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课《留给我》教学预案
一、教材分析 《留给我》是一首二部合唱曲,曲调清新自然,旋律优美流畅,二段体式。合唱版本的A 段以三度叠置的和声为主,和谐优雅,后半段以轮唱形式为主,将乐曲推向高潮,呼唤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
(1)用自然、圆润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 通过自学、声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3)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关注环保,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理解歌曲,准确演唱两个声部旋律。
四、教学难点:做到两个声部和谐平衡,声情并茂。
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希望生活的家园是什么样的?
(PPT 播放:绿草、小河、蔚蓝的天空„„)
师:我们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大家看(PPT 播放:森林遭到恶意砍伐,工厂冒黑烟„„),这些行为对吗?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看到这些行为,我们非常痛心,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听一听歌曲是如何叙述心声的。
【设计意图】在创设情景环节,先与学生讨论大家希望生活的家园是怎样的,引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再从现实出发,通过PPT 看到环境遭受到的严重破坏,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从深层次领会歌曲的情感,再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歌唱。
(二)学唱歌曲 感受体验
1. 初听歌曲,理解内容
师:歌词里写了什么?你认为这里的“我”指的是谁? “妈妈”指的又是谁呢?
2. 再次欣赏,感受情绪
3. 分声部学唱旋律
①分声部随钢琴小声哼唱,找出旋律相同的部分,边唱边划旋律线。 ②指导演唱第二声部.
播放伴奏音乐,师用口风琴弹奏第二声部。
③第二声部全员演唱,第一声部逐渐加入。
【设计意图】学习掌握二声部旋律,准确把握音准、节奏,是唱好二声部合唱的基础。首先,先让学生找出各声部旋律相同的部分,然后划旋律线,都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行进规律,加强对声部的旋律记忆。二部合唱中第二声部更不易掌握自己的声部,因此在课堂上,采用播放伴奏音乐(伴奏音乐中主旋律比较明显),师用口风琴弹奏第二声部,让学生充分感受二个声部的和声感觉,为二声部的配合打好基础。
4. 演唱歌词,处理歌曲
①分乐段
根据歌曲的结构,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接下来一起走进第一乐段。
②指导第一乐段
A. 朗读歌词
师:当地球上许多生态遭到破坏的时候,我们多么渴望人类能够停止这些破坏的行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段话呢?请试着读一读!
B. 演唱第一乐段歌词
师:第一乐段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它们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旋律走向呢?那么在力度上可以有怎样的变化?
C. 师指挥演唱第一乐段
③指导第二乐段
A. 分析情绪
师:第二乐段的情绪有了怎样的变化?哪个地方该强,哪个地方该弱?
B. 指导轮唱部分
师:怎样演唱轮唱部分,哪个声部更强?(生用一强二弱和一弱二强两种方法来尝试演唱。)
C. 重点指导最后一个乐句
师:曲中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切分节奏?怎样唱?
师:为什么在歌曲的结束句中要反复地演唱“留给我”呢?那么,你觉得“留给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
D. 师指挥演唱第二乐段
师:我们真心地去祈求人类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我们替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祈求,请留给我,留给我和妈妈吧。试着以祈求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
④完整合唱歌曲
用中等的速度、平缓的呼吸,充满深情地用两声部合唱形式演唱《留给我》。
【设计意图】分段边分析乐曲,边处理乐曲,逐步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这句要怎么唱,那一句要怎么唱,而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寻找,发现自己要怎么唱,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在音准、节奏、情感上更细致地去唱好每个乐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三) 设计形式 合作提升
1. 设计演唱形式
师:这首合唱歌曲曲调优美,层次分明,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你有什么想法?
生:领唱,分角色演唱等
2. 尝试第一乐段用独唱,其他同学哼鸣,后面部分大家合唱。
3. 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不同的演唱形式其艺术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尝试各种演唱形式中,让学生会唱、会听、会想、会品,多种感观感知音乐。
(四)课堂小结 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需要我们来共同保护,希望同学们能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全体起立,随琴声共同演唱《留给我》)
(乐谱附后)
合唱课《留给我》教学预案
一、教材分析 《留给我》是一首二部合唱曲,曲调清新自然,旋律优美流畅,二段体式。合唱版本的A 段以三度叠置的和声为主,和谐优雅,后半段以轮唱形式为主,将乐曲推向高潮,呼唤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
(1)用自然、圆润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 通过自学、声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3)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关注环保,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理解歌曲,准确演唱两个声部旋律。
四、教学难点:做到两个声部和谐平衡,声情并茂。
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希望生活的家园是什么样的?
(PPT 播放:绿草、小河、蔚蓝的天空„„)
师:我们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大家看(PPT 播放:森林遭到恶意砍伐,工厂冒黑烟„„),这些行为对吗?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看到这些行为,我们非常痛心,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听一听歌曲是如何叙述心声的。
【设计意图】在创设情景环节,先与学生讨论大家希望生活的家园是怎样的,引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再从现实出发,通过PPT 看到环境遭受到的严重破坏,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从深层次领会歌曲的情感,再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歌唱。
(二)学唱歌曲 感受体验
1. 初听歌曲,理解内容
师:歌词里写了什么?你认为这里的“我”指的是谁? “妈妈”指的又是谁呢?
2. 再次欣赏,感受情绪
3. 分声部学唱旋律
①分声部随钢琴小声哼唱,找出旋律相同的部分,边唱边划旋律线。 ②指导演唱第二声部.
播放伴奏音乐,师用口风琴弹奏第二声部。
③第二声部全员演唱,第一声部逐渐加入。
【设计意图】学习掌握二声部旋律,准确把握音准、节奏,是唱好二声部合唱的基础。首先,先让学生找出各声部旋律相同的部分,然后划旋律线,都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行进规律,加强对声部的旋律记忆。二部合唱中第二声部更不易掌握自己的声部,因此在课堂上,采用播放伴奏音乐(伴奏音乐中主旋律比较明显),师用口风琴弹奏第二声部,让学生充分感受二个声部的和声感觉,为二声部的配合打好基础。
4. 演唱歌词,处理歌曲
①分乐段
根据歌曲的结构,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接下来一起走进第一乐段。
②指导第一乐段
A. 朗读歌词
师:当地球上许多生态遭到破坏的时候,我们多么渴望人类能够停止这些破坏的行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段话呢?请试着读一读!
B. 演唱第一乐段歌词
师:第一乐段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它们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旋律走向呢?那么在力度上可以有怎样的变化?
C. 师指挥演唱第一乐段
③指导第二乐段
A. 分析情绪
师:第二乐段的情绪有了怎样的变化?哪个地方该强,哪个地方该弱?
B. 指导轮唱部分
师:怎样演唱轮唱部分,哪个声部更强?(生用一强二弱和一弱二强两种方法来尝试演唱。)
C. 重点指导最后一个乐句
师:曲中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切分节奏?怎样唱?
师:为什么在歌曲的结束句中要反复地演唱“留给我”呢?那么,你觉得“留给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
D. 师指挥演唱第二乐段
师:我们真心地去祈求人类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我们替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祈求,请留给我,留给我和妈妈吧。试着以祈求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
④完整合唱歌曲
用中等的速度、平缓的呼吸,充满深情地用两声部合唱形式演唱《留给我》。
【设计意图】分段边分析乐曲,边处理乐曲,逐步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这句要怎么唱,那一句要怎么唱,而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寻找,发现自己要怎么唱,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在音准、节奏、情感上更细致地去唱好每个乐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三) 设计形式 合作提升
1. 设计演唱形式
师:这首合唱歌曲曲调优美,层次分明,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你有什么想法?
生:领唱,分角色演唱等
2. 尝试第一乐段用独唱,其他同学哼鸣,后面部分大家合唱。
3. 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不同的演唱形式其艺术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尝试各种演唱形式中,让学生会唱、会听、会想、会品,多种感观感知音乐。
(四)课堂小结 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需要我们来共同保护,希望同学们能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全体起立,随琴声共同演唱《留给我》)
(乐谱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