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的阅读答案

篇一:九日的阅读答案

篇二:九日的阅读答案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1.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的凄凉景象。渲染的手法,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亦可答:对比的手法,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4分)

2.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4分) 篇三:九日的阅读答案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14.颈联中提到 玄猿 和 白雁 ,有什么作用?(5分)15.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参考答案:14. 玄猿 他乡日暮,一声声黑猿的啼鸣,凄清哀怨(写出意象特点的1分),诗人漂泊异地,思乡情浓,难免泪下沾襟(写出情感特点得1分)。 白雁 霜天秋晚,白雁南来(写出意象特点的1分),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写出情感特点得1分)。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乡愁撩人啊!(写出作用得一分,共5分)

15.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飘零寥落之感(1分)。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1分)。诗人一边诅咒 干戈 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 干戈 ,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4分,其中分析2分,结论2分)(1)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因此他被后人尊为 ,他的诗被称为 。(2分)(2)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2分)(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参考答案:古诗词鉴赏(10分)12.(1) 诗圣 ; 诗史 (各1分)(2)客居他乡,贫病交加,孤独无友的凄凉处境。( 病 孤 每点1分)(3)思亲怀乡的愁思、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忧国忧民的情怀。(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篇四:九日的阅读答案

篇五:九日的阅读答案

九日

张谔

秋来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

绛叶从朝飞著夜,黄花开日未成旬。

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问人。

城远登高并九日,茱萸凡作几年新。

1.请简要分析颈联哪些内容表现出佳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2.本诗体现出怎样的情感基调?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5分)

参考答案

1.一是回家时间晚,还多次将树上的鸟儿惊扰;(2分)二是喝酒喝到半醉,连回家的路都弄不清了,以致几次问人。(2分)不直接写游之佳,却写游罢之态,让人自然联想到游时之

盛,给人以想象空间,留有无穷余味。(2分)

2.平和欢愉的情感基调。(2分)主要从两方面看出来:一是景色之丽,(1分)比如秋来林下不知春、绛叶从朝飞著夜,黄花开日未成旬;一是游兴之盛,(1分)比如颈联。两方面均能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且语言顺畅,加1分。

注:本题共5分,如果有要点而无具体分析,最多4分。

篇一:九日的阅读答案

篇二:九日的阅读答案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1.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的凄凉景象。渲染的手法,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亦可答:对比的手法,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4分)

2.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4分) 篇三:九日的阅读答案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14.颈联中提到 玄猿 和 白雁 ,有什么作用?(5分)15.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参考答案:14. 玄猿 他乡日暮,一声声黑猿的啼鸣,凄清哀怨(写出意象特点的1分),诗人漂泊异地,思乡情浓,难免泪下沾襟(写出情感特点得1分)。 白雁 霜天秋晚,白雁南来(写出意象特点的1分),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写出情感特点得1分)。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乡愁撩人啊!(写出作用得一分,共5分)

15.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飘零寥落之感(1分)。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1分)。诗人一边诅咒 干戈 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 干戈 ,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4分,其中分析2分,结论2分)(1)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因此他被后人尊为 ,他的诗被称为 。(2分)(2)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2分)(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参考答案:古诗词鉴赏(10分)12.(1) 诗圣 ; 诗史 (各1分)(2)客居他乡,贫病交加,孤独无友的凄凉处境。( 病 孤 每点1分)(3)思亲怀乡的愁思、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忧国忧民的情怀。(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篇四:九日的阅读答案

篇五:九日的阅读答案

九日

张谔

秋来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

绛叶从朝飞著夜,黄花开日未成旬。

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问人。

城远登高并九日,茱萸凡作几年新。

1.请简要分析颈联哪些内容表现出佳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2.本诗体现出怎样的情感基调?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5分)

参考答案

1.一是回家时间晚,还多次将树上的鸟儿惊扰;(2分)二是喝酒喝到半醉,连回家的路都弄不清了,以致几次问人。(2分)不直接写游之佳,却写游罢之态,让人自然联想到游时之

盛,给人以想象空间,留有无穷余味。(2分)

2.平和欢愉的情感基调。(2分)主要从两方面看出来:一是景色之丽,(1分)比如秋来林下不知春、绛叶从朝飞著夜,黄花开日未成旬;一是游兴之盛,(1分)比如颈联。两方面均能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且语言顺畅,加1分。

注:本题共5分,如果有要点而无具体分析,最多4分。


相关内容

  • 贺新郞·九日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题. 贺新郞·九日 刘克庄 湛湛①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②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③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④酒 ...

  • 李东阳[九日渡江]阅读答案附赏析
  • 九日渡江 明·李东阳 ① 秋风江口听鸣榔②,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③,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注]①李东阳:明代茶陵人.成化八年,以礼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后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②鸣榔:捕鱼时敲打船舷所发出的声响. ...

  • 九日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注]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竹叶:竹叶青酒. (1)结合前两联,简要分析诗人当时的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阅读附答案
  •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 ...

  • 2017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考前满分 突击0506
  • 最新:2017年语文月刊AB卷二套题出版,零售3天! 模拟试题满天飞,咋整?语文月刊二套题,必做!(详情戳这里) 新考纲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征订:语文月刊2016年12期,只是1本书,96页,8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古诗文阅读五 ...

  • 2013年诗歌鉴赏集锦
  • 2013年新课标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 ...

  • 2016古典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 高考真题 1.(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问题: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

  • 阳曲傅先生①事略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阳曲傅先生①事略 清·全祖望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主也.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先生六岁,啖黄精②,不乐谷食,强之,乃复饭.少读书,上口数过,即成诵.顾任侠,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缙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③. 提学袁公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 ...

  • 陶渊明集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①有远量②,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