友们都点头接受了。但是下午起床后的一幕让李老师陷入一个纠结的局面,小远在搭积木,莉莉原本也想搭积木,看到小远在那儿玩,就拉着琪琪走开了,一边说着:“琪琪,小远是用左手玩的,就是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不要跟他一起玩!”那么到底是该让小远换成右手,还是继续顺应天性的用左手呢?

分析:教师有责任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自然发展的环境,所以刚开始李老师对于小远左利手的情况的不加干涉的处理是正确的。而后,小朋友的行为,让李老师有所犹豫,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孩子融入集体的需求不可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幼儿自我发展的天性也不应该抑制。

【案例二】:随便到底是什么?

美术课已经步入收尾阶段了,妞妞小朋友的画纸上还有大块的空白,她有点焦急,就去问丁老师自己可以画点什么。丁老师出于对幼儿自己的想象空间的保护,就随口说了一句:“你自己随便画点什么上去就是了,想画什么画什么。”妞妞拿着画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陷入了沉默,一直也未抬手画点什么,就那么干坐着。丁老师收好了其他小朋友的画,看到妞妞还没有画好,就来问她怎么回事。妞妞仍旧回答不知道画什么。丁老师有些气馁有些无奈的说:“妞妞你就随便画啊,老师没有要求你画成什么样,你想到了什么就画上去,就可以了。”

分析:一方面教师不希望泯灭幼儿的天性,想要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幼儿完全依托自己想不出什么,也影响了课程进度。形成了教师的好意与幼儿的无法接受之间的两难。

(在绘画教学中,我们可以给予幼儿 “随便”的自由, 但这种 “随便”不等于完全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应该是在结合幼儿自身水平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同时抓住对幼儿进行指导的机会,在幼儿需要教师的帮助时,及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随便”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化的特点。再者,在给予幼儿帮助和引导的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不是填鸭式地教给孩子某种技能或者方法 ,放弃了让幼儿在绘画中 “随便”动手 ,发挥自己个性的机会 ,必须是在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和经验准备的基础上 ,通过有效的引导,最大可能地促进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 。)

【案例三】:小螃蟹属于谁?

小一班一位小朋友的妈妈给班上每位小朋友送了两只小螃蟹,为了确认小螃蟹的归属性,主办老师让小朋友在家想好自己的小螃蟹的名字,然后到幼儿园来,把想好的名字写在标签上,以便到时候把标签贴在每位小朋友的螃蟹盒上,用于辨认。有些小朋友,早早的在家就想好了自己螃蟹宝宝的名字,但是也不乏一些到了幼儿园也还没想出名字的小朋友。其中有些家长,会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想一

想。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家孩子磨蹭半天也挤不出一个字,就会直接对孩子说,小宝、小贝,这两个名字好不好,爸爸直接帮你写上去了。此时,老师会在旁边插一句,某某小朋友,你自己想想看,有没有喜欢的名字或者是喜欢的动画片里面的人物啊,可以给你的小螃蟹做名字的。家长会有些不耐烦的说,他想不出来嘞,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了啦,这个名字用用好了。老师见此情形也有点无可奈何,只能接受。

分析:显而易见,这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两难局面。教师希望能够遵循幼儿内心的想法,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有自己的观点,不应该轻易被他人左右或者直接被他人的想法替代掉。而家长的角度,是出于不想再逼自己的孩子去想,孩子已经尽力了,不必再勉强他。两者都有自己的立场,而往往教师心有不甘却成了妥协的一方。

幼教实践中的伦理两难案例解析

学本1304班 华茜 12650105

【案例一】:该不该换成右手?

小远是小一班唯一一位左利手的小朋友,主班老师李老师刚发现的时候,并没有干涉,仍是让小远用着左手。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李老师陷入了一个困局。一日吃午饭,小远因为用左手在吃饭,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莉莉小朋友用餐的右手,产生了矛盾,小朋友都开始笑话小远用右手,李老师耐心地向小朋友解释了用左右手都是一样的,小朋友们都点头接受了。但是下午起床后的一幕让李老师陷入一个纠结的局面,小远在搭积木,莉莉原本也想搭积木,看到小远在那儿玩,就拉着琪琪走开了,一边说着:“琪琪,小远是用左手玩的,就是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不要跟他一起玩!”那么到底是该让小远换成右手,还是继续顺应天性的用左手呢?

分析:教师有责任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自然发展的环境,所以刚开始李老师对于小远左利手的情况的不加干涉的处理是正确的。而后,小朋友的行为,让李老师有所犹豫,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孩子融入集体的需求不可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幼儿自我发展的天性也不应该抑制。

【案例二】:随便到底是什么?

美术课已经步入收尾阶段了,妞妞小朋友的画纸上还有大块的空白,她有点焦急,就去问丁老师自己可以画点什么。丁老师出于对幼儿自己的想象空间的保护,就随口说了一句:“你自己随便画点什么上去就是了,想画什么画什么。”妞妞拿着画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陷入了沉默,一直也未抬手画点什么,就那么干坐着。丁老师收好了其他小朋友的画,看到妞妞还没有画好,就来问她怎么回事。妞妞仍旧回答不知道画什么。丁老师有些气馁有些无奈的说:“妞妞你就随便画啊,老师没有要求你画成什么样,你想到了什么就画上去,就可以了。”

分析:一方面教师不希望泯灭幼儿的天性,想要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幼儿完全依托自己想不出什么,也影响了课程进度。形成了教师的好意与幼儿的无法接受之间的两难。

(在绘画教学中,我们可以给予幼儿 “随便”的自由, 但这种 “随便”不等于完全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应该是在结合幼儿自身水平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同时抓住对幼儿进行指导的机会,在幼儿需要教师的帮助时,及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随便”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化的特点。再者,在给予幼儿帮助和引导的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不是填鸭式地教给孩子某种技能或者方法 ,放弃了让幼儿在绘画中 “随便”动手 ,发挥自己个性的机会 ,必须是在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和经验准备的基础上 ,通过有效的引导,最大可能地促进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 。)

【案例三】:小螃蟹属于谁?

小一班一位小朋友的妈妈给班上每位小朋友送了两只小螃蟹,为了确认小螃蟹的归属性,主办老师让小朋友在家想好自己的小螃蟹的名字,然后到幼儿园来,把想好的名字写在标签上,以便到时候把标签贴在每位小朋友的螃蟹盒上,用于辨认。有些小朋友,早早的在家就想好了自己螃蟹宝宝的名字,但是也不乏一些到了幼儿园也还没想出名字的小朋友。其中有些家长,会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想一

想。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家孩子磨蹭半天也挤不出一个字,就会直接对孩子说,小宝、小贝,这两个名字好不好,爸爸直接帮你写上去了。此时,老师会在旁边插一句,某某小朋友,你自己想想看,有没有喜欢的名字或者是喜欢的动画片里面的人物啊,可以给你的小螃蟹做名字的。家长会有些不耐烦的说,他想不出来嘞,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了啦,这个名字用用好了。老师见此情形也有点无可奈何,只能接受。

分析:显而易见,这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两难局面。教师希望能够遵循幼儿内心的想法,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有自己的观点,不应该轻易被他人左右或者直接被他人的想法替代掉。而家长的角度,是出于不想再逼自己的孩子去想,孩子已经尽力了,不必再勉强他。两者都有自己的立场,而往往教师心有不甘却成了妥协的一方。


相关内容

  • 沟通的智慧
  • 几年前,我带当时尚不足4岁的儿子去商场购物.大多数男人购物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就是直扑目标而去,购完即走.当我们快要步出商厦时,儿子给我出了这样一个谜语:"爸,一个碗加一个锯是什么?"看到我苦思冥想无言以对,他颇为得意地告诉我那叫"玩具".我恍然大悟--刚才匆匆 ...

  • 道德两难案例
  • 案例1: 22岁的孕妇L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痰.伴咯血并发热10天,呼吸困难1周,端坐呼吸三天",于11月20日到北京市济润中西医诊所就诊,接诊护士当时发现病人病情很重,立即劝其到大医院就诊.L于11月21日下午2时50分在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为&quo ...

  •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一
  •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因自控能力差,道德判断能力低而出现故意违反纪律.不讲礼貌.撒谎.小偷小摸等行为,在处理这些学生的问题时,往往可能殃及其他学生而出现"两难"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如何在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采取学生适应接受和 ...

  • 咨询中的伦理问题
  • 摘 要:2007年中国心理学会颁布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伦理准则>,但是在心理咨询的实际情况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原则远远不能解决咨询师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例如工作胜任能力的判断.双重关系.道德两难问题.对一个个案例所引发的心理咨询中的伦理困惑进行分析研究,也许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启 ...

  • [与妻书]案例分析
  • <与妻书>教学课例分析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沈诗荣 一.培训感言 2007年1月29日至2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普陀区教育学院肖建民先生主讲的"语文课改新课型案例分析"第二期的教师培训,受益匪浅.肖建民先生深厚的学术底蕴.渊博的理论知识.广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 ...

  •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
  • 案例一:芭比娃娃 芭比娃娃的使用大多为2-3岁的幼儿,幼儿对外界有着极强的感知度,他们渴望接受视觉.触觉.触觉等等方面的信息,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为他们设计的产品智能上面不能太强,但是必须满足他们对外界的感知需求,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 根据调查,妈妈们对于芭比娃娃的粉色褒贬不一,但是少女们依然对 ...

  • 哈佛案例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 哈佛案例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黄卫伟 案例分析在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哈佛案例以其特有的形式和鲜明的特点,成为管理案例教学中的首选. 按照定义,案例(case)是一个真实存在于组织中的尚待决策的问题.它与范例(example)不同,后者是为了说明某个概念而列举的例子,它可以取自真实的实例,也可以是按 ...

  • 孟子·尽心上·道德两难怎么办?
  • 道德两难怎么办? [原文] 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q ...

  • 博弈论的总结
  • 博弈论学习的个人总结 刘艳丽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视频来源:耶鲁公开课<博弈论>1----5讲,人人影视 参考资料:耶鲁校园网 <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美,罗杰A麦凯恩,原毅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2元 <策略博弈>,阿维纳什迪克西特,蒲勇健译,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