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片段
——记我心目中的张老师
八院二队 王帅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不错的,我十年前本科刚入伍时,正逢校庆五十周年,今年研究生再次入学时,母校就要过她的第六十个生日了。而回想起张青卫老师对我的指导,也已经快有八个年头了,这是一段温暖的人生旅程,总让我忍不住地一再回想,而每每回想起,幸福的感觉便倏然间洋溢心头。
任何宏大的时间叙事都会最终归结为凡常人生的本色追求。我不愿感慨时间的流逝,只愿采撷记忆中的温暖片段,汇聚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一、初识哲学的魅力——“哲学的世界是从哲学人的世界开始的”。
张老师是教授哲学的,而初入大学的我,整体上对哲学的认识是模糊的,痛苦于那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概念和语言,不知所为何用的判断和推理,感觉这多是一些干瘪的教条,深入的理解是没有的,兴趣则更是谈不上。后来由于课程考试的缘故,总要接触一些哲学知识,可爱刨根究底的我一旦考虑起来,迷惑更大,比如“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矛盾律和“亦此亦彼”的辩证法是个怎么回事?马克思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我的“社会存在”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决定了我的“社会意识”等等?书本上给出了一些解答,可总让我有一种冰冷的隔阂感,那时的我,充满迷惑。
时间到了2006年,我们学习了一门《社会科学概论》的课程,其中哲学部分是由张青卫老师教授的,而正是这门虽然时间很短却带给我极大震撼的课程,启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哲学的念想。张老师的讲授风格让我印象深刻,求索的激情、身心的投入、学识的积淀无一不让我深深为之着迷。至今记得,这堂课围绕“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开始,在老师与我们的积极互动中展开,而结果竟然没有得出一个确定的解答。张老师在与我们的互动中,引出古今中外各时期、各学派、各个哲学家的回答,从而巧妙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向我们深切地揭示出哲学的本性,展示出哲学最本色的风貌。我突然间意识到,哲学的本质不会局限于某个定论,
而是活动过程,是一个系统地反思、批判的活动过程,更应是一种生活状态。而后者,就应该是老师最想向我们揭示的,那堂课与其说是哲学理论的揭示过程,不如说是哲学实践的演示过程。
课后难掩兴奋之情的我,将自己的听课感受以及之前的哲学思考、困惑一并梳理了一下,写成了给张老师的第一封信。信中关于“反思”、“逻辑”、“概念”、“审美”与“交流”的观点,有着大量的不成熟、不完备,但张老师并没有居高临下地纠正、训导,而是再次以极大的热忱、平和的心态与我沟通交流,着实让当时本科还没毕业的我受宠若惊、感动不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如果说听张老师的课,我感受到的还只是学识的魅力,那后来与张老师的交往,则另让我感受到一种更为可贵的人格风范!那是一名哲学人对学问的执着、坚守与不屈,埋首耕耘而不计外在收获的丰薄,淡泊名利而不肯玷污学术的尊严。我经历了生命中少有的瞬间:其间没有“信仰”与“献身”的宏大叙事,却份外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其间我真切而自觉地将一门学问(哲学)和一种人生联系了起来——“哲学”是崇高主题,“人生”做细密注脚,缓慢而固执地书写出哲学世界的崇高、瑰丽。
二、陆院的积累与反思——“哲学需要融入生活的积累,更需要疏离生活的跳出”。
科大毕业后,我进入了南昌陆军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任职培训。如果说作为军校的科大更像一所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校,那同样作为军校的陆院则更像一个管理严格的基层连队。两者有着内在迥异的精神气质,陆院不需要太多的意义追问与存在批判,推崇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以及贯彻中的坚强意志,流行的是“早死早超生;与其死在部队,不如死在陆院、重生于部队”的话语,生活的是“训练艰苦、管理严苦、内心困苦”的“三苦”和“特别能吃苦、有苦不叫苦”的日子。这段难忘的经历时至今天还在影响着我:舒畅享乐的生活总会让我感到不安与不真实,艰苦拼搏的日子才会让我分外踏实;自觉后者才是人生的真正底色,而人们就应该本色地活着!
而张老师的鼓励也支撑着我一路走来:“人的一生是有很多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它应有的追求主题,人要紧紧把握住这个阶段,百折不挠,不容错过。”于是,在陆院这个行动大于思想的环境里,我用尽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继续坚持阅读和思考,并慢慢觉得,艰苦的外在环境有时反而更能激发人内在的探
究。环境的转换和差异,让我清晰地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局限、割裂的世界里,更生活在一个沟通、多重的世界里。人并没有一个恒定的本质,只有一个较为长久稳定的存在而已;而概念分析的结果并不是一个更为明晰的本质,只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更为自觉地揭示罢了,“概念、语言”就像一层处于“我”与“外物”之间的“中间地带”,既被动又主动,沟通着两者又衍生着两者的意义。
陆院的同学,大都不解我在当时的环境里做着这些哲学思考的意义是什么,但我却不可遏制地浸润其中,并从中得到一种清醒而静谧的舒畅。但这时张老师的形象总在我脑中一再浮现,它启示我:世界的丰富性不在于它有多广,而在于它有多深;而哲学,与人的生活世界须臾不可分的哲学,既需要融入生活的积累,也需要疏离生活的跳出。
三、部队的实践与坚守——哲学的潜伏和召唤。
陆院毕业后,我分配到了基层连队,当了一名带兵的排长。环境、角色的变化使我不得不暂时收藏起从事学术的梦想,而去努力适应新的角色。其间,我经历了所有带兵人的付出和骄傲:有循环积累、层层递进的努力;也有安人和立人的艰辛;更有斗争、妥协、理解、凝聚的漫长。我做过连长,当过参谋和干事,并自认不比任何同事们干得差,领导也很认可。可是每当夜阑人静时,想起科大的日子、陆院的努力,想起张老师的鼓励,想起那个从未放弃而又不得不暂时搁浅的理想,内心总会隐隐作痛。带兵让我感到一种责任,但并不能带给我一种发自内心的舒畅;我可以毫不畏惧地担起这份责任,却总是意识到还有一种更深的生活在召唤自己。所以空闲的时间我总会力所能及地抽出时间阅读相关的哲学书籍和考研书籍,而当自己困顿不堪、甚至萌生放弃的念想时,张老师的话语总会给我无比的力量——“如果你真心珍惜一个机会,愿意为一个梦想付出,不要抱怨没有时间,我们那个时候为了学业,连路上挤车的时间、课间休息的时间、回家做饭的间隙都用上了,没有什么是可以提前放弃的。”
如今的我一路看来,自己在哲学上有过三次选择的矛盾与纠结,并且都与“人生”相关:大学亲近哲学时,选择是思想清醒而艰苦地过着还是混沌却自在地过着;本科毕业时,选择力争做一个纯粹的哲学学人还是将哲学作为副业去经营;工作后,选择政策符合时毅然考研并为之做长期的准备努力还是放弃考研而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这些问题逼迫着我必须做出真诚而严肃
地思考、选择,只是在每个“关口”上我都做出了一致的选择——哲学人生。而这期间的每一次都有张老师的鼓励,没有张老师的支持,我很难想象自己能够坚持努力到今天。
我内心渴望着成为像张老师那样的人,开启更多人的哲学心灵。但无论能走到何处,我都会骄傲地宣布,哲学的世界是从哲学人的世界开始的,而我真正的求学之路,是从张老师开始的!
温暖的片段
——记我心目中的张老师
八院二队 王帅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不错的,我十年前本科刚入伍时,正逢校庆五十周年,今年研究生再次入学时,母校就要过她的第六十个生日了。而回想起张青卫老师对我的指导,也已经快有八个年头了,这是一段温暖的人生旅程,总让我忍不住地一再回想,而每每回想起,幸福的感觉便倏然间洋溢心头。
任何宏大的时间叙事都会最终归结为凡常人生的本色追求。我不愿感慨时间的流逝,只愿采撷记忆中的温暖片段,汇聚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一、初识哲学的魅力——“哲学的世界是从哲学人的世界开始的”。
张老师是教授哲学的,而初入大学的我,整体上对哲学的认识是模糊的,痛苦于那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概念和语言,不知所为何用的判断和推理,感觉这多是一些干瘪的教条,深入的理解是没有的,兴趣则更是谈不上。后来由于课程考试的缘故,总要接触一些哲学知识,可爱刨根究底的我一旦考虑起来,迷惑更大,比如“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矛盾律和“亦此亦彼”的辩证法是个怎么回事?马克思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我的“社会存在”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决定了我的“社会意识”等等?书本上给出了一些解答,可总让我有一种冰冷的隔阂感,那时的我,充满迷惑。
时间到了2006年,我们学习了一门《社会科学概论》的课程,其中哲学部分是由张青卫老师教授的,而正是这门虽然时间很短却带给我极大震撼的课程,启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哲学的念想。张老师的讲授风格让我印象深刻,求索的激情、身心的投入、学识的积淀无一不让我深深为之着迷。至今记得,这堂课围绕“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开始,在老师与我们的积极互动中展开,而结果竟然没有得出一个确定的解答。张老师在与我们的互动中,引出古今中外各时期、各学派、各个哲学家的回答,从而巧妙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向我们深切地揭示出哲学的本性,展示出哲学最本色的风貌。我突然间意识到,哲学的本质不会局限于某个定论,
而是活动过程,是一个系统地反思、批判的活动过程,更应是一种生活状态。而后者,就应该是老师最想向我们揭示的,那堂课与其说是哲学理论的揭示过程,不如说是哲学实践的演示过程。
课后难掩兴奋之情的我,将自己的听课感受以及之前的哲学思考、困惑一并梳理了一下,写成了给张老师的第一封信。信中关于“反思”、“逻辑”、“概念”、“审美”与“交流”的观点,有着大量的不成熟、不完备,但张老师并没有居高临下地纠正、训导,而是再次以极大的热忱、平和的心态与我沟通交流,着实让当时本科还没毕业的我受宠若惊、感动不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如果说听张老师的课,我感受到的还只是学识的魅力,那后来与张老师的交往,则另让我感受到一种更为可贵的人格风范!那是一名哲学人对学问的执着、坚守与不屈,埋首耕耘而不计外在收获的丰薄,淡泊名利而不肯玷污学术的尊严。我经历了生命中少有的瞬间:其间没有“信仰”与“献身”的宏大叙事,却份外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其间我真切而自觉地将一门学问(哲学)和一种人生联系了起来——“哲学”是崇高主题,“人生”做细密注脚,缓慢而固执地书写出哲学世界的崇高、瑰丽。
二、陆院的积累与反思——“哲学需要融入生活的积累,更需要疏离生活的跳出”。
科大毕业后,我进入了南昌陆军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任职培训。如果说作为军校的科大更像一所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校,那同样作为军校的陆院则更像一个管理严格的基层连队。两者有着内在迥异的精神气质,陆院不需要太多的意义追问与存在批判,推崇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以及贯彻中的坚强意志,流行的是“早死早超生;与其死在部队,不如死在陆院、重生于部队”的话语,生活的是“训练艰苦、管理严苦、内心困苦”的“三苦”和“特别能吃苦、有苦不叫苦”的日子。这段难忘的经历时至今天还在影响着我:舒畅享乐的生活总会让我感到不安与不真实,艰苦拼搏的日子才会让我分外踏实;自觉后者才是人生的真正底色,而人们就应该本色地活着!
而张老师的鼓励也支撑着我一路走来:“人的一生是有很多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它应有的追求主题,人要紧紧把握住这个阶段,百折不挠,不容错过。”于是,在陆院这个行动大于思想的环境里,我用尽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继续坚持阅读和思考,并慢慢觉得,艰苦的外在环境有时反而更能激发人内在的探
究。环境的转换和差异,让我清晰地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局限、割裂的世界里,更生活在一个沟通、多重的世界里。人并没有一个恒定的本质,只有一个较为长久稳定的存在而已;而概念分析的结果并不是一个更为明晰的本质,只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更为自觉地揭示罢了,“概念、语言”就像一层处于“我”与“外物”之间的“中间地带”,既被动又主动,沟通着两者又衍生着两者的意义。
陆院的同学,大都不解我在当时的环境里做着这些哲学思考的意义是什么,但我却不可遏制地浸润其中,并从中得到一种清醒而静谧的舒畅。但这时张老师的形象总在我脑中一再浮现,它启示我:世界的丰富性不在于它有多广,而在于它有多深;而哲学,与人的生活世界须臾不可分的哲学,既需要融入生活的积累,也需要疏离生活的跳出。
三、部队的实践与坚守——哲学的潜伏和召唤。
陆院毕业后,我分配到了基层连队,当了一名带兵的排长。环境、角色的变化使我不得不暂时收藏起从事学术的梦想,而去努力适应新的角色。其间,我经历了所有带兵人的付出和骄傲:有循环积累、层层递进的努力;也有安人和立人的艰辛;更有斗争、妥协、理解、凝聚的漫长。我做过连长,当过参谋和干事,并自认不比任何同事们干得差,领导也很认可。可是每当夜阑人静时,想起科大的日子、陆院的努力,想起张老师的鼓励,想起那个从未放弃而又不得不暂时搁浅的理想,内心总会隐隐作痛。带兵让我感到一种责任,但并不能带给我一种发自内心的舒畅;我可以毫不畏惧地担起这份责任,却总是意识到还有一种更深的生活在召唤自己。所以空闲的时间我总会力所能及地抽出时间阅读相关的哲学书籍和考研书籍,而当自己困顿不堪、甚至萌生放弃的念想时,张老师的话语总会给我无比的力量——“如果你真心珍惜一个机会,愿意为一个梦想付出,不要抱怨没有时间,我们那个时候为了学业,连路上挤车的时间、课间休息的时间、回家做饭的间隙都用上了,没有什么是可以提前放弃的。”
如今的我一路看来,自己在哲学上有过三次选择的矛盾与纠结,并且都与“人生”相关:大学亲近哲学时,选择是思想清醒而艰苦地过着还是混沌却自在地过着;本科毕业时,选择力争做一个纯粹的哲学学人还是将哲学作为副业去经营;工作后,选择政策符合时毅然考研并为之做长期的准备努力还是放弃考研而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这些问题逼迫着我必须做出真诚而严肃
地思考、选择,只是在每个“关口”上我都做出了一致的选择——哲学人生。而这期间的每一次都有张老师的鼓励,没有张老师的支持,我很难想象自己能够坚持努力到今天。
我内心渴望着成为像张老师那样的人,开启更多人的哲学心灵。但无论能走到何处,我都会骄傲地宣布,哲学的世界是从哲学人的世界开始的,而我真正的求学之路,是从张老师开始的!