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基础知识

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

2、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

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7、通路: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又叫闭合电路)

8、断路:一个电路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

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10、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11、电路的连接方式分:串联和并联两种。

12、电流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3、电流用符号I 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6、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端必有电压。

17、电压U 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18、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19、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20、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380伏。

2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23、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

24、电阻(R)的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 、千欧(KΩ) 。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2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6、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利用改变它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 ”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

过的最大电流是2A 。

④应用收音机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

⑤正确使用:A 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 接线要“一上一下”;C 通电前应把阻值调

至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

2、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

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7、通路: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又叫闭合电路)

8、断路:一个电路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

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10、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11、电路的连接方式分:串联和并联两种。

12、电流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3、电流用符号I 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6、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端必有电压。

17、电压U 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18、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19、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20、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380伏。

2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23、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

24、电阻(R)的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 、千欧(KΩ) 。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2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6、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利用改变它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 ”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

过的最大电流是2A 。

④应用收音机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

⑤正确使用:A 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 接线要“一上一下”;C 通电前应把阻值调

至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相关内容

  •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书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直流 ...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让电灯发光]说课稿
  • 说 课 稿 单位:姓名: 莫朝毅 科目: 物理 内容: <让电灯发光>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让电灯发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是2号选手莫朝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

  • 教学设计-电流和电路
  •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十分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连接一个最基本的电路.而后慢慢地让学生认识简单的电路,连接简单的电路,会画 简单的电路图,为今后的电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

  • [电路出故障了]教学设计
  •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 <电路出故障了>教学设计 执教者: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第七小学 卢建学 教材分析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有的问题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创造出一些新的事物,但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 ...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1-1)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1-1) [课题编号] 1-01-01 [课题名称]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应知: 1.简单认识电工实训室. 2.了解电工基本操作规程. 应会: 1.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 2.学会安全用电常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物理电学的基础上,接触电工电子这 ...

  • 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二节,第五章是初中电学内容的开篇,本节也是初中电学的基础.本节内容包括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三个部分,其中电流概念十分抽象,电流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电压.电阻,乃至后续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属本节内容难点,教材在本章第一节通过若 ...

  • 峰值检测电路
  •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名 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 目: 峰值检测电路 班 级: 测控技术与仪器091201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 设计周数: 一 周 日期:2011年12月28日 前言 现代生活有哪些离得开电子技术?几乎没有.电子技术在不断完善我们的生活,服务于我们 ...

  • 初二物理教案 电流和电路
  • 初二物理教案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和电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 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重.难点: ...

  • 布尔逻辑的应用
  • 引言 您是否曾想过计算机是如何完成像支票簿核算.下棋或文档拼写检查那样的工作的?仅仅在几十年之前,这些事情只有人类才可以完成,而现在计算机便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这些任务.令人好奇的是,由硅和导线制成的"芯片"究竟是如何完成看起来需要人类思维才能完成的工作的? 如果您希望从本质上深入 ...

  •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 15.2电流和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学科知识. (2)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和电流,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