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的五个原理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案例材料

案例1:

案例所用原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案例的用途:本文侧重说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所作的准备和努力,由此拓展和深化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案例内容:“荡秋千”之五个原理

“荡秋千”原理1:秋千所荡到的高度与每一次加力是分不开的,任何一次偷懒都会降低你的高度,所以动作虽然简单却依然要一丝不苟地“踏实”。

“踏实”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大家一块来看一个事例。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的各种情报,可他却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联络。然而,美国总统又要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一名叫做罗文的人被带到了总统的面前,送信的任务交给了这名年轻人。

一路上,罗文在牙买加遭遇过西班牙士兵的拦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属海军少尉眼皮下溜过古巴海域,还在圣地亚哥参加了游击战,最后在巴亚莫河畔的瑞奥布伊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罗文被奉为英雄。

这就是2000年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六名的《致加西亚的信》。

只要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罗文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需要超人的智慧,只是一环扣一环地前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做事并不等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韧性而不失目标,时刻在前进,哪怕一次仅仅延长很短的、不为人所瞩目的距离。

“突然”的成功大多来自这些前进量微小而又不间断的“脚踏实地”。 “荡秋千”原理2:后一次所达到的高度与前一次是分不开的,环环相扣的“踏实”可以达到分散几次望尘莫及的效果。

做琐屑的事情会积攒出成功吗?我们来看下面的事例。大学时读经济管理的赵小姐来公司已经半年了,她的职位是财务助理,实际上更类似于一个打杂的。赵小姐每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报表,而她只需要把这一摞报表复印、装订成册即可。在财务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时,她会去凑个手。面对这种不太有可能有发展机会的工作,你是不是得过且过呢?我们来看看赵小姐的做法。在她复印并装订报表的时候,先自己仔细地过目各种报表的填写方法,逐步地用经济学分析公司的开销,并结合公司的一些正在实施项目,揣度公司的经济管理。工作第八个月的时候,赵小姐书面汇报了公司内部一些不合理的经济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现在的她,已经是公司的高层决策人。

你能够在很基础的事情中保持冷静的分析、思考,这样才会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升华为成功。否则,就算你再踏实,日复一日只是单纯的重复罢了。

不要小看折纸的艺术,当你把一张纸对折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相当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每一次折叠,本身的厚度不仅仅是增加两倍那么简单。

荡秋千原理3:秋千荡得越高,所拥有的空间就越大,所拥有的机会也就更多,你需要学会欣赏和把握。

也许你经常抱怨,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不是掉在自己的头上?拿破仑碰

上约瑟芬而你却总没有人垂青。可是,掉下苹果的时候你把它吃了。拿破仑在塞纳河边遇到约瑟芬的马车,而你在约瑟芬马车赶向河边时,随着扑通一声,你投河自尽了。你缺少的仅仅是机会吗?

踏实的人不是被动的人。不要等待机会为你开门,要善于发现机会。也要善于把握机会。不通过拼搏得到的成功就像一开始就知道真正凶手的悬案电影索然无味。用明智的态度对待机会,合适的紧紧抓住,不合适的学会放弃。

脱颖而出的“脚踏实地”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机会秀出你自己。

“荡秋千”原理4:秋千会从高处滑落到低处,就像人生中一些不可回避的事情,或许是个错误。每一次你都要鼓起勇气从低处坚持着走出来,没有一次次的低谷,换不来更高处的清风扑面。

你看见过倒地的大象吗?大像几乎是站立、行走或者奔跑的姿态示人,但是它也会生病。这个时候,大象也要保持站立的姿态。为什么?大象的巨大体重决定了这一切。如果一旦它倒下来,巨大的内脏会互相挤压,再加上本身的重量,将会使自身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除非到了生命的终结,大象是不会倒下的,请你也坚持正视错误,或许1秒钟之后,柳暗花明。

在错误中学习、得到经验才是美味果实。

“荡秋千”原理5:每一次荡起来,都会在心中定一个将要达到的高度作为目标,达到梦想的高度,你会更开心!

脚踏实地不仅仅是为了一步步地前进,而是不断地实现目标,进一步创造目标。1952年7月4日,据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琳纳岛上,34岁的弗洛斯·查得威克,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但是经过15小时55分钟之后,她放弃了这次冲击。其实,人们拉她上船的地方,距离加州海岸仅有半英里。事后,弗洛斯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不是寒冷,而是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一个清晰的目标是不会让人轻易放弃的。当目标实现时,你要把目标向前提!就像是下面的问题:把一张足够大的纸折叠第51次,它的厚度是多少?试一下,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相信你会得到成功的厚度。

案例思考

荡秋千的五大原理给我们什么启示?“突然”的成功奥秘在哪里?

案例点评:

每个人都梦想着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使之迸发出生命的光彩,然而,在无数次折叠中,在人生的慢慢长路上,不应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而要体现出“荡秋千”的感悟和哲思。本案例在于说明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中所应做的准备和努力。这五个原理明示了这个过程和意义。一是每一次加力与秋千所达到的高度是分不开的,量小而不间断的累加是成功的基础。二是环环相扣,注重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三是秋千荡得越高,所拥有的机会越多,要善于发现并抓住机会。四是秋千会从高处滑落到低处,要勇敢地面对错误和挫折。五是每一次荡起秋千心中总要有目标。成就你生命的高度,需要深思荡秋千所明示的五大原理。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案例材料

案例1:

案例所用原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案例的用途:本文侧重说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所作的准备和努力,由此拓展和深化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案例内容:“荡秋千”之五个原理

“荡秋千”原理1:秋千所荡到的高度与每一次加力是分不开的,任何一次偷懒都会降低你的高度,所以动作虽然简单却依然要一丝不苟地“踏实”。

“踏实”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大家一块来看一个事例。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的各种情报,可他却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联络。然而,美国总统又要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一名叫做罗文的人被带到了总统的面前,送信的任务交给了这名年轻人。

一路上,罗文在牙买加遭遇过西班牙士兵的拦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属海军少尉眼皮下溜过古巴海域,还在圣地亚哥参加了游击战,最后在巴亚莫河畔的瑞奥布伊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罗文被奉为英雄。

这就是2000年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六名的《致加西亚的信》。

只要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罗文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需要超人的智慧,只是一环扣一环地前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做事并不等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韧性而不失目标,时刻在前进,哪怕一次仅仅延长很短的、不为人所瞩目的距离。

“突然”的成功大多来自这些前进量微小而又不间断的“脚踏实地”。 “荡秋千”原理2:后一次所达到的高度与前一次是分不开的,环环相扣的“踏实”可以达到分散几次望尘莫及的效果。

做琐屑的事情会积攒出成功吗?我们来看下面的事例。大学时读经济管理的赵小姐来公司已经半年了,她的职位是财务助理,实际上更类似于一个打杂的。赵小姐每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报表,而她只需要把这一摞报表复印、装订成册即可。在财务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时,她会去凑个手。面对这种不太有可能有发展机会的工作,你是不是得过且过呢?我们来看看赵小姐的做法。在她复印并装订报表的时候,先自己仔细地过目各种报表的填写方法,逐步地用经济学分析公司的开销,并结合公司的一些正在实施项目,揣度公司的经济管理。工作第八个月的时候,赵小姐书面汇报了公司内部一些不合理的经济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现在的她,已经是公司的高层决策人。

你能够在很基础的事情中保持冷静的分析、思考,这样才会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升华为成功。否则,就算你再踏实,日复一日只是单纯的重复罢了。

不要小看折纸的艺术,当你把一张纸对折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相当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每一次折叠,本身的厚度不仅仅是增加两倍那么简单。

荡秋千原理3:秋千荡得越高,所拥有的空间就越大,所拥有的机会也就更多,你需要学会欣赏和把握。

也许你经常抱怨,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不是掉在自己的头上?拿破仑碰

上约瑟芬而你却总没有人垂青。可是,掉下苹果的时候你把它吃了。拿破仑在塞纳河边遇到约瑟芬的马车,而你在约瑟芬马车赶向河边时,随着扑通一声,你投河自尽了。你缺少的仅仅是机会吗?

踏实的人不是被动的人。不要等待机会为你开门,要善于发现机会。也要善于把握机会。不通过拼搏得到的成功就像一开始就知道真正凶手的悬案电影索然无味。用明智的态度对待机会,合适的紧紧抓住,不合适的学会放弃。

脱颖而出的“脚踏实地”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机会秀出你自己。

“荡秋千”原理4:秋千会从高处滑落到低处,就像人生中一些不可回避的事情,或许是个错误。每一次你都要鼓起勇气从低处坚持着走出来,没有一次次的低谷,换不来更高处的清风扑面。

你看见过倒地的大象吗?大像几乎是站立、行走或者奔跑的姿态示人,但是它也会生病。这个时候,大象也要保持站立的姿态。为什么?大象的巨大体重决定了这一切。如果一旦它倒下来,巨大的内脏会互相挤压,再加上本身的重量,将会使自身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除非到了生命的终结,大象是不会倒下的,请你也坚持正视错误,或许1秒钟之后,柳暗花明。

在错误中学习、得到经验才是美味果实。

“荡秋千”原理5:每一次荡起来,都会在心中定一个将要达到的高度作为目标,达到梦想的高度,你会更开心!

脚踏实地不仅仅是为了一步步地前进,而是不断地实现目标,进一步创造目标。1952年7月4日,据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琳纳岛上,34岁的弗洛斯·查得威克,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但是经过15小时55分钟之后,她放弃了这次冲击。其实,人们拉她上船的地方,距离加州海岸仅有半英里。事后,弗洛斯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不是寒冷,而是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一个清晰的目标是不会让人轻易放弃的。当目标实现时,你要把目标向前提!就像是下面的问题:把一张足够大的纸折叠第51次,它的厚度是多少?试一下,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相信你会得到成功的厚度。

案例思考

荡秋千的五大原理给我们什么启示?“突然”的成功奥秘在哪里?

案例点评:

每个人都梦想着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使之迸发出生命的光彩,然而,在无数次折叠中,在人生的慢慢长路上,不应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而要体现出“荡秋千”的感悟和哲思。本案例在于说明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中所应做的准备和努力。这五个原理明示了这个过程和意义。一是每一次加力与秋千所达到的高度是分不开的,量小而不间断的累加是成功的基础。二是环环相扣,注重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三是秋千荡得越高,所拥有的机会越多,要善于发现并抓住机会。四是秋千会从高处滑落到低处,要勇敢地面对错误和挫折。五是每一次荡起秋千心中总要有目标。成就你生命的高度,需要深思荡秋千所明示的五大原理。


相关内容

  • [荡漾的秋千]教案
  • <荡漾的秋千>--逐帧动画 昭君中学 乔君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任意变形工具的使用.插入关键帧的方法, 理解逐帧动画的原理. 2.学会制作逐帧动画. ⑵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具演示,了解逐帧动画的原理.了解帧及关键帧概念. 2.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完成任务& ...

  • 再谈荡秋千--兼谈自激振动
  • 92 9力学与实践2007年第29卷 袤燃璺翼要喜 膏'≯辨-嗲溯昀・粉'≯j0 再谈荡秋千--兼谈自激振动 刘延柱1)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上海200030) 摘要通过荡秋千运动解释自激振动的特征,叙述其在航天技术中的应用.附录中应用相平面方法作定性分析.关键词秋千,绳系卫星,自激振动,相平 ...

  • 力学与我们的生活
  • 力学与我们的生活 力学是以宏观世界为主要对象,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一打学问从古至今,不断有人深入钻研力学,成就大事业,如牛顿.拉格朗日,冯· 卡门,钱学森等.可能是因为这些对象和现象大多是普通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也不断有人否认,抹杀力学,甚至扼杀力学,使力学的发展受阻,但是.生活这棵常青之 ...

  • 探究与思考实验--声现象专题
  •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探究与思考实验 声现象专题 二. 知识点分析: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在学校运动会的百米比赛中,终点的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若要是等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记录的运动员比赛的成绩会怎样? 解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光在空气 ...

  • 2016初三物理一模 多选题
  • 东城 16.下列四 字 短 语 中和扩散现象相关的是() A .香山红叶 B .卢沟晓月C .暗香浮动 D .近朱者赤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能通过实验验证 B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C .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D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

  • 1.4尝试科学探究
  • 1.4 尝试科学探究 一.导学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步骤. 2.经历科学探究,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性认识,领悟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抽象和假设检验的能力.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变量控制法. 二.学习重点:培养学生 ...

  • 九年级科学能量.能量转化的量度
  • 一.教学目标 掌握常见的能量形式,能够分析能量转化:理解做功的要求,区分几种不做功的情况. 二.知识要点 1.常见的能量形式: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太阳能.化学能.核能.生物能等 2.做功必要条件: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②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3.不做功的3种情况:有力无距:有距无力:力距垂 ...

  • 2006年黄冈密卷中考押题卷(物理)
  • 2006年黄冈密卷中考押题卷(物理)1 命题: 黄冈中考专家组 徐奉林 (满分: 100分 测试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 ( )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在用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那么在制造电子琴的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A ...

  • 五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
  •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如一个 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2.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 (1)同体积时与物体的轻重有关,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时与物体的大小(体积)有关,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2)潜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