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和_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_王爱琴

第49卷 第2期2009年3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H enan University (Socia l Science) Vol. 49 No. 2Mar. 2009

/和0: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

王爱琴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把音乐的/美0和/善0联系起来, 其内核是/和0。乐以和为美, 乐和而后善。/和0不仅是孔子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 而且还是对音乐作用的归纳, 是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概括孔子音乐思想的/和0之主张, 主要有三个维度:乐和; 人和; 心和。和, 作为孔子音乐思想的主旋律, 提供了音乐的审美准则, 凸显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强化了音乐的伦理诉求。

关键词:孔子; 和; 音乐美学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204210

作者简介:王爱琴(1966-) , 女, 河南南阳人,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文章编号:1000-5242(2009) 02-0105-0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也是儒家音乐思想的创始人。他一生积极地倡导音乐, 不断地进行音乐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孔子总结了春秋以前的音乐

美学思想, 并对其内容加以丰富发展,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儒家音乐美学理论, 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封建时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对于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论文数量较多,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 1999-2008年10年间共有40篇涉及孔子音乐思想的论文, 多数学者是从/仁0、/礼0和文化学等角度对孔子音乐思想进行阐述, 专门从/和0的角度论及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文章较少:有谢婉宁的5试论孔子音乐思想中的/仁0与/和06(5皖西学院学报62007年第1期) ; 孙玉梅的5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 ) 关于孔子的/和0的音乐美学思想6(5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2007年第2期) 。谢文认为/中和0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中和0之音乐美学观体现了儒家仁道中庸原则, 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在孔子看来/中和0之美与/礼0、/仁0之善融为一体的音乐是最完美的音乐, 也是实施乐教最理想的音乐。孙文认为/和0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乐和0, 即指音乐自身的婉转柔和、雍容典雅、强弱适度、高低和谐。其次是/人和0, 即音乐与人之间的和谐。/人和0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音乐与人的互相影

响。基于这样的原因, 所以孔子提出了/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0的儒家的/和0的音乐思想。两者都对/和0之内涵作了分析探讨, 但并不全面, 同时两者均未挖掘孔子/和0之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 也没有论及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 /和0之于/乐0的意义所在。本文拟通过对孔子言论中相关内容的分析, 从这几方面来阐述/和0乃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

一、孔子/和0之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内涵/和0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西周太史伯提出/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0[1]285的哲学命题, 齐国大夫晏婴认为/和0是/清浊、小大, 短长、疾徐, 哀乐、刚柔, 迟速、高下, 出入、周疏, 以相济

[2]1105

也0。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主要有两个。

第一, 传统渊源。/和0的音乐美学思想渊源于远古时代的礼仪祭祀活动。5尚书#舜典6云:/帝曰:夔, 命汝典乐, 教胄子, 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 诗言志, 歌咏言, 声依咏,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夔曰:於! 予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0[3]19这段话表现了我国远古时代漫长历史进程中, 原始仪式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其中的/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0等的描述也反

105

映了我国原始音乐/和0的思想。具体来说, 这段话隐含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0之思想的三个维度:一是/乐和0。/诗言志, 歌咏言, 声依咏, 律和声。0[3]19二是/德和0。要求达到/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0。这一个方向到孔子时期成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三是/心和0。要求的就是诗、乐、舞与进行诗、乐、舞的人们心灵要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 人们的情感能够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仪式中得以宣泄。/和0的思想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 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理想。

由此可见, 在远古用来祭祀神灵祖先和庆功典礼的仪式中, 音乐占有重要的地位, 占有非同一般的意[4]

面之间的和谐。孔子对当时/郑卫之音0的评价也体现了他的/和0为美的音乐理想。郑卫一带地处中原, 经济发达, 人们的观念也比较开放, 再加上/郑卫之音0继承了水平较高的商音乐的传统, 讲究艺术技巧, 能充分自由地宣泄情感。这就违背了孔子/和0的音乐准则和/温柔敦厚0的诗教宗旨, 所以孔子才认为/郑声淫0, [5]卫灵公由此理所当然地认为/恶郑声之乱雅乐0,

[5]阳货

将/郑声0作为/雅乐0的对立面。

分析孔子/和0之音乐美学思想, 除了表面上的和

谐意义外, 更强调深层的内涵, 即一种超越各种具体情感、局部现实及有限感官的形上本体世界, 达到一个无具体之声而有无限可能的自由平和境界。事实义。因为作为仪式活动主体的人, 是按照乐曲节奏进行的, 这样, /乐0的主导作用就得以凸显, /乐是仪式的灵魂0。当然, /乐0从根本上来说要为/礼0服务。/乐0的形式要与/礼0的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才能体现/和0。即上文提到的/诗言志, 歌咏言, 声依咏,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0

[3]19

的境界。具

体来说, 也即要达到三个要求:乐舞之和, 人格之和, 神人以和。乐舞之和是就仪式的活动过程而言, 人格之和是对进行乐舞的人的心理要求而言, 神人以和是从仪式的整个目的而言。总的来说, 就是要在/乐0的

旋律中使人达到与外界的和谐。

[4]

第二, 政治渊源。人与宇宙、世界、社会达到和谐相处, 是孔子非常关心的问题。他强调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明确了和谐的主体和客体。他把/和为贵0作为儒家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原则, /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

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0。[5]学而

/和0利于把感情、欲望、思想及行为控制在道德的范围之内, 使之恰到好处, 就能实现价值选择上的/适宜0。有了这种修养, 行事不偏激。这种修身处事皆合宜得体的品质和行为方式, 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孔子提出/和为贵0的观点, 就是强调差别之间、层次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 实为一种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和谐构建路径。

政治上这种和谐主张, 也就成为其音乐美学思想中求/和0的理论基础。孔子把/和0当作是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和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音乐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乐0之和来达到/天地人和0。/和0就是指人的感情表达得恰如其分, 也即/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0。

[5]八佾

美同样离不开这一原则, /礼之用, 和为

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0。[5]学而

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中, /和0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还包括矛盾事物对立106

上, 孔子所致力追求的就是通过具体的音乐形式、结构、节奏、旋律等的和谐, 达到伦理情感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和谐。

二、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乐0与/和0孔子推崇/乐0所带给人们的平和静谧, 试图通过音乐的生生不息和发展变化, 来达到/天地人和0的最高境界。/和0不仅是孔子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 而且还是对音乐作用的归纳, 是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通过音乐自身的/和0来实现/人和0乃至/宇宙之和0等更为广泛的意义。概括孔子音乐思想的/和0之主张, 主要有三个维度。

第一, /乐和0。它除了要求音的高低和强弱适度外, 还要求音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0, [5]雍也/子谓5韶6, -尽美矣, 又尽善也。. 谓5武6, -尽美矣, 未尽善也. 0, [5]八佾

这两句话是孔子审美理想的集中反映, 注重/文0与/质0、/美0与/善0相和, 音乐作为孔子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乐和0不仅为音乐欣赏, 同样也为音乐创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不过孔子所说的/和0只是他追求的目

标, 不可能概括所有的乐曲。

[6]

第二, /人和0。我们在欣赏音乐时要求声音的和谐, 是为了达到内心的宁静。音乐能够使人陶冶性情, /乐和民性0。[7]乐记

孔子是坚持以人为本的, /礼0是/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0, [7]坊记而乐则是/人情所不能免也0, [7]乐记二者都是人性自在自为的要求。/礼0除作为人行为规范的意义外, 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实践。而/乐0转化得更为彻底, 由外在的声舞之乐转化为内在的心理愉悦, 声音之乐转化为快乐之乐, /乐者, 乐也0。/礼乐相和0在根本上就是为了达到全社会意义上的/人和0境界。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一维度。儒家/人和0的音乐美学思想首先是由儒家的

创始人孔子给以完美表达的。孔子要在春秋战乱, /礼崩乐坏0的大背景下重建理想的人格) ) ) /仁0的品格, 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健康的发展。也即通过一个有效的途径对人进行塑造, 使人从动物性、野蛮性、粗鄙性的自然人升华为文明的、文雅的、理性的社会人, 最终进入到社会的文明, 而这个途径就是/礼乐0。/礼0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 要借助/学0来完成。而/乐0却是一种美的境界。它要解决的是如何使得/仁0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品格和修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孔子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删诗0、/正乐0, 使得/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0; 使得/乐0[5]为政

情感需要在音乐艺术中得到完美体现的问题。

三、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和0之于/乐0的意义孔子把儒家各种伦理学说与音乐交融, 成为其音

乐美学思想的基础。在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 /和0之于/乐0, 成为通过音乐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 /和0之于/乐0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提供审美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统一, 包括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和谐/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0; [5]八佾使得人/从心所欲不逾

矩0。[5]为政

也正因为此, 孔子才极力推崇/尽善尽美的

5韶6乐0, 极端排斥/淫0之/郑声0。所以孔子才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0; [5]秦伯/志于道, 据于德, 依

于仁, 游于艺0。[5]述而

孔子强调在艺术(乐) 的境界中达

到人性、人格的全面地完成, 强调理性精神最终于感性处落实。也即强调在/乐0与/德0、/和0的境界中, 外在的规范最终转化为内在的心灵愉悦和满足, 人性达到了全面地完成与升华。需要指出的是, 孔子这一音乐美学思想始终是由他的哲学思想折射出来的, 孔子并没有着意单独地谈音乐。音乐在当时来讲还没有独立出来, /乐0包含着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等内容。孔子的/人和0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儒家古典音乐美学的审美理想的终极目标。

第三, /心和0) ) ) 人的感性需要、心理情感需要与音乐艺术达到完美统一。音乐通过音响刺激, 有时对恢复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而有时又会使人的感觉纷乱失调, 导致情绪波动。为促使音乐能发挥其良性调节功能, 孔子也就重视音乐的/心和0作用。它开启了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性需求、心理情感需要得以表现、满足和宣泄的新维度。社会生活中, 音乐应该是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的感性需求、心理情感需要的表现, 对个体及整个社会生活影响非常巨大。/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0[5]述而

孔子在韶乐方面充分肯定了韶乐的价值) ) ) 尽善尽美, 令人着迷。综合了美与善、艺术与道德的优点的韶乐, 才是孔子的挚爱! 这是圣人的一种艺术心情。我们不能不认可孔子凭感性和理性的语言对音乐所进行的传神的诠释和翻译。这实为一种艺术心情与道德心情的融会与交流, 这种统一乃是圣人的高尚境界。实际上是用新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丰富的思想情感。解决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作为审美主体之心) ) ) 人的感性需求、心理

精神逐渐固定为中华民族普遍的文化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如政治上的/大一统0观念, 美学上的/中和之美0的审美准则等。

/中和0音乐观既是世界观与方法论, 也是音乐的审美准则。由此派生出/刚柔相济0、/虚实相生0、/高下相倾0、/音声相和0、/前后相随0、/和实生物0等一系列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审美法则。构成音乐的因素, 既要多种多样, 又要协调和谐, 才能产生音乐的美。这样就把音乐美的规定与世界的统一性联系起来, 使之具有了普遍意义。音乐的特性就是/和0, 音乐之美在于和谐, 而/政象乐0, [1]65政治和其他事物都应仿效音乐, 像音乐一样和谐。对于音乐, 这/和0既是音乐成为天地之性, 阴阳之气的特性, 又是禀阴阳之气而生的人的本性, 所以音乐成为/平和之声0。

中国音乐美学的/中和0音乐观, 以平和、恬淡为美, 讲求温柔敦厚,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0, /和而不同, 违而不犯0的整体平衡与和谐, 这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的审美要求和准则。

第二, 凸显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不仅对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风俗、社会, 乃至国家、天下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人由此而对音乐赋予了敦风化俗、教化人心的社会文化功能。当人们对古代中国文化作一概括时会说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0。中国人除了用/礼0(规章制度、伦理规范、人生礼仪等) 来塑造人们的举止行为以及规范社会的等级秩序之外, 还必须辅之以/乐0(广义指一切感性化、诗性化的艺术, 狭义专指音乐) 。这是因为中国人认识到礼治是偏于理性的、外在的、他律的, 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因而用礼之外还须用乐来调和。乐治是感性的、内在化的, 乐主要用来让在不同等级秩序的社会结构中的人们既知有别, 但又感到互相协和融洽。礼乐互动, 礼兴乐盛才是中国古人理想的文明社

107

会。在谈到/礼乐0文明的时候, 人们已经看到了/乐0在中国文化建构中的重要地位) ) ) 安邦治国协和天下的社会功能。

在论述韶乐和武乐的优劣时, 孔子提出美和善的两大标准:音乐不仅要好听, 还要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标准才行。一个是音乐的外在旋律, 一个是音乐的内在意义。韶乐的内在意义是文德, 武乐的内在意义是武德。都外在尽美, 而一个尽善一个未尽善。在此,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就十分清楚了:推崇的是和平的、讲仁义道德的符合儒家标准的音乐。光有美是不够的, 没有美的内核, 旋律再优美也难以/尽善尽美0。春秋末年, 诸侯不听周王室号令, 各自征战称[8]

完成。以此达到修身、正德、陶冶性情、培养品格的效果。正是基于礼以立身、乐以成性的认识, 孔子让人们掌握音乐的目的, 不是极口腹耳目之欲, 而是用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情操。他认为音乐有修身养性、治理社会秩序的作用, 是进行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 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工具, 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统治秩序的尺度。很显然, 在这里, 孔子所指的乐, 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音乐了, 而是带有儒家思想色彩的含有是非观念的乐了。孔子的弦外之音使我们认识到, 音乐是与儒家学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的, 同仁、善等结合, 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因为善的内核与美的形式已经无法区霸, 礼乐败坏, 人民苦不堪言。孔子从儒家角度出发, 提出了对和平的呼唤。其对于韶乐与武乐的态度, 正表明了他推崇舜的和平做法, 反对武王的武力做法的鲜明的儒家的政治立场。

为营造和谐社会, 孔子注意发挥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5诗6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0,

[5]阳货

等论述暗含了音乐可以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的认识, 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从中观察出社会上民风、民俗的盛衰, 相互交流感情, 使人们和平相处, 亲密团结。音乐可以在素不相识的人与人之间心灵进行沟通, 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这就使人们在感情上和谐了起来, 也就无形中发挥了社会和谐功能。在礼这一外在的社会规范的约束之下, 又有了乐这样一个内在的和谐因素。

第三, 强化音乐的伦理诉求。

孔子在重视美感的同时, 又非常重视情感, 主张音乐要有道德性, 而/和0无形中强化了这一伦理诉求。孔子经常把乐和礼并列谈论。/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0[5]八佾礼、乐有感知活动的共通性, /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 0[5]阳货音乐所包含的道德理念要通过钟鼓的演奏变为现实。孔子把自己的音乐观贯穿于其/克己复礼为仁0的中心思想中, 即音乐要为/仁0服务, 配合礼起到教化目的。/仁者爱人0,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才算是合乎真正的乐。可见, 孔子重视的, 不仅是音乐本身的美, 而且是音乐所要传达出来的东西, 是音乐的内核) ) ) /音乐的善0。它比敲钟打鼓所得形式之美和旋律之美更重要。如果没有内在的善, 音乐则不为音乐。

孔子在其教育体系中, 把乐放置于仅次于礼的位置, 是因为孔子认为对人思想的启迪由诗开始, 由乐

108

分了, 所以音乐不仅用以传情达意, 还用于传/道0, 孔子的儒家之道, 及其圣人境界、道德心情, 正潜藏在美的旋律中, 所以乐能直接感染、熏陶、塑造人的心灵。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和他的道德伦理观念结合起来的, 他对音乐美学的贡献之一就是把音乐的美和善联系起来。而无论是美和善, 其内核皆为/和0。/乐0以/和0为美, /乐和0而后/善0, 美、善的一个重要判断尺度就是/和0。正是因为/和0, 才使善渗透进音乐之中, 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 达到美善合一。/和0是孔子音乐思想的主旋律。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代表, 孔子的/和0这一音乐美学思想无疑为中华/礼乐0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影响了几千年来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 即使是在音乐形式多样化的今天, 孔子的求/和0音乐美学思想也不乏借鉴和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刘倩, 鲁竹. 国语正宗[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 [2]李梦生. 左传译注: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3]李民, 王健. 尚书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4]黄柏青, 孙利军.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之/和0及其三个维

度[J].船山学刊, 2004, (2) .

[5]论语[M]. 程昌明, 译注. 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1. [6]李昊. 试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J]. 齐鲁艺苑, 2005,

(2) .

[7]王文锦. 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8]蒋晓音. 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文化精神[J]. 贵州民族学

院学报, 2005, (3) .

[责任编辑 阎现章]

第49卷 第2期2009年3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H enan University (Socia l Science) Vol. 49 No. 2Mar. 2009

/和0: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

王爱琴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把音乐的/美0和/善0联系起来, 其内核是/和0。乐以和为美, 乐和而后善。/和0不仅是孔子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 而且还是对音乐作用的归纳, 是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概括孔子音乐思想的/和0之主张, 主要有三个维度:乐和; 人和; 心和。和, 作为孔子音乐思想的主旋律, 提供了音乐的审美准则, 凸显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强化了音乐的伦理诉求。

关键词:孔子; 和; 音乐美学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204210

作者简介:王爱琴(1966-) , 女, 河南南阳人,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文章编号:1000-5242(2009) 02-0105-0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也是儒家音乐思想的创始人。他一生积极地倡导音乐, 不断地进行音乐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孔子总结了春秋以前的音乐

美学思想, 并对其内容加以丰富发展,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儒家音乐美学理论, 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封建时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对于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论文数量较多,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 1999-2008年10年间共有40篇涉及孔子音乐思想的论文, 多数学者是从/仁0、/礼0和文化学等角度对孔子音乐思想进行阐述, 专门从/和0的角度论及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文章较少:有谢婉宁的5试论孔子音乐思想中的/仁0与/和06(5皖西学院学报62007年第1期) ; 孙玉梅的5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 ) 关于孔子的/和0的音乐美学思想6(5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2007年第2期) 。谢文认为/中和0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中和0之音乐美学观体现了儒家仁道中庸原则, 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在孔子看来/中和0之美与/礼0、/仁0之善融为一体的音乐是最完美的音乐, 也是实施乐教最理想的音乐。孙文认为/和0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乐和0, 即指音乐自身的婉转柔和、雍容典雅、强弱适度、高低和谐。其次是/人和0, 即音乐与人之间的和谐。/人和0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音乐与人的互相影

响。基于这样的原因, 所以孔子提出了/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0的儒家的/和0的音乐思想。两者都对/和0之内涵作了分析探讨, 但并不全面, 同时两者均未挖掘孔子/和0之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 也没有论及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 /和0之于/乐0的意义所在。本文拟通过对孔子言论中相关内容的分析, 从这几方面来阐述/和0乃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

一、孔子/和0之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内涵/和0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西周太史伯提出/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0[1]285的哲学命题, 齐国大夫晏婴认为/和0是/清浊、小大, 短长、疾徐, 哀乐、刚柔, 迟速、高下, 出入、周疏, 以相济

[2]1105

也0。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主要有两个。

第一, 传统渊源。/和0的音乐美学思想渊源于远古时代的礼仪祭祀活动。5尚书#舜典6云:/帝曰:夔, 命汝典乐, 教胄子, 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 诗言志, 歌咏言, 声依咏,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夔曰:於! 予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0[3]19这段话表现了我国远古时代漫长历史进程中, 原始仪式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其中的/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0等的描述也反

105

映了我国原始音乐/和0的思想。具体来说, 这段话隐含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0之思想的三个维度:一是/乐和0。/诗言志, 歌咏言, 声依咏, 律和声。0[3]19二是/德和0。要求达到/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0。这一个方向到孔子时期成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三是/心和0。要求的就是诗、乐、舞与进行诗、乐、舞的人们心灵要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 人们的情感能够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仪式中得以宣泄。/和0的思想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 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理想。

由此可见, 在远古用来祭祀神灵祖先和庆功典礼的仪式中, 音乐占有重要的地位, 占有非同一般的意[4]

面之间的和谐。孔子对当时/郑卫之音0的评价也体现了他的/和0为美的音乐理想。郑卫一带地处中原, 经济发达, 人们的观念也比较开放, 再加上/郑卫之音0继承了水平较高的商音乐的传统, 讲究艺术技巧, 能充分自由地宣泄情感。这就违背了孔子/和0的音乐准则和/温柔敦厚0的诗教宗旨, 所以孔子才认为/郑声淫0, [5]卫灵公由此理所当然地认为/恶郑声之乱雅乐0,

[5]阳货

将/郑声0作为/雅乐0的对立面。

分析孔子/和0之音乐美学思想, 除了表面上的和

谐意义外, 更强调深层的内涵, 即一种超越各种具体情感、局部现实及有限感官的形上本体世界, 达到一个无具体之声而有无限可能的自由平和境界。事实义。因为作为仪式活动主体的人, 是按照乐曲节奏进行的, 这样, /乐0的主导作用就得以凸显, /乐是仪式的灵魂0。当然, /乐0从根本上来说要为/礼0服务。/乐0的形式要与/礼0的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才能体现/和0。即上文提到的/诗言志, 歌咏言, 声依咏,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0

[3]19

的境界。具

体来说, 也即要达到三个要求:乐舞之和, 人格之和, 神人以和。乐舞之和是就仪式的活动过程而言, 人格之和是对进行乐舞的人的心理要求而言, 神人以和是从仪式的整个目的而言。总的来说, 就是要在/乐0的

旋律中使人达到与外界的和谐。

[4]

第二, 政治渊源。人与宇宙、世界、社会达到和谐相处, 是孔子非常关心的问题。他强调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明确了和谐的主体和客体。他把/和为贵0作为儒家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原则, /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

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0。[5]学而

/和0利于把感情、欲望、思想及行为控制在道德的范围之内, 使之恰到好处, 就能实现价值选择上的/适宜0。有了这种修养, 行事不偏激。这种修身处事皆合宜得体的品质和行为方式, 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孔子提出/和为贵0的观点, 就是强调差别之间、层次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 实为一种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和谐构建路径。

政治上这种和谐主张, 也就成为其音乐美学思想中求/和0的理论基础。孔子把/和0当作是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和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音乐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乐0之和来达到/天地人和0。/和0就是指人的感情表达得恰如其分, 也即/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0。

[5]八佾

美同样离不开这一原则, /礼之用, 和为

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0。[5]学而

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中, /和0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还包括矛盾事物对立106

上, 孔子所致力追求的就是通过具体的音乐形式、结构、节奏、旋律等的和谐, 达到伦理情感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和谐。

二、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乐0与/和0孔子推崇/乐0所带给人们的平和静谧, 试图通过音乐的生生不息和发展变化, 来达到/天地人和0的最高境界。/和0不仅是孔子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 而且还是对音乐作用的归纳, 是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通过音乐自身的/和0来实现/人和0乃至/宇宙之和0等更为广泛的意义。概括孔子音乐思想的/和0之主张, 主要有三个维度。

第一, /乐和0。它除了要求音的高低和强弱适度外, 还要求音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0, [5]雍也/子谓5韶6, -尽美矣, 又尽善也。. 谓5武6, -尽美矣, 未尽善也. 0, [5]八佾

这两句话是孔子审美理想的集中反映, 注重/文0与/质0、/美0与/善0相和, 音乐作为孔子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乐和0不仅为音乐欣赏, 同样也为音乐创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不过孔子所说的/和0只是他追求的目

标, 不可能概括所有的乐曲。

[6]

第二, /人和0。我们在欣赏音乐时要求声音的和谐, 是为了达到内心的宁静。音乐能够使人陶冶性情, /乐和民性0。[7]乐记

孔子是坚持以人为本的, /礼0是/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0, [7]坊记而乐则是/人情所不能免也0, [7]乐记二者都是人性自在自为的要求。/礼0除作为人行为规范的意义外, 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实践。而/乐0转化得更为彻底, 由外在的声舞之乐转化为内在的心理愉悦, 声音之乐转化为快乐之乐, /乐者, 乐也0。/礼乐相和0在根本上就是为了达到全社会意义上的/人和0境界。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一维度。儒家/人和0的音乐美学思想首先是由儒家的

创始人孔子给以完美表达的。孔子要在春秋战乱, /礼崩乐坏0的大背景下重建理想的人格) ) ) /仁0的品格, 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健康的发展。也即通过一个有效的途径对人进行塑造, 使人从动物性、野蛮性、粗鄙性的自然人升华为文明的、文雅的、理性的社会人, 最终进入到社会的文明, 而这个途径就是/礼乐0。/礼0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 要借助/学0来完成。而/乐0却是一种美的境界。它要解决的是如何使得/仁0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品格和修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孔子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删诗0、/正乐0, 使得/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0; 使得/乐0[5]为政

情感需要在音乐艺术中得到完美体现的问题。

三、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和0之于/乐0的意义孔子把儒家各种伦理学说与音乐交融, 成为其音

乐美学思想的基础。在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 /和0之于/乐0, 成为通过音乐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 /和0之于/乐0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提供审美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统一, 包括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和谐/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0; [5]八佾使得人/从心所欲不逾

矩0。[5]为政

也正因为此, 孔子才极力推崇/尽善尽美的

5韶6乐0, 极端排斥/淫0之/郑声0。所以孔子才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0; [5]秦伯/志于道, 据于德, 依

于仁, 游于艺0。[5]述而

孔子强调在艺术(乐) 的境界中达

到人性、人格的全面地完成, 强调理性精神最终于感性处落实。也即强调在/乐0与/德0、/和0的境界中, 外在的规范最终转化为内在的心灵愉悦和满足, 人性达到了全面地完成与升华。需要指出的是, 孔子这一音乐美学思想始终是由他的哲学思想折射出来的, 孔子并没有着意单独地谈音乐。音乐在当时来讲还没有独立出来, /乐0包含着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等内容。孔子的/人和0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儒家古典音乐美学的审美理想的终极目标。

第三, /心和0) ) ) 人的感性需要、心理情感需要与音乐艺术达到完美统一。音乐通过音响刺激, 有时对恢复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而有时又会使人的感觉纷乱失调, 导致情绪波动。为促使音乐能发挥其良性调节功能, 孔子也就重视音乐的/心和0作用。它开启了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性需求、心理情感需要得以表现、满足和宣泄的新维度。社会生活中, 音乐应该是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的感性需求、心理情感需要的表现, 对个体及整个社会生活影响非常巨大。/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0[5]述而

孔子在韶乐方面充分肯定了韶乐的价值) ) ) 尽善尽美, 令人着迷。综合了美与善、艺术与道德的优点的韶乐, 才是孔子的挚爱! 这是圣人的一种艺术心情。我们不能不认可孔子凭感性和理性的语言对音乐所进行的传神的诠释和翻译。这实为一种艺术心情与道德心情的融会与交流, 这种统一乃是圣人的高尚境界。实际上是用新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丰富的思想情感。解决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作为审美主体之心) ) ) 人的感性需求、心理

精神逐渐固定为中华民族普遍的文化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如政治上的/大一统0观念, 美学上的/中和之美0的审美准则等。

/中和0音乐观既是世界观与方法论, 也是音乐的审美准则。由此派生出/刚柔相济0、/虚实相生0、/高下相倾0、/音声相和0、/前后相随0、/和实生物0等一系列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审美法则。构成音乐的因素, 既要多种多样, 又要协调和谐, 才能产生音乐的美。这样就把音乐美的规定与世界的统一性联系起来, 使之具有了普遍意义。音乐的特性就是/和0, 音乐之美在于和谐, 而/政象乐0, [1]65政治和其他事物都应仿效音乐, 像音乐一样和谐。对于音乐, 这/和0既是音乐成为天地之性, 阴阳之气的特性, 又是禀阴阳之气而生的人的本性, 所以音乐成为/平和之声0。

中国音乐美学的/中和0音乐观, 以平和、恬淡为美, 讲求温柔敦厚,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0, /和而不同, 违而不犯0的整体平衡与和谐, 这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的审美要求和准则。

第二, 凸显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不仅对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风俗、社会, 乃至国家、天下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人由此而对音乐赋予了敦风化俗、教化人心的社会文化功能。当人们对古代中国文化作一概括时会说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0。中国人除了用/礼0(规章制度、伦理规范、人生礼仪等) 来塑造人们的举止行为以及规范社会的等级秩序之外, 还必须辅之以/乐0(广义指一切感性化、诗性化的艺术, 狭义专指音乐) 。这是因为中国人认识到礼治是偏于理性的、外在的、他律的, 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因而用礼之外还须用乐来调和。乐治是感性的、内在化的, 乐主要用来让在不同等级秩序的社会结构中的人们既知有别, 但又感到互相协和融洽。礼乐互动, 礼兴乐盛才是中国古人理想的文明社

107

会。在谈到/礼乐0文明的时候, 人们已经看到了/乐0在中国文化建构中的重要地位) ) ) 安邦治国协和天下的社会功能。

在论述韶乐和武乐的优劣时, 孔子提出美和善的两大标准:音乐不仅要好听, 还要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标准才行。一个是音乐的外在旋律, 一个是音乐的内在意义。韶乐的内在意义是文德, 武乐的内在意义是武德。都外在尽美, 而一个尽善一个未尽善。在此,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就十分清楚了:推崇的是和平的、讲仁义道德的符合儒家标准的音乐。光有美是不够的, 没有美的内核, 旋律再优美也难以/尽善尽美0。春秋末年, 诸侯不听周王室号令, 各自征战称[8]

完成。以此达到修身、正德、陶冶性情、培养品格的效果。正是基于礼以立身、乐以成性的认识, 孔子让人们掌握音乐的目的, 不是极口腹耳目之欲, 而是用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情操。他认为音乐有修身养性、治理社会秩序的作用, 是进行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 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工具, 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统治秩序的尺度。很显然, 在这里, 孔子所指的乐, 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音乐了, 而是带有儒家思想色彩的含有是非观念的乐了。孔子的弦外之音使我们认识到, 音乐是与儒家学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的, 同仁、善等结合, 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因为善的内核与美的形式已经无法区霸, 礼乐败坏, 人民苦不堪言。孔子从儒家角度出发, 提出了对和平的呼唤。其对于韶乐与武乐的态度, 正表明了他推崇舜的和平做法, 反对武王的武力做法的鲜明的儒家的政治立场。

为营造和谐社会, 孔子注意发挥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5诗6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0,

[5]阳货

等论述暗含了音乐可以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的认识, 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从中观察出社会上民风、民俗的盛衰, 相互交流感情, 使人们和平相处, 亲密团结。音乐可以在素不相识的人与人之间心灵进行沟通, 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这就使人们在感情上和谐了起来, 也就无形中发挥了社会和谐功能。在礼这一外在的社会规范的约束之下, 又有了乐这样一个内在的和谐因素。

第三, 强化音乐的伦理诉求。

孔子在重视美感的同时, 又非常重视情感, 主张音乐要有道德性, 而/和0无形中强化了这一伦理诉求。孔子经常把乐和礼并列谈论。/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0[5]八佾礼、乐有感知活动的共通性, /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 0[5]阳货音乐所包含的道德理念要通过钟鼓的演奏变为现实。孔子把自己的音乐观贯穿于其/克己复礼为仁0的中心思想中, 即音乐要为/仁0服务, 配合礼起到教化目的。/仁者爱人0,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才算是合乎真正的乐。可见, 孔子重视的, 不仅是音乐本身的美, 而且是音乐所要传达出来的东西, 是音乐的内核) ) ) /音乐的善0。它比敲钟打鼓所得形式之美和旋律之美更重要。如果没有内在的善, 音乐则不为音乐。

孔子在其教育体系中, 把乐放置于仅次于礼的位置, 是因为孔子认为对人思想的启迪由诗开始, 由乐

108

分了, 所以音乐不仅用以传情达意, 还用于传/道0, 孔子的儒家之道, 及其圣人境界、道德心情, 正潜藏在美的旋律中, 所以乐能直接感染、熏陶、塑造人的心灵。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和他的道德伦理观念结合起来的, 他对音乐美学的贡献之一就是把音乐的美和善联系起来。而无论是美和善, 其内核皆为/和0。/乐0以/和0为美, /乐和0而后/善0, 美、善的一个重要判断尺度就是/和0。正是因为/和0, 才使善渗透进音乐之中, 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 达到美善合一。/和0是孔子音乐思想的主旋律。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代表, 孔子的/和0这一音乐美学思想无疑为中华/礼乐0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影响了几千年来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 即使是在音乐形式多样化的今天, 孔子的求/和0音乐美学思想也不乏借鉴和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刘倩, 鲁竹. 国语正宗[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 [2]李梦生. 左传译注: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3]李民, 王健. 尚书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4]黄柏青, 孙利军.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之/和0及其三个维

度[J].船山学刊, 2004, (2) .

[5]论语[M]. 程昌明, 译注. 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1. [6]李昊. 试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J]. 齐鲁艺苑, 2005,

(2) .

[7]王文锦. 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8]蒋晓音. 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文化精神[J]. 贵州民族学

院学报, 2005, (3) .

[责任编辑 阎现章]


相关内容

  • 庄子文艺美学思想论略
  • 孙敏强 孙福轩 内容提要 庄子的"以文为戏""解衣般礴""无乐之乐",体现了"基于自然"的真正的艺术精神,对我国诗化小说.音乐.绘画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后世的艺术理论与实践发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庄子 ...

  •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 思想精粹 和谐思维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 ...

  • 孔子与中国传统音乐
  • 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零八级一班 朱经伟(20082024) 指导老师:张婷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心灵体验为核心的文化,心灵感应而通天地,这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古人沉思宇宙与生命的态度.素有" 大道之源" 之称的<易经>就充分体现了 ...

  • 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 摘要: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开创了音乐美学之先河,并以自己的切实实践从音乐的社会性.实践性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音乐观,以便达到自己的仁和.德治之目的,其影响对后世颇为深远! 关键词:孔子 自身音乐修养 音乐美学思想 现实意义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领军人物,不光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 ...

  • 孔子和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 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摘要:音乐美学思想是音乐观念的理论结晶,作为音乐理论最高层次的理论集成,对于音乐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中国和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和西方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音乐观既有不同点,也有相通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二人的音乐观进行比 ...

  • 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题专练
  • 高考语文第一题专练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 ...

  • 业余合唱团和谐声音的塑造
  • 业余合唱团和谐声音的塑造 一.合唱中和谐的概念 (一)和谐概念探源 "和谐"是一个古今中外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作为哲学和美学概念的"和谐",在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思维和历史文化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在中国古代,"和" ...

  • 文艺美学(王岳川)最新尔雅
  • 文艺美学(上)已完成 1 审美对象不包括? A.自然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艺术美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审美对象 B.审美经验 C.审美体验 D.审美提升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不属于文艺学研究的内容是 A.文学文本 B.文学史 C.文学 ...

  • 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及其哲学基础
  • 作者:王耀华 艺术百家 2011年01期 中图分类号:J6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0)05-0098-09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一)以"腔"为基础的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层次 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腔"是一个带有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