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 编辑:张智勇律师(重庆市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 刑事知名律师张智勇释义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一.概念: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二.构成特征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法庭开庭审理案件的正常活动和秩序。法庭是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审理诉讼案件、进行诉讼活动的场所。法庭具有极大的尊严性、严肃性。法庭秩序是指为了保障法庭开庭审理诉讼案件的各种活动得以正常顺利进行,要求诉讼参与人及旁听群众共同遵守和维护的秩序。

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经济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屡屡发生扰乱法庭秩序的现象。在审判过程中行为人进行喧哗、吵闹,或者众多人对法庭进行冲击,或者对司法工作人员进行殴打,所有这些行为都严重地干扰法庭秩序,妨害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的甚至造成审判活动中止无法继续进行,造成人员人身伤害,使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律的严肃性受到严重的侵害,影响甚烈,危害甚深。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万面表现为行为人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1、从犯罪时间看,犯罪行为只能发生在法庭开庭审理过程中。

2、从犯罪地点看,本罪限于开庭审理案件的法庭内。

3、从犯罪行为来看,须是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4、从犯罪的结果看,必须是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才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且仅限为自然人。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

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类人:

(1)诉讼参与人。如公诉人、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当事人本身、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诉讼代表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等诉讼参与人本身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2)旁听的人员不遵守法庭纪律,不听劝阻,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3)不允许旁听的人员,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在法庭附近设置高音喇叭,进行高分贝噪音干扰,向法庭内投掷石块,或在法庭附近拦截有关正准备参加诉讼的人进行侮辱、殴打、围攻等。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实施该行为,对结果的发生持希望或信任的态度。

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 编辑:张智勇律师(重庆市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 刑事知名律师张智勇释义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一.概念: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二.构成特征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法庭开庭审理案件的正常活动和秩序。法庭是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审理诉讼案件、进行诉讼活动的场所。法庭具有极大的尊严性、严肃性。法庭秩序是指为了保障法庭开庭审理诉讼案件的各种活动得以正常顺利进行,要求诉讼参与人及旁听群众共同遵守和维护的秩序。

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经济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屡屡发生扰乱法庭秩序的现象。在审判过程中行为人进行喧哗、吵闹,或者众多人对法庭进行冲击,或者对司法工作人员进行殴打,所有这些行为都严重地干扰法庭秩序,妨害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的甚至造成审判活动中止无法继续进行,造成人员人身伤害,使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律的严肃性受到严重的侵害,影响甚烈,危害甚深。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万面表现为行为人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1、从犯罪时间看,犯罪行为只能发生在法庭开庭审理过程中。

2、从犯罪地点看,本罪限于开庭审理案件的法庭内。

3、从犯罪行为来看,须是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4、从犯罪的结果看,必须是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才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且仅限为自然人。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

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类人:

(1)诉讼参与人。如公诉人、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当事人本身、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诉讼代表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等诉讼参与人本身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2)旁听的人员不遵守法庭纪律,不听劝阻,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3)不允许旁听的人员,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在法庭附近设置高音喇叭,进行高分贝噪音干扰,向法庭内投掷石块,或在法庭附近拦截有关正准备参加诉讼的人进行侮辱、殴打、围攻等。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实施该行为,对结果的发生持希望或信任的态度。


相关内容

  • 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宪法解释的概念
  • 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宪法解释的概念 一般而言,宪法解释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作的一种说明.依据宪法解释的主体.性质和后果(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可将宪法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两种. 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是由宪法授权的机关或宪法惯例认可的机关依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 ...

  • 关于学习[刑法修正案(9)]
  • 学 习 <刑 法 修 正 案 (9)> 心 得 班级:16中航 姓名:朱晓霞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修正案(九)>).该刑法修正案共有52条,将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我在学 ...

  • 北京"家庭教会案"胡锦云被诉窝藏赃物罪的辩护辞
  • 北京"家庭教会案"胡锦云被诉窝藏赃物罪的辩护辞.txt 都是一个山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眺望你对别人的微笑,即使心是百般的疼痛 只为把你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刺眼的白色,让我明白什么是纯粹的伤害.北京"家庭教会案"胡锦云被诉窝藏赃物罪的辩 ...

  • [刑法修正案(九)]全文,新旧条文逐条对照|法客帝国
  • 来源|全国人大网 修 改 前 修 改 后 一.在刑法第三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七条之一:"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五年内从事相关职业. "被禁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20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1993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617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5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7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维护法庭安全和秩序,保障庭审活动正常进 ...

  • 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概念及种类
  • 第六章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案件的侦查 第一节 概述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案件概念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案件,是指违反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从事危害国家对货币.外汇.有价证券以及金融机构.证券期货交易和保险公司管理的活动,破坏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案件. 金融 ...

  • 刑法修正案(9)新旧对照表
  •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与刑法有关条文对照表 刑法原条文 修正案(九)草案 一. 在刑法第三十七条后增加一条, 作 为第三十七条之一: "因利用职业便利实 施犯罪, 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 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 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 禁止其 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 ...

  • 寻衅滋事罪的概念及构成
  • 寻衅滋事罪的概念及构成 来源: 作者: 日期:2011-02-18 >我来说两句(0条)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毁坏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寻衅滋事罪构成要件 (一) 寻衅滋事罪客体要件 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 ...

  • (司法部)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22号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已经2010年4月7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吴爱英 二○一○年四月八日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