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滨海旅游区位于滨海新区北部生活片区,北起津汉快速路,南至永定新河北治导线,西至汉北路和中央大道,东至渤海,总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规划将依据滨海新区产业定位,开发临海旅游,发展休闲产业,成为滨海新区以海岸带为主线的旅游产业带上的重要一环,形成服务于环渤海地区的现代服务业重要集聚区。
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沿,享受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得到了比内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会。天津滨海旅游区作为滨海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滨海新区高效的交通优势,整合海岸带旅游资源,不仅能提升滨海新区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还可以促进京津冀高层次旅游业联动发展。
第一章 滨海旅游区总体规划
1.1规划定位及发展目标 1.1.1、建设目的与意义
1、实现滨海新区功能定位,提升滨海新区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 2、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环渤海区域。
3、整合海岸带旅游资源,促进京津冀高层次旅游业联动发展。 4、为滨海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和空间储备。 5、突出临海特色,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1.1.2、发展定位
滨海旅游区规划定位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三二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城区。要努力建设成为以主题公园、休闲总部、生态宜居、游艇总会为核心,京津共享的滨海旅游城。”
1.1.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规划至2020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旅游收入50-60亿元、税收40-50亿元。
2、用地规模
规划陆域面积28平方公里;规划海域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填海成陆54平方公里。
3、人口规模预测
总人口规模:常住人口约20万,就业岗位26万个。据相关预测,本地区旅游设施全部建成开放后,年游客量约800万人/,高峰日可达到10万人/天,高峰日休闲度假人口可达3万人/天。 1.2、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1.2.1、旅游发展布局
规划形成主题公园核心区和两个内海核心区三个中心,围绕三个中心确定滨海旅游区功能布局。 1.2.2、休闲旅游产品规划
1、主题公园
包括陆域的航母主题公园、发现王国主题公园、贝壳堤湿地公园和预留的三个海上主题公园,结合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海洋公园,形成日均接待量达到5-6万人的规模。
2、体育运动
打造北方最大的体育运动休闲走廊,带动休闲度假产业发展。 3、系列游艇码头区
发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游艇区,满足京津冀地区高端休闲度假需求,以此带动旅游地产的发展。
4、其它旅游产品开发
建设系列沙滩、城市汽车赛道、特色商业街区及配套度假酒店及公寓。 1.2.3、旅游线路组织
按照功能划分,规划了主题公园游、生态湿地游、黄金海岸休闲游、游艇度假游、海上观光游和体育休闲游等多条旅游线路。
水上游线主要分为水上游览,游艇出航,以及私人游艇路线。水上游览结合季节性水上巴士路线设置,在各水域间穿行,形成一种独特的欣赏感受。游艇出航则主要设置邮轮游艇出海港口,探索广漠空间。私人游艇主要设置于海上休闲总部区。
出于对北方城市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特点考虑,特别对于冬季海滨旅游城市游人活动以及旅游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以及规划,提出以室内活动,如会议、展示、室内观赏游玩为主的冬季游线,避免北方海滨城市冬季死城的产生,最大程度延续旅游区生命力。 1.2.4、相关产业发展
1、研发产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上游创意研发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包括对相关行业的全球动向的跟踪、信息采集、处理和加工,产品的设计、改进,相关制造、管理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改进,以及相关调查、研究、咨询等。
2、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滨海旅游业;积极研发海洋生物技术和制药业,形成产业化链条;滨海旅游业以体现海洋生态、海防文化、海滨风情和亲海娱乐为发展方向。
3、房地产业:包括居住和其它功能的开发型房地产(如开发商业、研发产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等功能)。作为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模式;重点开发生态环境优美的临海居住组团和滨河居住组团,同步开发为产业配套建设的居住、研发混合区,建立新型的融工作、居住一体的现代城市环境。 1.3、规划布局 1.3.1、规划结构
结合滨海旅游区主要功能区构成,规划形成“一心四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为中心岛,位于南湾和北海之间,与生态城中心呈轴线联系,以城市生活和综合服务为主,成为未来城市的交通枢纽和商务中心。
四区:
主题公园区:建设以旅游观光、参与互动、休闲娱乐等活动为主题,能够突出北方海洋特色的国内一流主题公园集群,打造国际级欢乐创意中心。
休闲总部区:在内海与外海之间,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总部区,该区域将建设游艇码头、公共沙滩、体育运动休闲走廊、赛车场、休疗养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等旅游休闲为主题的公共设施,为繁忙的现代都市人提供一个闲适、恬然的心灵憩息地。
产业南区:结合生态城规划,建设产业研发基地及其配套服务设施;依托港口优势,建设客运码头、游艇保税港及大型商业等。
产业北区:规划为绿色产业园,将建设成为以旅游用品为主的研发、制造、加工基地,培育成为我国北方的旅游产品集散地。 1.3.2、用地布局
1.3.2.1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1063公顷,形成六个住宅分区,分别为主题公园周边城市住宅区、南部研发产业配套住宅区、北部研发产业配套住宅区、中心岛城市住宅区、海上低密度社区、游艇社区。 1.3.2.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3320公顷,中心岛和主题公园区核心区为两个公共设施中心。结合游艇别墅形成总部会所,结合城际车站形成产业区公共中心,结合休闲总部组团布局,形成适当规模的公共服务区。 1.3.2.3研发产业用地规划
规划研发产业用地646公顷,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发挥港口、车站的对外交通优势,规划研发和制造业的发展用地,形成南北两个产业区。 1.3.2.4绿地规划
规划绿地1517公顷,规划构筑陆海一体的绿廊系统,陆域以道路绿带串联主要公园;海域岛屿边缘形成自然岸线和绿带。
(1)公共绿地
占地约479公顷,根据用地布局及居民、游客的行动路线和行为规律,规划形成系统性强、服务半径合理、层次丰富的公共绿地系统。结合功能分区和功能组团建设大型公园。
结合河道水岸形成带状公园;结合生活组团形成绿地环。通过点线面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的建立,将海景、水景和绿景引入整个滨海旅游区。
(2)生产防护绿地
占地约1038公顷,沿河道、海边营建滨河和滨海防护绿地。滨水绿地包括蓟运河100米绿化带;永定新河100米绿化带。沿路形成林荫大道,其中海滨大道、津汉快速路、汉蔡公路、京港高速公路两侧各控制100米绿化带;其余主干道两侧各控制20米绿化带。
(3)生态湿地
本着规划优先、服务区域、完整连续的原则,结合区内绿地统筹考虑滨海旅游区的开放空间,为区域发展提供绿色廊道、为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使建设区融入更大面积的自然生态基质中,促成滨海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生态湿地为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
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位于中央大道以南,分列海滨大道两侧布置,结合贝壳堤遗址,建设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 1.4、平衡用地表
滨海旅游区规划用地平衡表(2009-2020年)
单位:(公顷)
注:①工业用地M为研发产业用地。
②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用地内包括总部会所用地1120公顷。
1.5、综合交通规划 1.5.1交通发展战略
1、构建机动车交通为主、私人小汽车与公交并重、内外交通适当分离、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
2、构建宜人的非机动车、步行出行环境,城市支路上优先满足非机动车、公交车、步行交通,限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
3、城市道路系统与土地利用紧密结合,为不同性质用地提供相应的道路供给。
1.5.2、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5.2.1、对外交通规划
(1)高、快速路 a.北京方向:
规划京港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国道112线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共同构筑天津滨海旅游区与北京之间便捷通道。
b.天津中心城区方向
规划津汉快速路、京港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滨快速路等共同构筑天津滨海旅游区与天津中心城区之间的便捷通道。
c.河北北部及南部方向
规划海滨大道、唐津高速公路、塘承高速公路、津汉快速路等共同构筑天津滨海旅游区与河北北部及南部方向的便捷通道。
天津滨海旅游区范围内的高、快速路规划情况如下:
京港高速公路:双向6车道,是滨海旅游区、汉沽城区、天津港往北京方向最便捷的快速通道。规划海滨大道以西段为高速公路,红线控制宽100米,以东段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60米。
海滨大道:规划为快速路,红线宽100米,双向8车道。 津汉快速路:规划为快速路,红线宽80米,双向8车道。 (2)铁路
规划环渤海城际铁路在滨海旅游区北侧设汉沽城际站,使滨海旅游区能快速到达曹妃甸、北戴河、秦皇岛等环渤海城市。
规划要求城际铁路中心线两侧各50米为铁路控制用地范围,车站控制用地范围见图。
(3)轨道
依据《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市域轨道线Z2、城区骨干线B1两条轨道从滨海旅游区经过,为滨海旅游区便捷通达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等重点地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规划要求轨道中心线两侧各20米范围为轨道控制用地范围,车站控制用地范围为轨道中心线两侧各25米,具体范围见图。
(4)水运
规划在休闲总部区南端、永定新河北侧预留客运码头,对接天津港客运中心
和东疆港保税区邮轮母港,增加环渤海客运线路和邮轮旅游路线。
1.5.2.2、城市交通规划
(1)道路体系
道路网络体系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道、支路四级。快速路主要承担滨海旅游区对外交通。
(2)道路规划
a.主干路
主要承担滨海旅游区的对外交通及滨海旅游区内部跨组团的区间交通。 除正在实施的中央大道红线为80米外,其余主干路按照服务地区、重要程度分为两类,一类红线宽60米,双向8车道,另一类红线宽40米,双向6车道。
中央大道:从规划区中部南北向通过,向北与汉蔡路相连进入汉沽城区,向南直达塘沽城区和大港城区,是滨海新区内连接塘沽、汉沽、大港的一条南北向重要客运通道,红线宽80米。规划横断面为:10(绿化带)-10.75(人行及非机动车辅道)-11.75(机动车道)-0.5(简易隔离)-4(公交专用车道)-6(中央分隔带)-4-0.5-11.75-10.75-10。
汉北路:联系塘沽、汉沽及沿线生态城、滨海旅游区的南北向重要通道,红线宽60米。规划横断面为:12(人行及非机动车辅道)-16(机动车道)-4(中央分隔带)-16-12。
滨海旅游区内其他红线宽度60米的道路,规划道路横断面均与汉北路相同。 滨海旅游区内红线40米宽主干路规划横断面为:3(人行道)-15(机动车道)-4(中央分隔带)-15-3。
b.次干路
次干路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滨海旅游区共规划了80余条次干路,总长度170公里。
次干路红线宽度30米,规划横断面宽度为:6(人行道)-18(机动车道)-6。
c.规划干路网密度
滨海旅游区各级道路长度、路网密度如下:
滨海旅游区干路网密度一览表
规划干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约280公里,干路网密度为
3.44公里/平方公里。
(3)公交规划
规划主要安排通勤公交路线、城市生活(含旅游观光)路线。规划10条通勤公交路线,20条城市生活路线,预留12处公交首末站,除与汉沽城际站合建首末站外,一般均按3000~4000平方米进行控制。
规划在中心岛北端沿“北海”岸边设置2处大型的水上巴士总站,结合休闲总部区的游艇航道设置水上巴士路线,主要为旅游观光服务。
(4)公共停车场规划
滨海旅游区公共停车场主要考虑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两类,自行车停车场全部考虑配建。
规划建议预留16.8万平方米外来机动车停车场,建议预留6万平方米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1.6、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6.1、给水工程
1、滨海旅游区水源主要由汉沽水厂、汉沽海水淡化水厂和开发区水厂提供。区内规划3座给水加压服务站,占地0.5-1公顷/座。
2、采用分质供水系统,大力发展非常规水资源,实现污水资源化及雨洪水利用,弥补水资源短缺。
1.6.2、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规划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规划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20万吨/日,占地30公顷,规划污水处理厂与再生水厂合建。分散的独立岛屿规划自成污水系统,每个污水系统均规划1座小型污水深度处理设施,占地0.2—0.5公顷/座。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回用于城市绿化、景观及市政杂用水。
3、规划区内雨水通过泵站提升就近排入周边水系。
1.6.3、电力工程
1、建立220千伏高压送电网、110千伏高压配电网、10千伏中压配电网和380/220伏低压配电网构成的供电结构体系,区内规划3座220千伏变电站。
2、完善各等级电网建设,220千伏线路走廊控制宽度单回35米,双回为40米。
3、发展多元化能源,积极探索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弥补电力能源紧张。
1.6.4、燃气工程
1、气源为天然气,现状在汉北路已敷设Φ600高压管。
2、区内规划2座高中压储配调压站,占地6000平方米/座;4座燃气抢修维修基地(含营业站),占地4000平方米/座。
1.6.5、供热工程
1、供热以集中供热为主,以清洁能源分散供热为辅。集中供热主要热源引自区外规划热电厂,同时鼓励充分利用工业余热、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形成多元化的供热体系。
2、区内规划3座节能环保型集中供热站,规模为200-300兆瓦/座,占地2.5-3.5公顷/座。
1.7、分期实施规划
1.7.1陆域部分
以滨海新区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完善为依托,结合土地权属及出让情况确定开发建设时序。
近期:2009年——2012年
主要包括:
主题公园核心区以及游乐港、配套服务区及陆上配套住宅公建。
远期:2013年—2020年
完成主题公园区建设,完成生态湿地公园和贝壳堤湿地保护区的建设。
1.7.2海域部分
配合陆域部分的开发建设,结合海域使用的要求、填海工程的进展确定开发建设时序。
近期:2009年——2012年
启动海上南部起步区的填海工程和海滨大道东侧沿线的填海工程;着手启动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
远期
2013年——2016年
完成起步区的建设,启动部分配套生活区及服务设施的建设。按照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顺序逐步开发,补充丰富海上城市生活配套及相关产业。
2017年—2020年
完成海域大部分主体功能区,海上城市基本形成且功能完善,启动高端的旅游度假产业。
远景规划:
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远景规划贯穿规划地区建设实施的整个阶段。
第二章 滨海旅游区开发建设进展情况 滨海旅游区自2009年5月成立以来,历经5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南部起步区5大项目投入运营迅速聚拢人气,北部“中国旅游产业园”完成土地平整12个项目落户待建。经过4年开发建设,滨海旅游区初步形成主题公园游、文化体育休闲游、旅游装备与科技制造、旅游产品展示交易、旅游地产、总部经济6大产业集群雏形。
预计到2016年,南部陆域5平方公里起步区将完全成熟,北部落地项目基本建成,而在海上6平方公里起步区中,渤海监测监视基地、宝龙欧洲城、国家海洋博馆、渤海生态游乐港等一批重点项目,将使得“南湾”景区初具雏形。 “南湾”景区三年内初具雏形
从无到有,滨海旅游区用4年时间全力推动南部起步区开发建设。目前,第一启动器、欢乐海魔方一期嬉水乐园、碧桂园滨海城、生态公园、贝壳堤湿地公园一期等5大项目投入运营。在妈祖文化园中,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已屹立在海边,这里也成功举办了妈祖圣像安座大典活动,后期妈祖庙、禅居会馆等正陆续启动建设。与此同时,天成国际温泉酒店、东方文化广场、欧风国际商业街、贝壳堤湿地公园二期等4个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青旅马术俱乐部与房车露营地、欢乐海魔方二期室内游乐项目、法式婚庆酒店等3大项目开工在即。根据南北两翼、相向发展的战略,旅游区北部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园”的根据地,3平方公里标志区土地平整工作全部完成,开工建设道路21条、总长度10公里、总面积35万平方米,已具备项目落地动建条件。
目前,已落户和即将开工动建的项目有12个,总投资额110亿元,用地面积约5500亩,主要有:国绿空间模块研发基地、国家气象科技园、海斯比游艇研发生产基地、车行天下房车生产基地、旅游装备及户外用品产业园、自行车文化科技园、旭辉旅游产业园、天新茶文化科技园等,预计这些项目全部投达产后,将可年创造工业产值200亿元、实现税收40亿元。
在海上开发上,已吹填成陆土地21平方公里,“临海新城”6平方公里起步区已有5条道路进场施工,总长度9公里,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这里正在建设着渤海监测监视基地、宝龙欧洲城、国家海洋博馆,同时,渤海生态游乐
港、智谷奢侈品及家用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未来三年,这片区域将成为旅游区开发建设的新亮点和主战场,6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配套将基本到位,国字号的项目和签约项目将使得旅游区“南湾”景区初具雏形。 旅游区发展储备50个在促项目
2013年滨海旅游区招商引资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丰收”。签约落户中视传媒、中青旅、红酒及奢侈品展销中心等20个大项目。同时,与渤海生态游乐港、美国派拉蒙、奇境卡通主题公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涉旅企业达成投资意向。目前旅游区已初步形成了主题公园游、文化体育休闲游、旅游装备与科技制造、旅游产品展示交易、旅游地产、总部经济6大产业集群雏形,建成运营项目9个,在建项目18个,签约落户项目36个,储备在促项目5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过1200亿元,这些将为旅游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预计到2020年,滨海旅游区将基本建成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特征,以要素和消费集聚为核心,以旅游科技研发和旅游产权交易为高端引领,以旅游装备制造业、总部经济、主题公园、游艇总会、商务会展五大产业为支撑,面向东北亚的生态宜居国际旅游城、国际旅游信息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三章 滨海旅游区重点项目简介
3.1、东方文化广场项目概况 东方文化广场项目由天津明远丽雅置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
项目位于滨海旅游区起步区,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规划有明远艺术馆、高端商务文化休闲会所及艺术公寓等物业,明远艺术馆计划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12年交付使用。
该项目以轴向生态花园为核心,东面布置集艺术展览、创作和培训为一体的欧式古典风格艺术培训中心;西面布置标志性的艺术办公大楼,吸引文化、艺术和创意类企业入驻;南面布置高档生态艺术公寓;北面布置高档商务休闲设施。
明远艺术馆鸟瞰图、局部效果图
明远艺术馆效果图
3.2、滨海旅游区第一启动器项目概况
启动器项目位于滨海旅游区起步区,是集科技产业、商业、居住、娱乐、体验于一体的新型科技产业园区。项目占地面积50.5公顷,建筑面积73万平米,总投资37.6亿元。
项目一期建筑面积39.8万平米 (包括标准厂房15.4万平米、蓝白领公寓15.2万平米、商业及写字楼9.2万平米),投资20.5亿元。
启动器项目鸟瞰图
投资服务中心 白领、蓝领公寓
21
启动器商业街 白天 夜景
3.3、滨海旅游区第二启动器项目概况
中国旅游产业园之核心功能区,包含旅游行业总部基地、标志性旅游产业大厦、旅游特色商业、休闲度假住宅与特色功能性公寓、旅游特色工业园及配套的服务式公寓。
项目位于旅游区西北部,靠近中新生态城,总面积69万平米。
22
3.4、海斯比游艇城
海斯比天津游艇城项目选址在滨海旅游区起步区,占地66.7万平方米,投资额为31亿元,主要分为游艇制造基地、游艇交易中心和游艇俱乐部三部分,规划建设游艇泊位500个,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33.7亿元。项目主要从事高速高性能船艇、豪华游艇、帆船及复合材料海洋工程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项目将规划设计为可供旅游参观的特色鲜明的游艇城。
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我国船艇行业的技术领军企业,主要从事高速高性能船艇、豪华游艇及帆船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年产各类高性能船艇200余艘,包含十个系列的数十种产品。
3.5、欢乐海魔方
天津欢乐海魔方水上乐园位于天津滨海旅游区,毗邻中央大道,是由世界知名的DPI公司担当规划设计,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依据国际主题景区品质精心打造“中国人自已的水上乐园”。 天津水魔方嬉水乐园有限公司是由天友旅游集团旗下欢乐水魔方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兴建。成都天友旅游集团成立于
1992年,专注于旅游项目的投资,以创建“中国健康休闲旅游第一品牌”为主要战略目标,形成了旅游度假景区和酒店业为两大主业,立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欢乐水魔方为品牌的水上乐园。
23
集团现已投资开发的酒店项目有成都天友酒店、遂宁天友酒店、死海太阳城酒店以及在建的重庆太阳城酒店;旅游休闲项目有“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重庆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北京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北京水立方嬉水乐园”、“南京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天津海魔方项目将是集团拓展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决策,乐园的建成将为滨海旅游度假区注入新的活力。
公司2012年列入天津滨海新区重点项目,2013年天津市重点旅游项目,天津滨海旅游区重点扶植项目,该项目已在2013年建成开始营业。
3.6、航母主题公园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以下简称“滨海航母”)地处滨海新区旅游区核心区域,为国家AAAA级景区,总规划面积22万平方米,
是以“基辅”号航母这一独特旅游资源为主体,集航母观光、武备展示、主题演出、会务会展、拓展训练、国防教育、娱乐休闲、影视拍摄八大板块为一体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汉沽八卦滩,地处滨海旅游区核心区域,是以“基辅”号航母这一独特旅游资源为主体,特别的“基辅号”航母资源,大面积的陆、海两域规划,高科技含量的军事、海洋主题,富有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体验项目,特大型的国防教育基地,使其成为京津地区的“明星”景区,该项目是京津地区竞争力综合指数最高的景区之一。
“基辅”号航空母舰雄姿
24
2005年10月9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业公司(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开拍卖取得原天津国际游乐港有限公司5.57平方千米土地及基辅号航空母舰的所有权。并成立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有限公司对园区实行总体规划,以“基辅”号航母旅游资源为主体,以娱乐性军事活动为主题,将参与性娱乐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围绕军事主题将园区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军事主题公园。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
滨海航母主题公园聘请国际著名规划公司英国阿特金斯和国内顶尖旅游策划机构上海奇创联合进行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与项目策划,构建“一轴一心两区”的总体布局,即航母景观主轴、基辅航母核心、军事观光区、军事体验区。
天津滨海航母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对基辅号航空母舰进行恢复性改造,最大限度保持原舰风貌,重现水兵工作与生活的场景,围绕军事主题开发参与性娱乐项目,舰上开放面积8万余平米,设有作战指挥中心、情报舱、航母科技馆、舰船发展史、水兵倾斜舱、勇士走廊等几十个项目。舰下建设世博天津馆、码头广场、4D影院、航母野战营等特色项目。
3.7、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
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米。首先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为天成国际温泉酒店,拥有客房130余间,以高档精品度假酒店和VIP等级别墅相结合,将温泉旅游文化、现代SPA水疗文化、现代养生理念、绿色休闲、康复理疗、美容美体、葡萄酒文化及产业在该区域进行复制,预计明年10月投用。
25
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占地100
亩,建筑面积10万平米。首先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为天成国际温泉酒店,拥有客房130余间,以高档精品度假酒店和VIP等级别墅相结合,将温泉旅游文化、现代SPA水疗文化、现代养生理念、绿色休闲、康复理疗、美容美体、葡萄酒文化及产业在该区域进行复制,预计明年10月投用。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二期工程为5万平方米的酒店式公寓,将为住客提供家庭式的居住布局和家居式的一流服务。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1]以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高档养生SPA水疗、康复理疗、高档精品独家酒店及酒店式公寓为主题,是滨海旅游区内的高档旅游度假项目。
3.8、国家海洋博物馆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建成后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重塑中国国家海洋文明价值观,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项目的建设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结束我国没有一座与海洋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历史。 26
国务院批准,
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式启动。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国首座国家级博物馆,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极大改善中国文明的面貌,增强中国海洋强国的地位,国家海洋博物馆是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建成后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洋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该项目的建设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结束我国没有一座与海洋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历史,对于保护海洋文物,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有重要意义。据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首座国家海洋博物馆,场馆设计已通过专家组首轮评审,开始面向全球征集藏品。
27
博物馆于2011年4月选址天津,2012年10月通过国家立项审批,建成后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
国家海洋博物馆拟采用“馆园结合”的方式,将博物馆教育、科研功能与海洋公园娱乐性、服务性相结合,建成“有人来的博物馆,有趣味的博物馆”。
由于海洋文物、相关藏品散落于社会,征集工作已面向全球展开。天津拟通过捐赠、购买、调拨等多种途径征集展品,以尽快满足开馆2万件藏品的展示需要。
目前,负责博物馆建设、运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管理办公室已在天津成立,资源摸底调查有序进行,场馆设计已通过专家组首轮评审,项目于2013年开工,预计2015年建成。
3.9、渤海海洋监视监测管理基地
渤海海洋监视监测管理基地由天津市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出资建设的渤海海洋监视监测基地落户滨海旅游区。
据悉,该项目预计一期投资8.85亿元,具有海洋综合管理、技术研发、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大功能,将建立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系统、海洋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海洋执法监察监视系统、海洋经济统计系统、海洋规划研究系统等,可全面提升环渤海区域的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渤海海洋监视监测基地一期计划今年6月开工建设,明年年底建成。
3.10、宝龙城地产项目
宝龙城位于旅游区核心位置,海旭道与安明路交口,占地44万㎡,总建面86万㎡,其中地上建面62万㎡,建筑包含小高层、高层、洋房、别墅、商业,是旅游区第一大盘。这也说明了宝龙公司的企业实力。其中,4-4地块是纯商业用地,经公司设计部确认,我们在此规划以方便居民日常所需的生活配套为主,包括超市、餐饮、银行、干洗店等。辐射整个旅游区及生态城。住在宝龙,您就能就近享受生活配套带来的便利。
项目首开4-1地块纯住宅项目,建筑形式为11F小高层,1T2户,产品为75㎡通透两室、90㎡通透三室;18F高层2T3户、2T4户,产品为83~85㎡全阳两室,105~129㎡三室两厅两卫。
28
3.11、碧桂园滨海城 碧桂园滨海城是碧桂园集团凝练二十一年别墅筑造经验在天津滨海打造的精致品质社区,总占地9.87万平米,总建面11.8万平米,产品为美式赖特别墅和精装法式洋房。别墅产品分为双拼和联排,产品户型区间180-275平米,整体为新古典主义赖特建筑风格,每套产品都附带超大面积阳光地下室,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使用空间;洋房产品户型区间为77-110平米,主体为浪漫法式建筑风格打造,全部为精装修交房。
在园林布局方面,滨海城引入了非常具有亮点的南派园林进行打造,
以其精致、细腻、立体等特点成为了目前园林打造的主流,经过21年别墅开发的积淀,目前碧桂园在南派园林打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堆坡与造景手法,形成曲径幽通的细节场景,从而让人漫步社区中,移步异景,犹如生活在公园之中。
3.12、力高阳光海岸
力高阳光海岸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旅游区海域范围内,东临天津中心渔港、南临渤海、西邻航母主题公园、北至海滨大道,拥有多条城市快速路,交通便捷,四面环海,地理条件优越。总占地约750亩,预计总投资额100亿元。建设单位为力高(天津)地产有限公司。主要建设具有海景特色的亲水住宅、无边界泳池、沙滩、码头、休闲广场等。其一期开发总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
29
阳光海岸整个社区可划分为多个体验区。休闲广场、主题雕塑、精致水景、力高林荫大道及自然地形与水系创造出舒适的户外休憩商业空间,休闲时间可以自由享用服务完备会所及高品质沙滩。
3.13、妈祖文化园 天津滨海妈祖文化经贸园项目是台湾妈祖联谊会发起,
台湾大甲镇澜宫财团投资兴建的旅游经贸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项目整体开发建设时限为8至10年。妈祖文化经贸园坐落在滨海旅游区临海最东端,位处滨海旅游区南部填海区域的北堤路与东堤路交汇处,填海用地面积6.267公顷,主要建设世界最高42.3米的妈祖圣像、妈祖庙、妈祖阆苑、禅居会馆等建筑。未来,妈祖经贸文化园将定期举办妈祖文化节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目前,妈祖圣像已建成,6000平方米配套广场和6.5公里长的对外通行道路已基本竣工。
30
31
前言
滨海旅游区位于滨海新区北部生活片区,北起津汉快速路,南至永定新河北治导线,西至汉北路和中央大道,东至渤海,总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规划将依据滨海新区产业定位,开发临海旅游,发展休闲产业,成为滨海新区以海岸带为主线的旅游产业带上的重要一环,形成服务于环渤海地区的现代服务业重要集聚区。
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沿,享受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得到了比内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会。天津滨海旅游区作为滨海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滨海新区高效的交通优势,整合海岸带旅游资源,不仅能提升滨海新区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还可以促进京津冀高层次旅游业联动发展。
第一章 滨海旅游区总体规划
1.1规划定位及发展目标 1.1.1、建设目的与意义
1、实现滨海新区功能定位,提升滨海新区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 2、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环渤海区域。
3、整合海岸带旅游资源,促进京津冀高层次旅游业联动发展。 4、为滨海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和空间储备。 5、突出临海特色,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1.1.2、发展定位
滨海旅游区规划定位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三二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城区。要努力建设成为以主题公园、休闲总部、生态宜居、游艇总会为核心,京津共享的滨海旅游城。”
1.1.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规划至2020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旅游收入50-60亿元、税收40-50亿元。
2、用地规模
规划陆域面积28平方公里;规划海域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填海成陆54平方公里。
3、人口规模预测
总人口规模:常住人口约20万,就业岗位26万个。据相关预测,本地区旅游设施全部建成开放后,年游客量约800万人/,高峰日可达到10万人/天,高峰日休闲度假人口可达3万人/天。 1.2、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1.2.1、旅游发展布局
规划形成主题公园核心区和两个内海核心区三个中心,围绕三个中心确定滨海旅游区功能布局。 1.2.2、休闲旅游产品规划
1、主题公园
包括陆域的航母主题公园、发现王国主题公园、贝壳堤湿地公园和预留的三个海上主题公园,结合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海洋公园,形成日均接待量达到5-6万人的规模。
2、体育运动
打造北方最大的体育运动休闲走廊,带动休闲度假产业发展。 3、系列游艇码头区
发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游艇区,满足京津冀地区高端休闲度假需求,以此带动旅游地产的发展。
4、其它旅游产品开发
建设系列沙滩、城市汽车赛道、特色商业街区及配套度假酒店及公寓。 1.2.3、旅游线路组织
按照功能划分,规划了主题公园游、生态湿地游、黄金海岸休闲游、游艇度假游、海上观光游和体育休闲游等多条旅游线路。
水上游线主要分为水上游览,游艇出航,以及私人游艇路线。水上游览结合季节性水上巴士路线设置,在各水域间穿行,形成一种独特的欣赏感受。游艇出航则主要设置邮轮游艇出海港口,探索广漠空间。私人游艇主要设置于海上休闲总部区。
出于对北方城市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特点考虑,特别对于冬季海滨旅游城市游人活动以及旅游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以及规划,提出以室内活动,如会议、展示、室内观赏游玩为主的冬季游线,避免北方海滨城市冬季死城的产生,最大程度延续旅游区生命力。 1.2.4、相关产业发展
1、研发产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上游创意研发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包括对相关行业的全球动向的跟踪、信息采集、处理和加工,产品的设计、改进,相关制造、管理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改进,以及相关调查、研究、咨询等。
2、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滨海旅游业;积极研发海洋生物技术和制药业,形成产业化链条;滨海旅游业以体现海洋生态、海防文化、海滨风情和亲海娱乐为发展方向。
3、房地产业:包括居住和其它功能的开发型房地产(如开发商业、研发产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等功能)。作为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模式;重点开发生态环境优美的临海居住组团和滨河居住组团,同步开发为产业配套建设的居住、研发混合区,建立新型的融工作、居住一体的现代城市环境。 1.3、规划布局 1.3.1、规划结构
结合滨海旅游区主要功能区构成,规划形成“一心四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为中心岛,位于南湾和北海之间,与生态城中心呈轴线联系,以城市生活和综合服务为主,成为未来城市的交通枢纽和商务中心。
四区:
主题公园区:建设以旅游观光、参与互动、休闲娱乐等活动为主题,能够突出北方海洋特色的国内一流主题公园集群,打造国际级欢乐创意中心。
休闲总部区:在内海与外海之间,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总部区,该区域将建设游艇码头、公共沙滩、体育运动休闲走廊、赛车场、休疗养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等旅游休闲为主题的公共设施,为繁忙的现代都市人提供一个闲适、恬然的心灵憩息地。
产业南区:结合生态城规划,建设产业研发基地及其配套服务设施;依托港口优势,建设客运码头、游艇保税港及大型商业等。
产业北区:规划为绿色产业园,将建设成为以旅游用品为主的研发、制造、加工基地,培育成为我国北方的旅游产品集散地。 1.3.2、用地布局
1.3.2.1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1063公顷,形成六个住宅分区,分别为主题公园周边城市住宅区、南部研发产业配套住宅区、北部研发产业配套住宅区、中心岛城市住宅区、海上低密度社区、游艇社区。 1.3.2.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3320公顷,中心岛和主题公园区核心区为两个公共设施中心。结合游艇别墅形成总部会所,结合城际车站形成产业区公共中心,结合休闲总部组团布局,形成适当规模的公共服务区。 1.3.2.3研发产业用地规划
规划研发产业用地646公顷,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发挥港口、车站的对外交通优势,规划研发和制造业的发展用地,形成南北两个产业区。 1.3.2.4绿地规划
规划绿地1517公顷,规划构筑陆海一体的绿廊系统,陆域以道路绿带串联主要公园;海域岛屿边缘形成自然岸线和绿带。
(1)公共绿地
占地约479公顷,根据用地布局及居民、游客的行动路线和行为规律,规划形成系统性强、服务半径合理、层次丰富的公共绿地系统。结合功能分区和功能组团建设大型公园。
结合河道水岸形成带状公园;结合生活组团形成绿地环。通过点线面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的建立,将海景、水景和绿景引入整个滨海旅游区。
(2)生产防护绿地
占地约1038公顷,沿河道、海边营建滨河和滨海防护绿地。滨水绿地包括蓟运河100米绿化带;永定新河100米绿化带。沿路形成林荫大道,其中海滨大道、津汉快速路、汉蔡公路、京港高速公路两侧各控制100米绿化带;其余主干道两侧各控制20米绿化带。
(3)生态湿地
本着规划优先、服务区域、完整连续的原则,结合区内绿地统筹考虑滨海旅游区的开放空间,为区域发展提供绿色廊道、为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使建设区融入更大面积的自然生态基质中,促成滨海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生态湿地为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
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位于中央大道以南,分列海滨大道两侧布置,结合贝壳堤遗址,建设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 1.4、平衡用地表
滨海旅游区规划用地平衡表(2009-2020年)
单位:(公顷)
注:①工业用地M为研发产业用地。
②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用地内包括总部会所用地1120公顷。
1.5、综合交通规划 1.5.1交通发展战略
1、构建机动车交通为主、私人小汽车与公交并重、内外交通适当分离、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
2、构建宜人的非机动车、步行出行环境,城市支路上优先满足非机动车、公交车、步行交通,限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
3、城市道路系统与土地利用紧密结合,为不同性质用地提供相应的道路供给。
1.5.2、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5.2.1、对外交通规划
(1)高、快速路 a.北京方向:
规划京港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国道112线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共同构筑天津滨海旅游区与北京之间便捷通道。
b.天津中心城区方向
规划津汉快速路、京港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滨快速路等共同构筑天津滨海旅游区与天津中心城区之间的便捷通道。
c.河北北部及南部方向
规划海滨大道、唐津高速公路、塘承高速公路、津汉快速路等共同构筑天津滨海旅游区与河北北部及南部方向的便捷通道。
天津滨海旅游区范围内的高、快速路规划情况如下:
京港高速公路:双向6车道,是滨海旅游区、汉沽城区、天津港往北京方向最便捷的快速通道。规划海滨大道以西段为高速公路,红线控制宽100米,以东段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60米。
海滨大道:规划为快速路,红线宽100米,双向8车道。 津汉快速路:规划为快速路,红线宽80米,双向8车道。 (2)铁路
规划环渤海城际铁路在滨海旅游区北侧设汉沽城际站,使滨海旅游区能快速到达曹妃甸、北戴河、秦皇岛等环渤海城市。
规划要求城际铁路中心线两侧各50米为铁路控制用地范围,车站控制用地范围见图。
(3)轨道
依据《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市域轨道线Z2、城区骨干线B1两条轨道从滨海旅游区经过,为滨海旅游区便捷通达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等重点地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规划要求轨道中心线两侧各20米范围为轨道控制用地范围,车站控制用地范围为轨道中心线两侧各25米,具体范围见图。
(4)水运
规划在休闲总部区南端、永定新河北侧预留客运码头,对接天津港客运中心
和东疆港保税区邮轮母港,增加环渤海客运线路和邮轮旅游路线。
1.5.2.2、城市交通规划
(1)道路体系
道路网络体系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道、支路四级。快速路主要承担滨海旅游区对外交通。
(2)道路规划
a.主干路
主要承担滨海旅游区的对外交通及滨海旅游区内部跨组团的区间交通。 除正在实施的中央大道红线为80米外,其余主干路按照服务地区、重要程度分为两类,一类红线宽60米,双向8车道,另一类红线宽40米,双向6车道。
中央大道:从规划区中部南北向通过,向北与汉蔡路相连进入汉沽城区,向南直达塘沽城区和大港城区,是滨海新区内连接塘沽、汉沽、大港的一条南北向重要客运通道,红线宽80米。规划横断面为:10(绿化带)-10.75(人行及非机动车辅道)-11.75(机动车道)-0.5(简易隔离)-4(公交专用车道)-6(中央分隔带)-4-0.5-11.75-10.75-10。
汉北路:联系塘沽、汉沽及沿线生态城、滨海旅游区的南北向重要通道,红线宽60米。规划横断面为:12(人行及非机动车辅道)-16(机动车道)-4(中央分隔带)-16-12。
滨海旅游区内其他红线宽度60米的道路,规划道路横断面均与汉北路相同。 滨海旅游区内红线40米宽主干路规划横断面为:3(人行道)-15(机动车道)-4(中央分隔带)-15-3。
b.次干路
次干路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滨海旅游区共规划了80余条次干路,总长度170公里。
次干路红线宽度30米,规划横断面宽度为:6(人行道)-18(机动车道)-6。
c.规划干路网密度
滨海旅游区各级道路长度、路网密度如下:
滨海旅游区干路网密度一览表
规划干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约280公里,干路网密度为
3.44公里/平方公里。
(3)公交规划
规划主要安排通勤公交路线、城市生活(含旅游观光)路线。规划10条通勤公交路线,20条城市生活路线,预留12处公交首末站,除与汉沽城际站合建首末站外,一般均按3000~4000平方米进行控制。
规划在中心岛北端沿“北海”岸边设置2处大型的水上巴士总站,结合休闲总部区的游艇航道设置水上巴士路线,主要为旅游观光服务。
(4)公共停车场规划
滨海旅游区公共停车场主要考虑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两类,自行车停车场全部考虑配建。
规划建议预留16.8万平方米外来机动车停车场,建议预留6万平方米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1.6、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6.1、给水工程
1、滨海旅游区水源主要由汉沽水厂、汉沽海水淡化水厂和开发区水厂提供。区内规划3座给水加压服务站,占地0.5-1公顷/座。
2、采用分质供水系统,大力发展非常规水资源,实现污水资源化及雨洪水利用,弥补水资源短缺。
1.6.2、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规划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规划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20万吨/日,占地30公顷,规划污水处理厂与再生水厂合建。分散的独立岛屿规划自成污水系统,每个污水系统均规划1座小型污水深度处理设施,占地0.2—0.5公顷/座。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回用于城市绿化、景观及市政杂用水。
3、规划区内雨水通过泵站提升就近排入周边水系。
1.6.3、电力工程
1、建立220千伏高压送电网、110千伏高压配电网、10千伏中压配电网和380/220伏低压配电网构成的供电结构体系,区内规划3座220千伏变电站。
2、完善各等级电网建设,220千伏线路走廊控制宽度单回35米,双回为40米。
3、发展多元化能源,积极探索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弥补电力能源紧张。
1.6.4、燃气工程
1、气源为天然气,现状在汉北路已敷设Φ600高压管。
2、区内规划2座高中压储配调压站,占地6000平方米/座;4座燃气抢修维修基地(含营业站),占地4000平方米/座。
1.6.5、供热工程
1、供热以集中供热为主,以清洁能源分散供热为辅。集中供热主要热源引自区外规划热电厂,同时鼓励充分利用工业余热、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形成多元化的供热体系。
2、区内规划3座节能环保型集中供热站,规模为200-300兆瓦/座,占地2.5-3.5公顷/座。
1.7、分期实施规划
1.7.1陆域部分
以滨海新区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完善为依托,结合土地权属及出让情况确定开发建设时序。
近期:2009年——2012年
主要包括:
主题公园核心区以及游乐港、配套服务区及陆上配套住宅公建。
远期:2013年—2020年
完成主题公园区建设,完成生态湿地公园和贝壳堤湿地保护区的建设。
1.7.2海域部分
配合陆域部分的开发建设,结合海域使用的要求、填海工程的进展确定开发建设时序。
近期:2009年——2012年
启动海上南部起步区的填海工程和海滨大道东侧沿线的填海工程;着手启动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
远期
2013年——2016年
完成起步区的建设,启动部分配套生活区及服务设施的建设。按照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顺序逐步开发,补充丰富海上城市生活配套及相关产业。
2017年—2020年
完成海域大部分主体功能区,海上城市基本形成且功能完善,启动高端的旅游度假产业。
远景规划:
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远景规划贯穿规划地区建设实施的整个阶段。
第二章 滨海旅游区开发建设进展情况 滨海旅游区自2009年5月成立以来,历经5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南部起步区5大项目投入运营迅速聚拢人气,北部“中国旅游产业园”完成土地平整12个项目落户待建。经过4年开发建设,滨海旅游区初步形成主题公园游、文化体育休闲游、旅游装备与科技制造、旅游产品展示交易、旅游地产、总部经济6大产业集群雏形。
预计到2016年,南部陆域5平方公里起步区将完全成熟,北部落地项目基本建成,而在海上6平方公里起步区中,渤海监测监视基地、宝龙欧洲城、国家海洋博馆、渤海生态游乐港等一批重点项目,将使得“南湾”景区初具雏形。 “南湾”景区三年内初具雏形
从无到有,滨海旅游区用4年时间全力推动南部起步区开发建设。目前,第一启动器、欢乐海魔方一期嬉水乐园、碧桂园滨海城、生态公园、贝壳堤湿地公园一期等5大项目投入运营。在妈祖文化园中,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已屹立在海边,这里也成功举办了妈祖圣像安座大典活动,后期妈祖庙、禅居会馆等正陆续启动建设。与此同时,天成国际温泉酒店、东方文化广场、欧风国际商业街、贝壳堤湿地公园二期等4个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青旅马术俱乐部与房车露营地、欢乐海魔方二期室内游乐项目、法式婚庆酒店等3大项目开工在即。根据南北两翼、相向发展的战略,旅游区北部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园”的根据地,3平方公里标志区土地平整工作全部完成,开工建设道路21条、总长度10公里、总面积35万平方米,已具备项目落地动建条件。
目前,已落户和即将开工动建的项目有12个,总投资额110亿元,用地面积约5500亩,主要有:国绿空间模块研发基地、国家气象科技园、海斯比游艇研发生产基地、车行天下房车生产基地、旅游装备及户外用品产业园、自行车文化科技园、旭辉旅游产业园、天新茶文化科技园等,预计这些项目全部投达产后,将可年创造工业产值200亿元、实现税收40亿元。
在海上开发上,已吹填成陆土地21平方公里,“临海新城”6平方公里起步区已有5条道路进场施工,总长度9公里,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这里正在建设着渤海监测监视基地、宝龙欧洲城、国家海洋博馆,同时,渤海生态游乐
港、智谷奢侈品及家用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未来三年,这片区域将成为旅游区开发建设的新亮点和主战场,6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配套将基本到位,国字号的项目和签约项目将使得旅游区“南湾”景区初具雏形。 旅游区发展储备50个在促项目
2013年滨海旅游区招商引资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丰收”。签约落户中视传媒、中青旅、红酒及奢侈品展销中心等20个大项目。同时,与渤海生态游乐港、美国派拉蒙、奇境卡通主题公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涉旅企业达成投资意向。目前旅游区已初步形成了主题公园游、文化体育休闲游、旅游装备与科技制造、旅游产品展示交易、旅游地产、总部经济6大产业集群雏形,建成运营项目9个,在建项目18个,签约落户项目36个,储备在促项目5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过1200亿元,这些将为旅游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预计到2020年,滨海旅游区将基本建成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特征,以要素和消费集聚为核心,以旅游科技研发和旅游产权交易为高端引领,以旅游装备制造业、总部经济、主题公园、游艇总会、商务会展五大产业为支撑,面向东北亚的生态宜居国际旅游城、国际旅游信息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三章 滨海旅游区重点项目简介
3.1、东方文化广场项目概况 东方文化广场项目由天津明远丽雅置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
项目位于滨海旅游区起步区,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规划有明远艺术馆、高端商务文化休闲会所及艺术公寓等物业,明远艺术馆计划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12年交付使用。
该项目以轴向生态花园为核心,东面布置集艺术展览、创作和培训为一体的欧式古典风格艺术培训中心;西面布置标志性的艺术办公大楼,吸引文化、艺术和创意类企业入驻;南面布置高档生态艺术公寓;北面布置高档商务休闲设施。
明远艺术馆鸟瞰图、局部效果图
明远艺术馆效果图
3.2、滨海旅游区第一启动器项目概况
启动器项目位于滨海旅游区起步区,是集科技产业、商业、居住、娱乐、体验于一体的新型科技产业园区。项目占地面积50.5公顷,建筑面积73万平米,总投资37.6亿元。
项目一期建筑面积39.8万平米 (包括标准厂房15.4万平米、蓝白领公寓15.2万平米、商业及写字楼9.2万平米),投资20.5亿元。
启动器项目鸟瞰图
投资服务中心 白领、蓝领公寓
21
启动器商业街 白天 夜景
3.3、滨海旅游区第二启动器项目概况
中国旅游产业园之核心功能区,包含旅游行业总部基地、标志性旅游产业大厦、旅游特色商业、休闲度假住宅与特色功能性公寓、旅游特色工业园及配套的服务式公寓。
项目位于旅游区西北部,靠近中新生态城,总面积69万平米。
22
3.4、海斯比游艇城
海斯比天津游艇城项目选址在滨海旅游区起步区,占地66.7万平方米,投资额为31亿元,主要分为游艇制造基地、游艇交易中心和游艇俱乐部三部分,规划建设游艇泊位500个,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33.7亿元。项目主要从事高速高性能船艇、豪华游艇、帆船及复合材料海洋工程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项目将规划设计为可供旅游参观的特色鲜明的游艇城。
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我国船艇行业的技术领军企业,主要从事高速高性能船艇、豪华游艇及帆船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年产各类高性能船艇200余艘,包含十个系列的数十种产品。
3.5、欢乐海魔方
天津欢乐海魔方水上乐园位于天津滨海旅游区,毗邻中央大道,是由世界知名的DPI公司担当规划设计,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依据国际主题景区品质精心打造“中国人自已的水上乐园”。 天津水魔方嬉水乐园有限公司是由天友旅游集团旗下欢乐水魔方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兴建。成都天友旅游集团成立于
1992年,专注于旅游项目的投资,以创建“中国健康休闲旅游第一品牌”为主要战略目标,形成了旅游度假景区和酒店业为两大主业,立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欢乐水魔方为品牌的水上乐园。
23
集团现已投资开发的酒店项目有成都天友酒店、遂宁天友酒店、死海太阳城酒店以及在建的重庆太阳城酒店;旅游休闲项目有“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重庆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北京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北京水立方嬉水乐园”、“南京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天津海魔方项目将是集团拓展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决策,乐园的建成将为滨海旅游度假区注入新的活力。
公司2012年列入天津滨海新区重点项目,2013年天津市重点旅游项目,天津滨海旅游区重点扶植项目,该项目已在2013年建成开始营业。
3.6、航母主题公园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以下简称“滨海航母”)地处滨海新区旅游区核心区域,为国家AAAA级景区,总规划面积22万平方米,
是以“基辅”号航母这一独特旅游资源为主体,集航母观光、武备展示、主题演出、会务会展、拓展训练、国防教育、娱乐休闲、影视拍摄八大板块为一体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汉沽八卦滩,地处滨海旅游区核心区域,是以“基辅”号航母这一独特旅游资源为主体,特别的“基辅号”航母资源,大面积的陆、海两域规划,高科技含量的军事、海洋主题,富有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体验项目,特大型的国防教育基地,使其成为京津地区的“明星”景区,该项目是京津地区竞争力综合指数最高的景区之一。
“基辅”号航空母舰雄姿
24
2005年10月9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业公司(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开拍卖取得原天津国际游乐港有限公司5.57平方千米土地及基辅号航空母舰的所有权。并成立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有限公司对园区实行总体规划,以“基辅”号航母旅游资源为主体,以娱乐性军事活动为主题,将参与性娱乐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围绕军事主题将园区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军事主题公园。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
滨海航母主题公园聘请国际著名规划公司英国阿特金斯和国内顶尖旅游策划机构上海奇创联合进行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与项目策划,构建“一轴一心两区”的总体布局,即航母景观主轴、基辅航母核心、军事观光区、军事体验区。
天津滨海航母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对基辅号航空母舰进行恢复性改造,最大限度保持原舰风貌,重现水兵工作与生活的场景,围绕军事主题开发参与性娱乐项目,舰上开放面积8万余平米,设有作战指挥中心、情报舱、航母科技馆、舰船发展史、水兵倾斜舱、勇士走廊等几十个项目。舰下建设世博天津馆、码头广场、4D影院、航母野战营等特色项目。
3.7、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
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米。首先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为天成国际温泉酒店,拥有客房130余间,以高档精品度假酒店和VIP等级别墅相结合,将温泉旅游文化、现代SPA水疗文化、现代养生理念、绿色休闲、康复理疗、美容美体、葡萄酒文化及产业在该区域进行复制,预计明年10月投用。
25
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占地100
亩,建筑面积10万平米。首先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为天成国际温泉酒店,拥有客房130余间,以高档精品度假酒店和VIP等级别墅相结合,将温泉旅游文化、现代SPA水疗文化、现代养生理念、绿色休闲、康复理疗、美容美体、葡萄酒文化及产业在该区域进行复制,预计明年10月投用。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二期工程为5万平方米的酒店式公寓,将为住客提供家庭式的居住布局和家居式的一流服务。天津天成国际温泉酒店[1]以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高档养生SPA水疗、康复理疗、高档精品独家酒店及酒店式公寓为主题,是滨海旅游区内的高档旅游度假项目。
3.8、国家海洋博物馆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建成后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重塑中国国家海洋文明价值观,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项目的建设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结束我国没有一座与海洋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历史。 26
国务院批准,
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式启动。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国首座国家级博物馆,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极大改善中国文明的面貌,增强中国海洋强国的地位,国家海洋博物馆是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建成后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洋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该项目的建设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结束我国没有一座与海洋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历史,对于保护海洋文物,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有重要意义。据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首座国家海洋博物馆,场馆设计已通过专家组首轮评审,开始面向全球征集藏品。
27
博物馆于2011年4月选址天津,2012年10月通过国家立项审批,建成后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
国家海洋博物馆拟采用“馆园结合”的方式,将博物馆教育、科研功能与海洋公园娱乐性、服务性相结合,建成“有人来的博物馆,有趣味的博物馆”。
由于海洋文物、相关藏品散落于社会,征集工作已面向全球展开。天津拟通过捐赠、购买、调拨等多种途径征集展品,以尽快满足开馆2万件藏品的展示需要。
目前,负责博物馆建设、运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管理办公室已在天津成立,资源摸底调查有序进行,场馆设计已通过专家组首轮评审,项目于2013年开工,预计2015年建成。
3.9、渤海海洋监视监测管理基地
渤海海洋监视监测管理基地由天津市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出资建设的渤海海洋监视监测基地落户滨海旅游区。
据悉,该项目预计一期投资8.85亿元,具有海洋综合管理、技术研发、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大功能,将建立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系统、海洋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海洋执法监察监视系统、海洋经济统计系统、海洋规划研究系统等,可全面提升环渤海区域的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渤海海洋监视监测基地一期计划今年6月开工建设,明年年底建成。
3.10、宝龙城地产项目
宝龙城位于旅游区核心位置,海旭道与安明路交口,占地44万㎡,总建面86万㎡,其中地上建面62万㎡,建筑包含小高层、高层、洋房、别墅、商业,是旅游区第一大盘。这也说明了宝龙公司的企业实力。其中,4-4地块是纯商业用地,经公司设计部确认,我们在此规划以方便居民日常所需的生活配套为主,包括超市、餐饮、银行、干洗店等。辐射整个旅游区及生态城。住在宝龙,您就能就近享受生活配套带来的便利。
项目首开4-1地块纯住宅项目,建筑形式为11F小高层,1T2户,产品为75㎡通透两室、90㎡通透三室;18F高层2T3户、2T4户,产品为83~85㎡全阳两室,105~129㎡三室两厅两卫。
28
3.11、碧桂园滨海城 碧桂园滨海城是碧桂园集团凝练二十一年别墅筑造经验在天津滨海打造的精致品质社区,总占地9.87万平米,总建面11.8万平米,产品为美式赖特别墅和精装法式洋房。别墅产品分为双拼和联排,产品户型区间180-275平米,整体为新古典主义赖特建筑风格,每套产品都附带超大面积阳光地下室,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使用空间;洋房产品户型区间为77-110平米,主体为浪漫法式建筑风格打造,全部为精装修交房。
在园林布局方面,滨海城引入了非常具有亮点的南派园林进行打造,
以其精致、细腻、立体等特点成为了目前园林打造的主流,经过21年别墅开发的积淀,目前碧桂园在南派园林打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堆坡与造景手法,形成曲径幽通的细节场景,从而让人漫步社区中,移步异景,犹如生活在公园之中。
3.12、力高阳光海岸
力高阳光海岸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旅游区海域范围内,东临天津中心渔港、南临渤海、西邻航母主题公园、北至海滨大道,拥有多条城市快速路,交通便捷,四面环海,地理条件优越。总占地约750亩,预计总投资额100亿元。建设单位为力高(天津)地产有限公司。主要建设具有海景特色的亲水住宅、无边界泳池、沙滩、码头、休闲广场等。其一期开发总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
29
阳光海岸整个社区可划分为多个体验区。休闲广场、主题雕塑、精致水景、力高林荫大道及自然地形与水系创造出舒适的户外休憩商业空间,休闲时间可以自由享用服务完备会所及高品质沙滩。
3.13、妈祖文化园 天津滨海妈祖文化经贸园项目是台湾妈祖联谊会发起,
台湾大甲镇澜宫财团投资兴建的旅游经贸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项目整体开发建设时限为8至10年。妈祖文化经贸园坐落在滨海旅游区临海最东端,位处滨海旅游区南部填海区域的北堤路与东堤路交汇处,填海用地面积6.267公顷,主要建设世界最高42.3米的妈祖圣像、妈祖庙、妈祖阆苑、禅居会馆等建筑。未来,妈祖经贸文化园将定期举办妈祖文化节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目前,妈祖圣像已建成,6000平方米配套广场和6.5公里长的对外通行道路已基本竣工。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